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https://www.cnblogs.com/subconscious/p/4013591.html
EasyPR的项目地址在这:GitHub。要想运行EasyPR的程序,首先必须配置好openCV,具体可以参照这篇文章。
在前两篇文章中,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EasyPR的大概内容,在本篇内容中我们开始深入EasyRP的程序细节。了解EasyPR是如何一步一步实现一个车牌的识别过程的。根据EasyPR的结构,我们把它分为六个部分,前三个部分统称为“Plate Detect”过程。主要目的是在一副图片中发现仅包含车牌的图块,以此提高整体识别的准确率与速度。这个过程非常重要,如果这步失败了,后面的字符识别过程就别想了。而“Plate Detect”过程中的三个部分又分别称之为“Plate Locate” ,“SVM train”,“Plate judge”,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第一步“Plate Locate”过程。本篇文章中就是主要介绍“Plate Locate”过程,并且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1.此过程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重要?
2.此过程是如何实现车牌定位这个功能的?
3.此过程中的细节是什么,如何进行调优?
1.“Plate Locate”的作用与重要性
在说明“Plate Locate”的作用与重要性之前,请看下面这两幅图片。
图1 两幅包含车牌的不同形式图片
左边的图片是作者训练的图片(作者大部分的训练与测试都是基于此类交通抓拍图片),右边的图片则是在百度图片中“车牌”获得(这个图片也可以称之为生活照片)。右边图片的问题是一个网友评论时问的。他说EasyPR在处理百度图片时的识别率不高。确实如此,由于工业与生活应用目的不同,拍摄的车牌的大小,角度,色泽,清晰度不一样。而对图像处理技术而言,一些算法对于图像的形式以及结构都有一定的要求或者假设。因此在一个场景下适应的算法并不适用其他场景。目前EasyPR所有的功能都是基于交通抓拍场景的图片制作的,因此也就导致了其无法处理生活场景中这些车牌照片。
那么是否可以用一致的“Plate Locate”过程中去处理它?答案是也许可以,但是很难,而且最后即便处理成功,效率也许也不尽如人意。我的推荐是:对于不同的场景要做不同的适配。尽管“Plate Locate”过程无法处理生活照片的定位,但是在后面的字符识别过程中两者是通用的。可以对EasyPR的“Plate Locate”做改造,同时仍然使用整体架构,这样或许可以处理。
有一点事实值得了解到是,在生产环境中,你所面对的图片形式是固定的,例如左边的图片。你可以根据特定的图片形式来调优你的车牌程序,使你的程序对这类图片足够健壮,效率也够高。在上线以后,也有很好的效果。但当图片形式调整时,就必须要调整你的算法了。在“Plate Locate”过程中,有一些参数可以调整。如果通过调整这些参数就可以使程序良好工作,那最好不过。当这些参数也不能够满足需求时,就需要完全修改EasyPR的实现代码,因此需要开发者了解EasyPR是如何实现plateLocate这一过程的。
在EasyPR中,“Plate Locate”过程被封装成了一个“CPlateLocate”类,通过“plate_locate.h”声明,在“plate_locate.cpp”中实现。
CPlateLocate包含三个方法以及数个变量。方法提供了车牌定位的主要功能,变量则提供了可定制的参数,有些参数对于车牌定位的效果有非常明显的影响,例如高斯模糊半径、Sobel算子的水平与垂直方向权值、闭操作的矩形宽度。CPlateLocate类的声明如下:
class CPlateLocate { public: CPlateLocate(); //! 车牌定位 int plateLocate(Mat, vector<Mat>& ); //! 车牌的尺寸验证 bool verifySizes(RotatedRect mr); //! 结果车牌显示 Mat showResultMat(Mat src, Size rect_size, Point2f center); //! 设置与读取变量 //... protected: //! 高斯模糊所用变量 int m_GaussianBlurSize; //! 连接操作所用变量 int m_MorphSizeWidth; int m_MorphSizeHeight; //! verifySize所用变量 float m_error; float m_aspect; int m_verifyMin; int m_verifyMax; //! 角度判断所用变量 int m_angle; //! 是否开启调试模式,0关闭,非0开启 int m_debug; };
注意,所有EasyPR中的类都声明在命名空间easypr内,这里没有列出。CPlateLocate中最核心的方法是plateLocate方法。它的声明如下:
//! 车牌定位 int plateLocate(Mat, vector<Mat>& );
方法有两个参数,第一个参数代表输入的源图像,第二个参数是输出数组,代表所有检索到的车牌图块。返回值为int型,0代表成功,其他代表失败。plateLocate内部是如何实现的,让我们再深入下看看。
2.“Plate Locate”的实现过程
plateLocate过程基本参考了taotao1233的博客的处理流程,但略有不同。
plateLocate的总体识别思路是:如果我们的车牌没有大的旋转或变形,那么其中必然包括很多垂直边缘(这些垂直边缘往往缘由车牌中的字符),如果能够找到一个包含很多垂直边缘的矩形块,那么有很大的可能性它就是车牌。
依照这个思路我们可以设计一个车牌定位的流程。设计好后,再根据实际效果进行调优。下面的流程是经过多次调整与尝试后得出的,包含了数月来作者针对测试图片集的一个最佳过程(这个流程并不一定适用所有情况)。plateLocate的实现代码在这里不贴了,Git上有所有源码。plateLocate主要处理流程图如下:
图2 plateLocate流程图
下面会一步一步参照上面的流程图,给出每个步骤的中间临时图片。这些图片可以在1.01版的CPlateLocate中设置如下代码开启调试模式。
CPlateLocate plate; plate.setDebug(1);
临时图片会生成在tmp文件夹下。对多个车牌图片处理的结果仅会保留最后一个车牌图片的临时图片。
1、原始图片。
2、经过高斯模糊后的图片。经过这步处理,可以看出图像变的模糊了。这步的作用是为接下来的Sobel算子去除干扰的噪声。
3、将图像进行灰度化。这个步骤是一个分水岭,意味着后面的所有操作都不能基于色彩信息了。此步骤是利是弊,后面再做分析。
4、对图像进行Sobel运算,得到的是图像的一阶水平方向导数。这步过后,车牌被明显的区分出来。
5、对图像进行二值化。将灰度图像(每个像素点有256个取值可能)转化为二值图像(每个像素点仅有1和0两个取值可能)。
6、使用闭操作。对图像进行闭操作以后,可以看到车牌区域被连接成一个矩形装的区域。
7、求轮廓。求出图中所有的轮廓。这个算法会把全图的轮廓都计算出来,因此要进行筛选。
8、筛选。对轮廓求最小外接矩形,然后验证,不满足条件的淘汰。经过这步,仅仅只有六个黄色边框的矩形通过了筛选。
8、角度判断与旋转。把倾斜角度大于阈值(如正负30度)的矩形舍弃。左边第一、二、四个矩形被舍弃了。余下的矩形进行微小的旋转,使其水平。
10、统一尺寸。上步得到的图块尺寸是不一样的。为了进入机器学习模型,需要统一尺寸。统一尺寸的标准宽度是136,长度是36。这个标准是对千个测试车牌平均后得出的通用值。下图为最终的三个候选”车牌“图块。
这些“车牌”有两个作用:一、积累下来作为支持向量机(SVM)模型的训练集,以此训练出一个车牌判断模型;二、在实际的车牌检测过程中,将这些候选“车牌”交由训练好的车牌判断模型进行判断。如果车牌判断模型认为这是车牌的话就进入下一步即字符识别过程,如果不是,则舍弃。
3.“Plate Locate”的深入讨论与调优策略
好了,说了这么多,读者想必对整个“Plate Locate”过程已经有了一个完整的认识。那么让我们一步步审核一下处理流程中的每一个步骤。回答下面三个问题:这个步骤的作用是什么?省略这步或者替换这步可不可以?这个步骤中是否有参数可以调优的?通过这几个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车牌定位功能,并且便于自己做修改、定制。
由于篇幅关系,下面的深入讨论放在下期。
版权说明:
本文中的所有文字,图片,代码的版权都是属于作者和博客园共同所有。欢迎转载,但是务必注明作者与引用来源。任何未经允许的剽窃以及爬虫抓取都属于侵权,作者和博客园保留所有权利。
参考文献:
1.http://my.phirobot.com/blog/2014-02-opencv_configuration_in_vs.html
2.http://blog.csdn.net/jinshengtao/article/details/17883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