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存溢出与内存泄漏

        内存泄漏(memory leak)指由于疏忽或错误造成程序未能释放已经不再使用的内存的情况,是应用程序分配某段内存后,由于程序设计错误而导致JVM失去了对该段内存的控制,因而造成了内存的浪费。

一般内存泄漏是指堆内存的泄漏。堆内存是指程序从堆中分配的、大小随意的内存块(内存块的大小能够在程序执行期决定)。应用程序一般使用new 等函数从堆中分配到一块内存,正常情况下程序使用完后应该释放不再使用的内存,假设使用完的内存不能得到释放。则这块内存就不能被再次使用,即出现了内存泄漏。

        以发生内存泄漏的方式来分类,内存泄漏分为4种:

        a、常发性内存泄漏。

发生内存泄漏的代码被多次执行,每次被执行的时候都会导致一块内存泄漏。

        b、偶发性内存泄漏。

发生内存泄漏的代码仅仅有在某些特定环境或操作过程下才会发生。常发性和偶发性是相对的。对于特定的环境。偶发性的或许就变成了常发性的。

所以測试环境和測试方法对检測内存泄漏至关重要。

        c、一次性内存泄漏。发生内存泄漏的代码仅仅会被执行一次,或者由于算法上的缺陷,导致总会有一块且仅一块内存发生泄漏。比方,在一个Singleton类的构造函数中分配内存。在析构函数中却没有释放该内存,而 Singleton 类仅仅存在一个实例,所以内存泄漏仅仅会发生一次。

        d、隐式内存泄漏。程序在执行过程中不停的分配内存,可是直到结束的时候才释放内存。

严格的说这里并没有发生内存泄漏,由于终于程序释放了全部申请的内存。

可是对于一个server程序。须要执行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不及时释放内存也可能导致终于耗尽系统的全部内存。所以,我们称这类内存泄漏为隐式内存泄漏。  

        从用户使用程序的角度来看,内存泄漏本身不会产生什么危害。作为一般的用户,根本感觉不到内存泄漏的存在。真正有危害的是内存泄漏的堆积。由于这样迟早会耗尽系统全部的内存。从这个角度来说,一次性内存泄漏并没有什么危害,由于它不会堆积。而隐式内存泄漏危害性则很大。由于较之于常发性和偶发性内存泄漏它更难被检測到。

        内存溢出(out of memory)是指程序执行过程中所要求的内存超出了系统所能分配的范围,从而发生溢出。

        以下结合一段代码来分析内存泄露和内存溢出:

import java.util.Vector;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Vector<Object> vector = new Vector<Object>(10);
		for (int i = 1; i < 999999000; i++) {
			Object obj = new Object();
			vector.add(obj);
			obj = null;
		}
	}
}
        分析:上面这段代码循环创建Object对象,并将所创建的对象放入一个Vector中。假设我们仅仅释放引用本身(即第08行代码),那么 Vector仍然引用该对 象,所以这个对象对 GC来说是不可回收的。于是就造成了内存泄漏,当JVM所能为创建Object对象分配的内存耗尽后,再创建Object对象时JVM所能分配的内存已“捉襟见肘”。已无内存可分配,于是造成了内存溢出。由此可见memory leak会终于会导致out of memory!

posted @ 2017-07-25 14:35  clnchanpin  阅读(129)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