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 714  文章 - 0  评论 - 12812  阅读 - 301万 

一个简单却误人很深的性能比较问题如下: 

 

群里刚出现了一个反射与Emit的性能比较:

 

测试者:for了20000000次的循环,终于得出了Emit比反射性能来的好结论!!!

 

结论对不?对! 

 

比较普通的用string和stringbuilder的比较,也喜欢for 200000000次的循环,然后得出后者性能好的结论。 

 

结论对不?对!

 

纵观基本几有的性能测试,都喜欢for 100000000后面的0越多越好, 会感觉效果与结论更显著一些!!!

 

其实误区就在这次数,理论与现实的差距!!!!!

 

如果把for的次数设置底于500以下,很明显前者性能好一些。 

 

OK,现实是什么?现实就是很少场景会用到一次操作for超过1000次的,通常for 500次以下的居多。

 

因此现实的情况是:(web多线程)并发多,单次循环次数多!

 

 

举例:你读取50条数据,然后反射为实体,输出!(这么多实在的现实场景!!!而读500000000条数据再转实体输出的有没有?有,有病!)

OK, 然后一个用户来访问,你就for了50次。

那么1000人来访问,是啥情况?for了50*1000???(自己猜了)

 

这就是现实了:1000个并发50次和一个人循环50*1000次的性能差别。 


本文旨在告诉大伙:

 

如果你还看不懂这些,没事,都有个过渡,IT领域学错比不学好,被误导是好事,多学,错也不打紧! 

如果你看的懂,有过误导情节,如果你追求性能,理论归理论,现实归现实,结合才是硬道理! 

 

posted on   路过秋天  阅读(3944)  评论(33编辑  收藏  举报
编辑推荐:
· 一个奇形怪状的面试题:Bean中的CHM要不要加volatile?
· [.NET]调用本地 Deepseek 模型
· 一个费力不讨好的项目,让我损失了近一半的绩效!
· .NET Core 托管堆内存泄露/CPU异常的常见思路
· PostgreSQL 和 SQL Server 在统计信息维护中的关键差异
阅读排行:
· CSnakes vs Python.NET:高效嵌入与灵活互通的跨语言方案对比
· DeepSeek “源神”启动!「GitHub 热点速览」
· 我与微信审核的“相爱相杀”看个人小程序副业
· Plotly.NET 一个为 .NET 打造的强大开源交互式图表库
· 上周热点回顾(2.17-2.23)
历史上的今天:
2011-06-15 开源博客QBlog开发者视频教程:模板机制加载原理解说(三)
路过秋天
点击右上角即可分享
微信分享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