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园  :: 首页  :: 新随笔  :: 联系 :: 订阅 订阅  :: 管理

制造企业如何借力信息化实现动成长

Posted on 2005-01-03 18:40  dalongzero  阅读(391)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作者: 马天蔚(《每周电脑报》)
Monday, December 20 2004 1:01 PM

编者按:中国制造行业在近几年保持稳定高速的发展,企业规模及结构已经趋于稳定并且形成了三大世界级制造业聚集区域和多个区域制造中心,同时在世界500强企业的行列中越来越多地出现了中国制造企业的身影。在中国政府政策的内部鼓励及加入WTO后外部压力的双重作用下,中国制造行业在信息化建设投资方面近几年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据IDC预测,未来几年中国制造业IT指数仍有比较大幅度的增长,2005年增长速度将达到顶峰。那么制造业将有哪些新的发展趋势?制造业信息化热点集中在哪些环节?

“制造业是一个范围非常广的行业,但总的来说,全球制造和供应、供大于求、产品差异化、更加友好的生态设计、以售后服务为导向的业务模式来推动利润是制造业未来的普遍发展趋势。作为一个典型的制造业客户,惠普已经在六个制造中心和配送中心采用RFID技术,另外有24个工厂和中心也正在进行RFID的配置工作,该项目完成后,惠普将会成为世界上在RFID商业运用方面最大的公司之一。”12月份,惠普公司在上海举办的亚太地区制造行业研讨会上,围绕制造行业发展趋势、制造行业信息化战略、RFID技术应用等话题,惠普公司专家向来自亚太区的数百位客户及合作伙伴提出了上述的观点。

五大趋势带来的挑战
惠普亚太地区制造行业总经理蔡雅瑞指出,制造业可以细分为包括高科技、汽车、医疗与生命科学以及普通的制造业如石化、钢铁、物流及消费包装品等13个行业,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发展趋势和特点,但总的来说,制造业有五个普遍的发展趋势。首先,就是全球制造、全球采购、全球供应链管理,目前几乎所有的制造业客户都面临着这一全球化趋势;第二是供需关系的变化,以前是先有需求,制造业如何能够提高产能来满足这些需求。但目前几乎所有的行业都出现供大于求,因此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创造需求,从而能够更好地和目前的产能相匹配。第三个趋势是产品区分,在买方市场上产品差异化不是一个问题,但是现在为了创造需求,产品的差异化就至关重要。第四个趋势是,目前公司的利润空间都在下降,很多产品都变成了大众商品,因此他们需要创造一个以售后服务为导向的业务模式来推动利润。第五个趋势是更加生态友好的产品和设计。

事实上,这五大发展趋势也是制造业面临的五大挑战,例如全球生产所带来的挑战体现在,目前无论是生产基地还是产品销售都是全球的模型,这就要求产品和生产基地可以在各个国家之间进行移动。因此如何构造一个全球的业务模型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其次是产品设计和制造之间的协作所带来的挑战。产品可能在多个中心同时进行设计,可能在多地点制造,然后销售到多个市场,因此产品设计中心之间以及设计与制造之间的协作就非常关键。在供需方面,原来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满足需求,现在的问题是如何使产品在各地之间进行转移来满足供给,同时通过产品的差异化区分于竞争对手。另外,制造业客户普遍面临的挑战是控制成本,事实上,目前在产品上面的利润越来越薄,而以售后服务推动利润是未来的趋势,而售后服务就涉及到供应链的支持,因此如何构建一个完善的供应链是制造业面临的挑战。

而上述五大趋势带来的挑战是制造业面临的一些普遍的挑战,事实上每个不同行业还有其具体的特点。例如在汽车制造行业,车型越来越丰富,同时,车内的电子系统越来越复杂,管理也越来越复杂;电子产品行业价格竞争非常激烈,同时成本的下降带来价格下降速度加快,这需要厂商能更好地管理好库存。医药企业更关心如何提高研发的效率,在药品研发以及临床实验、供应链管理、销售方面迎接挑战。

事实上,作为制造业未来重要的投资方向之一,IT是提高制造业竞争力,应对上述挑战的重要手段,例如用于研发的产品数据管理(PDM)解决方案、产品生命周期(PLM)管理解决方案、协同商务(CPC)解决方案、电子采购(KeyChain)解决方案、企业资源计算(ERP)解决方案、供应链管理(SCM)解决方案、客户关系管理(CRM)解决方案、服务运营管理(SOMS)解决方案等等,涵盖了制造业的开发、采购、生产、销售、市场、客户服务等所有环节。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有专家认为,“中国制造业的高速发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信息化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仍在第二层
中国制造行业在近几年保持稳定高速的发展,企业规模及结构已经趋于稳定并且形成了三大世界级制造业聚集区域和多个区域制造中心,同时在世界500强企业的行列中越来越多地出现了中国制造企业的身影。但统计数字表明,中国制造行业目前还属于信息化基础比较低的行业,制造行业中企业的信息化支出占到其收入的比例平均都低于1.0%,而在发达国家,这个比例已经达到了3.0%左右。

那么专家如何看待中国制造业的信息化水平和现状呢?惠普服务亚太区制造业服务销售总监Kumar Narayanan以中国汽车业IT应用为例,为中国制造业的信息化只打了二分。“我用五个层次来描述信息化的层次,如果说欧美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是五分,那么中国汽车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就是二分,当然中国汽车制造业当中的不同企业水平也不同,我认为平均的状况是在第二层次。”

Kumar认为,第二层次是指他们已经使用了ERP、CAD/CAM等信息化解决方案,但主要用于管理层次;而第三层的企业是指已经将IT技术用于生产车间;第四层的企业是指能够更多将IT技术拓展到供应协作方面,包括全球的协作和设计,以及故障的远程诊断,远程分析,以及与合作伙伴之间的连接和整合。第五层则是最高层次,这时的汽车产品就是IT产品,例如引擎、控制系统、汽车中的娱乐管理等都是基于IT平台设计的。目前还没有看到中国任何一家公司可以达到这个层次。

Kumar认为,尽管这个比喻是针对汽车行业,但可以推广到所有的制造行业。

中国制造业应更关注物流
“制造企业的成本结构包括劳动力的成本、材料的成本,物流的成本,销售分销的成本,还有总体管理成本。在中国企业中总体管理成本比较低,另外是劳动力成本比较低,因此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未来他们最应关心的就是物流成本。”Kumar这样表示。他举例说,海尔的物流成本就是所有成本当中非常重要的一块,物流成本占到整个供应链成本的25%,因此物流成本如果降低5%的话,公司的利润率就会升1%~2%。但对大多数中国的企业而言,目前物流信息化还不是他们IT技术应用最大的一块,他们的IT还主要用在行政管理、产品设计和制造等环节,因此Kumar认为未来更应注重通过IT技术加强物流运作的效率。

作为一个典型的制造业客户,惠普在全球采购领域的案例与实战经验很值得国内制造业客户借鉴。2002年惠普和康柏合并的时候,在全球有63个加工厂、超过1200多个业务点,同时还有1500多家主要的物料供应商、1000家供应商采购场所、385家物流伙伴,有119个呼叫中心,在全球还有很多的物流甚至自己都不知道。在开始合并的9个月内,将原有的25个供应链降至5个,将运营成本节省了30亿美元,其中通过供应链整合节省了13亿美元,PC制造由于实现按订单配置的生产模式而降低了26%的成本。在合并后的36个月,惠普的IT成本由原来占公司收入的4.6%减少到3.5%,而同时IT系统的应用创新由原来的23%提高到45%,基础设施创新由原来的5%提高到10%。

RFID将是制造业下一个技术热潮
作为近两年的热门话题,RFID也得到了制造业的关注。惠普公司制造行业全球RFID总监Frank Lanza表示,“RFID将是制造业下一个技术热潮,制造业应用RFID可以降低成本、改善整个供应链。”Frank介绍,在过去三年中惠普一直在使用和研究RFID技术,“一开始关注RFID技术主要是觉得它可以改善整个供应链系统的可见性。同时,在研发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像沃尔玛、麦德隆这样的超市已经要求他们的供应商采用RFID技术。我们现在正在研究如何运用传感器技术使RFID更好地发展。”据他介绍,现在惠普有六个制造中心和配送中心已经采用RFID技术,另外有24个厂家和中心也正在进行RFID的配置工作,很快就能够完成整个网络的建设,该项目完成后,惠普将会成为世界上在RFID商业运用方面最大的公司之一。目前惠普在亚太地区的台湾和新加坡都已经建设了RFID研发中心,有200多人负责RFID的研究和解决方案的提供,另外印度实验室正在建设中。

蔡雅瑞补充说,惠普在亚太地区的RFID研发项目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在带宽认证方面的工作,目前正在与EPC Global等机构进行合作,进行频段的认证和测试工作。第二是RFID项目的实施工作。惠普将会提供RFID咨询和实施的服务,目前在亚太地区已有项目在进行中。第三个就是销售方面,提高客户对RFID的认知度,加速他们在RFID方面的应用。

Frank也谈到,目前RFID在普及方面还面临一些问题,如标准的不确定以及成本较高问题。例如,现在的标签最低成本大概是30美分,因此现在标签的跟踪只停留在集装箱或者是货架托盘上,还不能用到单个货品上。如果将来标签的成本可以降到3美分,就可以把RFID技术用来跟踪单件的商品了。例如惠普公司目前正在将30美分的塑料标签用在跟踪一些高价值的产品上面,比如PC机、打印机等等,同时惠普也在研发实验室研发可以打印的条型码的标签,即墨型的标签,如果成功,就可以将标签的成本从30美分降到3美分,这对RFID技术的实施将是一个极大的推动。“未来几年,将可以像用打印机打印条型码一样打印RFID的标签。”

中国制造业是新技术的测试地
“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目前很多跨国公司都在中国建立了新的制造工厂,不仅要确保跨国公司在本地享受的服务与他们在自己总部具有同样的服务水平和层次,同时中国还是很多新技术和新应用的测试地。因此在IT应用方面还不仅仅是照搬其它国家的做法,还要尝试很多新的技术和应用,并需要有经验的专家对这些复杂应用的实施。”蔡雅瑞表示,印度和中国是亚太区最大也是发展最快的市场,而从市场角度来看,中国比印度市场更大。目前惠普在中国制造业的业务在亚太区占10%的比例,惠普的目标是未来几年将这个数字提高到50%,并将主要关注在四个领域——高科技、半导体、汽车、钢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