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陈升

想起陈升,是在一个夜里,听《爱你一万年》,陈升和伍佰合唱的那首,悄然为他们的真诚所打动。
陈升虽然年届不惑,却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这使他的音乐轻松而诚实。为梦里的天堂而手舞足蹈,为失去的东西而掩面哭泣,一切都是那么地自然。
陈升的歌词写得洋洋洒洒,大有文思汹涌,一发而不可收之势。而其中深邃的理智,冷静的剖析,又是一般的词作家所无法企及的。
这种词强于曲的特点有点象崔健。
代表作:《北京一夜》、《把悲伤留给自己》

——摘自北溟之鱼《岁月所无法磨灭的——中国流行音乐三十年歌手点评》


用崔健和陈升来比较有些草率了,因为两个人的音乐风格截然不同。那么究竟谁更适合与陈升放到一起来说呢?候选人应该是下面几位——罗大佑、黄舒骏、张楚。

1、 罗大佑与陈升

其实无论用罗大佑来和谁比较都是一种滑头,在八、九十年代的中国歌坛,哪位歌手敢说自己的音乐里没有罗大佑的影子?我们谈到一位创作型歌手,往往会说到他是曲强于词或是词强于曲,只有当说到罗大佑时,这句话可以不必提起了。
在作曲上,陈升远没有罗大佑那种丰富多变的音乐路线,也写不出能和罗大佑媲美的绝妙旋律。我们可以拿陈升最悠扬的歌曲《世间情歌》与罗大佑的《海上花》、《思念》来比较一下。[当然如果你只是陈升的歌迷,会有不同的见解的。]
在作词上,陈升的视野和罗大佑比起来相对要窄一些,但在对人性的细腻刻划上,则毫不逊色甚至要更胜一筹。《细汉仔》选择的描写对象比《鹿港小镇》更直面现实;剖析爱情的《鸦片玫瑰》比过于形而上的《恋曲2000》更深刻真实。
如果把罗大佑比作严肃的导师,那么陈升就是个聪明又喜欢逃课的学生,他不用功,他偏科,但在他感兴趣的科目上他会学的很好。

2、 黄舒骏与陈升

黄舒骏和陈升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才华横溢、都是词强于曲,都是唱功一般……这些其实只是表象,两个人还是有较大区别的。
在作曲上,黄舒骏曲不如词的现象比陈升更加严重,陈升还在坚持自己的音乐特色,还能保证词曲的和谐统一,而黄舒骏则常常把好词填在一些极其平淡的曲子里,让人“过耳即忘”。象陈升的《镜子》,曲子肯定不能说有多好,但一听就是陈升的特色,再看黄舒骏,《未央歌》是他数得上的名曲之一,歌词的意境并不逊色于达明一派的《今天应该很高兴》,但曲子上就相差不少了。
在作词上,黄舒骏能让人感到他骨子里的理性,不提他写社会、人生状态的《未来的街头》、《雁渡寒潭》,即使是写爱情的《谈恋爱》、《男女之间》也是站在一个比较高的位置来调侃某些哲理。陈升则正好相反,他是一个纯粹感性的人,写歌是凭感觉来写的。在他努力理智起来写社会、生活的歌曲《北京一夜》、《关于男人》里,也不能掩盖那种悲凉无奈的情绪化波动。[写到这儿我发现与当年的说法不统一了,上面说的是“其中深邃的理智、冷静的剖析……”这也是随着对陈升了解的加深而产生的必然改变吧!]
总的说来,黄舒骏象一个早早看透了世情的知识分子,具有值得我们尊敬的浓重人文情怀;陈升则象一个读过一些书的浪子,本质上是玩世不恭的,博学多才只是一种点缀而已。

3.张楚与陈升

张楚与陈升分别被称为“中国的鲍勃.迪伦”和“台湾的鲍勃.迪伦”,两个人都以歌词见长,音乐上走的也都是民谣路子。但由于两人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他们这种本来同宗的音乐我们听起来差异竟是如此之大。
在作曲上,张楚的音乐有一种艰涩的“土气”,陈升的音乐则体现出一种嬉皮味道的“洋气”。这两个概念比较难以诠释清楚,还是去从他们的歌里去感觉吧。《姐姐》、《上苍保佑吃饱了饭的人们》、《红色气球》、《流星小夜曲》……
在作词上,象征手法的运用是他们共同的特色。张楚与陈升都喜欢用一些动物来象征现实里的人和事,如张楚的《蚂蚁蚂蚁》、《苍蝇》,陈升的《海豚阿德》、《浅蓝大肥猫》。不同点呢,最明显的就是陈升越来越喜欢长篇大论,让主题随着漂移的思绪无限扩展,而张楚在《造飞机的工厂》里已经开始炼字,力争把主题压缩到尽可能少的词句中。
整体上,张楚给人一种沉重感,即使他是一个流浪歌手,但他的足迹走不出中国的土地,所以他更愿意植根在这里发掘时间里的东西——历史、现实、未来,永远带着民族的烙印。陈升则给人一种漂泊感,即使他很多歌曲都在写台湾,但他的情怀是属于世界的,在他的歌里是一种全人类相通的情感。

快写成论文了,也不知道有没有人喜欢看。期待着你的见解。:) (作者:北溟之鱼)

转自:http://www.bobbychen.cn/blog/post/102.html

posted on 2008-08-01 10:58  cnlmjer  阅读(277)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