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码的理解
本文涉及:码、超码、主码、全码、外码、主属性、主键、主关键字、非主属性
一、分析与理解
首先说明 键字=码字,所以 主键=主码=主关键字,候选键=候选码=候选关键字,余下的叫非主属性
所谓 关系主码,指的是一个表中的一个(或一组)属性,用来标识该表的每一行或与另一个表 产生 联系。
祭大招:
图片来源:https://img-blog.csdnimg.cn/20190625173457198.png?x-oss-process=image/watermark,type_ZmFuZ3poZW5naGVpdGk,shadow_10,text_aHR0cHM6Ly9ibG9nLmNzZG4ubmV0L3N1bWFsaXFpbmdodWE=,size_16,color_FFFFFF,t_70
1、码=超键=超码:能够唯一标识一条记录的属性或属性集。
- 标识性:一个数据表的所有记录都具有不同的超键
- 非空性:不能为空
- 有些时候也把码称作“键”
2、候选键=候选码:能够唯一标识一条记录的最小属性集
- 标识性:一个数据表的所有记录都具有不同的候选键
- 最小性:候选键的任何子集都不能唯一标识一个记录
- 非空性:不能为空
候选键是没有多余属性的超键
举例:学生ID是候选码,那么含有候选码的都是码。
少部分地方也有叫超级码的,但是见得不多
3、主键=主码:某个能够唯一标识一条记录的最小属性集(是从候选码里人为挑选的一条)
- 唯一性:一个数据表只能有一个主键
- 标识性:一个数据表的所有记录都具有不同的主键取值
- 非空性:不能为空
人为的选取某个候选码为主码
4、主属性: 简单来说,主属性是候选码属性的并集
非主属性: 不包含在候选码中的属性称为非主属性。 非主属性是相对于主属性来定义的。
5、外码(foreign key):子数据表中出现的父数据表的主键,称为子数据表的外键。
6、代理码:当不适合用任何一个候选键作为主键时(如数据太长等),添加一个没有实际意义的键作为主键,这个键就是代理键。(如常用的序号1、2、3)
二、例子
下面举例说明
课本上的定义过于笼统,下面我用一张学生成绩信息表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
学生成绩信息表中有(学号、姓名、性别、年龄、系别、专业等)
超码/码:
由于学号能确定一个学生,因此学生表中含有学号的任意组合都为此表的超键。如:(学号)、(学号,姓名)、(学号,性别)等
若我们假设学生的姓名唯一
学号唯一,所以是一个超码
姓名唯一,所以是一个超码
(姓名,性别)唯一,所以是一个超码
(姓名,年龄)唯一,所以是一个超码
(姓名,性别,年龄)唯一,所以是一个超码
候选键:
学号唯一,而且没有多余属性,所以是一个候选码
姓名唯一,而且没有多余属性,所以是一个候选码
(姓名,性别)唯一,但是单独姓名一个属性就能确定这个人是谁,所以性别这个属性就是多余属性,所以(姓名,性别)不是候选码
(姓名,年龄),(姓名,性别,年龄)同上,也不是候选码
主码:
主键 就是 候选码 里面的一个,是人为规定的,例如学生表中,我们通常会让“学号”做主码,学号能唯一标识这一个元组。
外码:
外码就很简单了,假如我们还有一个教师表,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编号,假设老师编号在教师表中是主码,在学生表中它就是外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