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14)《敢问路在何方》

序言

1982年的春节,电视系列片《西游记》开始动工。那时距离现在,已经过去了整整三十年!八十年代,是拼搏的年代,是奋斗的年代,是奉献的年代!拍摄《西游记》系列片,用去了六年的时间。这段时间,我和全剧组的同志们一起,跋山涉水,茹苦含辛,往返于祖国的北国南疆,其中甘苦不胜枚举。《西游记》剧组的全体演职员是用当年唐僧取经的精神和毅力来完成这部巨著的。几年中,大家通力合作,甘苦与共,六易寒暑,饱尝艰辛!正是:一年年含辛茹苦经冬夏,几万里风霜雨雪处处家!那由单机拍摄完成的上万个丰富多彩的画面,那费尽心机的土洋结合的特技镜头,那挖空心思精心塑造的乳胶造型,那千姿百态的君王臣宰的艺术形象,那苦心设计的瑰丽多彩的服饰、五光十色的烟雾、变幻莫测的灯光;还有那金碧辉煌的灵霄宝殿、亦真亦幻的瑶池仙境、流光溢彩的东海龙宫、气势恢宏的大雷音寺——你能想象它们是用廉价的三合板和“米波罗”搭建成的吗?所有这些,在当时根本不具备任何特技手段且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西游记》自从1982年开始拍摄以来,就年年与全国电视观众见面,到现在已经三十年了!它无数次地播出,创下了电视剧播出率、收视率之最!甚至有人曾经建议我为此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这是对我们辛苦工作的认可和赞誉,是所有参加过《西游记》拍摄的人们的共同成绩!时间久了,一切都在前进。现在的事物变化太大,大得我都觉得跟不上它了!电视特技的变化,让人眼花缭乱;电视剧的资金投入,成千万上亿元!现在的价值观念也完全不同了——金钱至上,名利第一!引导人们积极性的是金钱!在如今人们的眼里,我们那个时代的人也许都是些“傻帽儿”!除去几位主演得到了他们辛苦付出后的回报以外,其他人虽辛勤劳动,却默默无闻!我无法忘记那个时代:那以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为荣的时代,也是个开创的时代!是值得称道、令人怀念的。所以,现在我愿意把拍摄《西游记》的艰苦经历写下来,告诉人们,曾经有那样一些人是这样工作的!虽然只是挂一漏万、点点滴滴的记忆,却是对那个时代的纪念!假如能够引起今人的一点感动或反思,便达到了我的目的。(2012年8月3日)

壹 从选景到选角

天降重任

我读遍了中国的四大名著,读了屠格涅夫的《罗亭》​《前夜》​《贵族之家》​、果戈理的《死魂灵》​、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十二岁时,我就背熟了林黛玉的《葬花吟》​《问菊》​《题帕三绝》​《悲秋》等诗词。

的确,自小父亲不让我上学,只许在家里由他来教育。我没有正规专业学院的资历,但我到电视台以后,已经自学完了电影学院的教材,我有在文艺方面的同等水平和二十几年从事电视文艺工作的经验。

《崂山道士》是我拍的第一部电视剧

这个建议写成报告交到了台里,然后满怀信心地等待着,因为这是我戏曲范围的工作,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吧?没想到:石沉大海!没有任何回音!我寒透了心,彻底绝望了。终于,我决定不能在这里干了,我要离开这个文艺部,到一个能够给我创作机会的地方去。于是我打了一个请调报告。

但不到三个月,他就在组长会上宣布了这样一个不容置疑的决定,让我拍摄《西游记》!这实在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料。我相信这个决定来之不易,不知道他顶住了多大的压力!我心中充满感谢:感谢洪台长的信任,感谢他的举荐和他力排众议的果断宣布,我也相信自己决不会辜负他的信任。

路在何方

我认为:要拍好《西游记》​,必须忠实于原著。​《西游记》原著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故事基础,但电视剧毕竟和小说不同,如何把《西游记》里上百回的内容改编,浓缩于不到三十个小时的电视剧中,我和其他两位编剧戴英禄、邹忆青取得了共识。我们采取八字方针——忠于原著,慎于翻新。我们要把吴承恩篇幅浩瀚的原著,改编时加以集中或扬弃,选取最精彩的部分,一集一个故事地讲述给观众,每一集连续而又独立。它们根据故事内容,有其独特的风格:有的是喜剧风格,可笑处让你忍俊不禁,像《计收猪八戒》​;有的是闹剧表演,开心处让你捧腹大笑,像《斗法降三怪》​;有的是悲剧情调,动情处会让你潸然泪下,像《三打白骨精》……尽量使每集都各具情趣,既避免了情节的雷同,让观众有新鲜味,又神奇浪漫,富有人情味。

资料

posted @ 2024-09-18 20:45  ~沐风  阅读(15)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