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几天的时候最大的感受是,好多中国人,好多中国馆子。
墨尔本城区很小,有着广阔的郊区,大多数人都住在郊区的大房子里。郊区不如城市繁华,高楼不多,看起来多其貌不扬,有的墙上还会有些涂鸦,竟然有一种班加罗尔街头的感觉。
去超市买了一堆东西,才17块,觉得很便宜。然后像电子产品都跟国内价格差不多,但是人家的薪水肯定比中国的薪水多了,所以就觉得这边人的购买力肯定比中国的高很多。然后就想着算一算,据说这边做IT的做5,6年的年薪差不多是8,9万,相比下北京的做5,6年的平均水平肯定在20万左右了,也就是说墨尔本的薪水是北京的两到三倍,然后考虑这边的日常生活开销,如果都在外面吃,花费差不多是北京的3倍左右。这样算起来还是在北京生活压力小一些。不过墨尔本本身也确实是很贵的城市。公司给租的公寓一个月的租金大概要这边一年级IT民工的8成的月薪。
国际化。坐在电车上,周围一圈人,黑的,黄的,白的,热带的,温带的,啥人都有。大街上,中国菜,越南菜,希腊菜,哪的菜都有,而且都是真的是那个国家的人开的哦,保证正宗。神奇的是:所有人都能用英语自由的交流,多么和谐有爱的场景。。。
市民素质。电车的付费方式有多种,可以刷卡,可以投币,可以买月票,最重要的是,不管哪种方式,都没有人在车上监督,靠自觉。超市可以自助结帐,这个基本也没什么监管。鉴于电车和超市都还没倒闭,可以估计出大家还都是比较自觉的。看不到有人在监督,大家该干啥干啥,多么和谐有爱的场景。。。其实所谓素质高低,一方面靠教化,另一方面还是要靠制度来约束。我在电车上就碰到过查票的,是半路上来俩人专门查个票,然后就下去了,如果发现没票,重罚。这就是我平时不怎么管你,但是一旦让我抓到你做错了,就有你好看了。
城市没那么挤,做电车从来没有“拥挤”的时候。街道比较窄,除了电车的车道,大多数也就是个双向四车道。这点不如我天朝上都,马路都很宽,还是巨堵车。。。他们虽然路窄,但是车子都能开的很快,过十字口都不带减速的。不光是汽车,摩托车也很快,自行车也很快,踩滑板的也很快。。。不同规格,不同型号,不同速度的“车子”各自在路上有条不紊的疾驰,多么和谐有爱的场景。。。
做为一个IT人,来到了这里的客户的公司,跟客户的人一起工作。对于TW来说,我不用占着公司的地方,水,电,网什么的;对于客户来说,来了一个人给他干活,用起来跟自己的员工没什么区别,但是不用给这个员工付税,保险什么的,连电脑设备都不用给我提供,我自备。两方都挺好,很和谐,很有爱。
嗯。。说点正经的,我想说的是对这边IT从业人员的感觉。他们shell命令都用的很好。有个别的,用的特别好,属于cmd控那种的。做为java程序员,他们eclipse都用的很好。对于这个现象我觉得@Apia同学的论断还是有一定的道理:linux和eclipse都是免费的,免费的就用的多,用的多就熟练了。。。不过我猜测主要原因还是他们上学的时候学的比较好,各个课程动手的环节比较多。他们对技术的理解也相对深入。不过他们都是有多年经验的,这样看起来倒也还算合理。我看着觉得比较年轻的几位同学后来都听说30左右了。。估计这边的员工工作都比较有年头了,奇怪刚毕业的小朋友们都去哪里了。。还有墨尔本算是澳洲的IT集中区,圈子很小,我们项目的tech lead跟另一个项目的一伙计是前前一份工作的同事,跟TW的很多同事也曾经共事过,跳槽还挺频繁的。
工作氛围方面,基本没人加班,每天能工作8小时都算多的。不过上班的时候节奏挺快的。他们一般8点多到办公室,然后立马就开始工作,中午吃个饭立马就开始接着工作,也不休息。唯一可能休息的时间就是出去买杯咖啡。项目上我觉得每个人都很上心,项目的wiki写的很好,有很多的文档可看,新加入的员工可以较快的上手。大家很频繁的相互交流,别人有什么问题需要帮助,都会得到耐心细致的解答,不会因为自己手头正在做什么别的事情而烦躁。这是很理想的团队氛围和环境,做敏捷的前提就是每个人都目标一致的朝着一个方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这样的一个前提经常在中国被很多人说成太难得,不现实,也因此成了敏捷不能推广的原因。当然我看到的也只是客户这一家公司的状态,不知道其他公司如何。
墨尔本不错,不过还是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