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am a teacher!

导航

最大公约数(一)

        如果有一个自然数a能被自然数b整除,则称a为b的倍数,b为a的约数。几个自然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自然数的公约数。公约数中最大的一个公约数,称为这几个自然数的最大公约数(Greatest Common Divisor,简写为GCD)。例如,自然数12和30的公约数有1、2、3、6,其中6就是12和30的最大公约数。

        求最大公约数有多种方法,常见的有辗转相除法、短除法、更相减损法、质因数分解法等。

1.辗转相除法

        辗转相除法的基本做法是用较大的数除以较小的数,若余数为0,则其中较小的数(即除数)就是最大公约数;若余数不为0,则用前面较小的除数和得出的余数构成新的一对数,继续做上面的除法,直到出现能够整除的两个数(余数为0)。

        下面以求48和27的最大公约数为例,求解过程如下:

         48 ÷ 27 = 1余 21

         27 ÷ 21 = 1余6

         21 ÷ 6 =3余3

         6 ÷ 3=2

        所以3就是48和27的最大公约数。

       辗转相除法使用到的原理也很简单,假设用f(x, y)表示x,y的最大公约数,取k = x/y,b = x%y,则x = ky + b,如果一个数能够同时整除x和y,则必能同时整除b和y;而能够同时整除b和y的数也必能同时整除x和y,即x和y的公约数与b和y的公约数是相同的,其最大公约数也是相同的,则有f(x, y)= f(y, x%y)(y > 0),如此便可把原问题转化为求两个更小数的最大公约数,直到其中一个数为0,剩下的另外一个数就是两者最大的公约数。

        采用辗转相除法编写的求两个整数m和n的最大公约数的函数及测试主程序如下。

#include<stdio.h>
int gcd(int m,int n)
{
    int r=m%n;
    while (r!=0)
    {
        m = n;
        n = r;
        r =    m%n;
    }
    return n;
}
int main()
{
    int m,n,t;
    while (scanf("%d %d",&m,&n)!=EOF)
    {
        t = gcd(m,n);
        printf("%d\n",t);
    }
    return 0;
}

          这个函数也可以写成递归的形式,如下。

int gcd(int m,int n)
{
    if (m%n==0) return n;
    return gcd(n,m%n);
}

2.短除法。

       短除法是不断地找两个数的最小公约数,直到找不到为止,然后把所有的最小公约数乘起来,就是最大公约数。

       下面以求48和36的最大公约数为例,操作如下:

        从除1外的最小的约数2开始试探起

48 ÷ 2 = 24   36 ÷ 2 =18 ,2是约数

24 ÷ 2 = 12   18 ÷ 2 =9 , 2还是约数

12 ÷ 3 = 4    9 ÷ 3 =3 ,  3是约数

4和3不存在公约数,结束。

所以,2×2×3=12就是48和36的最大公约数。

采用短除法编写的求两个整数m和n的最大公约数的函数如下。

int gcd(int m,int n)
{
    int i,r = 1;
    for (i=2;i<=m && i<=n;i++)
    {
        while (m%i==0&&n%i==0)
        {
            r = r*i;
            m = m/i;
            n = n/i;
        }
    }
    return r;
}

3.更相减损法。

        更相减损术出自于中国古代的《九章算术》,也是一种求最大公约数的算法,其基本方法是:

       ① 先判断两个数的大小,如果两数相等,则这个数本身就是就是它的最大公约数。

      ② 如果不相等,则用大数减去小数,然后用这个较小数与它们相减的结果相比较,如果相等,则这个差就是它们的最大公约数;如果不相等,则继续执行②操作。

例如,求24与15的最大公约数的逐步减损过程如下:

 (24,15) -> (9,15) -> (9,6) -> (3,6) -> (3,3)

所以,3就是24和15的最大公约数。

采用更相减损法编写的求两个整数m和n的最大公约数的函数如下。

int gcd(int m,int n)
{
    int t;
    while (m!=n)
    {
        if (m<n) {t=m;  m=n;  n=t; }
        m=m-n;
    }
    return n;
}

4.Stein算法。

        Stein算法由J. Stein 1961年提出,这个方法在计算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时,只有整数的移位和加减法,对于程序来说,运算方便效率高。

        Stein算法的基本原理是:

1)若a和b都是偶数,则记录下公约数2,然后都除以2(右移1位);

2)若其中一个数是偶数,则偶数除以2,因为此时2不可能是这两个数的公约数了;

3)若两个都是奇数,则a = |a-b|,b = min(a,b),因为若d是a和b的公约数,那么d也是|a-b|和min(a,b)的公约数。

设gcb(a,b)表示求整数a、b的最大公约数,则这个算法可描述为

当a和b均为偶数时,gcb(a,b) = 2gcb(a/2, b/2) = 2 * gcb(a>>1, b>>1);

当a为偶数,b为奇数时,gcb(a,b) = gcb(a/2, b) = gcb(a>>1, b)

当a为奇数,b为偶数时,gcb(a,b) = gcb(a, b/2) = gcb(a, b>>1)

当a和b均为奇数,利用更相减损术运算一次,gcb(a,b) = gcb(b, a-b),此时a-b的结果必然是偶数,又可以继续进行移位运算。

        采用 Stein算法编写的求两个整数m和n的最大公约数的函数如下。

int gcd(int m,int n)
{
    int p=1,t;
    while (m%n!=0)
    {
        if (m<n) { t=m;  m=n;  n=t; }
        if (m%2==0)
        {
            if (n%2==0) { p=p*2; m=m>>1; n=n>>1; }
            else  { m=m>>1; }
        }
        else
        {
            if (n%2==0) { n=n>>1; }
            else       { m=m-n;  m=m>>1; }
        }
    }
    return p*n;
}

          这一算法可以写成递归的形式,如下。

int gcd(int m,int n)
{
    if (m < n)
    {
        int tmp = m;
        m = n;
        n = tmp;
    }
    if (m%n==0)  return n;
    if (m % 2 == 0 && n % 2 == 0)
        return 2*gcd(m >> 1, n >> 1);
    else if (m%2 == 0 && n%2 != 0)
        return gcd(m >> 1, n);
    else if (m%2 != 0 && n % 2 == 0)
        return gcd(m, n >> 1);
    else if (m % 2 != 0 && n % 2 != 0)
        return gcd(n, (m - n) >> 1);
}

 【例1】最大最小公倍数。

问题描述

已知一个正整数N,问从1~N中任选出三个数,他们的最小公倍数最大可以为多少。

输入

输入一个正整数N(1 <= N <= 106)。

输出

输出一个整数,表示你找到的最小公倍数。

输入样例

9

输出样例

504

        (1)编程思路。

         设有整数x和y,若x和y的最大公约数为k,则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为x*y/k。显然,若k=1,则x和y的最小公倍数才尽可能大。因此,要在1~N中选尽可能大的3个互质(最大公约数为1)的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才最大。

       显然,x与x-1是互质的,x-1与x-2也是互质的。当然 x 与 x-2就不一定互质了。若 x是偶数,它们就存在约数2。若x是奇数,x与x-2也是互质的。

       因此,在1~N中要选3个数的话,若N是奇数,就直接选 N、N-1和N-2这3个数,它们彼此互质,最小公倍数就是N*(N-1)*(N-2),为最大。

       若N是偶数,则先选N、N-1和N-3这3个数,若这3个数互质,则满足要求;若不互质,则选N-1、N-2和N-3这3个数即可。

        (2)源程序。

#include <stdio.h>
int gcd(int a,int b)
{
    if (a%b==0) return b;
    else return gcd(b,a%b);
}
int main()
{
    int n,n1,n2,n3;
    scanf("%d",&n);
    if (n%2==1)
    {
        n1=n;  n2=n-1;    n3=n-2;
    }
    else
    {
        n1=n;
        n2=n-1;
        n3=n-3;
        while (gcd(n1,n3)!=1 || gcd(n2,n3)!=1) n3--;
        if (n3!=n-3)
        {
            n1=n-1; n2=n-2;    n3=n-3;
        }
    }
    long long ans;
    ans=1ll*n1*n2*n3;
    printf("%lld\n",ans);
    return 0;
}

 【例2】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问题。

问题描述

输入二个正整数x0,y0(2<=x0<=100000,2<=y0<=100000),求出满足下列条件的P,Q的个数

条件: 1.P,Q是正整数

    2.要求P,Q以x0为最大公约数,以y0为最小公倍数.

试求:满足条件的所有可能的两个正整数的个数。

输入

两个数x0,y0

输出

一个数表示答案

输入样例

3 60

输出样例

4

        (1)编程思路。

        显然P和Q的最小值为x0,最大值为y0,直接对P进行穷举即可。并且穷举时,P的值的变化是 x0、2*x0、3*x0、…直到y0。

        (2)源程序。

#include <stdio.h>
int gcd(int m, int n)
{
    int r;
    while(m%n!=0)
    {
        r=m%n;
        m = n;
        n = r;
    }
    return n;
}
int main()
{
    int x,y,i,cnt=0;
    scanf("%d%d",&x,&y);
    for(i=x;i<=y;i+=x)  // 因为所求的两个数都是x的整数倍,所以每次加x
        if ((x*y)%i==0&& gcd(x*y/i,i)==x) // ∵i*j=x*y ∴j=x*y/i ∴只要枚举i既可
            cnt++;
    printf("%d\n",cnt);
    return 0;
}

        将上面的源程序提交给洛谷题库P1029 [NOIP2001 普及组] 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问题 (https://www.luogu.com.cn/problem/P1029),可以Accepted。

【例3】第k个与M互质的数。

问题描述

如果两个整数的最大公因数(GCD)为1,则两个正整数被称为彼此互质的。例如,1、3、5、7、9……都与2006是互质的。

对于给定的整数m,当把与m互质的数按升序排列后,找到第K个数,它与m是互质的。

输入

输入包含多个测试用例。对于每个测试用例,它包含两个整数m(1<=m<=1000000)、K(1<=K<=100000000)。

输出

在单行中输出第K个元素。

输入样例

2006 1

2006 2

2006 3

输出样例

1

3

5

       (1)编程思路。

       因为 gcd(a+b*k,b)=gcd(b,a%b), gcd(a,b)=gcd(b,a%b),

       所以 gcd(a+b*k,b)=gcd(a, b), k为常数。

       这表明了:对于与b互质的数,它们对b取模的余数会周期性出现。

       故只需要计算出在b的范围内, 与b互质的数有哪些。然后看第k个与b互质的数是在第几个周期的第几个就可以了。

        (2)源程序。

#include<stdio.h>
int s[1000005];
int gcd(int a,int b)
{
    int r;
    while (a%b!=0)
    {
        r=a%b;
        a=b;
        b=r;
    }
    return b;
}
int main()
{
    int m,k,i,num;
    while (scanf("%d%d",&m,&k)!=EOF)
    {
        num=0;
        for(i=1;i<=m;i++)   
        {
            if(gcd(m,i)==1)
            {
                s[num++]=i;
            }
        }
        if (k%num==0)
        {
            printf("%d\n",(k/num-1)*m + s[num-1]);
        }
        else
        {
            printf("%d\n",k/num*m + s[k%num-1]);
        }
    }
    return 0;
}

        将上面的源程序提交给北大POJ题库 POJ 2773 Happy 2006 (http://poj.org/problem?id=2773),可以Accepted。

【例4】可见的点。

问题描述

对于除原点(0,0)外的第一象限的任意一个格点(x,y)(x和y是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如果从(0,0)到(x,y)的连线没有穿过任何其它的格点,则称格点(x,y)是从原点可见的。

例如,点(4,2)不可见,因为来自原点的线穿过了(2,1),如下图所示。也就是说前面的点(2,1)可以挡住后面的点(4,2)。

  

编写一个程序,在给定大小N的值后,计算可见点(x,y)的数量,其中0≤ x、y≤N。

输入

第一行输入包含单个整数C(1≤C≤1000),表示测试用例的数量。

每个测试用例由包含单个整数N(1≤ N≤ 1000)的单行输入组成。

输出

对于每个测试用例,都有一行输出,包括:从1开始的测试用例编号、N的大小以及该大小下可见点的数量,数据间用空格分隔。

输入样例

4

2

4

5

231

输出样例

1 2 5

2 4 13

3 5 21

4 231 32549

         (1)编程思路。

        本题实际上就是要求在这个N*N的网格上从原点到各格点的直线有多少种不同的斜率。

        边上的两点先不管,然后将整个正方形分成上三角和下三角两部分,由于对称性,两边可以看到的点的数目肯定一样多。以下三角为例进行说明。

1×1只有一个斜率为0的。

2×2 斜率有0,1/2(0已经算过了,以后不再算了),其实就多了一个斜率为1/2的。

3×3 斜率有1/3,2/3两个,比以前多了2个。

4×4 斜率有1/4,2/4(1/2已经有过了),3/4,所以也是2个。

5×5 斜率有1/5,2/5,3/5,4/5,之前都没有,所以多了4个

6×6 斜率有1/6,2/6(1/3已经有了),3/6(1/2已经有了),4/6(2/3已经有了),5/6,所以只多2个。

更一般地 n×n,可以从0,0连接到(n,0)到(n,n)上,斜率将会是1/n,2/n,......,(n-1)/n。

由此发现,对于所有能看到的点,它们有着一个共同的特征,

那就是gcd(x,y)=1,若不为1,则它前面肯定有一个点挡住了这个点。

由此问题就转换为:对于一个数n,求小于n的与n互质的数的个数,这就是欧拉函数。

欧拉函数的定义: E(k)=([1,n-1]中与n互质的整数个数)。

因为任意正整数k都可以唯一表示成如下形式:

     k=p1^a1*p2^a2*……*pi^ai;(即分解质因数形式)

可以推出: E(k)=(p1-1)(p2-1)……(pi-1)*(p1^(a1-1))(p2^(a2-1))……(pi^(ai-1))

                         =k*(p1-1)(p2-1)……(pi-1)/(p1*p2*……pi);

                         =k*(1-1/p1)*(1-1/p2)....(1-1/pk)

利用欧拉函数如下性质,可以快速求出欧拉函数的值(a为N的质因子)。

若 (N%a==0 && (N/a)%a==0) 则有  E(N)=E(N/a)*a;

若 (N%a==0 && (N/a)%a!=0) 则有   E(N)=E(N/a)*(a-1);

计算好下三角后,最终结果=下三角的个数×2 再加1(斜率为1的点)。

      (2)源程序。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
#define  MAXN  1001
int main()
{
    int c,n,i,j,sum;
    int prime[MAXN], pNum, phi[MAXN];
    bool  vis[MAXN];
    memset(vis,true,sizeof(vis));
    //  下面程序段既求MAXN以内的质数又求欧拉数。
    pNum=0;
    phi[1] = 1;
    for (i = 2; i < MAXN; i++)
    {
        if (vis[i])       // i是质数
        { 
            prime[pNum++] = i; 
            phi[i] = i-1;
        }
        for (j = 0; j < pNum && prime[j]*i <MAXN; j++ )
        {
            vis[prime[j]*i] = false;
            if (i % prime[j] == 0)
            {
                phi[i*prime[j]] = phi[i] * prime[j];
                break;
            }
            else 
                phi[i*prime[j]] = phi[i] *(prime[j] - 1);
        }
    }
    scanf("%d", &c);
    for (i =1; i <=c; i++)
    {
        scanf("%d", &n);
        sum = 0;
        for (j = 1; j <= n ; j++)
        {
            sum += phi[j];
        }
        printf("%d %d %d\n", i, n, 2 * sum + 1);
    }
    return 0;
}

          将上面的源程序提交给北大POJ题库 POJ 3090 Visible Lattice Points (http://poj.org/problem?id=3090),可以Accepted。

【例5】最大公约数之和。

问题描述

给定一个整数N(1<N<2^31),计算∑gcd(i,N) 1<=i<=N。

输入

输入包含多个测试用例。

每行一个整数N。

输出

对于每个N个输出1-N中所有的数与N的最大公约数的和。

输入样例

2

6

输出样例

3

15

        (1)编程思路。

        设x与n的最大公约数是a,也就是gcd(x,n)=a,那么我们就可以知道gcd(x/a,n/a)=1,也就是x/a与n/a互质。

        这说明在1-n中与 n 的最大公约数为a的数都与n/a互质,所以我们可以用欧拉函数求出1-n/a中,与n/a互质的数有多少个,其中,a是n的约数,所以遍历所有n的约数。

        本题要求的是1~n中各数与n的最大公约数的和sum,所以可以枚举N的所有约数,当a是n的约数时,和值sum就加上a*euler(n/a)。

        其中, euler(x) 是欧拉函数,其返回值是 1 到 x 中有多少个数字与 x 互质。

       (2)源程序。

#include<stdio.h>
long long euler(long long x)
{
    long long i,ret=x;
    for (i=2;i*i<=x;i++)
    {
        if (x%i==0) ret=ret/i*(i-1);
        while (x%i==0) x/=i;
    }
    if (x>1) ret=ret/x*(x-1);
    return ret;
}
int main()
{
    long long n;
    while (scanf("%lld",&n)!=EOF)
    {
        long long i,ans=0;
        for (i=1;i*i<=n;i++)
        {
           if (n%i==0)
           {
               ans+=euler(n/i)*i;
               if (i*i!=n)
               {
                  ans+=euler(i)*(n/i);
               }
           }
        }
        printf("%lld\n",ans);
    }
    return 0;
}

       将上面的源程序提交给北大POJ题库 POJ 2480  Longge's problem (http://poj.org/problem?id=2480),可以Accepted。

【例6】行星共线。

问题描述

X星的行星系统中有n颗行星,它们以位于同一平面的圆形轨道围绕X星运行。每个行星的角速度是恒定的。所有行星的轨道方向都是相同的。

编写程序求连续两次所有行星和恒星X位于同一直线上的时间间隔长度。

输入

输入文件的第一行包含n-行星数(2≤ n≤ 1000)。

第二行包含n个整数ti-行星的轨道周期(1≤ti≤10000),并非所有的ti都是相同的。

输出

将答案输出为不可约分数,用空格分隔分子和分母。

输入样例

3

6 2 3

输出样例

3 1

        (1)编程思路。

        任意两颗行星共线,其运行距离差为半个周长的整数倍即可。

        已知每个行星的角速度为vi = 2*π/ti,选择一个行星T0作为坐标系,则其他行星的相对速度为vi' = (2*π/t0-2*π/ti) = (t0 - ti)*2π/(t0*ti),则角度绕过半个圆周的时间为Ti' = π/vi' = (t0*ti)/((t0 - ti)*2)。

        所求的答案就是求所有Ti‘的分子的最小公倍数LCM和所有Ti’分母的最大公约数GCD。

        由于题目给定2≤n≤1000,1≤ti≤10000,因此最小公倍数会超出长整数表数范围,需要采用高精度计算。在求最小公倍数时,采用将最小公倍数分解质因数的方法,即将LCM分解为Π(pi^bi)的形式,最后根据这个分解式计算出所有Ti的最小公倍数即可。

       另外,在求Ti’=(t0*ti)/((t0 - ti)*2)的时候先对分子和分母进行约分,这样就能够保证最后分子分母互质。

       (2)源程序。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
int prime[5000],pcnt=0;
void init()    // 生成10000以内的质数表
{
    int i,j;
    int vis[10005]={0};
    for (i=2;i<10000;i++)
    {
       if (!vis[i])
       {
           prime[pcnt++]=i;
           for (j=2*i;j<10000;j+=i)
               vis[j]=1;
       }
    }
}
int gcd(int a,int b)
{
    if (b==0) return a;
    return gcd(b,a%b);
}
int lcm(int a,int b)
{
    return a*b/gcd(a,b);
}
int abs(int x)
{
     return x>0?x:-x;
}
int main()
{
     init();
     int n;
     while (scanf("%d",&n)!=EOF)
     {
         int fm=0;
         int fz[1001];       // 用于保存分子(各数的最大公约数),是一个大整数,每个元素保存4位数字
         int p[5001];        // 用于保存各数最小公倍数的质因子的指数
         memset(p,0,sizeof(p));
         memset(fz,0,sizeof(fz));
         int i,j,t[1001];
         for (i=0;i<n;i++)
             scanf("%d",&t[i]);
         for (i=1;i<n;i++)
         {
             if (t[i]==t[0]) continue;
             int tmp1=lcm(t[i],t[0]);
             int tmp2=2*abs(tmp1/t[i]-tmp1/t[0]);
             int temp=gcd(tmp1,tmp2);
             tmp1/=temp;                   // 分子与分母约分,保证两两互质  
             tmp2/=temp;
             fm=gcd(fm,tmp2);              // 求分母的最大公约数
             for (j=0;j<pcnt;j++)          // 将分子的最小公倍数分解质因数
             {
                 int cnt=0;
                 while (tmp1%prime[j]==0)
                 {
                     cnt++;  tmp1/=prime[j];
                 }
                 if (p[j]<cnt) p[j]=cnt;   // 保存质因数prime[j]较大的指数
                 if (tmp1==1)break;
             }
         }
         fz[0]=1;                          // 按各质因子及指数求得分子
         int len=1;                        // 分子大整数的位数(按万进制)
         for (i=0;i<pcnt;i++)
         {
             for (j=0;j<p[i];j++)
             {
                 int k,cf=0;
                 for (k=0;k<len;k++)
                 {
                     fz[k]=fz[k]*prime[i]+cf;
                     cf=fz[k]/10000;
                     fz[k]%=10000;
                 }
                 if (cf!=0) fz[len++]=cf;
             }
         }
         printf("%d",fz[len-1]);
         for (i=len-2;i>=0;i--)
             printf("%04d",fz[i]);
         printf(" %d\n",fm);
     }
     return 0;
}

       将上面的源程序提交给北大POJ题库POJ 3101  Astronomy (http://poj.org/problem?id=3101) ,可以Accepted。

【练习1】POJ1284 Primitive Roots (http://poj.org/problem?id=1284)。

#include <stdio.h>
int getPhiValue(int n) // 求n的欧拉函数值phi(n)
{
    int i,sum,t;
    sum = n;
    t=n;
    for (i=2;i*i<=t;i++)
      if (t % i == 0) // 找到一个质因数i
      {
         sum -= sum/i;
         while (t % i == 0) // 将质因数i全去掉
           t /= i;
      }
    if (t!=1) sum -= sum/t;
    return sum;
}
int main()
{
    int p;
    while (scanf("%d", &p) !=EOF)
    {
        printf("%d\n",getPhiValue(p-1));
    }
    return 0;
}
参考程序1
#include <stdio.h>
#define  MAXN  65536
int phi[MAXN];
int prime[MAXN], pNum;
int vis[MAXN]={0};
void getPhiTable(int n) // 求2~n的欧拉函数值phi[i] (1<i<=n)
{
    int i,j;
    pNum=0;
    phi[1] = 1;
    for (i = 2; i < MAXN; i++)
    {
        if (vis[i]==0)            //  i是素数
        {
            prime[pNum++] = i;
            phi[i] = i-1;
        }
        for (j = 0; j < pNum && prime[j]*i <MAXN; j++ )
        {
           vis[prime[j]*i] = 1;
           if (i % prime[j] == 0)
           {
               phi[i*prime[j]] = phi[i] * prime[j];
               break;
           }
           else
               phi[i*prime[j]] = phi[i] *(prime[j] - 1);
        }
    }
}
int main()
{
    int p;
    getPhiTable(MAXN);
    while (scanf("%d", &p) !=EOF)
    {
        printf("%d\n",phi[p-1]);
    }
    return 0;
}
参考程序2

【练习2】POJ  1580 String Matching (http://poj.org/problem?id=1580)。 

// 采用穷举法搜索两串匹配的首字母,不断更新最大匹配值即可,
// 最后的答案需要对最大匹配值和两串总长进行约分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 
int gcd(int x,int y)
{
    int r;
      while (x%y!=0)
    {
        r=x%y;
        x=y;
        y=r;
      }
    return y;
}
int min(int x,int y)
{
    return x<y?x:y;
}
int main()
{
    int i,j,k,len1,len2,a,b,res,max;
    char c1[1000],c2[1000];
    while(1)
    {
        scanf("%s",c1);
        if(strcmp(c1,"-1")==0) 
            break;
        scanf("%s",c2);
        len1=strlen(c1);
        len2=strlen(c2);
        max=0;      
        for(i=0;i<len1;i++)       // 穷举两字符串首字母 
            for(j=0;j<len2;j++)
            {
                res=0;    
                for(k=0;k<min(len1-i,len2-j);k++)
                    if(c1[k+i]==c2[k+j])
                        res++;
                if (max<res) max=res;
            } 
        if(max==0||2*max-len1-len2==0)
            printf("appx(%s,%s) = %d\n",c1,c2,2*max/(len1+len2));
        else
        {
            a=2*max;
            b=len1+len2;
            i=gcd(a,b);
            a/=i;
            b/=i;
            printf("appx(%s,%s) = %d/%d\n",c1,c2,a,b);
        }
    }
    return 0;
}
参考程序

【练习3】POJ 2478 Farey Sequence (http://poj.org/problem?id=2478)。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
#define  MAXN  1000005
int prime[MAXN], pNum, phi[MAXN];
long long num[MAXN]={0};
int vis[MAXN];
int main()
{
    int n,i,j;
    memset(vis,1,sizeof(vis));
    pNum=0;
    phi[1] = 1;
    for (i = 2; i < MAXN; i++)
    {
        if (vis[i])       // i是素数
        {
            prime[pNum++] = i;
            phi[i] = i-1;
        }
        for (j = 0; j < pNum && prime[j]*i <MAXN; j++ )
        {
            vis[prime[j]*i] = 0;
            if (i % prime[j] == 0)
            {
                phi[i*prime[j]] = phi[i] * prime[j];
                break;
            }
            else
                phi[i*prime[j]] = phi[i] *(prime[j] - 1);
        }
    }
    for (i=2;i<MAXN;i++)
    {
        num[i]=num[i-1]+phi[i];
    }
    while (scanf("%d", &n) && n!=0)
    {
        printf("%lld\n",num[n]);
    }
    return 0;
}
参考程序

【练习4】POJ 3002 Jackpot (http://poj.org/problem?id=3002)。

#include<stdio.h>
long long gcd(long long a,long long b)
{
    if (a%b==0) return b;
    return gcd(b,a%b);
}
long long lcm(long long a,long long b)
{
    return a/gcd(a,b)*b;
}
int main()
{
    int t;
    scanf("%d",&t);
    while(t--)
    {
        int i,n;
        scanf("%d",&n);
        long long a,b;
        scanf("%lld",&a);
        for (i=1;i<n;i++)
        {
            scanf("%lld",&b);
            a=lcm(a,b);
        }
        if (a<=1000000000)
            printf("%lld\n",a);
        else
            printf("More than a billion.\n");
    }
    return 0;
}
参考程序 

posted on 2022-12-17 08:03  aTeacher  阅读(484)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