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几天的时间读完了读完了歌德的大作《少年维特之烦恼》。从篇幅上说这部作品可以说是“超轻量级”的,不过不可否认它是一部大作。
少年维特,有一颗年轻恋爱的心,幻想啊,最后绝望了,自杀了。一个很简单的故事,虽然悲观,但道出了一个爱情经典。
什么使少年维特如此烦恼?
——爱情。
少年维特的爱情像龙卷风一样狂热猛烈,翻腾飞旋出最原始、纯真的感动。在不屑于纯真爱情的今天,《少年维特的烦恼》为我们重新找到了爱情的信仰,这是一卷狂热的爱的手记。让我们重新回到爱情至上的纯真年代,一个关于舞会、决斗、情书、火热的心的年代,一个年轻的时代。
在这部书里,歌德用诗一样的语言谱写了一首不可能存在的爱情叹歌。书的体裁也别具一格,书信体读来更有真实感,也更有感情色彩。用手指摩挲着书页,仿佛还能体味到主人公刚用双手饱含深情一遍遍阅读过的余温。故事时间跨度不大,但情感跨度却非常大,涵盖了主人公从倾慕到陷入热恋再到以死殉情的全部心理历程。这本书带着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除了主线以外,其他的方面似乎缺少了铺垫,从气势上来说,不免输于《悲惨世界》等宏篇巨制。但精彩的语言描述,华丽的修辞运用,紧凑的故事情节很快弥补了不足之处,使整本书焕发出迷人的光彩。本书也从多处反映出作者对贵族阶级和庸俗的市民的厌恶,对自由人性的追求,带有强烈的时代精神,但这些放在如此强烈的爱情边上,就像明月旁边的星星,失去了原有的光彩。这是一种稍纵即逝的猛烈冲撞的爱情,莽撞而不计后果。这是只有青年才有的爱情,无所顾忌的爱情。如果说夏绿蒂一开始还带着一丝理智,妄图拒绝维特的攻击的话,那么最后当她听到维特疯狂的倾诉时,她简直对来势汹涌的爱情毫无招架之力,她彻底陷落了。维特的死是不是一个错误,这很难说。或者从另一意义上来说,维特的死也是一种无可避免的结果。因为即使没有礼教等这么许多方面的阻挠,这么猛烈的爱情,经过时间的冲洗,也难保周全,火燃烧的地方,终会留下灰烬。所以维特的死,也是一种必须——再娇艳的玫瑰也会凋零,只有经过采制,香气才能久存不散。歌德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把这段爱情在最美丽的时候定格成了永恒,这才有了这部书的不朽。
这本书的结局,没有对夏绿蒂后来的生活作描述,也许夏绿蒂嫁给了阿尔伯特,从此过着和世人一样的千篇一律的生活,但我断定直到她年老色衰,甚至濒临死亡,仍会为维特在内心保留一块地方,并永远记住曾经有一个人曾给过完完整整的爱情。
读完这本书,忽然想起曾在网上与朋友争论的话题:真正的爱情究竟是感性的还是理性的?于是忍不住想到用这本书中的故事做一个案例来分析一番,顺便也与对这个问题有兴趣的朋友们作一个交流探讨。感性派认为:真正的爱情是感性的,感性的爱情一旦上升为理性就不纯洁了,就变味了,所以“发乎情而止于礼”之类的观念对于他们来说几乎等同于爱情的枷锁,必欲除之而后快。理性派则认为:真正的爱情是理性的,爱情属于人类的一种比较高级的情感,缺乏理性的爱情只是一种肤浅的动物性的本能,而在处理感情时能不能做到“发乎情而止于礼”,正是区别人类的爱情和动物本能的重要标致之一。
还有一种爱情感性派甚至认为:“真正的爱情是说不清道不明的,爱就是爱了,没有任何理由,一旦可以说出具体的爱的理由,爱情就有功利性了,也就不纯洁了。”这样的爱情观之所以会得到流传,我想影视作品和流行歌曲功不可没。
爱情真的是这样糊里糊涂吗?
从书中可以看出,维特不但对为什么爱绿蒂清清楚楚,就连处于爱情状态下的种种感觉也写得明明白白。所以我觉得,那种认为爱情是说不清道不明的观点,反应的并不是爱情的本质状态,而只是由于某些处于爱情状态下的人们缺乏充分表达的能力才使他们觉得说不清道不明,一旦相爱的人们都具备了充分的表达能力,爱情、没有表达不清的。
爱情是感性的,也是理性的,感性是基础,理性是深度,越是理性的爱情,越令人刻骨铭心。“发乎情而止于礼”不但是区别人类的感情和动物的本能的重要标致之一,往往也是区分甜蜜的爱情和痛苦的爱情的因素之一。当维特的爱情被控制在理性范围内的时,他感受到的是爱情的甜蜜和快乐,当他试图冲决理性的束缚时,他就感受到了痛苦和绝望。
如果我们把爱情比着高山流水,那么,理性就好比是大河的两岸,流水只有在两岸的规范下流淌,才会给大地带来幸福和快乐,流水也才可能流得更加长远直达大海。流水如果不受两岸的束缚,就只能给大地带来痛苦和灾难,也往往不可能流得太远就会消失,更无法到达大海。
维特对绿蒂的爱情可以说是在理性基础上的激情,他越是理解他爱她的理由,越是被她所吸引,他越是被她所吸引,越是知道不应该爱她。如果这时候理性能够战胜感性,原本完全可以避免悲剧的结局。遗憾的是被激情烧毁了理性堤岸的维特终于选择了吞枪自杀的下策。
他杀死了他自己,也等于从精神上杀死了他所爱的绿蒂和阿尔贝特,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血的警示:不受理性束缚的爱情是多么可悲和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