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执行和解释执行的区别
解释执行:
由解释器根据输入的数据当场执行而不生成任何的目标程序.
解释执行程序是高级语言翻译程序的一种,它将源语言(如BASIC)书写的源程序作为输入,解释一句后就提交计算机执行一句,并不形成目标程序。这种工作方式非常适合于人通过终端设备与计算机会话,如在终端上打一条命令或语句,解释程序就立即将此语句解释成一条或几条指令并提交硬件立即执行且将执行结果反映到终端,从终端把命令打入后,就能立即得到计算结果。这的确是很方便的,很适合于一些小型机的计算问题。但解释程序执行速度很慢,例如源程序中出现循环,则解释程序也重复地解释并提交执行这一组语句,这就造成很大浪费。
编译执行:
先将源代码编译成目标语言(如:机器语言)之后通过连接程序连接到生成的目标程序进行执行。
这是一类很重要的语言处理程序,它把高级语言(如FORTRAN、COBOL、Pascal、C等)源程序作为输入,进行翻译转换,产生出机器语言的目标程序,然后再让计算机去执行这个目标程序,得到计算结果。
编译程序工作时,先分析,后综合,从而得到目标程序。所谓分析,是指词法分析和语法分析;所谓综合是指代码优化,存储分配和代码生成。为了完成这些分析综合任务,编译程序采用对源程序进行多次扫描的办法,每次扫描集中完成一项或几项任务,也有一项任务分散到几次扫描去完成的。下面举一个四遍扫描的例子:第一遍扫描做词法分析;第二遍扫描做语法分析;第三遍扫描做代码优化和存储分配;第四遍扫描做代码生成。
值得一提的是,大多数的编译程序直接产生机器语言的目标代码,形成可执行的目标文件,但也有的编译程序则先产生汇编语言一级的符号代码文件,然后再调用汇编程序进行翻译加工处理,最后产生可执行的机器语言目标文件。
实际应用中,对于需要经常使用的有大量计算的大型题目,采用招待速度较快的编译型的高级语言较好,虽然编译过程本身较为复杂,但一旦形成目标文件,以后可多次使用。相反,对于小型题目或计算简单不太费机时的题目,则多选用解释型的会话式高级语言,如BASIC,这样可以大大缩短编程及调试的时间。
1、运行效率:
编译语言需要编译一次,运行直接执行、不需要翻译,所以编译型语言的程序执行效率高。而解释语言则不同,解释型语言的程序不需要编译,省了道工序,解释性语言在运行程序的时候才翻译,比如解释型basic语言,专门有一个解释器能够直接执行basic程序,每个语句都是执行的时候才翻译。这样解释性语言每执行一次就要翻译一次,效率比较低。
解释执行的语言因为解释器不需要直接同机器码打交道所以实现起来较为简单、而且便于在不同的平台上面移植,这一点从现在的编程语言解释执行的居多就能看出来,如 Visual Basic、Visual Foxpro、Power Builder、Java...等。编译执行的语言因为要直接同CPU 的指令集打交道,具有很强的指令依赖性和系统依赖性,但编译后的程序执行效率要比解释语言要高的多,象现在的 Visual C/C++、Delphi 等都是很好的编译语言。
2、代码安全性
对于解释语言与编译语言所编制出来的代码安全性上而言,可以说是各有优缺点。曾经在 Windows 下跟踪调式过 VB 程序的朋友一般都知道,程序代码 99% 的时间里都是在 VBRUNxx 里转来转去,根本看不出一个所以然来。 这是因为你跟踪的是 VB 的解释器,要从解释器中看出代码的目的是什么是相当困难的。但解释语言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解释语言的程序代码都是以伪码的方式存放的,一旦被人找到了伪码与源码之间的对应关系,就很容易做出一个反编译器出来,你的源程序等于被公开了一样。而编译语言因为直接把用户程序 编译成机器码,再经过优化程序的优化,很难从程序返回到你的源程序的状态, 但对于熟悉汇编语言的解密者来说,也很容易通过跟踪你的代码来确定某些代码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