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的tcp_keepalive正确设置
TCP的keepalive
机制是用来在非活跃的连接上发送保活探测数据包,以检测对端是否仍然活跃。如果对端不响应,可以断定连接已经断开,并且可以采取相应的动作。
在网络编程中,设置keepalive
通常涉及到设置以下几个参数:
-
tcp_keepalive_time
:在开始发送保活探测数据包之前,TCP连接处于非活动状态的时间。 -
tcp_keepalive_intvl
:如果对端没有任何响应,保活探测包的发送间隔。 -
tcp_keepalive_probes
:在认定连接失效之前,发送保活探测包的次数。
在Linux系统中,可以通过修改/etc/sysctl.conf
文件或者使用sysctl
命令来设置这些参数。
例如,要设置如下值:
-
tcp_keepalive_time
为 120 秒 -
tcp_keepalive_intvl
为 10 秒 -
tcp_keepalive_probes
为 3 次
可以在/etc/sysctl.conf
文件中添加以下行:
net.ipv4.tcp_keepalive_time = 120
net.ipv4.tcp.keepalive_intvl = 10
net.ipv4.tcp_keepalive_probes = 3
然后运行sysctl -p
来应用这些更改。
在编程中,如果你使用的是类似于Python的socket库,可以在创建socket时通过setsockopt
方法设置:
import socket
s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 socket.SOCK_STREAM)
s.setsockopt(socket.SOL_SOCKET, socket.SO_KEEPALIVE, 1)
对于其他编程语言,类似的方法也可以使用。
请注意,keepalive
设置应该根据你的应用需求和网络条件进行合理配置。过于频繁的保活探测可能会占用不必要的网络带宽,而过长的keepalive
时间可能会导致检测到死链接的时间延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