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特有语法
1. MacOS快捷键
command + c 复制
command + v 粘贴
command + w 关闭当前窗口
command + q 关闭所有窗口
Xcod快捷键
command + r 运行
command + b 编译
#pragma mark - target 代码中做标记
2. 编译器特性:
1) OC点语法,实质是转换为对象的set/get方法。
2) @property int age;可以自动生成某个成员变量的setter和getter声明。
3) @synthesize age = _age;自动生成成员变量的setter和getter实现,并且会访问_age(如果不存在,就会自动生成@private类型的_age变量)
最新Xcode中@property就可以实现上述两个功能。默认情况下setter和getter方法实现中会去访问下划线 _开头的成员变量。
3. id数据类型,(万能指针,能指向/操作任何OC对象)
4. new方法完整的创建一个对象,包括以下两个方法。
1) 分配存储空间 +alloc
2) 初始化 -init
Person *p = [Personnew];相当于 Person *p = [[Person alloc] init];
5. 构造方法:用来初始化对象,是个对象方法。init方法为构造方法。
重写构造方法:
-(id) init { if ( self = [super init]) { _age = 10; } return self; }
6. 分类(Category)在不改变原来类模型的前提下,给类扩充一些方法。
使用注意:
1) Category可以访问原始类的实例变量,但不能添加变量,只能添加方法。如果想添加变量,可以考虑通过继承创建子类
2) Category可以实现原始类的方法,但不推荐这么做,因为它是直接替换掉原来的方法,这么做的后果是再也不能访问原来的方法
3) 多个Category中如果实现了相同的方法,只有最后一个参与编译的才会有效。
7. 类的本质
其实类也是一个对象,是Class类型的对象,简称“类对象”
Class类型的定义
typedef structobjc_class *Class;
类名就代表着类对象,每个类只有一个类对象
8. 获取类对象的2种方式
Class c = [Personclass];//类方法
或者
Person *p = [Personnew];
Class c2 = [p class]; // 对象方法
9. +load和+initialize
1) +load
在程序启动的时候会加载所有的类和分类,并调用所有类和分类的+load方法
先加载父类,再加载子类;也就是先调用父类的+load,再调用子类的+load
先加载元原始类,再加载分类
不管程序运行过程有没有用到这个类,都会调用+load加载
2) +initialize
在第一次使用某个类时(比如创建对象等),就会调用一次+initialize方法
一个类只会调用一次+initialize方法,先调用父类的,再调用子类的
10. description方法
1) -description方法(决定了实例对象的输出结果)
使用NSLog和%@输出某个对象时,会调用对象的-description方法,并拿到返回值进行输出。
默认情况下结果是:<类名:内存地址>
2) + description方法(决定了类对象的输出结果)
11. NSLog输出增强
__FILE__ :源代码文件名
__LINE__ :NSLog代码在第几行
_cmd :代表着当前方法的SEL (不能直接输出)
NSString *str = NSStringFromSelector(_cmd); //将当前方法的SEL转换成字符串类型
12. SEL其实是对方法的一种封装,将方法包装成一个SEL类型的数据,去找对应的方法地址。其实消息就是SEL。
1) SEL类型的定义
typedef structobjc_selector *SEL;
2) SEL对象的创建:
SEL s = @selector(test);
SEL s2 =NSSelectorFromString(@"test");
3) SEL对象的其他用法:
NSString*str = NSStringFromSelector(@selector(test));
// 调用对象p的test方法
Person *p = [Person new];
[p performSelector:@selector(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