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请求方式参数一直跟在后面,为什么出现了post请求方式

http0.9只有get请求,你看这样多简单,想发送什么数据,就把数据添加到url的后面,

很多人说安全性?安全影响什么了?数据暴露,即便是约定好的数据,写在那里,你说不定也不明白参数的意义,倒是安全性并非是主要原因

什么?丑陋?拖着冗长的链接,看着倒是确实不舒服,那么到底是什么主要的原因呢?难道就因为丑陋?

 

http1.0增加了post,

所谓get请求,即能将参数添加到我们的general header,我们的请求和响应headers,大家双方都有个general header,然而,url过分的长,是的响应报文和general header内部也增加了url参数

这其实完全没有必要,试想发展之初,带宽还没有现在那么大,受限于硬件性能,这样的一次请求,加一次响应,假如url的链接十分的长,长到什么程度?general header的大小 占了几乎整个请求报文的100%不到,当然,你说完全占领,这在数学上,是逼近极限的,但就请理解为几乎占领

 

这样一算的话,一来一去,一次请求加一次响应,这样所占据的带宽,是一次请求的2倍,啥意思?没什么关系?

那么如果我们的请求数量增加20次,假设我们手上的设备带宽,仅仅提供20个这样大小的请求,那么这样的响应,给用户是一种什么样的效果?当然是阻塞了,所有的请求头中的general header都将我们的带宽给占据了,响应就没了,所有的网页都卡在那里转圈圈,我想这样的画面,你是能够想象的把?

 

post的好处

既然增加了post请求,参数可以放在request body里面,这样的话,我们的response返回来,仅仅包含了响应头部,以及响应主体,response header 和response body,

response body里面,存放了请求所需要的响应信息,例如成功标志,以及返回消息等,而response响应中的general header里面,是不包含request body,这样比起公共的url,后面增加了一大摞参数,这样,明显的节省了带宽了吧!

 

为什么要节省带宽?

我们的硬件性能是不断的提升的,但是我们的需求也是日益增长的,同样的,一台电脑可以打开50个网页,和100个网页,这样的体验,是截然不同的吧?!

posted @ 2020-04-15 13:57  菊次郎的幻想  阅读(1483)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be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