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分析袭扰战术
引言
袭扰战术,顾名思义,就是偷袭和骚扰战术。按照兵书上的说法,战役可以分为奇战和正战,正如阴阳互补一样,奇正结合才是取胜之道。我所讨论的袭扰战术,显然就是奇战的主要战术。
本文中的战术均是经过实战考验的,当然也必须结合实战环境灵活运用,所有战术运用对玩家的游戏控制水平都有较高要求。
本文是面向高手进行战术研究的,也可以作为中级和初级水平玩家的参考。
我的互动游戏ID是: DBFF, KL_DBFF(亦是游侠账号)。
欢迎讨论,拙见仅作抛砖引玉。
一、袭扰运用的几个原则:
1、不作为主要的取胜手段:
袭扰是奇战,与正战相辅相成,而正战才是取胜的主要手段。
有的人总喜欢卖弄一些小技巧,不停的骚扰对方,殊不知这样实际上是间接的加强了对方、削弱了自己,面对高手必定自取灭亡。
2、要选择好时机:
最好是在正战进行的同时实施袭扰,这样让对手首尾不能兼顾,可以两面获益。当然,参照前一条的原则,控制的重点应该在正战这边。
3、善于抓住对方的漏洞:
人总会有失误,高手也不例外。在实战中,要善于抓住对方的失误,以最快的速度给对方沉重的打击。要求一个是对战进行时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另一个是行动要快、稳、准、狠。
4、要适可而止:
棋经有云:不得贪胜。在已经通过袭扰取得既定利益了以后,要及时收兵,防止对方反扑,如果一味的贪多求胜,反而容易葬送得来不易的优势局面,让对手有反败为胜的机会。这里要求玩家必须非常明确每次袭扰的目的。
以上四条原则,在袭扰的运用中应该贯彻始终。
二、优势下的袭扰战术:
1、概述:
兵书有云:善战者不败,善胜者不争。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优势的情况下,应该把握好兵力的调度,力争每一仗都打的有把握,出之能战,战之能胜;在取得战争的主动权以后,不应该再为一些局部利益计较太多,而应该把精力放在控制、调动对手上。
优势乃至胜势下,袭扰就应该遵循上述原则。
2、调动对手:
处于劣势的一方总喜欢缩成一团打防守,这是对方兵力集中,基地里面防备森严,冒进必然损失,这时最好使用调动袭扰,分散对方兵力。
矿车、外围的脆弱建筑如电厂等,都是袭扰的对象。如果是联军,采用3~4辆V3火箭,在周围埋伏上蜘蛛,效果往往很好;如果是盟军,采用步兵配合少量光菱的打法效果也很好,但要注意保护光菱。
一旦对手不堪忍受,调动部队前来围剿,应该及时收兵,并调动主力迎战或者攻击对方的薄弱环节,这样方为一个完整的调动袭扰过程。
3、控制对手:
当处于劣势的对手妄想通过反击来获得主动权的时候,应该控制对方的行动范围,让对手无功而返甚至溃败。
当对手企图运用袭扰反击时,看清对方意图以后,最好按兵不动,造好防御而不放下,在对方企图偷袭的瞬间攻击对方袭扰部队,同时自己发起一两波偷对方建筑或者偷袭对方矿车的小股攻击。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让对手缚手缚脚,是控制对手的要点。做好了对手往往会被气死,而不需要你动手了。
三 均势或劣势下的袭扰战术:
1、概述
劣势下,我们的思路一般是防守反击,出奇制胜。那么,在正战已经不可能或者几乎不可能取胜的情况下,对奇战,尤其是袭扰的运用也就尤其重要了。
不利形势下的袭扰要讲究两点:不要一味的被动挨打,要注意观察对方的一举一动,仔细到对方的每一个建筑的位置和兵力的部署,这是一;二是在关键的时刻要敢于行动,套用毛主席的一句话:尽管去打,打赢了庆功,输了重新来。
2、偷建筑:
当发现对手某个建筑位置不恰当的时候,在一个方向上假装动用主力反击,另一个方向上用工程兵去占该建筑,工程兵的载体可以是运兵车、直升飞机、运兵船等。
要点是要注意到对手的探路盲区,走对方没探过的区域,这样成功率会大。
偷了以后的后继手段包括出兵(占重工或兵营)、起碉堡、起兵营等,有一点是肯定的,一旦偷到,决不能轻易就卖啦,一定要捣个天翻地覆才行。
3、限制经济:
用袭扰的办法限制对方经济,然后逐渐扳回形势。
联军常用的方法是蜘蛛爬矿车,盟军常用的方法是飞行兵配合空降兵骚扰。
微细的地方提一下,蜘蛛在矿车卸矿的时候最容易上成功。
4、心理挑衅:
虽然某一方可能兵力上有优势,但是加入真的去冲对方,未必能成功,在这个情况下,就应该使用心理战的方法,让对方急躁,最终死于冒进。
一般采用的战术比如在B2里面,劣势的一方摆出一副拼命造海军的模样,等对手疯狂的冲过来的时候卖了船厂和高科,让对手死在自己家里。经济上的投入只有2500块钱,不到三辆坦克外加一个兵的造价。
袭扰不一定是实际上的,有时候看不到的袭扰(心理战)更厉害!
5、抓漏洞:
这个法无定法,主要靠实战来体会。
举例如:发现对方核电站位置不好,发动体然袭击摧毁之;发现对方防空系统太依赖电力,想办法蒙一个间谍过去……
结论
袭扰战术的运用,关键在于对战局的形势判断和对战场上每一个细节的观察,一个好得袭扰,小可以奠定胜势,大可以反败为胜,应该善加运用。
考虑到面向的对象,本文并没有对一些战术细节进行描述,请参考相应的战术文章。
Trackback: http://tb.blog.csdn.net/TrackBack.aspx?PostId=7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