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基础语法 - (老师天禹)

初识Vue
  1.想让Vue工作,就必须创建一个Vue实例,且要传入一个配置对象;
  2.root容器里的代码依然符合html规范,只不过混入了一些特殊的Vue语法;
  3.root容器里的代码被称为【Vue模板】;
  4.Vue实例和容器是一一对应的;
  5.真实开发中只有一个Vue实例,并且会配合着组件一起使用;
  6.{{xxx}}中的xxx要写js表达式,且xxx可以自动读取到data中的所有属性;
  7.一旦data中的数据发生改变,那么页面中用到该数据的地方也会自动更新;

  注意区分:js表达式 和 js代码(语句)
  1.表达式:一个表达式会产生一个值,可以放在任何一个需要值的地方:
    (1). a
    (2). a+b
    (3). demo(1)
    (4). x === y ? 'a' : 'b'

  2.js代码(语句)
    (1). if(){}
    (2). for(){}

Vue模板语法有2大类:
  1.插值语法:
    功能:用于解析标签体内容。
    写法:{{xxx}},xxx是js表达式,且可以直接读取到data中的所有属性。
  2.指令语法:
    功能:用于解析标签(包括:标签属性、标签体内容、绑定事件.....)。
    举例:v-bind:href="xxx" 或 简写为 :href="xxx",xxx同样要写js表达式,
    且可以直接读取到data中的所有属性。
    备注:Vue中有很多的指令,且形式都是:v-????,此处我们只是拿v-bind举个例子。

Vue中有2种数据绑定的方式:
  1.单向绑定(v-bind):数据只能从data流向页面。
  2.双向绑定(v-model):数据不仅能从data流向页面,还可以从页面流向data。
  备注:
    1.双向绑定一般都应用在表单类元素上(如:input、select等)
    2.v-model:value 可以简写为 v-model,因为v-model默认收集的就是value值。v-model只能应用在表单类元素(输入类元素)上

data与el的2种写法
  1.el有2种写法
    (1).new Vue时候配置el属性。
    (2).先创建Vue实例,随后再通过vm.$mount('#root')指定el的值。
  2.data有2种写法
    (1).对象式
    (2).函数式
    如何选择:目前哪种写法都可以,以后学习到组件时,data必须使用函数式,否则会报错。
  3.一个重要的原则:
    由Vue管理的函数,一定不要写箭头函数,一旦写了箭头函数,this就不再是Vue实例了。

MVVM模型
  1. M:模型(Model) :data中的数据
  2. V:视图(View) :模板代码
  3. VM:视图模型(ViewModel):Vue实例
  观察发现:
    1.data中所有的属性,最后都出现在了vm身上。
    2.vm身上所有的属性 及 Vue原型上所有属性,在Vue模板中都可以直接使用。

Vue中的数据代理

  1.Vue中的数据代理:
    通过vm对象来代理data对象中属性的操作(读/写)
  2.Vue中数据代理的好处:
    更加方便的操作data中的数据
  3.基本原理:
    通过Object.defineProperty()把data对象中所有属性添加到vm上。
    为每一个添加到vm上的属性,都指定一个getter/setter。
    在getter/setter内部去操作(读/写)data中对应的属性。

事件的基本使用:
  1.使用v-on:xxx 或 @xxx 绑定事件,其中xxx是事件名;
  2.事件的回调需要配置在methods对象中,最终会在vm上;
  3.methods中配置的函数,不要用箭头函数!否则this就不是vm了;
  4.methods中配置的函数,都是被Vue所管理的函数,this的指向是vm 或 组件实例对象;
  5.@click="demo" 和 @click="demo($event)" 效果一致,但后者可以传参;

键盘事件

  1.Vue中常用的按键别名:
    回车 => enter
    删除 => delete (捕获“删除”和“退格”键)
    退出 => esc
    空格 => space
    换行 => tab (特殊,必须配合keydown去使用)
    上 => up
    下 => down
    左 => left
    右 => right

  2.Vue未提供别名的按键,可以使用按键原始的key值去绑定,但注意要转为kebab-case(短横线命名)

  3.系统修饰键(用法特殊):ctrl、alt、shift、meta
    (1).配合keyup使用:按下修饰键的同时,再按下其他键,随后释放其他键,事件才被触发。
    (2).配合keydown使用:正常触发事件。

  4.也可以使用keyCode去指定具体的按键(不推荐)

  5.Vue.config.keyCodes.自定义键名 = 键码,可以去定制按键别名

计算属性computed:
  1.定义:要用的属性不存在,要通过已有属性计算得来。
  2.原理:底层借助了Objcet.defineproperty方法提供的getter和setter。
  3.get函数什么时候执行?
    (1).初次读取时会执行一次。
    (2).当依赖的数据发生改变时会被再次调用。
  4.优势:与methods实现相比,内部有缓存机制(复用),效率更高,调试方便。
  5.备注:
    1.计算属性最终会出现在vm上,直接读取使用即可。
    2.如果计算属性要被修改,那必须写set函数去响应修改,且set中要引起计算时依赖的数据发生改变。

监视属性watch:
  1.当被监视的属性变化时, 回调函数自动调用, 进行相关操作
  2.监视的属性必须存在,才能进行监视!!
  3.监视的两种写法:
    (1).new Vue时传入watch配置
    (2).通过vm.$watch监视

    vm.$watch('isHot',{
            immediate:true, //初始化时让handler调用一下
            //handler什么时候调用?当isHot发生改变时。
            handler(newValue,oldValue){
                console.log('isHot被修改了',newValue,oldValue)
            }
        })

深度监视:
  (1).Vue中的watch默认不监测对象内部值的改变(一层)。
  (2).配置deep:true可以监测对象内部值改变(多层)。
  备注:
    (1).Vue自身可以监测对象内部值的改变,但Vue提供的watch默认不可以!
    (2).使用watch时根据数据的具体结构,决定是否采用深度监视。

    // 监视多级结构中所有属性的变化
       numbers:{
        // 深度监视 deep:
true, handler(){ console.log('numbers改变了') } }

computed和watch之间的区别:
  1.computed能完成的功能,watch都可以完成。
  2.watch能完成的功能,computed不一定能完成,例如:watch可以进行异步操作。
  两个重要的小原则:
    1.所被Vue管理的函数,最好写成普通函数,这样this的指向才是vm 或 组件实例对象。
    2.所有不被Vue所管理的函数(定时器的回调函数、ajax的回调函数等、Promise的回调函数),最好写成箭头函数,这样this的指向才是vm 或 组件实例对象。

绑定样式:
  1. class样式
    写法:class="xxx" xxx可以是字符串、对象、数组。
    字符串写法适用于:类名不确定,要动态获取。
    对象写法适用于:要绑定多个样式,个数不确定,名字也不确定。
    数组写法适用于:要绑定多个样式,个数确定,名字也确定,但不确定用不用。
  2. style样式
    :style="{fontSize: xxx}"其中xxx是动态值。
    :style="[a,b]"其中a、b是样式对象。

条件渲染:
  1.v-if
    写法:
      (1).v-if="表达式"
      (2).v-else-if="表达式"
      (3).v-else="表达式"
    适用于:切换频率较低的场景。
    特点:不展示的DOM元素直接被移除。
    注意:v-if可以和:v-else-if、v-else一起使用,但要求结构不能被“打断”。

  2.v-show
    写法:v-show="表达式"
    适用于:切换频率较高的场景。
    特点:不展示的DOM元素未被移除,仅仅是使用样式隐藏掉

    备注:使用v-if的时,元素可能无法获取到,而使用v-show一定可以获取到。

v-for:
    1.用于展示列表数据
    2.语法:v-for="(item, index) in xxx" :key="yyy"
    3.可遍历:数组、对象、字符串(用的很少)、指定次数(用的很少)

面试题:react、vue中的key有什么作用?(key的内部原理)

  1. 虚拟DOM中key的作用:
    key是虚拟DOM对象的标识,当数据发生变化时,Vue会根据【新数据】生成【新的虚拟DOM】,随后Vue进行【新虚拟DOM】与【旧虚拟DOM】的差异比较,比较规则如下:

  2.对比规则:
    (1).旧虚拟DOM中找到了与新虚拟DOM相同的key:
      ①.若虚拟DOM中内容没变, 直接使用之前的真实DOM!
      ②.若虚拟DOM中内容变了, 则生成新的真实DOM,随后替换掉页面中之前的真实DOM。

    (2).旧虚拟DOM中未找到与新虚拟DOM相同的key创建新的真实DOM,随后渲染到到页面。

  3. 用index作为key可能会引发的问题:
    1. 若对数据进行:逆序添加、逆序删除等破坏顺序操作:

      会产生没有必要的真实DOM更新 ==> 界面效果没问题, 但效率低。

    2. 如果结构中还包含输入类的DOM:

      会产生错误DOM更新 ==> 界面有问题。

  4. 开发中如何选择key?:
    1.最好使用每条数据的唯一标识作为key, 比如id、手机号、身份证号、学号等唯一值。
    2.如果不存在对数据的逆序添加、逆序删除等破坏顺序操作,仅用于渲染列表用于展示,使用index作为key是没有问题的。

Vue监视数据的原理:
  1. vue会监视data中所有层次的数据。

  2. 如何监测对象中的数据?
    通过setter实现监视,且要在new Vue时就传入要监测的数据。
    (1).对象中后追加的属性,Vue默认不做响应式处理
    (2).如需给后添加的属性做响应式,请使用如下API:
      Vue.set(target,propertyName/index,value) 或
      vm.$set(target,propertyName/index,value)

  3. 如何监测数组中的数据?
    通过包裹数组更新元素的方法实现,本质就是做了两件事:
    (1).调用原生对应的方法对数组进行更新。
    (2).重新解析模板,进而更新页面。

  4.在Vue修改数组中的某个元素一定要用如下方法:
    1.使用这些API:push()、pop()、shift()、unshift()、splice()、sort()、reverse(),这些默认调用set方法
    2.Vue.set() 或 vm.$set()

  特别注意:Vue.set() 和 vm.$set() 不能给vm 或 vm的根数据对象 添加属性!!!

收集表单数据:
  若:<input type="text"/>,则v-model收集的是value值,用户输入的就是value值。
  若:<input type="radio"/>,则v-model收集的是value值,且要给标签配置value值。
  若:<input type="checkbox"/>
    1.没有配置input的value属性,那么收集的就是checked(勾选 or 未勾选,是布尔值)
    2.配置input的value属性:
      (1)v-model的初始值是非数组,那么收集的就是checked(勾选 or 未勾选,是布尔值)
      (2)v-model的初始值是数组,那么收集的的就是value组成的数组
    备注:v-model的三个修饰符:
      lazy:失去焦点再收集数据(v-model.lazy)
      number:输入字符串转为有效的数字(v-model.number)
      trim:输入首尾空格过滤(v-model.trim)

过滤器:
  定义:对要显示的数据进行特定格式化后再显示(适用于一些简单逻辑的处理)。
  语法:
    1.注册过滤器:Vue.filter(name,callback) 或 new Vue{filters:{}}
    2.使用过滤器:{{ xxx | 过滤器名}} 或 v-bind:属性 = "xxx | 过滤器名"
  备注:
    1.过滤器也可以接收额外参数、多个过滤器也可以串联 ,第一个参数是要过滤的数据
    2.并没有改变原本的数据, 是产生新的对应的数据

指令:

  指令:
    v-bind : 单向绑定解析表达式, 可简写为 :xxx
    v-model : 双向数据绑定
    v-for : 遍历数组/对象/字符串
    v-on : 绑定事件监听, 可简写为@
    v-if : 条件渲染(动态控制节点是否存存在)
    v-else : 条件渲染(动态控制节点是否存存在)

    v-elseif : 条件渲染(动态控制节点是否存存在)
    v-show : 条件渲染 (动态控制节点是否展示)
    v-text指令:
      1.作用:向其所在的节点中渲染文本内容。
      2.与插值语法的区别:v-text会替换掉节点中的内容,{{xx}}则不会。

  v-html指令:
    1.作用:向指定节点中渲染包含html结构的内容。
    2.与插值语法的区别:
      (1).v-html会替换掉节点中所有的内容,{{xx}}则不会。
      (2).v-html可以识别html结构。
    3.严重注意:v-html有安全性问题!!!!
      (1).在网站上动态渲染任意HTML是非常危险的,容易导致XSS攻击。
      (2).一定要在可信的内容上使用v-html,永不要用在用户提交的内容上!

  v-cloak指令(没有值):
    1.本质是一个特殊属性,Vue实例创建完毕并接管容器后,会删掉v-cloak属性。
    2.使用css配合v-cloak可以解决网速慢时页面展示出{{xxx}}的问题。

  v-once指令:
    1.v-once所在节点在初次动态渲染后,就视为静态内容了。
    2.以后数据的改变不会引起v-once所在结构的更新,可以用于优化性能。

  v-pre指令:
    1.跳过其所在节点的编译过程。
    2.可利用它跳过:没有使用指令语法、没有使用插值语法的节点,会加快编译。

自定义指令:

  需求1:定义一个v-big指令,和v-text功能类似,但会把绑定的数值放大10倍。
  需求2:定义一个v-fbind指令,和v-bind功能类似,但可以让其所绑定的input元素默认获取焦点。
  自定义指令总结:
    一、定义语法:
      (1).局部指令:
        new Vue({ new Vue({
          directives:{指令名:配置对象} 或 directives:{指令名:回调函数}
        }) })

      指令名可以‘xxx’ 用引号
      (2).全局指令:
        Vue.directive(指令名,配置对象) 或 Vue.directive(指令名,回调函数)

    二、配置对象中常用的3个回调:
      (1).bind:指令与元素成功绑定时调用。(一上来)
      (2).inserted:指令所在元素被插入页面时调用。
      (3).update:指令所在模板结构被重新解析时调用。

    三、备注:
      1.指令定义时不加v-,但使用时要加v-;
      2.指令名如果是多个单词,要使用kebab-case命名方式,不要用camelCase命名。

组件:

  Vue中使用组件的三大步骤:
    一、定义组件(创建组件)
    二、注册组件
    三、使用组件(写组件标签)

    一、如何定义一个组件?
      使用Vue.extend(options)创建,其中options和new Vue(options)时传入的那个options几乎一样,但也有点区别;
      区别如下:
        1.el不要写,为什么? ——— 最终所有的组件都要经过一个vm的管理,由vm中的el决定服务哪个容器。
        2.data必须写成函数,为什么? ———— 避免组件被复用时,数据存在引用关系。
      备注:使用template可以配置组件结构。

    二、如何注册组件?
      1.局部注册:靠new Vue的时候传入components选项
      2.全局注册:靠Vue.component('组件名',组件)

    三、编写组件标签:
      <xxxx></xxxx>

 

    几个注意点:
      1.关于组件名:
        一个单词组成:
          第一种写法(首字母小写):school
          第二种写法(首字母大写):School
        多个单词组成:
          第一种写法(kebab-case命名):my-school
          第二种写法(CamelCase命名):MySchool (需要Vue脚手架支持)
      备注:
        (1).组件名尽可能回避HTML中已有的元素名称,例如:h2、H2都不行。
        (2).可以使用name配置项指定组件在开发者工具中呈现的名字。

      2.关于组件标签:
        第一种写法:<xxxx></xxxx>
        第二种写法:<xxxx/>
      备注:不用使用脚手架时,<xxxx/>会导致后续组件不能渲染。

      3.一个简写方式:
        const school = Vue.extend(options) 可简写为:const school = options

 

    关于VueComponent:
      1.school组件本质是一个名为VueComponent的构造函数,且不是程序员定义的,是Vue.extend生成的。

      2.我们只需要写<school/>或<school></school>,Vue解析时会帮我们创建school组件的实例对象,即Vue帮我们执行的:new VueComponent(options)。

      3.特别注意:每次调用Vue.extend,返回的都是一个全新的VueComponent!!!!

      4.关于this指向:
        (1).组件配置中:
          data函数、methods中的函数、watch中的函数、computed中的函数 它们的this均是【VueComponent实例对象】。
        (2).new Vue(options)配置中:
          data函数、methods中的函数、watch中的函数、computed中的函数 它们的this均是【Vue实例对象】。

      5.VueComponent的实例对象,可以简称vc(也可称之为:组件实例对象)。
        Vue的实例对象,以后简称vm。

 

    1.一个重要的内置关系:VueComponent.prototype.__proto__ === Vue.prototype
    2.为什么要有这个关系:让组件实例对象(vc)可以访问到 Vue原型上的属性、方法。

 

 

posted @ 2022-05-18 15:37  Dabo丶  阅读(146)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