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L Server性能调优--优化建议(2)

序言

当数据量小的时候,SQL优化或许无关紧要,但是当数据量达到一定量级之后,性能优化将变得至关重要,甚至决定系统成败。

定位慢查询

查询编译以来cpu耗时总量最多的前50条

--查询编译以来 cpu耗时总量最多的前50条(Total_woker_time)
SELECT TOP 50
    total_worker_time/1000 AS [总消耗CPU 时间(ms)],
    execution_count [运行次数],
    qs.total_worker_time/qs.execution_count/1000 AS [平均消耗CPU 时间(ms)],
    last_execution_time AS [最后一次执行时间],
    max_worker_time /1000 AS [最大执行时间(ms)],
    SUBSTRING(qt.text,qs.statement_start_offset/2+1,
        (CASE WHEN qs.statement_end_offset = -1
        THEN DATALENGTH(qt.text)
        ELSE qs.statement_end_offset END -qs.statement_start_offset)/2 + 1)
    AS [使用CPU的语法], qt.text [完整语法],
    qt.dbid, dbname=db_name(qt.dbid),
    qt.objectid,object_name(qt.objectid,qt.dbid) ObjectName
FROM sys.dm_exec_query_stats qs WITH(nolock)
CROSS apply sys.dm_exec_sql_text(qs.sql_handle) AS qt
WHERE execution_count>1
ORDER BY  total_worker_time DESC
View Code

查询sql server慢查询

SELECT creation_time  N'语句编译时间'
        ,last_execution_time  N'上次执行时间'
        ,total_physical_reads N'物理读取总次数'
        ,total_logical_reads/execution_count N'每次逻辑读次数'
        ,total_logical_reads  N'逻辑读取总次数'
        ,total_logical_writes N'逻辑写入总次数'
        ,execution_count  N'执行次数'
        ,total_worker_time/1000 N'所用的CPU总时间ms'
        ,total_elapsed_time/1000  N'总花费时间ms'
        ,(total_elapsed_time / execution_count)/1000  N'平均时间ms'
        ,SUBSTRING(st.text, (qs.statement_start_offset/2) + 1,
         ((CASE statement_end_offset
          WHEN -1 THEN DATALENGTH(st.text)
          ELSE qs.statement_end_offset END
            - qs.statement_start_offset)/2) + 1) N'执行语句'
FROM sys.dm_exec_query_stats AS qs
CROSS APPLY sys.dm_exec_sql_text(qs.sql_handle) st
where SUBSTRING(st.text, (qs.statement_start_offset/2) + 1,
         ((CASE statement_end_offset
          WHEN -1 THEN DATALENGTH(st.text)
          ELSE qs.statement_end_offset END
            - qs.statement_start_offset)/2) + 1) not like '%fetch%'
ORDER BY  total_elapsed_time / execution_count DESC;
View Code

找到消耗内存最多的SQL

SELECT mg.granted_memory_kb, mg.session_id, t.text, qp.query_plan 
FROM sys.dm_exec_query_memory_grants AS mg
CROSS APPLY sys.dm_exec_sql_text(mg.sql_handle) AS t
CROSS APPLY sys.dm_exec_query_plan(mg.plan_handle) AS qp
ORDER BY 1 DESC OPTION (MAXDOP 1)
View Code

优化建议一

1.对查询进行优化,应尽量避免全表扫描,首先应考虑在where及order by涉及的列上建立索引

2.应尽量避免在 where 子句中使用!=或<>操作符,否则将引擎放弃使用索引而进行全表扫描。

3.应尽量避免在 where 子句中对字段进行null值判断,否则将导致引擎放弃使用索引而进行全表扫描,如:

select id from t where num is null

可以在num上设置默认值0,确保表中num列没有null值,然后这样查询:

select id from t where num=0

4.应尽量避免在where子句中使用or来连接条件,否则将导致引擎放弃使用索引而进行全表扫描,如:

select id from t where num=10 or num=20

可以这样查询:

select id from t where num=10
union all
select id from t where num=20

5.下面的查询也将导致全表扫描:

select id from t where name like '%abc%'

若要提高效率,可以考虑全文检索。

6.in和not in也要慎用,否则会导致全表扫描,如:

select id from t where num in(1,2,3)

对于连续的数值,能用 between 就不要用 in 了:

select id from t where num between 1 and 3

7.如果在 where 子句中使用参数,也会导致全表扫描。因为SQL只有在运行时才会解析局部变量,但优化程序不能将访问计划的选择推迟到运行时;它必须在编译时进行选择。然而,如果在编译时建立访问计划,变量的值还是未知的,因而无法作为索引选择的输入项。如下面语句将进行全表扫描:

select id from t where num=@num

可以改为强制查询使用索引:

select id from t with(index(索引名)) where num=@num

8.应尽量避免在where子句中对字段进行表达式操作,这将导致引擎放弃使用索引而进行全表扫描。如:

select id from t where num/2=100

应改为:

select id from t where num=100*2

9.应尽量避免在where子句中对字段进行函数操作,这将导致引擎放弃使用索引而进行全表扫描。如:

select id from t where substring(name,1,3)='abc'

--name以abc开头的id

select id from t where datediff(day,createdate,'2005-11-30')=0

--'2005-11-30'生成的id

应改为:

select id from t where name like 'abc%'
select id from t where createdate>='2005-11-30' and createdate<'2005-12-1'

10.不要在 where 子句中的“=”左边进行函数、算术运算或其他表达式运算,否则系统将不能正确使用索引。

11.在使用索引字段作为条件时,如果该索引是复合索引,那么必须使用到该索引中的第一个字段作为条件时才能保证系统使用该索引,否则该索引将不会被使用,并且应尽可能的让字段顺序与索引顺序相一致。

12.不要写一些没有意义的查询,如需要生成一个空表结构:

select col1,col2 into #t from t where 1=0

这类代码不会返回任何结果集,但是会消耗系统资源的,应改成这样:

create table #t(...)

13.很多时候用exists代替in是一个好的选择:

select num from a where num in(select num from b)

用下面的语句替换:

select num from a where exists(select 1 from b where num=a.num)

14.并不是所有索引对查询都有效,SQL是根据表中数据来进行查询优化的,当索引列有大量数据重复时,SQL查询可能不会去利用索引,如一表中有字段sex,male、female几乎各一半,那么即使在sex上建了索引也对查询效率起不了作用。

15.索引并不是越多越好,索引固然可以提高相应的 select 的效率,但同时也降低了insert及update的效率,因为insert或update时有可能会重建索引,所以怎样建索引需要慎重考虑,视具体情况而定。一个表的索引数最好不要超过6个,若太多则应考虑一些不常使用到的列上建的索引是否有必要。

16.应尽可能的避免更新clustered索引数据列,因为clustered 索引数据列的顺序就是表记录的物理存储顺序,一旦该列值改变将导致整个表记录的顺序的调整,会耗费相当大的资源。若应用系统需要频繁更新 clustered 索引数据列,那么需要考虑是否应将该索引建为 clustered 索引。

17.尽量使用数字型字段,若只含数值信息的字段尽量不要设计为字符型,这会降低查询和连接的性能,并会增加存储开销。这是因为引擎在处理查询和连接时会逐个比较字符串中每一个字符,而对于数字型而言只需要比较一次就够了。

18.尽可能的使用 varchar/nvarchar 代替 char/nchar ,因为首先变长字段存储空间小,可以节省存储空间,其次对于查询来说,在一个相对较小的字段内搜索效率显然要高些。

19.任何地方都不要使用 select * from t,用具体的字段列表代替“*”,不要返回用不到的任何字段。

20.尽量使用表变量来代替临时表。如果表变量包含大量数据,请注意索引非常有限(只有主键索引)。

21.避免频繁创建和删除临时表,以减少系统表资源的消耗。

22.临时表并不是不可使用,适当地使用它们可以使某些例程更有效,例如,当需要重复引用大型表或常用表中的某个数据集时。但是,对于一次性事件,最好使用导出表。

23.在新建临时表时,如果一次性插入数据量很大,那么可以使用 select into 代替 create table,避免造成大量 log ,以提高速度;如果数据量不大,为了缓和系统表的资源,应先create table,然后insert。

24.如果使用到了临时表,在存储过程的最后务必将所有的临时表显式删除,先 truncate table ,然后 drop table ,这样可以避免系统表的较长时间锁定

CREATE TABLE #MemberUser(
    MemberGUID UNIQUEIDENTIFIER,
    MemberCode VARCHAR(50),
    SaleUserID INT,
    ManagerID INT
)

INSERT INTO #MemberUser(MemberCode,MemberGUID)
SELECT MemberCode,ID FROM DMSMember WHERE status >= 0

TRUNCATE TABLE #MemberUser;
DROP TABLE #MemberUser;
View Code

25.尽量避免使用游标,因为游标的效率较差,如果游标操作的数据超过1万行,那么就应该考虑改写。

26.使用基于游标的方法或临时表方法之前,应先寻找基于集的解决方案来解决问题,基于集的方法通常更有效。

27.与临时表一样,游标并不是不可使用。对小型数据集使用 FAST_FORWARD 游标通常要优于其他逐行处理方法,尤其是在必须引用几个表才能获得所需的数据时。在结果集中包括“合计”的例程通常要比使用游标执行的速度快。如果开发时间允许,基于游标的方法和基于集的方法都可以尝试一下,看哪一种方法的效果更好。

28.在所有的存储过程和触发器的开始处设置SET NOCOUNT ON,在结束时设置SET NOCOUNT OFF。无需在执行存储过程和触发器的每个语句后向客户端发送 DONE_IN_PROC 消息。

29.尽量避免向客户端返回大数据量,若数据量过大,应该考虑相应需求是否合理。

30.尽量避免大事务操作,提高系统并发能力。

优化建议二

1.临时表

在临时表指定字段创建索引。

2.删除重复记录

DELETE FROM EMP E WHERE E.ROWID > (SELECT MIN(X.ROWID) FROM EMP X WHEREX.EMP_NO = E.EMP_NO);

3.用Where子句替换HAVING 子句

避免使用 HAVING 子句, HAVING 只会在检索出所有记录之后才对结果集进行过滤.

4.用UNION替换OR或者IN

(适用于索引列)通常情况下,用UNION 替换WHERE 子句中的OR将会起到较好的效果. 对索引列使用OR 将造成全表扫描.

5.区分in和exist

select * from 表A where id in (select id from 表B)

这句相当于

select * from 表A where exists(select * from 表B where 表B.id=表A.id)

如果是Exists,那么以外层表为驱动表,先被访问,如果是IN,那么先执行子查询。所以IN适合于外表大而内表小的情况;EXISTS适合于外表小而内表大的情况。

6.为什么不建议使用Not In子查询(推荐使用Not Exists作为替代)

原因:结果不准确,查询性能低下

建议:在写查询时,尽量避免使用Not In,而转换为本文提供的Not Exists等价形式,将会减少很多麻烦。

7.with(unlock)与with(readpast)

所有Select加With(NoLock)解决阻塞死锁,在查询语句中使用NOLOCK和READPAST,处理一个数据库死锁的异常时候,其中一个建议就是使用 NOLOCK 或者 READPAST 。

对于非银行等严格要求事务的行业,搜索记录中出现或者不出现某条记录,都是在可容忍范围内,所以碰到死锁,应该首先考虑,我们业务逻辑是否能容忍出现或者不出现某些记录,而不是寻求对双方都加锁条件下如何解锁的问题。 NOLOCK 和 READPAST 都是处理查询、插入、删除等操作时候,如何应对锁住的数据记录。但是这时候一定要注意NOLOCK 和 READPAST的局限性,确认你的业务逻辑可以容忍这些记录的出现或者不出现, 简单来说:

NOLOCK 可能把没有提交事务的数据也显示出来。nolock是不加锁查询,可以读取被事务锁定的数据,也称为脏读。
READPAST 会把被锁住的行不显示出来。

不使用NOLOCK和READPAST,在Select操作时候则有可能报错误:事务(进程 ID **)与另一个进程被死锁在锁资源上,并且已被选作死锁牺牲品。

with(nolock)的使用场景

1):数据量特别大的表,牺牲数据安全性来提升性能是可以考虑的;

2):允许出现脏读现象的业务逻辑,反之一些数据完整性要求比较严格的场景就不合适了,像金融方面等。

3):数据不经常修改的表,这样会省于锁定表的时间来大大加快查询速度。

4)、当使用NoLock时,它允许阅读那些已经修改但是还没有交易完成的数据。因此如果有需要考虑transaction事务数据的实时完整性时,使用WITH (NOLOCK)就要好好考虑一下。

nolock和with(nolock)的几个小区别

1)、SQL05中的同义词,只支持with(nolock);

2)、with(nolock)的写法非常容易再指定索引。

3)、跨服务器查询语句时不能用with (nolock) 只能用nolock,同一个服务器查询时则with(nolock)和nolock都可以用

实战代码

--查询窗口一:
BEGIN TRANSACTION
update  dbo.Student set Sage= 24 where S# = 1
--没有结束的一个事务

--查询窗口二:

--with(nolock) 可以查询到记录 (不管是否被锁住,都查询出数据) --所以可能会发生读出脏数据的情况
select * from   dbo.Student  with(nolock)  where S# = 1

--with(readpast):查询不到任何记录(记录被锁住将查询不到该记录)
select * from   dbo.Student  WITH(READPAST)   where S# = 1

--如果不加将成死锁状态查询不出任何数据
select * from   dbo.Student   where  S# = 1

 

不要在工作时间维护大表索引

  当我们排查到有的大表缺失索引,数据在100w以上,如果在工作时间来维护索引,不管是创建索引还是重建索引都会造成表的阻塞, 这里表的响应会变慢或者直接卡死,前端应用程序直接请求超时。

资料

SQLServer常用运维SQL整理

posted @ 2019-06-21 14:32  ~沐风  阅读(808)  评论(1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