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ReferenceQueue
也是几年前写的,在内部邮件列表里发过,在这里保存一下。
看到了这篇帖子: 《WeakHashMap的神话》http://www.javaeye.com/topic/587995
因为Javaeye回帖还要先做个论坛小测验,所以懒得在上面回复了,在这里说下。
以前设计缓存时也曾过用WeakHashMap来实现,对Java的Reference
稍做过一些了解,其实这个问题,归根到底,是个Java
GC
的问题,由垃圾回收器与ReferenceQueue
的交互方式决定的。WeakHashMap
的实现也是通过ReferenceQueue
这个“监听器”来优雅的实现自动删除那些引用不可达的key的。
先看看ReferenceQueue
在Java中的描述:
Reference queues, to which registered reference objects are appended by the garbage collector after the appropriate reachability changes are detected.
中文JavaDoc的描述:引用队列,在检测到适当的可到达性更改后,垃圾回收器将已注册的引用对象添加到该队列中
查看源代码会发现它很简单,实现了一个队列的入队(enqueue)和出队(poll还有remove)操作,内部元素就是泛型的Reference
,并且Queue
的实现,是由Reference
自身的链表结构所实现的。
再来看 Reference类的代码,注意,javadoc中有一句,提到了它与GC是紧密相关的:
Because reference objects are implemented in close cooperation with the garbage collector, this class may not be subclassed directly.
从数据结构上看,Reference链表结构内部主要的成员有
private T referent; //就是它所指引的
Reference next; //指向下一个;
另一个比较重要的内部数据是:
ReferenceQueue<? super T> queue;
这个queue是通过构造函数传入的,表示创建一个Reference时,要将其注册到那个queue上。
Queue的另一个作用是可以区分不同状态的Reference。Reference有4种状态,不同状态的reference其queue也不同:
-
Active:
queue = ReferenceQueue with which instance is registered, or ReferenceQueue.NULL if it was not registered with a queue; next = null.
-
Pending:
queue = ReferenceQueue with which instance is registered; next = Following instance in queue, or this if at end of list.
-
Enqueued:
queue = ReferenceQueue.ENQUEUED; next = Following instance in queue, or this if at end of list.
-
Inactive:
queue = ReferenceQueue.NULL; next = this.
那么,当我们创建了一个WeakReference,并且将其referent改变后,究竟发生了什么?先看一段代码:
// eg1
public static void test() throws Exception{
Object o = new Object();
// 默认的构造函数,会使用ReferenceQueue.NULL 作为queue
WeakReference<Object> wr = new WeakReference<Object>(o);
System.out.println(wr.get() == null);
o = null;
System.gc();
System.out.println(wr.get() == null);
}
结果大家都知道,但其内部是怎么实现的,还需重新看Reference的源码,内部有两点需要注意:
1)pending和 discovered成员:
先看pending对象
/* List of References waiting to be enqueued. The collector adds
* References to this list, while the Reference-handler thread removes
* them. This list is protected by the above lock object.
*/
private static Reference pending = null;
//这个对象,定义为private,并且全局没有任何给它赋值的地方,
//根据它上面的注释,我们了解到这个变量是和垃圾回收期打交道的。
再看discovered,同样为private,上下文也没有任何地方使用它
transient private Reference<T> discovered; /* used by VM */
//看到了它的注释也明确写着是给VM用的。
上面两个变量对应在VM中的调用,可以参考openjdk中的hotspot源码,在hotspot/src/share/vm/memory/referenceProcessor.cpp 的ReferenceProcessor::discover_reference
方法。(根据此方法的注释由了解到虚拟机在对Reference
的处理有ReferenceBasedDiscovery
和RefeferentBasedDiscovery
两种策略)
2)ReferenceHandler
线程
这个线程在Reference类的static构造块中启动,并且被设置为高优先级和daemon状态。此线程要做的事情,是不断的检查pending 是否为null,如果pending不为null,则将pending进行enqueue,否则线程进入wait状态。
通过这2点,我们来看整个过程:
pending是由jvm来赋值的,当Reference内部的referent对象的可达状态改变时,jvm会将Reference对象放入pending链表。
结合代码eg1中的 o = null;
这一句,它使得o对象满足垃圾回收的条件,并且在后边显式的调用了System.gc()
,垃圾收集进行的时候会标记WeakReference
所referent的对象o为不可达(使得wr.get()==null
),并且通过
赋值给pending
,触发ReferenceHandler
线程处理pending
。
ReferenceHandler
线程要做的是将pending
对象enqueue
,但默认我们所提供的queue,也就是从构造函数传入的是null,实际是使用了ReferenceQueue.NULL
,Handler
线程判断queue为ReferenceQueue.NULL
则不进行操作,只有非ReferenceQueue.NULL
的queue才会将Reference进行enqueue。
ReferenceQueue.NULL
相当于我们提供了一个空的Queue去监听垃圾回收器给我们的反馈,并且对这种反馈不做任何处理。要处理反馈,则必须要提供一个非ReferenceQueue.NULL
的queue。
在WeakHashMap
则在内部提供了一个非NULL的ReferenceQueue
private final ReferenceQueue<K> queue = new ReferenceQueue<K>();
在 WeakHashMap 添加一个元素时,会使用 此queue来做监听器。见put方法中的下面一句:
tab[i] = new Entry<K,V>(k, value, queue, h, e);
这里Entry是一个内部类,继承了WeakReference
class Entry<K,V> extends WeakReference<K> implements Map.Entry<K,V>
WeakHashMap的 put, size, clear
都会间接或直接的调用到 expungeStaleEntries()
方法。
expungeStaleEntries
顾名思义,此方法的作用就是将 queue中陈旧的Reference进行删除,因为其内部的referent都已经不可达了。所以也将这个WeakReference包装的key从map中删除。
个人认为:ReferenceQueue是作为 JVM GC与上层Reference对象管理之间的一个消息传递方式,它使得我们可以对所监听的对象引用可达发生变化时做一些处理,WeakHashMap正是利用此来实现的。用图来大致表示如下:
现在,我们再回到那个帖子的问题:http://www.javaeye.com/topic/587995
他开始的测试写法为:
List<WeakHashMap<byte[][], byte[][]>> maps = new ArrayList<WeakHashMap<byte[][], byte[][]>>();
for (int i = 0; i < 1000; i++) {
WeakHashMap<byte[][], byte[][]> d = new WeakHashMap<byte[][], byte[][]>();
d.put(new byte[1000][1000], new byte[1000][1000]);
maps.add(d);
System.gc();
System.err.println(i);
}
会造成OOM异常。
注意一下,他在for循环里每次都 new 一个新的WeakHashMap,并且key和value都是大对象,之后,他在 for循环的最后增加了一句访问 WeakHashMap的size()
,使得不会造成OOM。
首先上面的代码并不是没有执行GC,而是仅对 WeakHashMap中的key中的byte数组进行了回收,而value依然保持。我们可以先做个试验,把上面的value用小对象代替
for (int i = 0; i < 10000; i++) {
WeakHashMap<byte[][], Object> d = new WeakHashMap<byte[][], Object>();
d.put(new byte[1000][1000], new Object());
maps.add(d);
System.gc();
System.err.println(i);
}
上面的代码,即使执行10000次也没有问题,证明key中的byte数组确实被回收了。
那为何key中的referent的数据被GC,却没有触发WeakHashMap去做清除整个key的操作呢?
因为他for循环中每次都new一个新的WeakHashMap,在put操作后,虽然GC将WeakReference的key中的byte数组回收了,并将事件通知到了ReferenceQueue,但后续却没有相应的动作去触发 WeakHashMap 去处理 ReferenceQueue,所以 WeakReference 包装的key依然存在在WeakHashMap中,其对应的value也当然存在。
而在for循环的尾巴增加了一句 d.size()
方法,却可以了,是因为
size()
里面触发了expungeStaleEntries
操作,它将
ReferenceQueue中的 WeakReference对象从map中删除了,对应着value也一并删除了,使得value也被GC回收了。
如果你喜欢本文, 请长按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分布式编程.
作者:分布式编程
出处:https://zthinker.com/
本文版权归作者和博客园共有,欢迎转载,但未经作者同意必须保留此段声明,且在文章页面明显位置给出原文连接,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