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t与Servlet通讯的四种方法及其比较
Applet与Servlet之间的联系一般是间接的,即页面请求由浏览器发送给Servlet,作为回答,Servlet将结果生成HTML文档发送给浏览器。很多时候在Servlet与Applet之间建立直接的联系是没有必要的,但如果要显示一些实时的动态数据,如聊天室窗口、新闻显示、股市行情等,建立两者之间的直接联系就很有用了。特别地,在较为复杂的分布式Java应用中,这种通讯更是必不可少。在客户端Java程序与服务器端Java程序之间建立这种复杂的交互方式仅仅使用Servlet与Applet API是不够的,本文为你介绍和比较四种通讯方式:通过HTML页面传递参数,用java.net包的网络功能建立直接网络连接,远程方法调用(RMI)与CORBA。 一、通过HTML页面传递Applet参数 通过HTML页面传递参数是在Servlet与Applet之间建立联系最为常用的方法。Servlet只要把传递给Applet的参数写入HTML页面就可以了。这种通讯是单向的,用于实现Servlet对Applet的控制。其实现方法类如: // doGet()方法生成一个包含Applet的HTML页面, // 该Applet需要一个Data参数 public void doGet(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throws ServletException, IOException { response.setContentType("text/html"); PrintWriter out = new PrintWriter ( response.getOutputStream()); out.write("< HTML>< HEAD>< TITLE> HTML Example< /TITLE> < /HEAD>< BODY>"); out.write("Servlet通过PARAM标记传递参数给Applet. "); out.write("< APPLET code=\"SimpleApplet\" width=\"225\" height=\"149\">"); // 写入PARAM标记 out.write("< param name=\"Data\" value=\""); out.write(java.text.DateFormat.getDateInstance().format(new java.util.Date())); out.write("\">< /APPLET>< /BODY>< /HTML>"); out.close(); } 这种方法很简单,但它有两个缺点。首先,所有参数都是静态的,即一旦HTML页面发送完成,要更新其中部分数据就很困难了。虽然可以使用HTTP的刷新机制,但这种刷新需要重新下载整个页面,效率是很低的。第二,如果需要传递给Applet的数据量很大或数据结构很复杂,就会使得HTML页面过于庞大或复杂了。 二、用java.net包建立双向通讯 第二种方法是利用java.net包提供的网络能力。以有连接流通讯方式为例,在服务器端的操作为一般为: ⑴ 创建一个ServerSocket对象,在指定端口监听客户端发来的请求。 ⑵ 在接收到请求时accept()方法将返回一个Socket对象。 ⑶ 用上述Socket对象创建输入、输出流对象。 ⑷ 通过输入、输出流与客户交互。 ⑸ 交互完毕,关闭输入、输出流与Socket。 ⑹ 服务程序运行结束,关闭ServerSocket。 实现代码代码类如: try{ boolean flag=true; Socket clientSocket=null; ServerSocket serverSocket = new ServerSocket(0); System.out.println("Server listen on: " +serverSocket.getLocalPort()); while(flag){ clientSocket=serverSocket.accept(); DataInputStream is=new DataInputStream( new bufferedInputStream(clientSocket.getInputStream())); PrintStream os=new PrintStream( new bufferedOutputStream(clientSocket.getOutputStream())); // 处理Applet请求 os.close(); is.close(); clientSocket.close(); } serverSocket.close(); }catch( IOException e){ System.err.println(" Exception: "+e); } 在客户端的操作为: ⑴ 创建Socket对象建立与服务器的连接。 ⑵ 用该Socket对象创建输入、输出流。 ⑶ 与服务器交互。 ⑷ 交互完毕,关闭输入、输出流与Socket。 实现代码类如: try { Socket clientSocket =new Socket("serverName",7); OutputStream os=clientSocket.getOutputStream(); DataInputStream is=new DataInputStream( clientSocket.getInputStream()); // 其它操作. os.close(); is.close(); clientSocket.close(); }catch(Exception e){ System.err.println("Exception:"+e); } 这种方法只依赖于标准的Java网络支持,不需要用到附加的软件包或工具, 因此显得相当简洁和灵活,易于实现某些特殊的需要。但在另一方面,服务器端对进入请求以及客户端对返回结果的分析工作量较大。如果服务器端要执行大量的操作,可以考虑使用RMI。 三、远程方法调用RMI Java的RMI技术显著地改善了客户程序操作复杂的服务器端对象的能力。对Applet来说,服务器端对象所提供的远程方法可以象普通的客户端句柄一样调用。使用RMI时应先定义远程接口,即一个继承自java.rmi.Remote的公用接口。在该接口中定义要求在服务器上运行的方法,所有这些方法的throws子句至少应该声明java.rmi.RemoteException异常。 接下来是实现远程接口,远程接口的实现类应该: ⑴ 指定所实现的一个或多个接口。 ⑵ 定义远程对象的构造方法。 ⑶ 提供所有可供远程调用的方法的实现。 ⑷ 创建和安装安全管理器。 ⑸ 创建一个或多个远程对象实例。 ⑹ 注册至少一个远程对象。 下面的代码实现一个返回日期字符串的getData()远程方法,该方法由接口RMIServ2App定义: // 本类继承自UnicastRemoteObject,实现接口serv2app package com.servletsolutions.serv2app.rmi; import java.rmi.*; import java.rmi.server.*; public class RMIImplementation extends UnicastRemoteObject implements RMIServ2App{ public RMIImplementation() throws RemoteException{} public String getData() throws RemoteException{ return java.text.DateFormat.getDateInstance().format( new java.util.Dat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安全管理器 System.setSecurityManager(new RMISecurityManager()); try{ // 远程对象实例 RMIImplementation bootStrap = new RMIImplementation(); // 注册 Naming.bind(args[0], bootStrap); System.out.println(args[0] + " 注册成功"); }catch(Exception e){ System.err.println("注册失败."); System.err.println(e); } } } 在客户端,Applet对接口RMIServ2App的引用通过调用Naming.lookup(String)获得,如下所示: RMIServ2App obj = (RMIServ2App)Naming.lookup("//" + getCodeBase().getHost() + "/ServerName"); 除了编译Java代码之外,还要用rmic编译器生成远程对象的存根和骨架。存根(Stub)是远程对象在客户端的代理,它将RMI调用传递给服务器端的骨架(Skeleton),后者负责将该调用传递给实际的远程方法。例如执行命令rmic com.servletsolutions.RMIImplementation,则生成的两个类文件分别为RMIImplementation_Stub.class 和RMIImplementation_Stub.class,前者封装入Applet且运行于客户端,后者封装入Servlet且运行与服务器端。 当大量的数据是由服务器端的对象动态提供时使用RMI是非常合适的。虽然RMI支持面向对象的分布式编程,但它要求客户端和服务器端都是Java程序。因此,对于使用混合语言开发的应用来说,CORBA比RMI更为适用。 四、使用CORBA CORBA即公用对象请求代理体系(Common Object Request Broker Architecture),它的使用方法类似于RMI:定义接口,使用某个工具创建Stub和Skeleton,实现接口,在服务器上注册后客户就可以像本地对象一样访问远程对象了。两者主要的不同之处在于,CORBA使用一种语言中立的接口定义语言(IDL)来定义接口,IDL是一种可用于混合语言环境的更为广泛的协议集。CORBA最大的缺点在于客户本身必须具备调用ORB的能力,这往往意味着增加一个体积较大的JAR文件。 下面的CORBAServ2App.idl是上述getData()接口的IDL描述,它定义了一组与Java包名字对应的嵌套模块: module com { module servletsolutions { module serv2app { module corba { interface CORBAServ2App{ string getData(); }; }; }; }; }; 可以用idl2java从IDL文件生成对应的java文件。其中_CORBAServ2AppImplBase.java包含了描述该接口的java抽象类,下面的CORBAImplementation类继承自抽象类_CORBAServ2AppImplBase并具体实现getData()方法: package com.servletsolutions.serv2app.corba; public class CORBAImplementation extends _CORBAServ2AppImplBase { CORBAImplementation(String s){ super(s); } public String getData(){ return java.text.DateFormat.getDateInstance().format(new java.util.Date()); } } 为了让该类可以被客户访问,Servlet中还应该创建其实例。代码如下所示: // 在Servlet的init()方法中初始化CORBAImplementation对象 // 其中BOA(Basic Object Adapter)的作用类似于RMI中的注册服务 public class CORBAServlet extends HttpServlet{ String CORBAName; public void init( ServletConfig config) throws ServletException { super.init(config); try { CORBAName = getInitParameter("CORBAName"); org.omg.CORBA.ORB orb = org.omg.CORBA.ORB.init(); org.omg.CORBA.BOA boa = orb.BOA_init(); com.servletsolutions.serv2app.corba.CORBAServ2App implObject = new CORBAImplementation(CORBAName); boa.obj_is_ready(implObject); boa.impl_is_ready();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IDL2Java同时为客户端生成CORBAServ2AppHelper类,Applet通过该类与服务器交互。Stub与Skeletion的作用类似于它们在RMI中,不同之处在于本地ORB接口负责所有与远程ORB之间的连接。 如果服务器端的数据计算量非常大(比如数据库操作),或在未知客户端应用程序的情况下需要从服务器端引出大量的功能,RMI和CORBA较为合适。考虑到已有大量可用的ORB以及CORBA规范的成熟,在大多数情况下CORBA更为可取。但如果希望减小客户端的复杂程度,则RMI是最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