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7日
摘要: 这是敏捷开发般若敏捷系列的第三篇。(之一,之二,之三,之四,之五,之六,之七,之八,之九)破除法执之后,很容易落入空执,就是认为不存在绝对最好的方法,因此无需追寻,甘于现状。平衡空与有非常困难,这是本篇的内容。法与空法与空的对立统一由来已久。吴伯凡老师举了个例子:“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这句话有什么问题?这句话看似相当辩证,无懈可击,但它本身就“非常绝对”,有一种内在的矛盾。软件界的法与空是否经常听到程序员说这种话:“世界上没有完美的软件,我的代码缺陷是多,但是要让我编写没有缺陷的软件,也是不现实的。”“你说你的方法好,但我觉得我的方法也不错的。方法本身没有好坏,我们就别争了。”“世界上没有完美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11-17 12:19 阳光VIP1 阅读(178)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这是敏捷开发般若敏捷系列的第二篇。(之一,之二,之三,之四,之五,之六,之七,之八,之九)所谓无住,包括两个含义:不住于法,不住于空。前者比较好理解,后者会在下篇详述。不住于法,就是不执着于具体方法的意思,就是所使用的方法应该基于实际情况作出判断,而不是认为世界上有最好的方法,必须遵守。法执对法的执着,称为法执。典型的法执,是很多企业使用CMMI的方法。本人曾经做过10多家企业的CMMI培训、咨询,所需工作日从41天~43天不等。你能想象这么多企业,起点不同,终点不同,人员不同,行业不同,能用相同的咨询工作量完成CMMI改进吗?我和我所在的公司都不是不负责任的公司,我们因此而丢失了几乎所有的要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11-17 11:35 阳光VIP1 阅读(169)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这是敏捷开发般若敏捷系列的第一篇。(之一,之二,之三,之四,之五,之六,之七,之八,之九)作为预热,之前的智慧敏捷系列中提到,多数情况下敏捷实践应该如何,都要“看着办”而无有定法,但每次思考又有“避免浪费”等相对确定的思维方向,总是徘徊在虚实之间,难以把握。智慧受到因缘(内因,外缘)所限,所以每次答案都各有不同;而各有不同背后的更高层的相对永恒的东西,则是“大智慧,妙智慧”,就是般若(佛教语,音“波惹”)。缘起本系列将尝试解决几个终极问题:1. 什么是敏捷?2. 怎样知道我是否敏捷了?3. 应该怎样推广敏捷?4. 我是否适合敏捷?5. 敏捷未来会怎样?简单地说,若在解决这些问题前附加上前提条件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11-17 10:49 阳光VIP1 阅读(137) 评论(0) 推荐(0)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