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可以说一直以来的一个困惑,就是自己对所读过的书印象不深刻,虽有些许记忆,但真到用得时候总是发现知识很匮乏。我读得书也不少啊?可为什么没有收获呢?在读书的过程中也常体味到无尚的满足感,可那只是一刹那的快感,并不能给我带来长久的益处。在我看来,将那些点滴的知识积累起来,变成自己的,在写作或者言论的时候能够信手拈来,这才是一种至高境界。
基于这些迷惑,本周我看了几本第一喜欢的书之后,又把那本《读书的艺术》(九州出版社出版 《博览群书》杂志选编)取出来,经过一天的略读有点有小收获,虽没有彻底解决问题,但也有一种“悟道”的感觉。写下来与诸君分享。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这里不谈读什么的问题,因为每个人的背景不同,从事行业也不同,比如我等编辑可能要读一些编辑学与出版学的知识,而作为技术编辑又需要了解一些编程、软件工程方面的知识等,但涉猎即可;而对于我们的软件开发人员,如果是学习Java的可能要读《Think in Java》,若研修C++则又可能读《Effective C++》等等,且均是详读。这里只谈如何读,且多是前人观点,而这些前人中又多为文学方面的文人,所以在对我们的工科生读大部头技术参考资料时可能又有所不同,希甄别取之!
一个比较重要的地方,也是我经常感慨的,就是要有自己的知识系统。读过书,谈过的话都能够纳入到自己的“个人档案”里,当需要的时候随时抽出来,这是很多作家只所以写出有观点、深奥的文章的一个法宝。比如朱光潜在《谈读书》里写道,“但是一个人如果抱有成就一种学问的志愿,他就不能不有预定计划与系统”“读书要有中心,有中心才易有系统组织”“一个人心里可以同时有许多系统中心,如一部字典有许多‘部首’,每得一条新知识,就会依物以类聚的原则,汇归到它的性质相近的系统里去……每次所得的新知识必须与旧有的知识联络贯串,这就是说,必须围绕一个中心归聚到一个系统里去,才会生根,才会开花结果。”等。又如丰子恺在《我的苦学经验》中所提到的,“头脑清楚而记忆力强的人,凡读一书,能处处注意其系统,而在自己的头脑中分门别类,作成井然的条理”再如曹聚仁在《我的读书经验》中说“我读了30年,实在没有什么经验可说,若非说不可,那只能这样:……第三,组织自我的思想系统。”。考虑到这一点,今天我把我的Blog重新进行了分类,按自己的工作所需与爱好分成管理、技术、业界、文学、漫画、感慨与八卦等几部分,希望在以后读书阅文的过程中能够有系统地整理。
某一时期内的专注与制定目标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今天看管理,明天读哲学,后天又想起哪段代码来了,则难以有所成。在某一个领域内钻得深了,看得多了,才有成为专家的可能,否则又是一瓶水不到,半瓶水咣当的废物。还是用专家的话来说明如何读书吧。比如夏丏尊在《阅读什么和怎样阅读》提到“最好在某一时间,勿把目标更动”“在同一时期中,和数不必多,选择却要精。选定一二种,须定了时期好好地读。……读到厌倦了为止。”邹韬奋先生在《略谈读书的方法》中提到“读书要有一个计划,必先决定自己所要研究的科目或中心问题。”“就现在可能得到的书,由浅而深,分成几个研究的阶段,按着规定的时间,有计划地读下去,即不能有三年五年的计划,至少应有一年半载的计划。”而英国四大小说家之一阿若德·贝内特在《严肃的读物》中也提到“在一段时间内,定下以来,全力去读你所选定的东西。成为某方面的专家,自然其乐无穷。”冯友兰在《我的读书经验》也说“随着自己的专业选定一些精读的书。这就是要一本一本地读,所以在一个时间内只能读一本书,一本书读完了才能读第二本。”还是丰子恺在他的《我的苦学经验》中解释“我们要获得一种知识,可以先定一个范围,立一个预算,每日学习若干,则若干日可以学毕,然后每日切实地实行,非大故不能间断,如同吃饭一样。”
另外还有读书时要眼口心手脚均到,及发表是最好的记忆方式等也是如何读书中比较重要的地方。下次再一并介绍。
Trackback: http://tb.blog.csdn.net/TrackBack.aspx?PostId=965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