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第一IT诗人代腾飞在线互动访谈精彩问答(上)(转)
当代第一IT诗人代腾飞在线互动访谈精彩问答(上)
(转至)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7fbe0301009pob.html
总主持:孙玉良
客坐主持:安可小 无为
嘉宾:代腾飞
地址:17XIE社科主版http://bbs.17xie.com/threads.php?tid=13700
时间:5月16日晚七点半至九点
一位“IT诗人”,IT诗派以及散灵说创始人,人力资源报签约作家,划诗代诗刊创办人,创业指南针项目发起人,软件架构师、项目经理,著有国内首部IT诗集《青春飞扬》,其第二本诗集《赢在青春》即将出版,创业指南针巨著《起于草莽》即将出版。
代腾飞《赢在青春》地址:http://www.17xie.com/book.php?bid=18920810
代腾飞博客地址:http://hi.baidu.com/daitengfei888
陈赋:IT诗人这个称号,你自己如何评价?
代腾飞:立志成为一名"IT诗人",目前就我自己来说,还有一些距离,要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IT诗人",道路还很漫长,但只要坚定自己的梦想,我相信我可以做到.
孙玉良:适值我国四川省汶川发生7。8级特大地震,给我国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腾飞,你能否用你的方式表达一下你的心情?那边情况怎么样?
代腾飞:最近,我一直在关注来自灾区的情况,5.12特大地震给汶川、都江堰、绵阳、德阳等地区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几天来我的心情一直都很沉重,对灾区人民遭受的巨大灾难感到十分悲痛,深表同情,好几次看见电视画面上传来灾区人民惨烈的伤亡场面,我都不禁潸然泪下。面对这突如起来的灾难,全国人民都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积极抗震救灾,我已经尽我所能捐献了一点点钱,了表我的心意,尽一份微薄之力。同时,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我将笔来表达对灾区人民的祝福,给他们受伤的心灵带来一丝慰籍。我相信,在党中央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战胜灾难,重建更加美好的家园。最后,我由衷的祝愿灾区人民一切平安。
孙玉良:问一下,IT业与诗歌基本上是风马牛不相及,你是怎么想到把他们连结到一起呢?
代腾飞:对于IT与诗歌来说,基本上可以说是风马牛不相及,就如美女和野兽一般,但在我看来,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事情。我能够把IT与诗歌结合在一起,应该说这一切都得益于我的高中语文老师,如果没有他的耐心教导和指点,我恐怕也不会走这条文理结合的道路。在高中时代,由于我的理科成绩相当不错,语文相对来说要差很多,于是他专门找到我,耐心指点和教导我,告诉我一心专攻理科对一个人的发展来说不是很好,希望我能文理结合,在专研理科的同时,把文科也补起来,文理共同进步,把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结合起来,使大脑能够得到平衡,更能解决问题和创新。对一个人以后的发展会起到很好的作用,更能使人生获得成功。于是受了恩师的影响,自己在心灵深处慢慢地潜移默化,有意识地文理全面发展,在大学时代虽然学计算机,毕业后从事IT事业,但自己业余时间醉心于文学和诗歌,以致于诗歌成了我工作以外的唯一伴侣,写诗成了我生活中最大的乐趣。一、我本身是一名IT人,从大学毕业以来,就在IT圈里混,做开发,做项目经理。二、IT圈的人大多比较辛苦,比如程序员、软件工程师、编辑等。需要新的空气、新的玩法。三、在做IT累了的时候,换换头脑,看看文学,写写诗歌,把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交错运用,使大脑能够得到平衡。
孙玉良:你号称当代第一IT诗人,这是自封的绰号,还是媒体给你的美称?你以为是名不符实还是实致名归呢?
代腾飞:感谢媒体给予了这样的评价,目前离这个称号来说自己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我将继续努力,坚定不移地沿着IT诗人这条道路走下去,希望有一天能够做一个名副其实的"IT诗人"。
大卫:先问个题外话,请问,你在四处前方,这些天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代腾飞: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生命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和脆弱.差点没命,那就无法和大家进行沟通交流。
安可小:诗歌对80后的我们来说,是个越来越陌生的词汇,当一批又一批的人迷恋“少女文学”成痴的时刻,你,作为80后的一员,如何在诗歌的路上走出去,甚至走出一条有自己特色的路出来?
代腾飞:在当今时代来说,中华民族5千年的传统的诗歌文化正处于寒冷的冬天,很多青年都将其忘却了,尤其理科学生,以及从事IT工作的年轻人来说,几乎对文学不感兴趣,更不用说写诗歌,个人认为诗歌面前没有60后、70后、80后之别,前人走过的道路,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我们自身也可以开创新的派别,大胆创新,大胆出彩,将诗歌与新生事物结合起,比如与IT结合。
安可小:现在出现一种“散文诗”,就是把散文断章成行,您觉得您的诗歌是否也属于这个行列?
代腾飞:我觉得我的诗歌吸纳了一些别人的风格,包括了你说的"散文诗",但我拥有自己创作的特点,创立了自己的学说,"散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