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f-Attention:初步理解
Self-Attention 的基本结构与计算
Attention(注意力)实际上就是权重的另一种应用的称呼,其具体结构与初始输入的 content \(\vec{x_{1}}, \vec{x_{2}}, \cdots, \vec{x_{n}} \in \mathcal{X}\) 紧密相关。其中, \(\vec{x_{1}}, \vec{x_{2}}, \cdots, \vec{x_{n}}\) 为维度相同(设为 \(d\),即 \(\vec{x_{i}} \in \mathbb{R}^{d}\) for \(\forall 1 \leq i \leq n\))的向量。所谓 word embedding,实质是用低维的向量表示物体,但是,表示时需要注意,对于任意两种不同物体的 embedding,若两物体本身有着相似的属性(这个定义可以比较抽象,例如,绿巨人与钢铁侠、在地理上相近的两个物体、相似的声音等等都能称作具有某种相似的属性,具体需要看模型的任务和目的是什么),那么它们的 embedding 向量经过某种计算出来的结果,或 “距离” 需要很近。反之,如果两件物体风马牛不相及,或者在模型中我们极力希望将它们分开,那么它们的 embedding 相计算出的 “距离” 应当很远。
例如,在NLP任务中每个 \(\vec{x_{i}}\) 代表了一个 word embedding(原论文中每个word embedding 的维度 = 512,i.e., \(d = 512\))。我们的实际任务是,对于每一个 \(\vec{x_{i}}\),分别计算其对应的 attention \(A_{i}\),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对于每一个 word embedding \(\vec{x_{i}} \in \mathbb{R}^{d}\),分别计算
- query: \(\vec{q_{i}} = \vec{x_{i}} W^{Q} \in \mathbb{R}^{d}\)
- key:\(\vec{k_{i}} = \vec{x_{i}} W^{K} \in \mathbb{R}^{d}\)
- value:\(\vec{v_{i}} = \vec{x_{i}} W^{V} \in \mathbb{R}^{d}\)
其中,\(W^{Q}, W^{K}, W^{V}\) 分别为 \(d \times d\) 的参数方阵,那么 \(\vec{q_{i}}, \vec{k_{i}}, \vec{v_{i}}\) 皆为 \(d\) 维行向量。对于 \(1 \leq i \leq n\),可以合并写为矩阵形式,i.e.,
如上所示,\(\vec{w^{Q}_{i}}, \vec{w^{K}_{i}}, \vec{w^{V}_{i}}\) 为 \(d \times 1\) 的列向量 for \(\forall 1 \leq i \leq d\)。
现在,对于 word embedding \(\vec{x_{i}}\),已求得其对应的\(\vec{q_{i}}, \vec{k_{i}}, \vec{v_{i}}\),因此 \(\vec{x_{i}}\) 的 attention 记作:
其中,\(q_{i}k_{i}^{T}\) 与 \(q_{j}k_{j}^{T}\) 代表了 query 与 key 的内积,结果为标量。则 \(A_{i}(q_{i}, K, V)\) 的维度与最后乘上的 value \(v_{i}\) 相同,即为 \(1 \times d\) 的行向量。由于一共有 \(n\) 个 word embedding (\(1 \leq i \leq n\)),对应地,最终也应有 \(n\) 个维度为 \(1 \times d\) 的attention。写作矩阵形式为:
\(A(X)\) 即为 \(n \times d\) 的矩阵,softmax 定义为:
注意,最终式中除以\(\sqrt{d}\) 的原因是,维度 \(d\) 的增大会导致整个向量的方差增大,因此更容易出现极端值(即非常大与非常小的值),使 softmax 的梯度变得极小。
从 Nadaraya–Watson Kernel Regression 到 Attention
Attention 其实就是 Nadaraya–Watson Kernel Regression 在 Deep Learning 中的应用,核心思想完全一致,实际上这种思想在机器学习中随处可见,尤其在非参估计(Non-parametric estimation)中。
线性回归及其衍生(e.g. Lasso, Ridge and etc.)存在的一个缺陷是,如果我们不知道independent variables 与 dependent variables 之间联系的参数形式,那么就无法建立模型并对参数进行估计。因此,Kernel Regression 所解决的便是在没有模型假设的情况下对一个新的 test point \(\vec{x}\) 进行 label 的预测。
一个顺应逻辑的想法是,将新的 test point \(\vec{x}\) 的 local neighborhood \(X\) 中所包含的全部 observed data (or training data)的 label 的平均值视为 estimate \(\hat{y}\),即:
也就是说,对于新的 test data \(\vec{x}\), 它的 label 可以被估计为邻域中所有已知数据的 label 的平均值。当然,我们对于邻域的选择是灵活的,并且 “平均值” 也只是其中一种估计法。总得来说,我们有 Kernel Regression 的一般式:
其中,\(w_{i}(\vec{x})\) 为突显 local observation 的权重,定义为:
对于 Kernel Regression 中 “核” (即kernel,或 localization function) 的选择,一般来说有:
-
Gaussian Kernal: \(\quad K_{h}(x, x^{'}) = e^{-\frac{||x - x^{'}||^{2}}{h}}\)
-
Box Kernel: \(\quad K_{h}(x, x^{'}) = \mathbb{I}_{\left\{ ||x-x^{'}|| \leq h \right\}}\)
-
Triangle Kernel: \(\quad K_{h}(x, x^{'}) = \left[ 1 - \frac{||x - x^{'}||}{h} \right]_{+}\)
Kernel 的选择是灵活的,其本质只是衡量任意 observed data 对一个新数据点的预测值的贡献程度。因此通常满足:对于距待预测数据 \(\vec{x}\) 越近的 \(\vec{x_{i}}\),所得到的函数结果 \(K_{h}(\vec{x}, \vec{x_{i}})\) 应越大。
到这里我们可以很清晰地发现,attention 就是一个运用了 exponential function 作为 kernel 的权重运算结果。因此,attention 的计算也可以形象地写为:
- 根据已知数据 \(x_{i}\) 与相应的 label \(y_{i}\) (\(1 \leq i \leq n\)) ,预测在 \(x\) 处的 label \(y\)。\(x\) 即为要查询的 query,\(x_{i}\) 即为 key,\(y_{i}\) 即为 value,满足:
同时,这也揭示了为什么它的名字叫做 “attention(注意力)”,这个注意力就像 Kernel Regression 我们取的 local neighborhood,代表了我们在预测 \(\vec{x}\) 的 label 时,注意力放在了结果权重大的 neighborhood 中,而对于 neighborhood 以外,权重相对很小,因此不需要过分关注。
Attention 结构的意义
现在我们知道:
其中 \(Q = X W^{Q}, K = X W^{K}, V = X W^{V}\)。
我们知道,\(X W^{Q}\) (\(XW^{K}, XW^{V}\) 同理) 的本质是将 \(X\) 中的各行向量:\(\vec{x_{1}}, \vec{x_{2}}, \ldots, \vec{x_{n}}\) 变换到 \(W^{Q}\) 中以各列向量:\(\vec{w^{Q}_{1}}, \vec{w^{Q}_{2}}, \ldots, \vec{w^{Q}_{d}}\)为基所表示的向量空间中。所得新矩阵的第 \(m\) 列,为 \(X\) 在 \(W^{Q}\) 的第 m 个基(即 \(\vec{w^{Q}_{m}}\))上的投影。 那么, 对于公式中分子 \(Q K^{T}\),本质上是变换到两个向量空间中的 \(X\) 的矩阵相乘,
从实际意义上可以理解为:
以上的矩阵运算实际上是令 \(\vec{x_{1}}, \vec{x_{2}}, \ldots, \vec{x_{n}}\) 两两分别做内积(包括与自身),而向量内积:
其中 \(\theta\) 为向量 \(a, b\) 之间的夹角。因此,内积运算反映了两个向量相似度。当两个向量越相似,即夹角越小,i.e. \(\theta \rightarrow 0, \cos \theta \rightarrow 1\),导致内积越大,也就是其中一向量越能 “代表” 另一向量,通俗的解释即: “注意力在此处更集中”。
本文来自博客园,作者:车天健,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https://www.cnblogs.com/chetianjian/p/16684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