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12)《今日简史》

序言

在一个信息爆炸却多半无用的世界,清晰的见解就成了一种力量。

个人生活可能影响全球,意味着揭露我们自己的宗教和政治偏见、种族和性别特权,以及对制度压迫无意的共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但一如往常,历史发生了意想不到的转变,继法西斯主义崩溃和共产主义受挫之后,现在自由主义也陷入了困境。那么,我们究竟将走向何方?

这个问题之所以特别令人忧虑,是因为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的双重革命,让人类这个物种遭遇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挑战,从而对自由主义逐渐失去了信心。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一旦携手,可能很快就会让数十亿人失业,同时破坏“自由”和“平等”这两个概念。大数据算法可能导致数字独裁,也就是所有权力集中在一小群精英手中,而大多数人不只是被剥削,还面临更糟的局面:如草芥般无足轻重。

哲学家很有耐心,工程师的耐心要少得多,投资者则是最没耐心的。

后真相时代:谎言万事永存

1931年,日军就是假装自己遭到攻击,以此为借口而侵略中国,接着又建立伪满洲国,以合理化自己的侵略。

在20世纪初期,犹太复国主义最爱谈的口号就是要让“没有土地的人民(犹太人)回到没有人民的土地上(巴勒斯坦)​”​。

事实上,智人之所以能够征服地球,最重要的因素就在于创造并传播虚构故事的独特能力。

“谎话说一次仍然是谎话,但说一千次,就成了事实。​”

除了宗教和意识形态,就连一般企业也得编造故事、制造假新闻。仅是品牌塑造,常常就是把同一个虚假的故事说了一遍又一遍,直到民众信以为真。想到可口可乐,你的脑中浮现的是什么画面?是一群健康的年轻人一起快乐运动,还是一群超重的糖尿病患者躺在病床上?大口灌下可口可乐并不会让你变年轻,不会让你变健康,也不会让你变得像运动员一样,反而只会增加患上肥胖和糖尿病的概率。然而,可口可乐几十年来投入几十亿美元,把自己与年轻、健康和运动联系在一起,几十亿人潜意识里也就这么相信了。

事实上,智人从来就不是那么在意真相。很多人认为,如果某个宗教或意识形态扭曲现实,追随者迟早会发现,因为其他更在意事实的对手终将胜出。只不过,恐怕这也只是另一个安慰人的神话。在实际运作上,人类合作的力量取决于真相与虚构之间的微妙平衡。

人类就是有这种了不起的能力,能够同时既“知道”又“不知道”​。或者说得更精确些,人类如果真的好好思考,就能知道一些事情;但大多数时候,人类就是没去想,所以也就不知道这些事。比如只要你专心思考一下,就会发现钱是虚构的,但通常你没去专心思考。当被问到的时候,大家都知道足球只是一项人类发明,但比赛踢得正热火朝天的时候,谁又在意足球是什么呢?只要花点儿时间和精力来思考,就会发现国家也是精心制作的故事,但战火正炽的时候,谁又有这种精力和时间深思我们为之付出生命的国家究竟是什么呢?如果你追求的是终极的真相或真理,就会意识到亚当和夏娃的故事也是一个神话,但我们有多少时候需要终极的真相或真理呢?

真相可能会让盟友愤怒,让追随者伤心,让社会和谐受到破坏。

所有人都该负起责任,花些时间和精力找出自己的偏见所在,验证自己的信息来源是否可信。如前几章所述,我们不可能事事都自己去调查,所以至少该仔细调查自己常用的信息来源,不管是报纸、网站、电视网络,还是某个人。在第20章,我们会再次深入探讨如何避免被洗脑、怎样分辨现实与虚构,但这里我想先提供两个重要的黄金法则。

第一条黄金法则:如果你想得到可靠的信息,必然要付出昂贵的代价。如果你总是免费得到信息,有可能你才是整个商业世界的产品。假设有个神秘的亿万富翁向你提议:​“我每个月给你30美元,而你要让我每天给你洗脑一小时,在你心中植入我植入的各种政治和商业偏见。​”理智的人大概都会拒绝。这个神秘的亿万富翁稍微改变了一下提议:​“你让我每天给你洗脑一小时,而我为你提供的这项服务完全免费!”忽然之间,全球就有几亿人觉得这真是个好主意。我们可别把这些人当榜样。

第二条黄金法则:如果觉得某些问题似乎对你特别重要,就该真正努力阅读相关的科学文献。所谓的科学文献,指的是经过同行评审的论文、由知名学术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以及知名教授的著作。科学当然有其局限性,也曾犯下许多错误。尽管如此,但在近几个世纪,科学界仍然是我们最可靠的知识来源。如果你觉得科学界对某些事情的看法有误,这种可能性绝对存在,但你至少该去弄懂自己到底在否定怎样的科学理论,也要找出实证来支持自己的想法。

沉默不代表中立,只代表支持现状。

教育:改变是唯一不变的事

我们到底该教这个婴儿什么,才能帮助他在2050年或者22世纪的世界里存活,甚至大展身手?他需要什么样的技能才能找到工作,了解周围的一切,走出生命的迷宫?

那我们该教什么呢?许多教育专家认为,学校现在该教的就是“4C”​,即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沟通(communication)​、合作(collaboration)和创意(creativity)​。说得宽泛一点儿,学校不应该太看重特定的工作技能,而要强调通用的生活技能。最重要的是能够随机应变,学习新事物,在不熟悉的环境里仍然保持心智平衡。想跟上2050年的世界,人类不只需要发明新的想法和产品,最重要的是得一次又一次地重塑自己。

在这样的世界里,老师最不需要教给学生的就是更多的信息。学生手上已经有太多信息,他们需要的是能够理解信息,判断哪些信息重要、哪些不重要,而最重要的是能够结合这点点滴滴的信息,形成一套完整的世界观。

我们在未来这几十年所做的决定,将会影响生命本身的未来,而我们只能依据自己目前的世界观来做出这些决定。如果我们这一代人无法对宇宙有整体的认识,生命的未来就只能依赖随机的决定。

那我们该教什么呢?许多教育专家认为,学校现在该教的就是“4C”​,即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沟通(communication)​、合作(collaboration)和创意(creativity)​。说得宽泛一点儿,学校不应该太看重特定的工作技能,而要强调通用的生活技能。最重要的是能够随机应变,学习新事物,在不熟悉的环境里仍然保持心智平衡。想跟上2050年的世界,人类不只需要发明新的想法和产品,最重要的是得一次又一次地重塑自己。

从远古时代开始,人的一生分为两个阶段:学习阶段和工作阶段。你先在第一阶段累积各种信息,发展各种技能,建构起自己世界观的同时,也建立起稳定的身份认同。在人生的第二阶段,你依靠累积下来的技能闯荡世界、谋取生计,贡献社会。当然,就算到了50岁,你还是会在种稻、谈判、处理冲突这些事情上学到新知,但都只是对已然千锤百炼的能力做点微调而已。

因为改变总是会造成压力,所以在一定年龄过后,大多数人都不喜欢改变。

新的愿景在你面前展开,整个世界等着你去征服。

想在这样的世界过得顺风顺水,需要心态非常灵活、情感极度平衡。人类将不得不一再放弃某些自己最熟悉的事物,并要学会与未知和平相处。

人的韧性光靠读书听课是培养不出来的。现在的教师多半也是旧教育系统下的产物,通常他们自己的心态也都不够灵活。

技术可以带来许多帮助,但如果技术在你的生活里掌握太多权力,它就可能把你当作人质,走向它想达到的目标。几千年前,人类发明了农业技术,但这只让一小群精英富了起来,大多数人反而沦为奴隶。大多数人发现自己得顶着炎炎烈日拔草、浇水和收割,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也可能是你的命运。

技术本身并不坏。如果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技术能帮助你达成目标。但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它就很容易为你塑造目标,控制你的生活。特别是随着技术越来越了解人类,你可能会发现,好像是自己在为技术服务,而不是技术在服务你。有没有看过街上的行人像僵尸一样在游荡,脸几乎贴在手机屏幕上?你觉得是他们控制了技术,还是技术控制了他们呢?

随着生物技术和机器学习不断进步,要操控人类最深层的情绪和欲望只会变得更简单,于是“跟着感觉走”就会越来越危险。

你必须下定决心,了解自己这套操作系统,要知道自己是什么、希望在人生中达到什么目标。

算法现在正看着你,看着你去了哪里、买了什么、遇见了谁。再过不久,算法就会监视你走的每一步、每一次呼吸、每一次心跳。凭借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算法对你的了解只会越来越深。而等到这些算法比你更了解你自己,就能控制你、操纵你,而且你无力抵抗。你会住在母体里,或是活在楚门的世界里。到头来,这就是个简单的经验问题:如果算法确实比你更了解你身体内部发生的一切,决定权就会转到它们手上。

当然,也有可能你很高兴能把所有决定权都交给算法,相信它们会为你和世界做出最好的决定。如果真是这样,你只要轻轻松松享受安排好的旅程,什么事都不用做,交给算法就好。但是,如果你还想为自己的存在、为人生的未来保留一点儿控制权,就得跑得比算法、亚马逊和政府快,在它们之前就认识你自己。如果要跑得更快,就要轻装上阵,把过去的所有幻想都放下吧,它们是相当沉重的负担。

书友想法

资料

https://weread.qq.com/web/reader/00632c607159110f0066a3ekc81322c012c81e728d9d180

posted @ 2024-09-14 11:54  ~沐风  阅读(9)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