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基础-3
一些Java基本功的记录。
Java基础系列:
ArrayList与LinkedList的底层实现
ArrayList是List接口的一个实现类,特点是查询效率高,增删效率低,线程不安全
原因是ArrayList底层封装了一个数组,他是用数组实现的。
地址 | 数组空间 | |
---|---|---|
2000 | -------------> | a[0] |
2004 | -------------> | a[1] |
2008 | -------------> | a[2] |
--- | -------------> | ... |
2000+(n-1)*4 | -------------> | a[n] |
定义一个int[]数组,首地址是2000,int类型占4个字节,所以a[0]的首地址2000,a[1]就是2004
每次查询只要一个偏移量就可以了,所以查询效率高
增删效率低的原因:
地址 | 数组空间 | |
---|---|---|
2000 | -------------> | a[0] |
2004 | -------------> | (新增元素) |
2008 | -------------> | a[1] |
--- | -------------> | ... |
2000+(n-1)*4 | -------------> | a[n] |
新增元素会引起后面的元素的移动,所以增删效率低。
- LinkedList
增删效率高,查询效率低
LinkedList底层采用双向循环链表实现的List,链表的存储特点是不挨着,它存储每个元素分为三段:上一项的地址,下一项的地址,元素的内容。
每个元素在内存中的排列像是随机的,得根据地址来找元素,所以很慢
增删很快是因为,删除一个元素,前后元素会自动连上,而且删除一个元素只影响前后元素,所以增删效率高。
TCP三次握手,以及为什么不是两次或四次
- 三次握手过程:
第一次握手:客户端发送TCP包,置SYN标志位为1,将初始序号X,保存在包头的序列号(Seq)里。
第二次握手:服务端回应确认包,置SYN标志位为1,置ACK为X+1,将初始序列号Y,保存在包头的序列号里。
第三次握手:客户端对服务端的确认包进行确认,置SYN标志位为0,置ACK为Y+1,置序列号为Z。
- 如果只有2次
第二次握手后,服务端发送请求给客户端,服务端以为连接成功了,但是如果实际上客户端没收到的话,客户端会认为连接没有建立,服务端会对已建立的连接保存必要的资源,如果出现大量这种情况,服务端会崩溃。
- 如果是4次
无谓的第四次
二叉树深度、结点
二叉树的第 i 层至多有 2^(i-1) 个结点;
深度为 k 的二叉树至多有 2^k - 1 个结点;
对任何一棵二叉树 T,如果其终端结点数为 n0,度为 2 的结点数为 n2,则n0 = n2 + 1。
排序算法的稳定性是指
- 经过排序之后,能使值相同的数据保持原顺序中的相对位置不变
HTTP方法
- GET
获取接口信息
- PUT
支持幂等性的POST
- HEAD
紧急查看接口的HTTP的头
- POST
提交数据到服务器
- DELETE
删除服务器上的资源
- OPTIONS
查看支持的方法
常见的HTTP相应状态码
1xx:指示信息--表示请求已接收,继续处理
2xx:成功--表示请求已被成功接收、理解、接受
3xx:重定向--要完成请求必须进行更进一步的操作
4xx:客户端错误--请求有语法错误或请求无法实现
5xx:服务器端错误--服务器未能实现合法的请求
101 – 切换协议
201 – 已创建。
202 – 已接受。
203 – 非权威性信息。
204 – 无内容。
205 – 重置内容。
206 – 部分内容。
302 – 对象已移动。
304 – 未修改。
307 – 临时重定向。
401 – 访问被拒绝
403 – 禁止访问
404 – 未找到
405 – 用来访问本页面的 HTTP 谓词不被允许(方法不被允许)
406 – 客户端浏览器不接受所请求页面的 MIME 类型。
407 – 要求进行代理身份验证。
412 – 前提条件失败。
413 – 请求实体太大。
414 – 请求 URI 太长。
415 – 不支持的媒体类型。
416 – 所请求的范围无法满足。
417 – 执行失败。
423 – 锁定的错误。
500 – 内部服务器错误。
200:请求被正常处理
204:请求被受理但没有资源可以返回
206:客户端只是请求资源的一部分,服务器只对请求的部分资源执行GET方法,相应报文中通过Content-Range指定范围 的资源。
301:永久性重定向
302:临时重定向
303:与302状态码有相似功能,只是它希望客户端在请求一个URI的时候,能通过GET方法重定向到另一个URI上
304:发送附带条件的请求时,条件不满足时返回,与重定向无关
307:临时重定向,与302类似,只是强制要求使用POST方法
400:请求报文语法有误,服务器无法识别
401:请求需要认证
403:请求的对应资源禁止被访问
404:服务器无法找到对应资源
500:服务器内部错误
503:服务器正忙
反射机制功能
- 获得一个对象所属的类
- 获得一个类所有的成员变量和方法
- 运行时创建对象
- 运行时调用对象的方法
Java创建对象的方式
- new一个
- 反射机制
- clone()方法
- 反序列化的方式
Java程序初始化顺序
-
父类静态变量
-
父类静态代码块
-
子类静态变量
-
子类静态代码块
-
父类非静态变量
-
父类非静态代码块
-
父类构造函数
-
子类非静态变量
-
子类非静态代码块
-
子类构造函数
volatile
用来修饰被不同线程访问和修改的变量
被volatile类型定义的变量,系统每次用它都是直接从内存中取,而不会利用缓存。
Java堆溢出
public class HeapOOM1 {
static class OOMObjec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 args){
List<OOMObject> list = new ArrayList<OOMObject>();
while (true){
list.add(new OOMObject());
}
}
}
单例模式
单例模式就是在应用程序中只创建一个该类的对象。又分为饿汉模式和懒汉模式。*实现套路也就是只提供私有构造函数,然后提供公有的 getInstance 方法。*
- 饿汉模式:也就是一开始就创建该对象
- 懒汉模式:等到需要用到的时候才创建该对象
饿汉模式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singleton = new Singleton();
private Singleton(){};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return singleton;
}
}
懒汉模式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singleton;
private Singleton(){};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if(singleton == null)
singleton = new Singleton();
return singleton;
}
}
多线程 synchronized
public static synchronized Singleton getInstance(){
if(singleton == null)
singleton = new Singleton();
return singleton;
}
双重检验锁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volatile Singleton singleton;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
if (singleton == null) { //Single Checked
synchronized (Singleton.class) {
if (singleton == null) { //Double Checked
singleton = new Singleton();
}
}
}
return singleto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