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去 QE 时代,测试开发者该如何迎难而上?”有感

原文链接在此:
https://mp.weixin.qq.com/s/ynMB2kVQSyA0e360QBrwAQ
是直播“去 QE 时代,测试开发者该如何迎难而上?”的文字整理稿,标题也变成了“为何从开发转测试,并坚持了16年?”

本文原创首发于个人独立博客,并同期搬运到简书等平台。
博客地址: http://mmcatt.github.io

为什么写这么一篇感悟呢,也是因为作者这篇文章给我解了惑。
最近几个月以来,一直在思考测试行业的发展,如何成长,如何走的更深更远。
也去阅读了很多国外的文献,发现其实测试能够做的事情很多。但是这些文献资料,都是侧重于自己的主题,大量的阅读资料,反而使自己迷失其中,越发理不清思绪,没有体系,也越发不清楚测试的核心价值所在。

  • 是自动化测试吗?其实自动化测试能够做的事情比较有限。
  • 是测试架构师吗?感觉这个概念还是有些单薄。
  • 是测试开发吗?那么测试开发应该具体的做些什么呢?

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我的脑袋中,直到看到这篇文章中提到的"去QE","工程效能"以及相关解读,眼前的迷雾逐渐变得清晰起来。

故写下这篇文章,也希望同行小伙伴们,能从作者原文或者我的感悟中受益。

首先,测试可以分为三大类:

  1. 传统意义上的基于业务功能的测试,也就是手动测试。或者有些测试同学自嘲为"点点点"。
  2. 自动化测试。这部分主要就是把手动的脚本翻译成自动化脚本。
  3. 测试开发,这是很大的一块。比如测试平台、测试服务,测试基础架构的开发。基础架构又包括什么呢?比如一些类似云测的服务。

那么,就我自己的从业经验,以及平常接触到的一些同行者。大部分公司一定会做第一块,功能测试,然后基本上也不同程度的做了第二块,自动化测试;很少有公司在做第三块,或者比较成体系的在做第三块。
也很正常,有些公司刚起步的时候不重视测试,可能管理层也未必特别懂测试(比如不少公司的测试部门是由开发老大兼任管理),或者对自动化测试抱有了过高甚至不切实际的希望。

基于作者的理解,其实我们应该很清楚了,测试的发展方向是第三块:测试开发。

之后作者文中又提出一个名词:去QE时代。这个概念在国内可能还很新,但是在如Google、Facebook等这样的公司,已经正在做这些事情,并且已经有成果真正落地了。

我们知道,谷歌的任何一个测试工程师拉出来,都是有能力去做开发的。因此是否"去QE",其实和组织的整体情况以及体系密切相关,并不一定适用于每个公司。但是我们可以参考一下,在这样的一些公司中,他们是如何玩儿测试的。
quqe.jpg

看这个图,就知道去QE的公司,其实也不是没有测试,只是把API, GUI测试都交给开发来做了,只是留了一小部分任务,探索性测试,给纯粹的测试人员。
所以这些公司并不是不做测试,而是换了一拨人来做测试而已。

那么,如果开发都可以去做测试的活儿,测试应该做些什么,才能体现自己的独特价值呢?作者随后提到了工程效能团队这么一个概念。

这个现在是很流行的,包括Google也在运行。那么第三块测试开发的人,就会到这个团队中去。
那么好玩的地方来了,从这里就可以清楚的看到,测试的价值,其实是给开发赋能。比如:去提供服务让开发创造想要的数据,提供部署好的测试环境,让开发人员方便的打包并自动化部署完成,等等。就是去做一些平台化服务化工具化的东西,提高开发本身的效率。Google 就是业内做的非常成功的一家公司。

作者还提到,Google过去有一个页内非常知名的大会,叫做GTAC,它是Google在全球的自动化测试大会,但是却在2017年停掉了。为什么呢,因为Google意识到,单靠测试已经不是最好的途径去提高整个企业研发的效能了。于是,在2018年,这个会议将会以工程效能为Topic,而不再是一个测试大会。

看到这里,我眼前一下子开阔了起来,所以要从提高整个企业研发的角度,来考虑这个职业的发展。那么,路子就宽广的太多了!
比如,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有能力去做这些事情的人,去成为工程效能团队的一员。
或者,考虑让自己的组织慢慢向这个角度靠拢。
只是随便想想,就觉得有太多的事情可以做了,不再是局限于过去的业务逻辑,自动化测试工具,测试平台开发这些小视野中。而是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俯视,寻找着自己可能向上攀登的途径。

作者在本文中,对于学习路线也是做了介绍的,我这里也就简单的整理一下。

第一类人是去做业务专家,如果想往产品经理方向发展,可以去走这条路子。
第二类是开发测试工程师,更多的是对工具的熟悉。但是其实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去了解这个工具的原理,从而才能够去做一些更深层次的事情。
第三类就是测试开发工程师。作者表示,这部分说白了其实就是开发,但是开发的产品是为测试服务的。所以这类人的成长路径,就是一个开发的成长路径。

分析作者给出的成长路线,结合前面所说的"工程效能团队",其实就会明白,测试和开发是不分家的。想做好测试,其实也需要做好开发。但是最终的目的是不变的,就是提升自己所在企业研发的效能。

2018年07月24日 补充心得:
关于第一类人,业务专家,今天我结合行业的发展趋势,又有了新的心得。
我个人觉得,往业务专家发展,可能路子不如另外两类来得宽广。因为既然是业务专家,肯定就是局限在某个具体的行业内。
但是行业的发展是有周期的,比如前些年通信行业很红火,而最近这些年互联网行业则比通信行业红火。
那么,如果你选择了业务专家的路线,你能保证这个行业长青吗?很难。一个行业或许能火三年,那么十年呢?二十年呢?
从这个角度考虑,是不是对未来,看的更清晰了一点呢?

对了对了,本文的作者也是开设了软件测试相关的专栏课程,有兴趣的,也可以扫图片下面的二维码,加入进来我们一起学习!
52.jpg

posted @ 2018-07-30 17:53  CynthiaW  阅读(252)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