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的版面设计
原文 http://acfic.com.cn/dihtpage/c-pr2.htm
- 阅读行为
- 阅读过程
- 主体与陪衬区分开来
- 色彩使用
- 色彩心理学、色彩表现力、色彩使用
- 行的宽度
- 线与框
- 照片是杂志的灵魂
- 栏的数量和设计可能
阅读行为
Poynter(P)媒体研究所于1990年发表的调研结果和Kuepper(K)通过类似试验于1989年发表的调研结果:
注意力的层次/阅读吸收的层次
- 照片和信息图表(黑白或四种色彩)(K:80%的读者)
- 照片说明
- 通栏标题
- 引言、内容提要
- 中间标题
不太被注意的内容
- 报纸上方的版面主题(先注意付标题,然后注意主标题:K:9.3%的读者)
- 第一版上的第一篇文章(P:4%的读者)
- 页面打摺下方开始的文章(P:4%的读者)
特别被注意的内容
- 在介绍报道文章标题页上:“Promos”(简短的内容注释)(P:67-80%的读者注意)
- 短讯(P:50-90%的读者注意)
阅读顺序
- 从前往后读:K:53-57%的读者。这些读者通常先注意报纸的左面。
- 从后往前读:K:20%的读者。这些读者通常先看报纸的右面。
注意整个页面
读者更多地把双页当成印刷媒体的一个整体。
- 阅读是一项费力的工作。排版的任务就是要减轻接受信息时的工作量。
- 读者在接触印刷媒体(一篇文章)时就像一只母鸡追寻一条从一粒米(阅读吸引力(阅读辅助)到下一粒米的道路一样。编辑的稿件、文章要经常不断地用“开胃品”来点缀,以“抓住”读者。
- 要严格地用“开胃品”引路,以最终得到清晰明了的结果。(反无计划、反忙乱、反无条理)
阅读过程
读者读什么文章?怎么读?
读者类型:初学阅读者、熟练阅读者、阅读专家。
- 顺行阅读(比如小说),逐词逐词、逐句逐句、逐行逐行、逐页逐页。
- 收集信息的阅读(比如专题专业书刊、报纸文章),断断续续的阅读,浏览,在文字中来回跳跃。
- 简短的文字段落
- 清晰的、分章节的标题
- 多分直行安排文字,加照片、插图
- 查阅式阅读(比如参阅资料中的词目、脚注),寻找式阅读(寻找信息)。
- 清楚的划分
- 少量的行距
- 可以使用小字体
- 选择性阅读(比如表格、问讯目录册、说明书),选择式阅读(在一页上众多的、相互竞争的阅读内容中进行选择)。
- 文字各部分相互衬托
- 清楚归纳
- 彩色为底色
- 镶边
- 字体分类
主体与陪衬区分开来
最重要的设计原则
每一个注意力都最初产生在一个事物同另一个事物的区别之中。非重要的(陪衬)与重要的(主体)区别开来
陪衬 | 主体 |
没成形的 | 成形的 |
不受限制的 | 受限制的 |
松散的 | 固定的 |
不确定的 | 确定的 |
退缩的 | 显露的 |
没设计的 | 具体的、显眼的 |
阐述解释从来都是主观的
观察者同他接触的东西建立其个人的关系,有些关系本不是设计者预期的,甚至有些关系与设计者的目的恰恰相反。关于在具体情况下真正进行的信息加工和筛选过程只有通过实际测验才能得出正确的解释。
设计与调动注意力相关,与反差相关
正反相互对比更进一步提高其作用。
亮 | 黑 |
大 | 小 |
宽 | 窄 |
长 | 短 |
水平 | 垂直 |
色彩使用
要有意识地使用色彩,要能说明色彩使用的理由,色彩可以起到:
- 整理排列作用
- 分类作用
- 引导作用
- 修饰作用
- 转移注意力的作用
- 掩饰作用
- 使人迷惘的作用
人们希望在印刷媒体的一定范畴里使用相应的色彩。人们既可以依附、又可以突破色彩使用。
青年杂志 | 花哨-鲜艳 |
小市民刊物 | 花哨-趋于传统 |
大众杂志 | 鲜艳-色彩趋于弱化 |
专刊杂志 | 从花哨-鲜艳 |
经济杂志 | 鲜艳-色彩趋于弱化 |
专业杂志 | 彩色到黑白 |
信息刊物,通讯报道 | 趋于黑白(复印件) |
色彩心理学、色彩表现力、色彩使用
人们对颜色的反应和对色彩的体验相关,在我们注意色彩的时候就会想起这些体验。
颜色和颜色的作用
- 心理作用(引起无意的反应和联系)
- 象征作用(比如上千年的流传)
- 文化作用(不同的生活方式制约不同的色彩效果)
- 政治作用(在这方面色彩具有特殊的象征力:比如徽章和旗子的颜色象征着政治权力和宗教权力)
- 传统作用(不真实的色彩效果通常让人想起提取颜色和印染的传统方式)
- 独创作用(色彩产生新作用)
相近与相距
色彩可以制造远近幻觉。
颜色越暖,感觉越近;颜色越冷,感觉越远。色调越重,感觉越近,色调越淡,感觉越远。
创造性用色的标准
创造力也表现为有勇气突破现有惯例。要想使独特的配色得到认可,配色一定要达到三个标准:
- 配色要符合实际情况(红色:警告;绿色:“正常”)
- 配色要符合实物(对色彩越熟,配色越容易与实物相符;比如蓝色的黄油(令人恶心)
- 配色要符合消费要求(用特殊颜色表现便宜的产品比表现昂贵的产品容易得到认可;用特殊颜色多表现寿命短的、而不是寿命长的产品;用不寻常的色彩表现与人密切相关的产品得不到认可。)
行的宽度
- 七至十个词(50至65个字母)一行为视觉最佳范围,超过这个范围会使读者疲劳。虽然行间空白大可以减轻这种疲劳,但还是最好避免字行过长。
- 如果行较短,文章像报载登载的分很多自然段,就会对眼睛有帮助。
- 如果字体太小句子行太宽,就很影响易读性。行间空白大一些可以使效果好一点。
- 字母少的行容易阅读。
- 过于窄的直行不容易阅读。最多可在段落短的情况下采用。
- 特别是左右两边都对齐的文章不容易读。
缩格
- 在开始一个新的段落时,常规的方法是第一行缩格。
- 如果一篇文章左边缩格太多,前后的竖行就都显得很乱。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段落之间留出一行或一行半的距离,效果会好一些。
- 在文章中间标题之后和一章的开始,段落开始不需要缩格。
每个段落第一行缩格最适合前后竖行对齐的文章,段落之间留半个或一个空行比较适合后面竖行不对齐的文章。
线与框
线和框要能引导读者,因此要有意识地、慎重地和有节制地使用线和框!
线和框可以
- 分离。一条围住文章的线可以把这篇文章同别的文章分隔开来,以便分开阅读。框和文章之间的距离最少保持两毫米,最多四毫米。框里的文章字体比框外的主要文章小一号。
- 连接。在两条直行之间的线可以连接它下面的直行。
- 突出。标题下面或文章里面划一条线可以突出线上内容。划的线不能短于句子本身的长度。
使用线和框时注意
- 把多个小框安排在一个地方(不杂乱!)
- 把文字直行中的框合理地安排在文字里。
- 线条使用中包含光栅和阴影的使用,因容易产生混乱所以要特别控制使用(混乱!)。
照片是杂志的灵魂
使用照片的基本原则
- 照片切边处理。几乎没有哪张照片不经过剪切就可以上版。
- 照片的选择和剪切取决于究竟谁或什么重要。避免不突出重点的照片;“突出主题”是较好的办法(集中在最重要的内容上)。
- 人物照片慎重处理:不在膝盖下剪切;不削掉头部;保证面部吸引力,避免护照像,最好选择活跃场景;肖像、半身像或全身像
- 宁用少量大张照片,不用许多小张照片。相片越大越引人注意。体现特殊的崭新的表现手法。
- 基本设计原则同样适用于在一页上多张照片的组合:主体和陪衬区分开来(哪个是主要题材,哪个是辅助内容?)反差:大小对比,横竖对比,敞开式封闭式照片对比使用,不是要搞得杂乱无章,而是要达到结构上的变换。
关于刊登发表照片的法律规定
刊登某人相片要经过本人同意。在有争议的情况下,如果拍照对象因同意拍照获取了报酬,判拍照已经本人同意(一个马克也算数)。拍照对象的相片在本人去世后十年内均要经其家属同意才可刊登发表(配偶、孩子或父母)。在不损害拍照对象合法利益的情况下,
- 刊登涉及当代史的照片(比如公众心目中的人物),
- 刊登人物只作为风景或地方陪衬的照片,
- 刊登有表现对象参加的集会、游行或同类活动的照片,
- 刊登非订照的、为艺术服务的照片(参照艺术版权法第23条)
不要求得到本人同意。照片不许违背好的社会道德。但人们随心所欲地解释这个规则(Paparazzi(偷拍名人照片的记者)拍的照片或讽刺杂志里的照片就反映出这个特点)。
如果违反上述规定发表传播照片,可以得到至一年的监禁惩罚。
照片取材
全景 | 近景 |
客体 | 主体 |
实事求是,但没意思 | 强烈,因而影响强 |
效果小 | 效果大 |
最佳的照片取材界于全景和近景之间。
现代报纸注重处理好照片,尽量选择少量照片,以便采用大照片。精确取材、同时取材同文章内容及版面大小相符可以引起读者的高度注意。
示意图是图画
示意图可以:
- 报道(信息图解〕)(补充文章或替代文字),
- 分类(图示)(减轻眼睛负担、帮助读者阅读的直观内容),
- 消遣、刻划细微区别(卡通),
- 修饰(平静与不平静效果)(减轻眼睛负担、帮助读者阅读的直观内容),
- 使人迷惘(自我表现)(“我可以用我的绘图表现一切!我是艺术家!”)
在排版时处理示意图和照片一样,一个示意图比一千个字反映的内容还多。信息图解可以帮助理解本来需要通过许多文字才可以解释清楚的内容,一个简单的示意图比根本没有强。
广告同处理照片和图解一样
- 尽量把广告集中在一起。这个做法不使做广告的公司满意,但使读者、编辑和版面设计满意。
- 广告不放在版面上方,而放在下方。(不太防碍阅读内容,不成为“障碍”,把沉重的内容放在该放的地方,即版面下方。)
- 不把广告登在已登有企业宣传文章的双页上。(法律上不允许!)
- 一个广告排在一页上的左面还是右面效果都一样。(人们既从前往后,又从后往前阅读,其目光相应落在右边或左边。广告与相片和图解一样自然而然地吸引读者的注意。)
- 尽量避免把整页广告排在占了多版的文章里面。(破坏文章的整体性。)
- 广告排版好的话可以挽救当页本来不好的效果。
- 广告排版不好会破坏本来不错的版面。
栏的数量和设计可能
对所有印刷媒体适用:把每页都当双页对待。
- 书刊,如果纸面大(比如8开的纸),文章通篇下来不容易阅读(行太长)。
- 一栏,句子窄,边留的宽可以产生好的视觉效果,可以利用宽边分段(旁注、标题、小插图)。
- 两栏,如果不(通过中间标题)分段的话,显得很枯燥。缺少活力。版心上方下移可以增加动态感。
- 三栏,行窄容易读(如果直行特别窄,左边字要对齐)。为非常富有活力的版面设计提供了可能性。为了避免杂乱,一定要使用水平设计。特别为凉衣绳式的版面设计提供了可能性:上面对齐、下面对齐。
分栏实例:文章上方栏与栏之间没有分隔线,下方带一条分隔线。带分隔线的两个栏的距离大约比不带分隔线的两个栏的距离大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