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1 ···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43 下一页
  2011年9月16日
摘要: 这是敏捷开发用户故事系列的第二篇。(之一,之二,之三,之四,之五,之六,之七,之八,之九)敏捷开发中的用户故事采用的语法模式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思想。“作为一个……,可以……,以(以便)……”不同于一般专注于功能的需求条目描述方法,三个……把角色、功能、价值跃然纸上。然而使用不当,却有可能形似而神不似。下面就三个部分分别举出一个例子。网络游戏的排行榜功能“作为一个玩家,可以通过显示排名,以便让自己在服务器中的地位获得认可。”这个功能可以激发玩家的“斗志”,鼓励购买道具,是个不错的想法,但实现起来却有技术问题:服务器中的玩家太多了,实时查看排名非常不现实。另一个问题是小虾米们其实对自己的排名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9-16 23:04 阳光VIP1 阅读(153)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这是敏捷开发用户故事系列的第一篇。(之一,之二,之三,之四,之五,之六,之七,之八,之九)全系列将涉及何为用户故事,面向客户价值编写故事,用户建模,产品待开发项的分类,故事颗粒度,故事的组织结构,等等若干问题,力求将此中问题尽量解决干净。本系列文章假设正在编写一个“敏捷开发管理软件”,因为来阅读的都是做敏捷开发的,又都是做软件的,会更熟悉一些。用户故事三要素:角色,功能,价值按“作为一个……,可以……,以便……”样式和思路写成的用户需求,就是用户故事。样式是技法层面的东西,它保证了无需太多思考,用户故事中即包含角色、功能、价值这三个要素。角色角色切记不要总是写“作为一个用户”,而是要把用户区别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9-16 22:59 阳光VIP1 阅读(138) 评论(0) 推荐(0) 编辑
  2011年9月15日
摘要: 总目录:之一,之二,之三,之四,之五,之六,之七,之八 这是2011年7月的一次QQ群对话记录,做了匿名化处理,并重新调整了顺序,以便于阅读。对话的开始,是有人提到他们公司的产品部门和开发部门正在打架,后者希望能有写好的或者至少是靠谱的产品定位和功能文档,而前者则认为根本不存在这种文档,肯定是想到哪里做到哪里;而后者又认为没有这种文档,一是不知道做什么,二是返工肯定太多。总之是两个部门为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扯不清楚的哲学问题打架。这次对话没有去解决任何到底需要不需要这种文档的问题,也没有解决这种文档到底写成什么样子好的技术问题,因为每个公司,每个产品,每个团队,都可能有自己最适合的方法。这次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9-15 10:42 阳光VIP1 阅读(129) 评论(0) 推荐(0) 编辑
  2011年9月14日
摘要: 总目录:之一,之二,之三,之四,之五,之六,之七,之八上节“对问题最深入的认识是知道答案”中讲到,要引发大家说出答案而不是抱怨问题,最好提前自己知道一个答案,即使不是最好的。但是这么多人都不知道答案,我怎么能知道呢?方法就是坚信“我是屋子里边最聪明的一个人,答案将由我在下一分钟给出”。前半句这么狂,本来只有火星上才有这种谚语的,但是有一次被指出在《秘密》中地球人2008年早就说过了(在线阅读:http://book.qq.com/s/book/0/12/12432/),听说是本好书。为何心想才能事成心想事成刚开始是个必要条件,但以后会逐渐变成充分条件。为何是个必要条件?一屋子人其实不一定谁最聪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9-14 14:53 阳光VIP1 阅读(168)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总目录:之一,之二,之三,之四,之五,之六,之七,之八是否见过这种场景:一堆人在会议室,谈论一个亟待搞定的客户:“这个客户可难缠了……”“可不是,我给你说……”“对对,我也是有亲身体会的,比如……”“别提了,上一次……”又如一堆人在会议室,讨论一个新的市场方向:“这个新方向不好开拓,……”“咱们刚开始,你看人家IBM……”“别提IBM了,就光一个XX就够我们受的……”“咱们一无案例,二无资金,三无人才,……”暂且不管他们讨论的事务本身,而来看一个问题:人们为何会向鲨鱼扑向鲜血一样,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认为某个问题有多么难办?分析在冬吴相对论中吴伯凡分析过这种心理(可能是《不抱怨的世界》)。他认为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9-14 12:04 阳光VIP1 阅读(145)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总目录:之一,之二,之三,之四,之五,之六,之七,之八薛定谔当年“凑出”了薛定谔方程(http://baike.baidu.com/view/551078.htm),拿给爱因斯坦看。爱因斯坦说:“够呛,因为它太丑太复杂了。”这次是薛定谔对了,不过在现实世界中,多数时候是爱因斯坦说的对。这个谚语在道教中有个“无为”的概念,后来有个朋友告诉我,无为的含义其实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就是要剔除那些不需要做的事情,剩下的简单的事情,才是值得做的事情,才是正确答案。场景1(真实案例)一次面试市场总监,来过两个人。第一个先来了解公司情况,第二次拿来了一个PPT,好好讲讲她对市场的认识。结果,这个PPT中包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9-14 11:37 阳光VIP1 阅读(152)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总目录:之一,之二,之三,之四,之五,之六,之七,之八这句话看起来很奇怪,因为应该是问问题的人提问,回答的人负责找答案,其实不然。所有问题,其实都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让问题产生的语境及实际困难,是动因,比如“在具体工作中实在是推不动敏捷了”;第二个方面才是表面的问题。回答者很容易回答表面问题,但极难触及困难本质。在整个问答过程中,提问者应积极思考,寻求实际困难的答案。场景1在敏捷大会上来了一位大师,有人站起来提问“如何在中国软件企业推动敏捷?”众人旁听。这时候,有困难的人其实是问问题的人,乃至众人;而这位大师是和困难最远的人。所以千万别指望大师会一语中的说出什么方法,解决了大家十年的困惑。这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9-14 10:55 阳光VIP1 阅读(139) 评论(0) 推荐(0) 编辑
  2011年9月12日
摘要: 本文件做通知,下载链接/版本记录/讨论请前往主贴:http://blog.csdn.net/cheny_com/article/details/6616794更新时间:2011-09-12 16:18更新内容:新增两页“敏捷绩效管理”。另有一些页面已经做好,但更接近“松结对编程”的内容,将在下一发布日期发布。下一发布日期为2011-10-31。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9-12 16:31 阳光VIP1 阅读(86) 评论(0) 推荐(0) 编辑
  2011年8月31日
摘要: 这是敏捷开发与中医理论系列的第一篇。。(之一,之二)最近一个世交的中医朋友到梁冬的正安药坊上班,也去实地参观了一下。因为之前的一些经历和最近的几天的交流,一点点悟到一些中医理论与软件研发管理的共同之处,写在这里成一系列。这里的很多内容来自于与这位朋友沟通所得,并与之前更早听《冬吴相对论》的思考成果。内容将涉及中国文化与研发管理方法,团队的自组织管理,师徒制度/技能教育等内容。千年古籍这位朋友很精湛的一个解释是:为何西医教材每年都在变化,而中医却经常使用《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这些千年古籍?到底是什么导致教材千年不变但依然有效?原来西医基于对外界变化的认知,比如发现了细菌,就有了抗生素;发现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8-31 17:09 阳光VIP1 阅读(101) 评论(0) 推荐(0) 编辑
  2011年8月28日
摘要: 《程序员杂志》的文章,原帖位于http://www.programmer.com.cn/7760/写的很好,自己转贴存储一下,也符合Product Owner的要求,就是……要求太高了!本文是他回顾自己二十多年来从事软件产品管理工作的总结和经验分享,谈到了招聘产品经理的标准,以及产品经理应该具备的特质。文 / Marty Cagan,译 / 姜天纬寻找出色的产品经理“哪里能找到出色的产品经理?”CEO经常问我这个问题。Marty Cagan是享有世界声誉的产品管理专家,曾经担任网景副总裁、eBay产品管理及设计高级副总裁。我总是这样回答:出色的产品经理就在公司里,只不过在其他岗位上,有可能是软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8-28 21:13 阳光VIP1 阅读(109) 评论(0) 推荐(0) 编辑
上一页 1 ···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4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