程序员生存定律--细论影响人生成绩的四个要素(2)

程序员生存定律这系列的目录在这里:程序员生存定律--目录

喜欢从头瞄的,可以移步。

------------------------------------------------------------------------------

定律要素之三:自身价值的稀缺性

 

现实里,体现稀缺性的故事也很多。

在东北曾经发生过一场非常惨烈的战争,这场战争之所以惨烈,倒不是因为战斗,反倒是因为其中所使用的围困战术。当一城居民都处于饥饿状态时,馒头和黄金的比价就不断下跌,故老相传,即使还没到最后阶段,一个馒头已经可以换一个金戒指了。与之相对比,在今天假设一个黄金戒指是4克,那么其价值大概在1500元左右,大致等价于3000个馒头。

抛开人文关怀不论,这背后其实体现的是稀缺性对价格的巨大影响。

 

我们常说物以稀为贵,但其实在以交换为支撑的职场中人亦如此。某种技能的稀缺程度往往构成一种大的环境,进而使这个环境中的所有人产生溢价/折价。

有的程序员往往对如何用某个程序不太感兴趣,而认为把程序开发出来更体现价值。所以很多人在了解到SAP顾问这类职位的收入远高于一般程序员时,往往会感到震惊。单纯从技术难度看,成为编程高手似乎总是会比成为SAP顾问更花时间。这件事情找不到数据支撑,暂时还只是一种判断,但现实确实可能是你花了更多的时间,学了更难的技术,收入上却比某些做着看着相对简单工作的人低。

这大多时候是稀缺性所掀起的波澜。许多很让人纠结的问题与此有关,比如:为什么Java语言的程序员就比C#语言的程序员收入高?

 

稀缺性本身取决于需求与供给,这样获得稀缺性就有两个主要的手段:

一是站在需求相对恒定,供给比较稀少的位置上;一是加入需求急速膨胀,而供给有限的场景下。前者很好理解,爱因斯坦总是稀缺且有价值的。这主要是因为社会总是需要优秀的科学家而达到爱因斯坦的高度又总是非常艰难。而后者则需要更多的一点说明。

如果在90年代加入程序员这个行业的话,那天生就会处于比较稀缺的位置,因为那个时候这个行业在国内刚刚兴起,需求极大,但程序员本身非常稀少。而随着教育机构开足马力,加大供给,再加上普通软件开发介入壁垒较低,在10年之后,单从量上看恐怕程序员已经处在供大于求的情势之下了。在我印象之中,2001211学校软件开发行业的毕业生的薪资水平基本达到税后4000/月,而这一水平即使不考虑通货膨胀,直到今天也没有彻底恢复。

虽然没有权威机构进行具体测算,但在这10年里程序员增加10倍(比如:从60万增加到600万),那是毫不稀奇。因此可以讲在10年前,程序员是普遍稀缺的,而在10年后,这种情形就只在特定领域里了。

 

稀缺性的客观状态是一种大势,作为个人基本上不可能改变,只能做选择以对应将来。所以其背后主要隐藏的是在特定时间点做出恰当判断的问题。

我的一个同学曾经和我感叹,如果2001年毕业加入某家国内知名通信设备厂商,从收益的角度看,恐怕比读研要好的多。这样的例子可以提醒我们,稀缺性是有时效的。

这点会在后面章节里进一步展开。

 

 

稀缺性与选择权

 

 

在前言中曾经简略提到如果非要选一个指标来描述一个人的成功的话,选择权可能远比其他的指标更有用。当一个人买房子的时候,可以在多种房型中选择的人往往就比只能选择偏远小区的人更成功。

 

不考虑理想和自我实现这些与人生价值相关的角度的话,人生争的往往也就是选择权。自我增值、表达力的增强、稀缺性的营造骨子里都是在扩大一个人的选择权,让一个人可以有能力去选择企业而不总是被选择。而选择合适的公司则讲的是不要浪费自己好不容易争取来的选择权,并为下一步的选择权打下更好的基础。

 

选择权的争取远比想的残酷,当一个很聪明的人在很好的大学里因为挂科而无法准时毕业时,他的选择权将大幅缩水,很可能必须退回到三线城市谋生;当一个技术很有天分的毕业生错位的进入了一家体力密集型企业时,他的选择权也将大幅缩水,5年后他可能一点竞争力也没有。

 

 

定律要素之四:身处公司的特质和未来

当令狐冲以华山派大弟子的身份来到林平之的外公家时,虽然衣衫褴褛,神情萎靡可大家也不敢瞧不起他,给了40两银子做见面礼不算,喝酒还有主家关键人物相陪。一旦这些人发现令狐冲在华山派里不太受待见时,虽然令狐冲还是那个令狐冲,挑衅就来了。这体现的是帮派的力量。

在程序员的世界里帮派一样有力量,不过这时候帮派都不叫帮派,而改名叫公司了。 

两个不熟悉的程序员一见面往往会互报家门,一听是微软、Google、阿里、腾讯等大公司出来的心里先高看三分;一听是个完全陌生的公司,倒不一定低看,但高看却是不可能的了。而公司作为一种平台,其力量则远不止体现在虚名上。

我认识的程序员中有这样一个人:

他喜欢钻研程序,不喜欢和人说话,做事特别认真,并细致耐心,你如果有一个任务,交到他手里那可以放一百八十个心了。当然,勤劳肯干的同时,他也有一些不知道算是优点还是缺点的特征,比如:并不是很有野心,不善表达,并不会主动去改变身边什么。

他所从事的行业偏向于驱动程序,供需相对比较稳定,稀缺性上并不会有很大变化。

他加入第一家公司后,在那里工作了4年多,但即使表现比较好,公司却处在下滑期,这导致他的年收入始终突不破10万。

虽然在换工作上他的惰性比较强,可最后迫于无奈终于他还是动了。换工作之后,工作内容并没有太大变更,但职位和收入提升总算踏上了正轨,2年内的涨幅比过去4年还多。

对于上述这个程序员,他工作内容和个人价值本身并没有太大的改变,但收入本身却起了比较大的变化。 

这里面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公司提供的平台高度不同。对个人而言,公司是一个平台。平台如果天生高一点,那么一个人的起点也就会高一点。法律面前公司是平等的,但在实际上公司和公司间的差别可能比人与猴子的差别还要大。富士康和苹果都是公司,还都和iPhone有关,但即使只是看公开报道,我们也知道这两个公司内的生态一定差别巨大。富士康必须极度关注成本节约,而苹果则需要更多的创新能力

 

如果要给公司进行归类,那么不同视角会得出不同的结果:

如果把生产链条比作食物链,那么可以区分不同公司在食物链上的不同位置。

如果从公司的存在历史来看,则可以把公司分类为新创立的公司,成长中的公司,成熟的公司和衰落中的公司。

如果从公司的文化特征来看,则可以把公司分为相对公平的公司和不公平的公司。

如果从地域来看,则可以把公司分为大都市里的公司和发达二级城市的公司以及其它的公司。

 

这类分类有助于我们认识公司的特质,并进行更为理智的选择,当然你要有选择权才行。

这点会在后面章节里进一步展开。

组织是利益分配的基本单位

单只把一群人圈在一起并不足以形成组织,一群人有类似的价值观,有特定的行为规则,有共同的努力目标,那才能够形成组织。组织往往表现为一种个人之外的约束,所以很多人并不喜欢它。但确实是有组织才有力量,个人在组织勉强力量往往非常渺小,这进一步导致组织是利益分配的单位。

那为什么说有组织才有力量?

这起源于人类的两个个基本特质:一是精神差异无限大,但肉体的差异则相对有限;一是欲望的无边界特质。第一个基本特质内含着一种矛盾,即是一个精神强大的人其事实可以驱动的力量远大于其自身可以拥有的。这时候在第二个基本特质的驱动下,人们就必须结合起来才能达成自己的目标。结合之后,在统一意志之下,组织中的个人才能互补,形成远超个体的力量。虽然组织内部耗散往往非常严重,但相对于个人往往已是类似超人的存在。霍布斯论文中曾经把国家描画为一个有无数人组成的持剑巨人,这是非常形象的。

 

那为什么组织是利益分配的单位?

想想一个人去和微软,Google,美国、日本对抗是什么结果。这些大型组织虽然可能决策缓慢、行动迟缓,但远不是个人所能对抗和竞争的。而利益格局必然与参与利益分配的个人和组织的强弱有着关联。作为结果,不管喜欢不喜欢,组织是利益分配的基本单位,在这之后,才是组织中的个人如何进行利益分配。在分配iPhone所带来的利润时,首先是苹果和富士康间的利润分配,接下来才是苹果内部和富士康内部。

 

 

------------------------------------------------------------------------------

关于我自己的各种信息,在左边栏可找到,想了解下写这系列文章的人是不是骗子和大忽悠的可以瞄。

最后希望感兴趣的支持V众投,感觉上这应该是国内最靠谱的生活购物等的问答社区了吧,都是朋友给朋友做的答案,同时实行一人一号,一人一票制度,想找什么答案关注公众号:vzhongtou(左侧有二维码)就行了。 

posted on 2014-06-15 23:56  理想流  阅读(2016)  评论(3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