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设计模式吗?

程序员、需求分析员、系统设计员、项目组长、项目经理、部门经理、技术总监、公司老总;
很多人在说,很多人在谈,很多人在看,很多人在做,东西就一个,理解各不同。
理论、原理、方法、方式、架构、框架、模型、模式、规范、范例、形态、状态、管理、运营、运作、分析、设计、开发、运行、抽象、继承、覆盖、引用、调用;
说了很多,谈了很多,看了很多,做了很多,东西就一个,应用各不同。

公司老总要负责公司整体的管理、运营、发展、......
技术总监要负责公司技术的管理、发展、跟踪、......
部门经理要负责软件人员的管理、培训、分派、......
项目经理要负责软件项目的管理、控制、跟踪、......
项目组长要负责子项目的管理、开发、协调、......
系统设计员要负责项目的分析、设计、评估、......
需求分析员要负责需求的调研、交流、协调、......
程序员要负责程序的编码、调试、分发、......


不同的人做不同的工作、不同的人做一样的工作、同样的人做不同的工作,同样的人做同样的工作 ;
谁又能说,设计模式就只是设计模式呢,
设计员可以把设计模式用在代码段之间、类与类之间,
程序员为什么就不能把设计模式用在代码段内、行与行之间呢;
项目经理为什么就不能把设计模式用在项目的系统架构上、项目与项目之间呢;

部门经理为什么不能把FACTORY模式应用在技术人员的培训上呢?
人力资源经理为什么不能把STATE模式应用在员工的管理上呢?
公司老总为什么不能把BUIDLER模式应用到公司组织架构上呢?

软件专家说设计模式是优化开发的方式;
经济学家说设计模式是降低成本的方式;
管理学家说设计模式是减少内耗的方式;
系统学家说设计模式是协调运行的方式;
东西就一个,理解的不一样;应用的不一样;各种认知都有自己的体系坐标,其间相互有交叉有重叠还甚至有差异;
关键一点是你能不能建立自己的完备的软件知识体系和学习方式;能不能把各说纷纭,你认为有用的有价值的东西纳入或规范到自己的软件知识范畴的不同层面中。
形成自己的东西。从系统论的角度上来说,这本身就是一个降低系统耦合的过程。
例如:我们可以把软件认知体系分为:代码关键字->代码行内->代码行间->代码段内->代码段间->代码类(模块)内->代码类(模块)间->
程序内->程序间->项目内->项目间->部门内->部门间->公司内->公司间->.......;每一个层面都有自己的理论、方法、模式、模型、架构、规范等等;自然会有共通之处。

需要设计模式吗,不需要吗,需要吗......

posted on 2004-01-21 00:06  coollzh  阅读(493)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