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涉世之处》有感

      这两天由于做完了新闻网,没事做,就把我们就业指导中心阅览室里的书(杂志)看了看,其中打动我的是那本《涉世之处》的杂志,上面基本讲的都是大学生的创业故事,他们和我们一样是大学生,但是他们能成为百万富翁,有人进入重点大学,而毅然决然的选择休学,出去创业,而当创业成功时又放弃事业回到学校读书,他们的胸襟、魄力、胆识让我深深震撼!回想自己真的很失败,大一时候什么都不懂,天天玩,天天上自习,没有一点的理财意识,拿家里的钱来花,不过我还是满自觉的,从不乱花钱,这一点算是我的优秀传统吧!大二是我成长最快的时期,最突出的是技术上,有了长足的提高,其次人际交往上还开始慢慢学习,现在是大三了,我不打算考研,所以一下子感到了就业的压力,开始关注我们的人才市场,我们毕业生该如何增加自己的竞争力?对了,那本书上还讲到了当前的“考证”热的问题,对照一下自己,觉得还好,自己还没有那么狂热,不过也感到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似乎并不是很清晰,有时想去做个职业经理人;有时又想还是不要那样了,毕业找个工作安安份份的做吧,毕竟大多数人多是这样的;可有时又想这样哪行,人生难得几回搏,我要是出去了,说不定哪天还真就成了,于是又想去创业。看看那杂志上不就是我们大学生的事情嘛,我还上网查了里面的人物,还真有这个人,干了这事,于是平静的内心泛起了波浪。
      我现在真的开始怀疑我们的大学教育,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413万要就业,你说就凭我们在学校学到的那些书本知识能找到工作吗?现代企业希望的是能“hands on”的员工,你跟他说你在大学里年年拿一等奖学金,参加过什么什么活动,你的基础知识是多么的扎实,你觉得就一定管用吗?所以现在有个现象就是“考证”热,什么“CET、TOFEL、GRE、GMAT、BEC、SOA、CIT、NIT、CCIE、MCP、MBA、EMBA”等,甚至还有什么“公务员考试、外销员考试、报关员考试、驾驶证、导游证、LOMA寿险管理师”等,让人眼花缭乱。可是你说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哪呢?我看就是因为现在很多学生对自己的所学专业兴趣不浓,或是专业竞争力不强,于是选择考证来为自己“充电”,为证实自己的实力。归根结底,就是高校的课程设置不合理造成了,比如我是学教育技术的,象很多的课程都是毫无用处的,而有些同学为了拿奖学金不的不花大力气把没门功课都学好,这样三年下来,可以想象他必定没有专长,也许你会说那他是个“通才”,我不敢完全否定你的说法,去年的大专辩论会就有一场关于“专才、通才”的辩论,但是我觉得成为一个“通才”绝对比成为一个“专才”要难的多,那么你觉得你有这个能力和精力吗?何况就凭你在大学书本上的知识够吗?我看不够!
       所以我想说的是我们大学生从你上大学的那刻起,你就该培养自己的对市场嗅觉、养成良好的理财观念,大学里也应该早点开设就业指导课、创业课程,请成功的企业家来学校讲授创业之路,请政府官员来学校讲授政策法规,请一线的开发人员来讲最新的技术动态。然而我们的情况是很多老师的知识严重滞后,很多是没有价值的东西,也许这只是我们学校的现状吧!难怪会出现这样的网络笑话“教授摇唇鼓舌,四处赚钱,越来越像商人;商人现身讲坛,著书立说,越来越像教授”。
       没办法,其实我们宿舍经常的讨论这个问题,但是始终没能找到一个比较全面的论述,前几天看到《涉及世之处》和《中国大学生就业》等基本杂志上一些专家的谈论,顿觉想通了好多东西!于是就写了下来!
     
posted on 2006-07-29 13:52  求知者  阅读(248)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