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技术知识问答整理

1. 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的区别?优劣对比。

(一)电路交换:通信之前要在通信双方之间建立一条被双方独占的物理通路

 优点:(延时小、实时性强、不乱序、控制简单) 

1,由于通信线路为通信双方用户专用,数据直达,所以传输数据的时延非常小。 

2,通信双方之间的物理通路一旦建立,双方可以随时通信,实时性强。

3,双方通信时按发送顺序传送数据,不存在失序问题。 

4,电路交换既适用于传输模拟信号,也适用于传输数字信号。 

5,电路交换的交换设备及控制均较简单。 

缺点: (建立连接时间长、信道利用率低、兼容性差

1, 电路交换的平均连接建立时间对计算机通信来说嫌长。 

2, 电路交换建立连接后,物理通路被通信双方独占,即使通信线路空闲,也不能供其他用户使用,因而信道利用率低。 

3, 电路交换时,数据直达,不同类型,不同规格,不同速率的终端很难相互进行通信,也难以在通信过程中进行差错控制。 


(二)分组交换:分组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方式,将一个长报文分割为若干个较短的分组,然后把这些分组

(携带源地址,目的地址和编号信息)逐个的发送出去。因此分组交换有以下优缺点。 

优点: (不需专用通路,无连接建立延时;可路由;信道利用率高;并发传输;分组长度固定且较短,存储重发方便;可靠性高

1, 分组交换不需要为通信双方预先建立一条专用的通信线路,不存在连接建立时延,用户可随时发送分组。 

2, 由于采用存储转发方式,加之交换结点具有路径选择,当某条传输线路故障时可选择其他传输线路,提高了传输的可靠性。 

3, 通信双方不是固定的占有一条通信线路,而是在不同的时间一段一段地部分占有这条物理通路,因而大大提高了通信线路的利用率。 

4, 加速了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因为分组是逐个传输,可以使后一个分组的存储操作与前一个分组的转发操作并行,这种流水线式传输方式减少了传输时间。 

5, 分组长度固定,相应的缓冲区的大小也固定,所以简化了交换结点中存储器的管理。 

6, 分组较短,出错几率减少,每次重发的数据量也减少,不仅提高了可靠性,也减少了时延。

 缺点:(传输时延大,实时性差;失序,分组重组麻烦) 

1, 由于数据进入交换结点后要历经存储转发这一过程,从而引起转发时延(包括接受分组,检验正确性,排队,发送时间等),

而且网络的通信量越大造成的时延就越大,实时性较差。 

2, 分组交换只适用于数字信号。 

3, 分组交换可能出现失序,丢失或重复分组,分组到达目的结点时,对分组按编号进行排序等工作,增加了麻烦。  

总之,若传输的数据量很大,而且传送时间远大于呼叫时间,则采用电路交换较为合适;当端到端的通路有很多段的链路组成时,采用分组交换较为合适。从提高整个网络信道利用率上看,分组交换优于电路交换



2. OSI有哪几层,会画出来,知道主要几层的各自作用。







3. TCP/IP有哪几层,会画出来,知道所有层数的作用,会列举各层主要的协议名称。

 

OSI 层模型和 TCP/IP 模型

因特网协议栈共有四(五)层: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网络接口层(链路层和物理层)

应用层(实际应用程序中用到的数据

传输层端口,TCP/UDP)为应用层实体提供端到端的通信功能

网络层IP地址,路由器解决主机到主机的通信问题

链路层(数据通道:ARP(ip->mac),交换机

物理层(物理通道,传输介质)



"传输层"的功能,就是建立"端口到端口"的通信。相比之下,"网络层"的功能是建立"主机到主机"的通信。只要确定主机和端口,我们就能实现程序之间的交流

IP协议只能寻址到主机,剩下的由传输层完成,

以太网层表示了网络通信介质,例如光纤、无线、有线以太网线。IP层中的关键点是包含了IP地址,IP地址是每个网络设备的地址。TCP或者UDP层的关键点是端口,端口用于区分一个IP地址下的多个应用程序。用户数据层携带用户需要传输的数据

4. 硬件(MAC)地址的概念及作用。

在网络底层的物理传输过程中,是通过物理地址(MAC)来识别主机的,它一定是全球唯一的

网络地址(IP)帮助我们确定计算机所在的子网络,MAC地址则将数据包送到该子网络中的目标网卡


5. ARP协议的用途 及算法、在哪一层上会使用arp ?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能够从IP地址得到MAC地址,有了ARP协议之后,我们就可以得到同一个子网络内的主机MAC地址;属于网络层【网络层的作用:“寻址+路由”,包括协议IP,ARP(数据链路层?2.5层)。它解决的是网络与网络之间,即网际的通信问题,而不是同一网段内部的事。网络层的主要功能即是提供路由,即选择到达目标主机的最佳路径,并沿该路径传送数据包,路由器处于该层。


6. CRC冗余校验算法,反码和检验算法。
7. 如何实现透明传输。

 

隐藏底层细节,通过接口实现各层之间的通信

8. 知道各个层使用的是哪个数据交换设备。(交换机、路由器、网关)

 

数据链路层 交换机 MAC地址

网络层 路由器 IP地址

 

网关实质上是一个网络通向其他网络的IP地址
路由器是一个硬件,网关是2台设备互通的地址,网关可以设置在路由器上,一般一个局域网会设置一个网关,供一个网段访问


9. 路由表的内容。
10. 分组转发算法。
11. IP报文的格式,格式的各个字段的含义要理解。
12.MTU的概念,啥叫路径MTU? MTU发现机制,TraceRoute(了解)。
13.RIP协议的概念及算法。
14.ICMP协议的主要功能。
15.组播和广播的概念,IGMP的用途。(环回地址、广播地址)
16.Ping协议的实现原理,ping 命令格式。

17. 子网划分的概念,子网掩码

 

子网划分是通过借用IP地址中若干位主机地址来充当子网的网络地址,从而将原网络划分为若干子网。

子网掩码一般用于将网络进一步划分为若干子网,以避免主机过多而拥堵或过少而IP浪费。

 

  1. 子网掩码可以通过与IP地址“与”计算,分离出IP地址中的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用于判断该IP地址是在局域网上,还是在广域网上。

18. IP地址的分类,如何划分的,及会计算各类地址支持的主机数。

 

一个IP地址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用于地址该地址所从属的网络地址;另一部分用于指明该网络上某个特定主机的主机地址

IP协议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为每一台计算机分配IP地址,另一个是确定哪些地址在同一个子网络

1. IP地址由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组成,根据网络地址不同被分为A、B、C、D、E共5类。
2. A类网络地址为1~126,B类网络地址为128~191,C类网络地址为192~223,
3.主机地址均为1~254,因为网络地址及广播地址除外。
4.私有地址:10.0.0.0–10.255.255.254(A)、172.16.0.0–172.31.255.254(B)、192.168.0.0--192.168.255.254(C)


19.DNS的概念,用途,DNS查询的实现算法。
20. TCP与UDP的概念,相互的区别及优劣。
21.UDP报文的格式,字段的意义。
22. TCP 报文的格式,字段的意义。
23.TCP通过哪些措施,保证传输可靠?
24. 三次握手,四次断开过程

该博客以现实的例子大话三次握手:http://blog.csdn.net/alexander_xfl/article/details/13096543


25. TIME_WAIT状态的概念及意义。
26.滑动窗口协议 与停止等待协议的区别。
27. TCP的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实现原理(会画拥塞控制的典型图)。
28.TCP的快速重传与快速恢复算法。
29.TFTP 与 FTP的区别。
30.阻塞方式和非阻塞方式,阻塞connect与非阻塞connect。(比较难,有兴趣可以了解)
31. HTTP基本格式。(java程序员必须掌握)

未完待续 2014-04-13

 

posted @ 2014-04-13 09:02  SEC.VIP_网络安全服务  阅读(313)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