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ActiveX、OLE和COM介绍

ActiveXOLECOM介绍

 

戴宗友  汪涛

 

熟悉面向对象编程和网络编程的人一定对ActiveXOLECOM/DCOM这些概念不会陌生,但是它们之间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许多人都还是比较模糊的。

在具体介绍它们的关系之间,我们还是先明确组件(Component)和对象(Object)之间的区别。组件是一个可重用的模块,它是由一组处理过程、数据封装和用户接口组成的业务对象(Rules Object)。组件看起来像对象,但不符合对象的学术定义。它们的主要区别是:

1)组件可以在另一个称为容器(有时也称为承载者或宿主)的应用程序中使用,也可以作为独立过程使用;

2)组件可以由一个类构成,也可以由多个类组成,或者是一个完整的应用程序;

3)组件为模块重用,而对象为代码重用。

现在,比较流行的组件模型有COMComponent Objiect Module,对象组件模型)/DCOMDistributed COM,分布式对象组件模型)和CORBACommon Object Request Broker Architecture,公共对象请求代理体系结构)。到这里,已经出现了与本文相关的主题COM,而CORBA与本文无关,就不作介绍。之所以从组件与对象的区别说起,是想让大家明确COMCORBA是处在整个体系结构的最底层,如果暂时对此还不能理解,不妨继续往下看,最后在回过头看一看就自然明白了。

现在开始阐述ActiveXOLECOM的关系。首先,让大家有一个总体的概念,从时间的角度讲,OLE是最早出现的,然后是COMActiveX;从体系结构角度讲,OLEActiveX是建立在COM之上的,所以COM是基础;单从名称角度讲,OLEActiveX是两个商标名称,而COM则是一个纯技术名词,这也是大家更多的听说ActiveXOLE的原因。

既然OLE是最早出现的,那么就从OLE说起,自从Windows操作系统流行以来,“剪贴板”(Clipboard)首先解决了不同程序间的通信问题(由剪贴板作为数据交换中心,进行复制、粘贴的操作),但是剪贴板传递的都是“死”数据,应用程序开发者得自行编写、解析数据格式的代码,于是动态数据交换(Dynamic Data ExchangeDDE)的通信协定应运而生,它可以让应用程序之间自动获取彼此的最新数据,但是,解决彼此之间的“数据格式”转换仍然是程序员沉重的负担。对象的链接与嵌入(Object Linking and EmbeddedOLE)的诞生把原来应用程序的数据交换提高到“对象交换”,这样程序间不但获得数据也同样获得彼此的应用程序对象,并且可以直接使用彼此的数据内容,其实OLEMicrosoft的复合文档技术,它的最初版本只是瞄准复合文档,但在后续版本OLE2中,导入了COM。由此可见,COM是应OLE的需求而诞生的,所以虽然COMOLE的基础,但OLE的产生却在COM之前。

COM的基本出发点是,让某个软件通过一个通用的机构为另一个软件提供服务。COM是应OLE的需求而诞生,但它的第一个使用者却是OLE2,所以COM与复合文档间并没有多大的关系,实际上,后来COM就作为与复合文档完全无关的技术,开始被广泛应用。这样一来,Microsoft就开始“染指”通用平台技术。但是COM并不是产品,它需要一个商标名称。而那时Microsoft的市场专家们已经选用了OLE作为商标名称,所以使用COM技术的都开始贴上了OLE的标签。虽然这些技术中的绝大多数与复合文档没有关系。Microsoft的这一做法让人产生这样一个误解OLE是仅指复合文档呢?还是不单单指复合文档?其实OLECOM的商标名称,自然不仅仅指复合文档。但Microsoft自己恐怕无法解释清楚,这要花费相当的精力和时间。

于是,随着Internet的发展,在1996年春,Microsoft改变了主意,选择ActiveX作为新的商标名称。ActiveX是指宽松定义的、基于COM的技术集合,而OLE仍然仅指复合文档。当然,ActiveX最核心的技术还是COMActiveXOLE的最大不同在于,OLE针对的是桌面上应用软件和文件之间的集成,而ActiveX则以提供进一步的网络应用与用户交互为主。到这里,大家应该对ActiveXOLECOM三者的关系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COM才是最根本的核心技术,所以下面的重点COM

让对象模型完全独立于编程语言,这是一个非常新奇的思想。这一点从C++Java的对象概念上,我们就能有所了解。但所谓COM对象究竟是什么呢?为了便于理解,可以把COM看作是某种(软件)打包技术,即把它看作是软件的不同部分,按照一定的面向对象的形式,组合成可以交互的过程和以组支持库。COM对象可以用C++JavaVB等任意一种语言编写,并可以用DLL或作为不同过程工作的执行文件的形式来实现。使用COM对象的浏览器,无需关心对象是用什么语言写的,也无须关心它是以DLL还是以另外的过程来执行的。从浏览器端看,无任何区别。这样一个通用的处理技巧非常有用。例如,由用户协调运行的两个应用,可以将它们的共同作业部分作为COM对象间的交互来实现(当然,现在的OLE复合文档也能做到)。为在浏览器中执行从Web服务器下载的代码,浏览器可把它看作是COM对象,也就是说,COM技术也是一种打包可下载代码的标准方法(ActiveX控件就是执行这种功能的)。甚至连应用与本机OS进行交互的方法也可以用COM来指定,例如在WindowsWindows NT中用的是新API,多数是作为COM对象来定义的。可见,COM虽然起源于复合文档,但却可有效地适用于许多软件问题,它毕竟是处在底层的基础技术。用一句话来说,COM是独立于语言的组件体系结构,可以让组件间相互通信。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COM进一步发展为分布式组件对象模型,这就是DCOM,它类似于CORBAORB,本文对此将不再做进一步的阐述。

通过上面的讲述相信大家一定对ActiveXOLECOM/DCOM的关系有了一个清楚的了解。

 

邮编:230031

emailwander163@163.net  wander@aapla.com.cn


转自:http://www.cnblogs.com/jjkv3/articles/27697.aspx

posted @ 2011-10-05 15:46  iThinking  阅读(255)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