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器模式

定义:给分析对象定义一个语言,并定义该语言的文法表示,再设计一个解析器来解释语言中的句子,也就是说,用编译语言的方式来分析应用中的实例,这中模式实现了文法表达式处理的接口,该接口解释一个特定的上下文

优点:

1,扩展性好:由于在解释器模式中,使用类来表示语言的文法规则,因此可以通过继承等机制来改变或扩展文法。

2,容易实现:在语法树中的每个表达式节点都是相似的,所以实现其文法较为容易。

缺点:

1,执行效率较低,解释器模式中通常使用大量的循环和递归调用,当要解释的句子叫较复杂时,其运行速度很慢,且代码的调试过程也比较麻烦

2,会引起类膨胀,解释器模式中的每条规则至少需要定义一个类,当包含的文法规则很多时,类的个数将急剧增加,导致系统难以管理与维护

3,可应用的场景比较少,在软件开发中,需要定义语言文法的应用实例非常少,所以这种模式很少被使用到。

模式的结构

抽象表达式角色:定义解释器的接口,约定解释器的解释操作,主要包含解释方法interpret();

终结符表达式角色:是抽象表达式的子类,用来实现问文法中与终结符相关的操作,文法中的每条规则都对应一个非终结符表达式。

非终结符表达式角色:也是抽象表达式的子类,用来实现文法中非终结符相关的操作,文法中的每一条规则都对应一个非终结符表达式

环境角色:通常包含各个解释器需要的数据或是公共的功能,一般用来传递所有解释器共享的数据,后面的解释器可以从这里获取这些值。

客服端:主要任务是将需要分析的句子或表达式转换成使用解释器对象描述的抽象语法树,饭后调用解释器的解释方法,当然也可以通过环境角色间接访问解释器的解释方法

结构图

 

 应用场景

1,当语言的文法较为简单,且执行效率不是关键问题时

2,当问题重复出现,且可以用只用简单的语言来进行表达时

3,当一个语言需要解释执行,并且语言中的句子可以表示为一个抽象语法数的时候,如XML文档解释。

posted @ 2020-11-19 10:45  随风写意  阅读(70)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