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面试失败总结
从taobao面试失败回来就想写篇文章分析一下,也算给自己一个交待吧。一直拖着,今天周末,写出来吧。不然我怕因为自己的惰性就要不了了之了。
先说一下事情经过。由于现在工作不顺心,想换一份靠谱点的。但我自己又没有什么靠谱的门路。最终一个朋友把我的简历推到了淘宝。因为我的简历其实比较不给力。当时也没抱太大希望。但推得朋友很给力。还是给我争取到了面试机会。接到面试通知时还是有些激动的。然后就稍微准备了一下诸如“JAVA面试题”,准备了一下诸如查找、排序什么的算法。然后就去了。以为应该会有个笔试什么的,结果没有。第一面是一个P8的“技术专家”面的,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技术面。面试官不错。没有问一些特定的预先想好的什么技术问题。而是先让我说了之前大概做过得内容,然后再根据我说的逐步深入。偏向考察对自己曾经做过的东西的理解深度和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问了一下是否有对某一个或某一些开源系统有深入学习研究(至少系统的看过源码,甚至提交过patch或bug)。大体上答得一般,有一个关于数据库分库路由算法的问题答的不算好。面下来也让我意识到了自己一个不足。对问题看得不够深入!第二面是部门负责人,主要聊了一下从我毕业到目前的经历。也了解了一下是否有关注。聊得还算蛮开心的。我觉得这面主要考察的是对技术的看法。以及从成长经历上和你对工作对技术的看法上来判断你是不是一个靠谱的人,或者说适合他的团队的人。第三面是部门的HR负责人。也是聊了一下从毕业到目前经历。但是氛围明显和第二面不同。HR给的压力比较大。如果部门负责人是唱红脸的,那HR就是唱黑脸的。不断的寻找你谈话中的的弱点。然后猛烈攻击之。搞得我面完之后心情还小郁闷了一下。回去后隔天收到通知去四面。四面是视频,面试官在杭州,是部门的总监。起先依旧是了解一下从毕业到目前的经历。然后针对简历上我写的一条自我评价——“有轻度代码洁癖,注重写出令人赏心悦目的代码。”问了一下我的理解。聊了一下关于代码重构之类的问题。一个小时左右就结束了。氛围也是比较轻松。告诉我一周内会有结果。当时还感觉良好,美滋滋的就回去等消息了。结果——第3天收到邮件,说我面挂了!为此郁闷了几天~
回来想了一下,失败的可能原因大概有以下一些吧。
首先说明一下,我是在一所名不见经传的二本师范类学校毕业的。看到这条,可能有人会觉得好笑。其实最开始我也不理解,认为首先大学不能说明什么(至少不能决定性的说明什么),因为那代表的是考试的能力,然后国内的大学,上大学是怎么过的大家心里也有数。所以我想当然的认为企业应该也和我一样“有觉悟”,认为学校和学历不能作为决定性的因素甚至重要指标之一来衡量一个应试者。但当我连续4面都被问到诸如:“你念的是本科吗?”之类的问题。以及一个猎头看过我的简历后问我:“你这个学校是统招的么?”。后我知道我错了。现实比我想象的要残酷,残酷很多。被我认为不重要且我不具备的条件被企业认为是很重要的条件之一。当时甚是不解。但当我看到一篇文章《怎么样花两年时间去面试一个人》里有比较靠谱的解释:因为当前的招聘环境和现状招人方很难得到太多有效的信息来判断应聘者是否靠谱。所以只能选择这个本来信息量极少的指标来作为一个重要指标来衡量。想象也是有一些道理的。于是便“原谅”这些企业了。说到底,这本身也确实是自己的一个硬伤。为什么你就没有进入“好的学校”呢?只能说明自己还是有某些能力上的缺陷的。
二、对自己的定位不清晰。
在HR面试过程中,她估计看我在“应试者履历表”中写的期望薪资比较高,然后提了一下这个问题。最后她明确告诉我,以我的整个经历,还到不了这个数。其实,关于这点,我是承认的。本来我自己心里期望的就没有上面写的高。但是朋友给我意见说没问题,然后我就真以为没问题了。我说这个不是说朋友给我意见不对,而是说我首先应该有一个自己的主观意见,然后在根据实际情况和朋友的意见来做适当的调整。而不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总得来说,导致我“报价过高”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对自己定位不清晰。不明确知道自己真正适合的报价。
三、平时的积累确实还不够。
如果说大学毕业是一个起点的话,按照我刚分析的第一条,别人的起点已经在我的前面了。经过毕业接近三年的追逐。我现在要和他们竞争成功,也就是说我现在需要跑在他们前面。但从几次面试下来,确实意识到自己还有比较大的不足。可能,同样跑了两年多人来说。我已经跑到了比较靠前的位置,但是还是不够靠前到taobao录用我。因为我前面还有一堆人等着他们录用(无关乎起点,关乎的是当前排名)。
大概我想这次面试失利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上面三个吧。既然想到了原因。那现在该是对症下药的时候了。关于学校和学历,这个改变起来比较困难。除非再去考个在职硕士之类的。但我觉得这可能性价比不是那么的高。那便从其他方面来弥补吧。关于自己的定位,这个要从多方面获取信息。综合比较最终才能得到一个比较准确的结果。而且是实时变动的。所以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那好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第三点了。似乎也只有这点是改变起来比较靠谱的了。pongba兄那篇《怎么样花两年时间去面试一个人》给我的启发挺大的。既然可以花两年时间去面试一个人。那为什么不能花两年时间去应试一个份工作呢?其实,我这里说的两年不是一个具体的时间,而是表示一段比较长得时间。或者说——时刻准备着。于是开始了自己的博客计划,看书计划与开源计划。我想。“两年后”我应该能跑到足够前去应聘我想要的工作吧。figh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