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03 教育心理学笔记

##########################################################################

心理过程
个性心理
相继负诱导:小明打了通宵游戏,以至于第二天无精打采
相继:时间上不是同时发生的
负诱导:自己的行为对自己产生不好的影响

注意的分配:左手画圆,右手画方
百米运动员发令枪2秒:注意的起伏
无意注意:也叫不随意注意
注意的分散:小明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有意注意:也叫随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意志努力
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有意后注意,老司机开车
注意动摇也叫注意的起伏

知觉恒常性
视崖实验:考察个体深度知觉
空间知觉:形状、大小、方位、深度知觉
幼儿(心理学)对于图形的认识顺序:圆、正、半、三角形、八边形、五边形、梯形、菱形
幼儿对于方位的认识顺序: 上、下、前、后、左、右
时间知觉:区分时间
运动知觉:真动知觉、似动知觉
似动知觉:分为动景运动、诱导运动、自主运动(游动效应)、运动后效
诱导运动:A、B同时发生,A 是运动的 ,B不动,同时看A和B,会觉得B也在动。火车上看树在运动
后效运动:A是运动的,B是不动的,看完A再看B,会觉得B往相反的方向运动。看完瀑布再看泉水
动景运动:电影多帧画面看成连续的
自主运动:黑暗的屋子里长时间盯着发光的烟头看,会觉得烟头在游动

知觉的 选择性: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选择出来
整体性:把事物的个别特性综合为一个整体
理解性:根据已有的知识解释当前现象
恒常性:知觉条件变化时,映像仍然保持不变

记忆:
一个人学会骑自行车多年不忘:程序性记忆
看电影时相继出现的画面看成是运动的:瞬时记忆
短时记忆:也叫工作记忆

形象记忆:感知过的事物的具体形象
逻辑记忆:对公式规律的
情绪记忆:对自己体验过的情绪的记忆
动作记忆:对身体运动状态的

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与其他2者编码方式不同
从瞬时到短时,经历的是注意
从短时到 长时记忆 经历的是复述
瞬时记忆:痕迹衰退说(记忆的遗忘类型)
短时记忆:干扰抑制说
长时记忆:提取失败说

干扰抑制说:分为前摄抑制、倒摄抑制
早上学习比中午好,是因为缺少前摄抑制
早上和晚上学习比中午好,因为受单一抑制
同化说:奥苏贝尔提出的,遗忘是用高级的概念代替低级的观念,使低级观念发生遗忘
压抑说,也叫动机遗忘:由于紧张情绪的影响导致遗忘
提取失败说:图尔文提出的,在提取信息时找不到适当的线索,长时记忆的舌尖效应

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告诉我们要及时复习

静态的,陈述记忆:字词 定义 人名等事实类信息
动态的,程序性记忆:以动作类信息为内容

外显记忆:有意识的记忆
内隐记忆:无意识的情况下记忆

思维:
直观动作思维:儿童数数扳手指
具体形象思维:根据苹果的样子数数
抽象逻辑思维:语言符号

直觉思维:靠直觉,第六感
分析思维:靠分析

聚合思维:思路集中到一个方向,得出唯一性答案
发散思维:思路向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出多种答案

常规思维:固定的,惯用的方式解决问题
创新思维:有创新性的新颖独特的

想象:
小明在读《红楼梦》时,想象出王熙凤的形象:再造想象
无意想象:无目的,不自主产生的
再造想象:有言语和符号的提示,在头脑中形成的
创造想象:按照一定目的使用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的创造出新形象

情绪:
情绪的主观性:2个人,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的情绪反应不同
情绪的两极性:1个人,同一个人的不同情绪反应
心境:一个人由于高考失利,长期 处于消沉
激情:短暂爆发式的
应激:由突发的状况引起的反应(呆若木鸡)(急中生智)

情感:
最美教师:道德感
理智感:智力活动中探求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
美感:艺术活动中评价事物的情感

情绪、情感的区别:
情绪的产生与有机体的自然需要有关,情感的产生与社会需要有关
情绪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心理现象 ,情感是人独有的
情绪产生早,出生就有,情感产生的晚
情绪有情景性和动摇性, 情感是稳定深刻的
情绪是外显、冲动, 情感内隐、持久的

意志过程:
多接近-回避型冲突:面对多个岗位选择时,考虑多个方面问题
趋避冲突:(接近-回避型),一个男人既想结婚,又怕结婚后承担责任 既想又不想
双趋冲突:(接近-接近型),同时并存两种满足需要的目标,只能选择一个
双避冲突:(回避-回避型),想回避两个威胁性的目标
多重趋避:(多接近-回避型),有多个目标,每个目标都存在想要的和不想要的东西

个性心理特征:
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
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认知--审美--自我实现
缺失性需要:前四个
成长性需要:后三个
长时间抽烟上瘾:抽烟已经成为一种需要
多元智能理论:加德纳
语言,数学,空间,身体动作,音乐,人际交往,内省,自知
关键期:劳伦兹
三元智力理论:斯滕伯格
智力形态论:卡特尔
分为:流体:先天的,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
晶体:后天的,永远都在发展
一般能力:一般人,从事普通活动的能力
特殊能力:少数人有的,从事特殊活动所需要的能力

比纳-西蒙量表:世界第一个智力测验表
当今世界流传最广的量表:斯坦福-比纳量表
韦氏量表:成人智力量表:16-74
儿童智力量表:6-16
小学儿童智力量表:4-6
韦氏量表得分正常区间:70-130
智力超常:>130
天才:>140
智力缺陷:<70

气质:
胆汁质:精力旺盛,脾气急,好冲动
粘液质:安静踏实,自制力强,话少,可塑性差
多血质:活泼,反应快,稳定性差,缺少耐心
抑郁质:行为孤僻,不善交往,多愁善感,反应迟缓

社会行为与心理学:
巴纳姆效应:心理暗示作用,星相效应
边际效应:边际递减效应,效果越来越差
超限效应:超出心理接受,批评孩子超出限度,孩子会逆反
黑暗效应:光线比较暗的时候,容易减少戒备
霍桑效应:不满要发泄出来
蚂蚁效应:团结的力量
马太效应:强者越强,弱者越弱,两极分化
墨菲定律:可能出错的,越容易出错,怕什么来什么
南风效应:南风和北风比赛,不要急于求成,慢慢的让别人发生改变
鲶鱼效应:适度紧张会激发斗志
旁观者效应:有别人在就不帮忙了
投射效应:把自己的意志、情感强加在别人身上
晕轮效应=光环效应:在评价别人时由于某个优点导致他的其他方面也被优点化
蝴蝶效应:小的变化,会引起大的变化影响
破窗理论:细节要及时去修补,否则大家就不会关注它
刻板印象:老师觉得数学学的好的人(一类人/一群人),物理也一定好
认知失调:老师说不应该打架,爸爸说不服就干,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办
扇贝效应:临时抱佛脚
近因效应:学完一篇单词马上进行测验,对结尾的几个单词记忆效果最好
首因效应:第一印象会影响到整体的印象

群体心理:
社会抑制:自己在做某件事时受到别人的影响
责任扩散:有一群人看到老人摔倒,自己会觉得自己不扶别人也会去扶,旁观者效应
社会助长:看到别人很快的做完,自己也加快
去社会化(去个性化):自己因为受到别人的不好影响而变坏
社会惰化:多人在一起工作,会降低个人活动积极性
从众心理:群体成员在真实或想象的群体压力下,其行为或信念的改变
服从:个人按照社会要求去主动改变

心理学之父:冯特

---------------------------------------------------------------------------------------------------------
#########################################################################
---------------------------------------------------------------------------------------------------------

教育心理学部分:
研究对象:学生
研究内容:五要素,三过称

初创期:
教育心理学化
教育心理学之父:桑代克、乌申斯基
我国房东岳翻译《教育实用心理学》
发展期:
儿童心理学
佛洛依德
程序教学
我国廖世承编写《教育心理学》
成熟期:
布鲁纳课程改革运动
人本主义
程奥苏贝尔 有意义的学习
加涅学习分类
计算机辅助教学
完善期:
布鲁纳四个研究
中国的潘菽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集体独白:一群儿童,每个都在说,彼此之间没有相互交谈
重复:吃药药
独白:一个人自言自语

皮亚杰儿童认知相关实验:
钟摆实验:形式运算阶段
三山实验:自我中心化

儿童为什么玩游戏:
斯宾塞:剩余精力说
霍尔:复演说
拉茶普斯:放松说
皮亚杰:游戏说

皮亚杰认为人的心理反应都是适应,适应分为:
同化:把潜水员看成消防员,孩子原来知道消防员
顺应:脑子中记忆的东西发生了改变,孩子原来不知道消防员,看到后,妈妈告诉他这是消防员
图式:人认知周围世界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
平衡:通过同化和顺应达到机体与环境的平衡
感知运算阶段:0-2
依靠感觉、动作, 客体永恒性
前运算阶段:2-7
万物有灵论,自我中心化(三山实验),思维具有刻板性、不可逆性(哥哥弟弟实验)
无守恒性(2杯水实验),判断时思维有单维性
具体运算阶段:7-11
与上一个阶段相反,并增加了抽象思维,不过要依靠实物
形式运算阶段:11-16
接近成人水平,能逻辑推理(钟摆实验)
理解符号的意义

维果斯基:提出最近发展区
工具论:在此理论基础上提出 内化学说
自我中心语言:外部语言向内部转化
内化的知识越来越多,心理会发生变化:
心理发展观:随意机能,抽象概括,各种心理机能,个性形成
最近发展区:儿童现有水平,儿童即将达到的水平,二者的差距

埃里克森:社会化发展理论
角色同一角色混乱:某中学生容易丧失目标失去信心
八个阶段、每个阶段对应的特点、品质:
婴儿期 0-1.5 信任对不信任 希望
儿童早期 1.5-3 自主对羞怯 意志
学前期 3-6 主动对内疚 目的
学龄期 6-12 勤奋对自悲 能力
青年期 12-18 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忠实
成年早期 18-30 亲密对孤独 爱情
成年中期 30-60 繁殖对停滞 关怀
成年晚期 60-- 完美对绝望 智慧

能力发展水平差异:智力高低
能力类型差异:想象力,空间思维等方面不同
能力表现早晚差异:大器晚成
能力性别差异:男女的智力侧重点不同,男生擅长逻辑

个体学习风格的差异:
场独立型:不易受外来影响
场依存型:总要靠别人拿主意
从教师的角度而言,场独立型的,这种老师喜欢按照自己的方式来教,喜欢正式的、正规的教学方式,
注重传授知识的结构性、逻辑性。
场依存的老师不讲究结构和逻辑性,喜欢上课互动。

科尔伯二维坐标理论:
同化者:喜欢逻辑性观点,采用讲座的教学形式
发散者:发散的思想,富有想象力,采用自由发言和小组讨论的教学
聚合者:理论应用于实践
顺应者:探索和具体体验,实验室工作的

中学生常见心理障碍:
焦虑症:紧张不安的
抑郁症:情绪消极,淡漠
强迫症:身不由己的思考或反复做不希望执行的动作
恐惧症:无原因的恐惧感

行为改变的方法:
强化法:完成某小的行为时就会有一个强化的刺激
代币奖励法:小卡片,小红星作为奖励
系统脱敏法:让小孩逐步摆脱对小狗的恐惧,是治疗恐惧症典型方法
森田疗法:治疗强迫症的方法
理性情绪疗法:也叫ABC理论,改变情绪就要改变不合理的信念

老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影响:
皮革马利翁效应:老师鼓励夸奖学生,学生得到赏识后表现积极
维持性期望效应:老师不信小明的数学成绩进步的这么快
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叫罗森塔尔效应

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关注生存:人际关系
关注情境:教学上
关注学生:因材施教

教师成长方法:观摩分析优秀教师,开展微格教学,进行专门训练,反思教学经验
波斯纳: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布鲁巴奇:四种反思方法:反思日记,详细描述,交流讨论,行动研究

A型人格:追求完美,要强的
B型人格:随遇而安,慢悠悠,无所谓的平静心理


学习 概述:
什么是学习:后天的,引起行为改变,持久的改变。
学生每天做广播操,是习惯,不是学习
猴子骑自行车,是学习
成人每天看报纸,是学习
老马识途,是学习
幼儿出入托儿所时害怕生人,几天后就不怕了,是学习,态度学习

见义智为:要加强智慧技能的学习
指导发现学习:学生上实验课、应用公式解题
智慧技能学习:把小说换算成分数、使动词和句子的主语一致
机械学习:小学生背乘法口诀,小学生走迷宫

学习分类:
加涅对于学习的分类:
言语信息:学习结果以言语信息表现出来
智慧技能:帮助学生解决怎么办的问题,辨别,概念,规则,高级规则
态度:对人、事物的认识,对某种活动产生的情感
动作技能:体操、写字等
内隐学习:不知不觉的获得一些经验
外显学习:有意识的,做出努力的

奥苏贝尔:
按学习进行方式分类:
接受学习:学生直接学习现成的概念原理等内容
发现学习:概念原理等知识不直接呈现,让学生自己探索学习
按学习的材料与学习者的已有知识关系分类:
机械学习:当前学习没有与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背乘法表
有意义的学习:当前学习与已有知识建立起联系
奥苏贝尔对认知的分类: 符号,概念,命题
符号:学习一个符号所代表的事物和意义
概念: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
命题:学习若干概念或事物之间的关系
先行组织者:强调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的联系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
行为主义=联结主义 s-r
泛化: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分化:分的清的
类化:做题多了,可以归类学习
巴甫洛夫的 经典性条件反射:谈虎色变
桑代克:联结-试误说
科勒:完型-顿悟说
布鲁纳:认知发现说
负强化:拿走不想要的
惩罚:给你不想要的
定时强化:期末考试
变时强化:随堂测验
变比:买彩票
定比:计件工作
普雷马克=祖母法则:用你喜欢的东西测试/强化你不喜欢的
替代强化:杀鸡给猴看,表扬好的,从而带动不好的向好的转变
替代性学习:(班杜拉),通过别人讲述、看书来了解火灾等灾害危险性,不必自己去亲自体验
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身教重于言教
桑代克:
经典实验:猫开笼子取食,得出试误说
尝试-错误学习基本规律:
准备律:在学习活动前,学习者会做准备
练习律:在实践中正确的重复
效果律:学习中得到的正负反馈,会加强或减弱学习者的经验
巴甫洛夫:
狗进食摇铃实验,经典条件作用理论
条件反射:后天的
无条件反射:天生的
引起条件反射的信号有两种:
第一信号:人和动物都具备的
第二信号:语言为中介,人类特有的
获得:条件反射建立了
消退:条件反射消失了
泛化:对相似刺激做出相同反应
分化:对相似刺激做出不同反应
斯金纳:
老鼠的迷箱实验,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正强化:给予愉快刺激,增加行为发生概率
负强化:撤销厌恶刺激,增加行为发生概率
正惩罚:给予厌恶刺激,减少行为发生概率
负惩罚:撤销愉快刺激,减少行为发生概率
消退:无任何强化物,减少行为发生概率
班杜拉:
玩偶实验,社会学习理论
榜样的力量
直接强化:观察者的观察行为而受到强化
替代强化:观察者因看到榜样行为而被强化
自我强化:自己根据一定标准判断或强化自己行为

---------------------------------------------------------------------------------------------------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布鲁纳:强调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独立发现,自己形成认知结构
奥苏贝尔:强调有意义接受学习,先理解知识再接受,用旧知识理解新知识

----------------------------------------------------------------------------------------------------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经验出发,生长出新的经验
知识是 主观,动态的
学生的经验世界是 丰富的,有差异的
学生在学习中是 主动建构,社会互动,情境性

-----------------------------------------------------------------------------------------------------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知情合一
罗杰斯:强调学习的情感、潜力、价值,有意义的自由学习,非指导教学模式
促进学习心理气氛的因素:同理心、真诚一致、无条件积极关注
马斯洛:自我实现,内在学习

------------------------------------------------------------------------------------------------------
学习心理:
三大学习心理:学习动机、学习迁移、学习策略
***中国提出的学习心理:知识、态度、品格

学习动机的分类:
内部动机:自己真的想学,想了解原理
外部动机:为了外部奖励等因素去学习
----------------------------------------
直接近景性动机:为了近期目标去学习
间接远景性动机:为了长远的目标或理想去学习
--------------------------------------------------
利他主义动机:学习同国家、社会利益联系在一起(高尚)
利己主义动机:学习为了眼前的利益(低级)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倒U形曲线,学习动机和学习效率的关系
不同任务难度,学习动机不同
简单任务的动机比较高,效率才会比较高
困难任务的动机比较低
习得性无助:破罐子破摔,放弃自己的学生
学婊=高趋高避型:表面不学,私下拼命学,追求高分,害怕考试失败
学霸=高趋低避型:对高分渴望,但是不怕考试失败
学渣=低趋高避型:对高分不渴望,但害怕考试失败
学仙/酥/水=低趋低避型:无所谓
阿特金森:成就动机理论
趋向成功者:选择的任务概率是50%
避免失败者:选择很简单/很难的任务
韦纳:成败归因理论
三个维度: 稳定/不稳定, 可控/不可控,内部/外部
六个因素: 能力,努力, 任务难度,运气,身心状态,外界环境
----------------------------------------------------------------------------------------------------
一可控:努力
二稳定:能力,任务难度
班杜拉:自我效能感
影响因素:成败经验(主要),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情绪唤醒
科温顿:自我价值理论
成功定向者:学霸
逃避失败者:学渣
过度努力者:学婊
失败接受者:学仙

学习策略:
PQ4R学习方法提出者:托马斯和罗宾逊
精加工策略:理解了知识再记,做笔记、提问、PQ4R、谐音记忆、创造类比、联系实际
复述策略:反复诵读,机械的重复
组织策略:列提纲,图形图表等归纳和总结
元认知策略:计划、监控、调节
资源管理策略:
时间管理
环境管理
努力管理
资源利用

学习迁移:
影响学习迁移的三个认知结构变量:原有知识的可利用性、稳定性、可辨别性

形式训练说:沃尔夫,(一般迁移)官能的难题的训练
共同要素说:桑代克,(具体迁移)迁移条件是共同的成分
概括说=经验类化说:贾德,(水下打靶实验)掌握的原理越好,迁移就越容易
关系转化说:科勒,(小鸡啄米实验)关系的转化和理解

---------------------------------------------------------------------------------------------------
知识的分类:
直接知识:自己亲身体验获得的知识
间接知识:别人说的
感性知识:表面的
理性知识:深刻的原理
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的基础,直接背乘法表做题
程序性知识:做计算
波兰尼把知识分为显性,隐性,能表达出来的是显性
下位学习:由工具到斧头,四边形到正方形
上位学习:由苹果到水果
派生知识:直接从原有的知识中拿出来一个例子,原有知识没有变
相关知识:对原有知识扩充,限定,修订,原有知识改变了
技能的形成:
心智技能:心算,默读
动作技能:体操,写字,绘画
菲茨和波斯纳,提出操作技能三阶段模型:认知,联结,自动化
中国学者冯忠良提出的操作技能:
操作定向:视觉映像形成
操作模仿:视觉主导
操作整合:动觉开始
操作熟练:完全由动觉主导

加里培林:心智技能理论
活动定向阶段:先了解一下将要做什么
物质化活动阶段:通过实物进行操作
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说话,表达出来,让别人听到
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说话但不出声,自己嘟囔,别人听不到
内部言语阶段:不说话了,在心理计算
中国冯忠良:心智技能理论:
原型定向:无动作,印象=活动定向
原型操作:付诸实施
原型内化:内化在心理,等于加里培林的后三个阶段

---------------------------------------------------------------------------------------------------
学生道德发展理论:
皮亚杰:对偶故事法
科尔伯格:两难故事法
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
前道德阶段:2-5 ,没有道德观念和规则意识
他律道德阶段:5-8 ,判断一件事只看结果
自律道德阶段:9-11 ,判断事情看动机
公正道德阶段:>11 ,综合来看,公平心理,有利他心理
学生道德认知,他律与自律的分水岭:10
道德判断力:从客观到主观,从结果到动机

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三水平六阶段
前习俗水平:没有习俗
惩罚与服从道德定向
相对功利道德定向
习俗水平:刻板的遵守
好孩子阶段:别人要求怎么样就怎么做
维护权威阶段:法律要求怎么 样就怎么做
后习俗水平:可以自己灵活的转变
社会契约阶段:多数人权利与义务最重要
良心定向阶段:人命高于一切

品德的内化过程:
依从:被动的服从和从众
认同:对榜样的模仿和认识
信奉(内化):能够把别人观点和自己的观点形成价值体系
------------------------------------------------------------------------------------------------------

问题解决:
简单的任务搭配较强的动机
困难的任务搭配较弱的动机
无结构问题:这个问题没有明确的答案
结构良好问题:有明确答案的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问题情境:难易
功能固着和思维定势:把物体的功能消极的固定在某个方面
酝酿效应:把不会做的题放一段时间,再做就会了
原型启发:鲁班因茅草发明锯
创造性思维包括:
流畅性,灵活性,新颖性,独创性

----------------------------------------------------------------------------------------------------------
教学心理:
教学设计包含的内容:是全过程:
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评价设计
教学设计中核心是:教学目标
基本课程座位排列是:传统模式
评价方法中最适合动作技能领域的是:表现评价
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认知目标: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情感目标:接受,个性化
动作技能目标:知觉,习惯化
布鲁姆认知目标的修订,改成了二维框架:知识,认知过程
知识:事实性,概念性,程序性,元认知(对自己的认知)
认知过程: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
----------------------------------------------------------------------------------------------------------
------------------------------------------------------------------------------------------------------end

 

posted @ 2021-09-04 17:49  admin-xiaoli  阅读(1041)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