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RARP协议:反向地址解析协议,作用:将MAC地址(物理地址)转换为IP地址
2、被动攻击一般不对数据进行篡改,只是在非授权情况下,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通常分为:窃听、流量分析、破解加密的数据流等方式
3、源程序依次进行词法、语法、语义分析
4、分布式体系结构优点:资源共享、经济性、健壮性
5、静态建模用以描述系统的组织和结构:类图、对象图、构件图、配置图;动态建模用以描述系统的行为和动作:用例图、状态图、活动图、顺序图、协作图
6、使用质量属性:有效性、生产率、安全性和满意度
7、嵌入式软件的注释率一般要求不小于20%
8、虚拟存储技术使用主存与辅存密切配合来构成虚拟存储器
9、Telnet服务的主要作用是提供远程登录服务
10、结构化分析的输出不包括结构图
11、程序计数器用于保存待执行指令的地址
12、寻址方式:
(1)操作数在指令中——立即寻址
(2)操作数在通用寄存器——寄存器寻址
(3)操作数在主存单元,地址在指令中——直接寻址
(4)操作数在主存单元,地址在寄存器——寄存器间接寻址
13、程序计数器(PC)是控制器中的寄存器
14、
(1)MIME:多格式邮件服务
(2)PGP:安全邮件协议
(3)POP3:邮件接收协议
(4)SMTP:邮件发送协议
15、测试执行过程的阶段:初测期、细测期、回归测试期
16、DHCP客户端可以从DHCP服务器获得本机IP地址、DNS服务器地址、DHCP服务器的地址、默认网关的地址等
17、RISC特点:指令数量少、使用频率接近、定长格式大部分为单周期指令,操作寄存器只有Load/Store操作内存,寻址方式少,并增加了通用寄存器,硬布线逻辑控制为主,适合采用流水线
18、CISC特点:指令数量多,使用频率差别大,可变长格式,寻址方式多,常常采用微程序控制技术(微码)
19、软件配置管理,基线种类:功能基线、分配基线、产品基线
20、总线复用方式可以减少总线中信号线的数量
21、
(1)指令寄存器:存放当前正在执行的指令,对用户是完全透明的
(2)状态寄存器:存放计算结果的标志信息,如进位标志、溢出标志等
(3)通用寄存器:用于传送和暂存数据,也可参与算术逻辑运算,并保存运算结果
22、Java虚拟机采用解释器软件体系结构
23、风险管理:
(1)风险评价: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优先级分配
(2)风险控制:风险降低、风险管理计划、风险化解
24、程序描述语言(PDL)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用于详细设计阶段的描述工具
25、软件设计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模块化、抽象、信息隐蔽
26、软件质量:
(1)软件满足规定或潜在用户需求特性的总和
(2)关于软件特性具备“能力”的体现
27、LDAP:轻量目录访问协议
28、软件缺陷是存在于软件(文档、数据、程序)之中的那些不希望或不可接受的偏差
29、软件测试配置管理:建立配置计划、配置标识与建立基线、配置变更管理、版本管理、配置审计、配置状态报告
30、缺陷修复报告不属于测试人员编写的文档
31、控制器组成:程序计数器PC、指令寄存器IR、指令译码器、时序部件、微操作控制信号形成部件PSW、中断机构
32、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安全性控制机制:权限机制、视图机制、数据加密
33、GB/T 16260将软件的内部(外部)质量属性划分为六大质量特性:功能性、可靠性、易用性、效率、维护性和可移植性
34、计算机系统中,存取速度最快的是cpu内部寄存器
35、软件质量是指软件特性的综合,软件满足规定或潜在用户需求的能力
36、软件包必须包括产品描述要求,用户文档要求、程序要求、数据要求
37、系统指标:
(1)可靠性:MTTF/(1+MTTF)
(2)可用性:MTBF/(1+MTBF)
(3)可维护性:1/(1+MTTR)
38、
(1)中断:CPU在正常执行程序的过程中,由于内/外部事件的触发或由程序的预先安排,引起CPU暂时中断当前正在运行的程序,而转区执行为内/外部事件或程序预先安排的事件的服务子程序,待中断服务子程序执行完毕后,CPU再返回到被暂时中断的程序处(断点)继续执行原来的程序
(2)中断向量: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
(3)中断向量表:把系统中所有的中断类型码及其对应的中断向量按一定的规律存放在一个区域内,这个存储区域就叫中断向量表
39、分布式操作系统是网络操作系统的更高档形式,保持网络系统所拥有的所有功能,同步又有透明性、可靠性和高性能等
40、Android手机与IOS手机系统有什么区别
IOS | Android | |
运行机制 | 沙盒 | 虚拟机 |
后台机制 | 任何第三方程序不能在后台运行 | 任何程序都能在后台运行 |
指令权限最高 | UI |
数据处理 |
41、
(1)前序遍历:根节点->左子树->右子树
(2)中序遍历:左子树->根节点->右子树
(3)后序遍历:左子树->右子树->根节点
42、传值调用(引用调用):实参地址给形参值调用,变量值不变
43、结构化分析的输出包括:数据流图、数据字典、加工逻辑说明
44、模型验证的主要方法:正确性分析、有效性分析、有用性分析、高效性分析
(1)正确性分析:模型稳定型分析、稳健性分析、收敛性分析、变化趋势分析、极值分析等
(2)有效性分析:误差分析、参数敏感性分析、模型对比检验
(3)有用性分析:关键数据求解、极值点、拐点、变化趋势分析、用数据检验动态模拟
(4)高效性分析:时间复杂度、空间复杂度分析与现有进行比较
(5)模型的覆盖率类型:条件、判定、MC/DC
45、Web测试与app测试的不同点:
(1)系统架构方面:
<1>Web项目:一般都是B/S架构,基于浏览器的
<2>app项目:C/S架构,必须要有客户端,用户需要安装客户端
Web测试只要更新了服务器,客户端就会同步更新,app项目:则需要客户端和服务器都更新
(2)性能方面:
<1>Web页面主要会关注响应时间
<2>app则还需要关心流量、电量、CPU、GPU、Memory等
(3)兼容方面:
<1>Web是基于浏览器的,所以更倾向于浏览器和电脑硬件,电脑系统方面的兼容
<2>app测试则要看分辨率,屏幕尺寸、操作系统、网络
<3>Web测试是基于浏览器的,所以不必考虑安装、卸载
<4>app是客户端的,则必须测试安装、更新、卸载,除了常规的安装、更新、卸载还要考虑到异常场景:包括安装时的中断、弱网、安装后删除安装文件
46、缺陷按优先级分为哪些类型
(1)缺陷必须立即解决
(2)缺陷要求正常排队等待修复
(3)缺陷可以在方便时被修复
(4)下一个版本修复
(5)不修复
47、测试用例内容:用例编号、测试概述或用例标题、测试步骤、预期结果、输入数据、优先级、前置条件等
48、测试结束的标准是什么:
(1)全部用例都被执行完成、
(2)未修改BUG都被确认或置为应有状态、暂缓修改的问题都有详尽的解析
(3)测试报告编写完成
(4)测试收尾工作结束
(5)测试总结完成
(6)项目处于试运行或上线阶段
(7)在测试计划中定义的结束的标准:在一定性能下平稳运行多少天、本版本没有严重BUG、普通buh数量在多少一下,BUG修复百分之多少以上,实际测试达到上述要求,由项目、开发、测试经理共同签字,认同测试结束,版本即可发布
49、软件测试生命周期
(1)获取测试需求->(2)编写测试计划->(3)制定测试方案->(4)开发与设计测试用例->(5)执行测试->(6)提交缺陷报告->(7)测试分析与评审->(8)提交测试总结->(9)准备下一版本测试
50、简述缺陷的生命周期
(1)软件测试人员提交缺陷报告
(2)测试负责人将审核后将缺陷分配给相关开发人员修复
(3)缺陷被修改后由测试人员根据缺陷报告中修改记录进行进行返测
(4)返测通过的缺陷由负责人关闭
(5)返测未通过的缺陷返回给开发人员进行修改,然后再由测试人员返测,直到测试和开发达成一致处理意见
51、常用状态码
(1)100系列:请求已收到继续处理
(2)200系列:表示成功:
<1>200:正常,服务器正确响应了请求
(3)300系列:资源重定向:
<1>301:永久重定向:请求的网页已永久移动到新位置
<2>302:临时重定向:被请求文档已经临时移至别处,此文档新的url在location响应头中给出
<3>303:浏览器对于POST的响应进行重定向至新的url
<4>307:浏览器对于GET的响应进行重定向至新的url
(4)400系列:客户端错误
<1>400:错误请求,服务器不理解请求的语法
<2>401:未授权:如请求参数、方法、格式等
<3>403:拒绝访问:服务器理解客户的请求,但拒绝处理它(没有权限)
<4>404:请求资源不存在
(5)500系列:服务器端出错
<1>500:服务器内部错误
<2>501:尚未实施;服务器不具备完成请求的功能
<3>502:服务器网关错误
<4>503:服务器由于维护或者负载过重未能应答
<5>504:请求超时
52、文档测试:
(1)文档的完整性:测试文档内容的全面性与完整性,从总体上把握文档的质量,例如用户手册应该包括软件的所有功能模块
(2)描述与软件实际情况的一致性:只要测试软件文档与软件实际的一致程度,例如用户手册基本完整后,我们还要注意用户手册与实际功能描述是否一致,因为文档往往跟不上软件版本的更新速度
(3)易理解性:检查文档对关键、重要的操作有无图文说明、文字、图表是否易于理解,对于关键、重要的操作仅仅只有文字说明肯定是不够的,应该附有图标使说明更为直观明了
(4)文档中提供操作的实例:这次检查内容主要针对用户手册,对主要功能和关键操作提供的应用实例是否丰富,提供的实例描述是否详细,只有简单的图文说明,而无实例的用户手册看起来就像是软件界面的简单拷贝,对于用户来说实际上没什么帮助
(5)印刷与包装质量:主要检查软件文档的商品化程度,有些用户手册是简单打印、装订而成,过于粗糙、不易于用户保存,优秀的文档例如用户手册和技术白皮书,应提供商品化包装,并且印刷精美
53、软件配置:配置项标识、工作空间管理、版本控制、变更控制、状态报告、配置审计
54、软件产品质量特性:
(1)功能性:适应性、准确性、互操作性、依从性、安全性
(2)可靠性:成熟性、容错性、易恢复性
(3)可使用性:易理解性、易学习性、易操作性
(4)效率:时间特性、资源特性
(5)可维护性:易分析性、易变更性、稳定性、易测试性
(6)可移植性:适应性、易安装性、遵循性、易替换性
5软件测试策略:在一定的软件测试标准、测试规范的指导下、依据测试项目的特定环境约束而规定的软件测试的原则、方法、方式的整合
61、测试计划编写6要素(5W1H)
(1)Why--为什么要进行这些测试
(2)What--测试哪些方面,不同阶段的工作内容
(3)When--测试不同阶段的起止时间
(4)Where--相关文档,缺陷的存放位置,测试环境等
(5)Who--项目有关人员组成,安排哪些测试人员进行测试
(6)How--如何去选择测试工具、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