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自卑与超越 (1)

书籍信息

书名: 自卑与超越

作者: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出版: 中国妇女出版社

作者生平

作者真的是很传奇的人物, 你也可以自行百度, 这里简述一下

作者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是奥地利人, 出生于商人家庭, 生活富裕, 家人爱好广泛, 但是作者的哥哥很优秀, 活泼好动, 惹人疼爱. 让作者感到自卑, 认为自己又矮又丑. 但是他友善又随和, 他的父亲宠爱阿德勒, 常常鼓励他 阿德勒, 你不能害怕任何事情, 鼓励阿德勒.

阿德勒从小患有脊柱炎, 导致身体虚弱, 行动缓慢, 在他三岁时他的弟弟在他身边去世, 他小时候被车撞过两次, 导致她对死亡特别恐惧, 5岁时又得了肺炎, 在痊愈后, 他决定当一名医生来帮助他人.

他的妻子是一位俄国人, 比较独立, 而阿德勒相对保守, 所以两人生活并不和谐, 但是还是走到了最后

因为阿德勒待人友善, 不拘小节, 所以朋友很多, 所以认识了弗洛伊德, 是另一位心理学家, 从此进入了心理学

阿德勒的观点是, 由身体缺陷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的自卑, 不仅可以摧毁一个人, 还能让其自甘堕落或引发疾病. 但是合理的看待, 就可以让自己奋发图强, 积极进取, 弥补缺点, 走向成功

同时, 他认为人类都有一种强烈的愿望, 希望自己变得强大

还认为儿童天生具有自卑感, 因为他们身体弱小, 当儿童利用自卑感逃避生活时, 就会出现神经问题. 自卑不是心理变态, 而是在追求优越时的正常表现.

阿德勒创建了个体心理学, 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出于自卑感以及对自卑的克服和超越

第一章: 生活的意义

现实生活是具有意义的, 人在生活中, 并不是单纯的体验环境, 而是以他们对人类的意义去评判事物

如果有人排除事物的意义而只去关注环境, 就会孤立自己, 脱离人类. 人类的存在无法脱离生活的现实, 自我封闭毫无意义

当人遇到挫折时, 总是会问: 人的意义是什么? 活着是为了什么? , 对于这种问题,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和答案, 这个答案不需要口述, 从这个人的言行举止就可以看出来. 你的性格决定了你的态度和生活的观点, 而性格是自己养成的, 是自己对事物的理解.

所以, 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多少会包含谬误, 但是每个人的理解都不一样, 没有人是真理, 因此不能说谁谁的理解是绝对错误的, 因为对个人而言都是相对正确的, 但是要注意, 只要坚持普遍的标准, 那么我们就能得到科学的理解, 得到相对于人类而言正确的意义.

人生总要面对的三个大的问题, 所有问题都绕不开这三个终极问题

  • 人类的活动范围是有限的, 现阶段人只能生活在地球表面, 生活范围是有限的, 同时又心存希望, 人必须发展才能生存下去, 才能延续. 这是每个人逃不开的问题, 每个人都是人类这个群体的一份子, 人类其实很脆弱, 所以为了生存, 人会去努力强化自身
  • 每个人都是无法独立生存的, 人类是一个整体, 一个人无法存活, 只能走向灭亡, 单独人无法完成目标, 也无法延续生命, 因此人总是需要合作, 我们和他人是互相联系的, 为了生存, 我们必须合作, 所以我们需要让自己的感情与与他人合作相适应
  • 人类有男有女, 这是人类延续必须面对的问题, 无论是谁, 无论男女, 一生中都无法绕开爱和婚姻这个问题, 而每个人在面对这些问题时的选择不同, 他们的选择就是对这个问题的答案. 他们的行动就是他们认为的最佳的解决方法

这三个问题引申出三个问题:

  • 怎样在地球自然环境的限制下生存
  • 在人海中, 如何给自己定位, 相互协助, 发展共赢
  • 如何进行自我调节, 适应两种性别和人类的延续依赖于两性关系的事实

个体心理学将人的所有问题归为三大类: 职业, 交际, 两性

每个人对这三个问题的不同回答精准的揭示了每个人对生活意义的理解.

比如说有一个人, 他缺乏爱情, 在工作中不积极, 不喜欢交朋友, 认为人际交往是令人痛苦的, 这样会我们会认为他成功的几率不高, 他认为: 生命的意义就是让自己免受伤害, 把自己封闭来保证自己的安全

另一个人, 爱情美满, 交际广泛, 朋友多, 善于协作, 工作有成, 那么这个人就是善于成功的, 他认为声明的意义就是懂得发现别人的价值, 让自己发光发热, 为社会做贡献

对人生的意义的理解, 无论是正确还是错误, 都有一定的共同性: 精神病,罪犯,酗酒者,问题少年等失败者, 之所以失败, 是因为缺少友情, 对社会冷漠, 在处理问题时, 对合作缺乏信心, 不寻求他人的帮助, 认为人生是以自我为中心, 他人无法分享自己的成功, 这种心态, 就算取得了自我认为的成功, 实际上也只是虚无的优越感, 这种成功只有对自己才是有意义的, 对他人完全没有意义.

自我意义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真正的意义是与人交往中体现出来的, 同样的, 我们的目的和行为也是这样. 我们每个人都为成功而奋斗, 但是如果不明白成功是建立在为他人做贡献的基础上, 那么就会出现错误, 而且, 自我意义是无法得到别人的认同的, 也就是禁不起实践的检验

真正的人生意义是具有普遍性的, 就是可以与他人共享, 并且大多数人可以接受. 我们可以发现, 在生活中, 对于某个问题好的解决方法同样适用于他人, 当我们将某个人称为 天才/伟人的时候, 必定是这个人对社会有贡献, 对社会有益. 所以, 人生的意义是 对整体作出贡献. 他们都是珍爱他人并且善于合作的人, 即使遇到困难也不会损害他人的利益

可能有人会问, 如果人生的意义在于贡献,关爱和合作, 如果我总是以别人利益为重, 那我自己呢? 我自己的利益谁来保证呢? 谁来回报我呢?

这样的观点是错误的, 因为只有为别人考虑, 为别人做贡献, 才会体现出自己的价值, 同时会提高自己的能力. 因为若要实现目标, 必定会提升自己, 进行实践. 举个例子, 在爱情和婚姻中, 如果我们想要让对方感受到辛福和快乐, 肯定会提升自己, 让自己变得更好, 同时尊重对方, 为对方奉献. 如果自我独立, 只会让自己变得盛气凌人, 令人生厌.

再进一步, 我们还会发现, 人生的真谛在于奉献, 我们可以发现, 所谓的遗产, 就是前人留下的东西, 其中被称赞的遗产, 必定是对他人有好处的, 这些前人就是在奉献. 他们都领悟到了人生意义, 反之, 有些人逝去时什么都没有留下, 这种在历史上没有丝毫痕迹, 就像风一样逝去了.

但凡被大众认可的宗教, 无一例外也是推崇为人类做贡献的, 都推崇普渡众生的思想.

在人一出生的时候就开始了对人类意义的探索. 在小时候, 人对社会没有经验, 不知道人生意义. 但是需要知道的是, 在到我们5岁的时候, 其实我们的行为模式已经养成了, 这样会导致我们已经有了自己的方式去了解人生意义, 这样就可能出现一个问题, 如果我们已经养成了错误的习惯, 就会导致我们可能会通过错误的方法得到错误的人生意义. 但是这并不代表已经无药可救, 只是说如果已经得出了错误的人生意义, 即使他们因此遭受了不幸和痛苦, 也很难去改变, 但是如果你重新思考, 并对自己的认知加以修正, 就会改变现状. 探寻到真正的人生意义, 让自己走的更远.

有人的童年是不快乐的, 痛苦的, 但是会出现两种结果, 一种是千方百计的摆脱困境. 在他的心中, 会有这样的想法: "我一定要努力加油, 改善自己, 让我的孩子不像我一样"

反之则会自甘堕落. "老天爷对我真残忍, 所以我为什么要对别人好呢?"

还有一种则是走向极端, "我童年就这个样, 所以我见不得别人好, 我吃的苦很多, 所以我做什么都是情有可原的"

由此可见, 对人生意义的理解是与个人的行为绑定的, 如果不改变思想, 行为是不会改变的.

每个人的经历并不能决定人生的成败, 但是会对其命运造成影响. 环境并不能决定我们对人生的理解, 单身我们可以通过解读人生境遇来改变自己

成年人中的失败者, 很大部分是因为小时候就没有对人生意义有正确的理解, 并且一直受其影响, 他们无法意识到人生的意义就是为社会做贡献, 除非有人引导, 否则会一直的以自我为中心. 这本来会导致变得自傲, 然而因为小孩子没有安全感, 反而会变得自卑, 因为被排挤变得内向, 认为自己不会对社会造成任何贡献.

而对于身体不健康的孩子也是这样, 但是我们也能够看到, 那些有困难的孩子在克服困难的同事, 也会激发自己巨大的潜能

有不少杰出人才身体上有缺陷, 甚至因此英年早逝, 但是他们留下的贡献是巨大的, 但是这总归是少数, 更多的缺陷者因为没有正确的引导, 变得越来越自卑, 抵触与外界接触. 以自我为中心, 这也让我们明白, 他们因为过度的关注自己的缺陷, 让自己产生了无形的压力.

同时家长对孩子的溺爱也会导致人生意义的曲解, 他们会认为他们的愿望就是法律, 因为他们总能被满足, 而不需要自己付出. 但是当他长大后, 发现他不再是人群中的焦点, 便会不知所措, 觉得别人对他有所亏欠, 同时, 之前习惯了索取而不付出, 导致没有自立的能力, 不知道自己能做该做什么. 不懂的与人相处, 寻求合作. 而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直接求助别人.

被过分的宠爱的小孩子很可能会在长大后变成危险人群, 如果让他们与别人合作, 他会觉得不满, 甚至会恶意的捣毁这件事情, 如果他们得不到别人的呵护和关心, 便会认为他人在背后使坏. 导致与很多人为敌, 如果别人不赞同他的行为方式, 便认为这是欺辱, 这样会导致与周围人都是敌对的.

受人冷落的儿童同样会出现问题, 因为他们不会与别人合作, 不懂得关心, 当他们遇到困难, 就会不愿意求助他人, 导致失败, 同时在看到社会冷漠的一面时, 就会认为社会一贯如此, 他们会怀疑别人, 同时无法相信自己

在小孩子出生后, 母亲的最初任务就是让孩子一出生就感觉到对自己的依赖, 然后帮助孩子慢慢的将这种依赖的范围扩大, 直到周围的环境, 如果不这样, 不让孩子对周围一切感到兴趣, 很可能就会让孩子对社会不感兴趣, 不善于合作.

我们发现, 对于不受重视, 总是孤独的孩子, 通常缺乏对人的依赖感, 也不会与人合作, 导致失败.

上面的说明, 证明了, 对于孩子来讲, 过于被溺爱, 身体残缺, 被忽视, 都会导致心理出现问题.

人在睡梦中压力很小, 所以在梦中性格会毫不犹豫的表现出来, 学会解析梦境很重要, 因为梦中的事情总是最真实的你所做的事情, 梦其实是在告诉你, 看, 这就是你得到的结果

儿童早期的记忆对我们的生活有直接的影响, 因为这是我们对自己和周围环境的最初印象. 也是我们主观印象的开始. 对人生观的建立有重要影响.

性格是可以被改变的, 我们可以通过培养自己的勇气和乐于合作的精神来改善孩子错误的人生观

要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因为孩子在受宠时总是变得自私与自大, 当他们长大后, 该缺点会愈发的放大, 我们需要让他们知道. 术业有专攻, 没有一个人是全知全能的, 复杂的事情通过合作会有更好的结果.

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人生, 这是我们的事情, 我们应该感觉到做起来得心应手, 我们是独立自主的, 我们自强不息, 应当有推陈出新的义务

posted @ 2022-09-30 11:04  ChnMig  阅读(93)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