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读后感

《计算机网络》(5th),作者是 Andrew S. Tanenbaum和David J. Wetherall,译者是严伟和潘爱民,2018年11月第17次印刷。

虽然自己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但是很遗憾,大学学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差不多忘完了,或者说对于老师所传授的内容,自己所消化的其实只是很少一部分。既然忘了,那就继续看吧。然后就选择了《计算机网络》这本书。选择这本书的动机是:一、豆瓣评分很高,9分。二、无论选择哪本书,最终还是要自己读。三、自己也不认识所谓的计算机网络大佬。既然没有大佬推荐,那么就根据豆瓣评分高的选择一本吧,所以就选择了这本书。

按照以往的惯例,用一句话概括本书的读后感:《计算机网络》应该起名为“计算机网路导论”。

本书总共分为8章。第1章为概述,第2章至第7章自底向上介绍5个协议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第8章介绍网络安全问题。整本书涉及的概念非常多,更多的是偏向理论,缺乏实践内容,当然,这并不是在评价本书的好坏,只是对本书的书写方式进行描述。所以,我把其称作“计算机网络导论”,它适合作为学习计算机网络的一个地图,我们可以根据上面所列的路径去寻找我们想要的知识。

以下是对选择这本书的一些建议:

1、这本书适合快速阅读。了解有哪些主题,后续遇到问题的时候再在这本书上寻找。

2、本书不适合初学者(注:本人将读者分为三个层次:初级、中级、高级)。至少有一定计算机网络基础后再选择看本书。不然结果就是你知道这本书在介绍一些知识,但是看完也不会留下多深的印象,除非你在实际中应用到这些知识。

3、这本书适合和其它书一起看,即“比较阅读”。

参考资料

[1] 豆瓣, 计算机网络(第5版)

posted @   codists  阅读(348)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编辑推荐:
· 一个费力不讨好的项目,让我损失了近一半的绩效!
· .NET Core 托管堆内存泄露/CPU异常的常见思路
· PostgreSQL 和 SQL Server 在统计信息维护中的关键差异
· C++代码改造为UTF-8编码问题的总结
· DeepSeek 解答了困扰我五年的技术问题
阅读排行:
· 一个费力不讨好的项目,让我损失了近一半的绩效!
· 清华大学推出第四讲使用 DeepSeek + DeepResearch 让科研像聊天一样简单!
· 实操Deepseek接入个人知识库
· 易语言 —— 开山篇
· CSnakes vs Python.NET:高效嵌入与灵活互通的跨语言方案对比
点击右上角即可分享
微信分享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