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xos算法简单陈述

  上文二段式和三段式提交协议是相对比较容易理解的。1990年Leslie Lamport 提出的Paxos算法是一种基于消息传递且具有高度容错特性的一致性算法。但是Paxos算法比较复杂,对于不能沉心学习的大部分人(当然我也是)看这种理论推导时一个非常无趣和没有效率的事情。还好在从paxos到zeekooper书中,有一段算法陈述还是相对比较容易理解的。

阶段一:

      我们可以结合Proposer和Acceptor(角色的具体定义建议搜索引擎搜索Paxos进行初步了解),可以得到类似于两段式提交的算法执行过程:

      1、Proposer选择一个提案编号Mn,然后向Acceptor中的某个超过半数的子集发送编号为Mn的Prepare请求。

      2、如果一个Acceprot收到一个编号为Mn的Prepare请求,且编号Mn大于该Acceptor已经响应的所有Prepare请求的编号,那么它将会将它已经批准过的最大编号提案作为响应反馈给Proposer,同时该Acceptor会承诺不会再批准其他任何编号小于Mn的编号。

 阶段二:

      1、如果Proposer受到来自半数以上的Acceptor对于其发出的编号为Mn的Prepare请求的响应,那么它就会发送一个针对[Mn,Vn]提案的Accept请求给Acceptor。注意,Vn的值就是收到的响应中的编号最大的提案的值。如果响应中不包含任何提案,那么它就是任意值。

      2、如果Acceptor受到这个针对[Mn,Vn]提案的Acceptor请求,只要该Acceptor尚未对编号大于Mn的Prepare请求作出响应,它就可以通过这个提案。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保证Paxos算法流程的可持续性,需要选择主Proposer。三段式提交引入了Precommit机制来解决二段式提交的无限等待问题,而Paxos算法引入了“过半”的概念,也就是少数服从多数。同时,Paxos算法支持分布式节点角色之间的轮换,这极大的避免了分布式单点的出现。

      其实如果开发和运维同事们都比较了解,现在从zookeeper到mongodb、redis,到mq、kafka等等全部支持集群部署,自动选举。

posted on 2016-04-17 22:04  见习架构师  阅读(391)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