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项目管理发展职业生涯

Posted on 2010-04-05 17:04  pumeifen  阅读(757)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运用项目管理发展职业生涯

Using project management development professional profession

王惠云

(甘肃省项目管理学会  甘肃  兰州  730030)

摘要:一个人的职业生涯,贯穿一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用项目管理科学地将其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明确每个阶段的特征和任务,做好规划和控制,对更好地从事自己的职业,实现确立的人生目标,非常重要。用项目管理规划职业生涯;用项目管理控制职业生涯;用项目管理拓展、延伸职业生涯;极大的拓宽视野、全面提升个人素质和能力;增加就业竞争机会、提升个人资源市场价值。我们无法选择命运,但我们可以改变命运,把职业生涯当作人生的重要项目去管理,必将创造出辉煌职业生涯。

 

关键词:项目管理   职业生涯  自我认知  职业锚

 

引言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时代的主流。而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是人的良性生存和全面发展,人的良性生存和全面发展的关键就是职业生涯。职业生涯的内涵主要是指从事一项职业所具备的知识、观念、心理素质、经验、能力、内心感受、职业环境等因素的组合及其变化过程。如何发展职业生涯已成为每个人必须回答的人生命题,它需要先进的、科学的、有效的管理方法和工具,项目管理无疑是最佳选择。项目管理的精髓就是计划与控制,把职业生涯作为一个人一生中的重大项目进行项目管理,做好规划和控制,用项目管理的科学性、开放性、创新性拓展职业生涯。

 

1项目管理规划职业生涯

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一个人对其一生中所承担职务相继历程的预期和计划,包括一个人的学习,对一项职业或组织的生产性贡献和最终退休。随着个体价值观、家庭环境、工作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每个人的职业期望都有或大或小的变化,因此它又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对于个体来说,职业生涯规划的好坏必将影响整个生命历程;对企业而言,如何体现公司“以人为本”的人才理念,关注员工的人才理念,关注员工的持续成长,职业生涯规划是一种有效的手段。而对每个人而言,职业生命是有限的,如果不进行有效的规划,势必会造成生命和时间的浪费。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必须从确立目标开始,是为了实现“满足或超越职业生涯有关各方对职业生涯的要求与期望”这一目标服务的。  

1.1 职业生涯的目标

我们常常提到的成功与失败,不过是所设定目标的实现与否,目标是决定成败的关键。个体的人生目标是多样的:生活质量目标、职业发展目标、对外界影响力目标、人际环境等社会目标……整个目标体系中的各因子之间相互交织影响,而职业发展目标在整个目标体系中居于中心位置,这个目标的实现与否,直接引起成就与挫折、愉快与不愉快的不同感受,影响着生命的质量。确立职业目标,发展职业生涯,使得满足或超越个体职业相关方对个体职业的要求或期望。

1.1.1认知自我

确立职业目其最基础的工作首先是要知己,即要客观全面认清自我,充分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能力结构、职业锚、行为风格、自己的优势与劣势等。只有正确的认识自己,才能进行准确的职业定位并对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做出正确的选择,才能选定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生涯路线,才能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做出最佳选择。在客观认识自我方面,我们至少需要了解以下七个方面:优点---职业优势;缺点——职业劣势;喜欢干什么——职业兴趣; 能够干什么——职业技能;适合干什么——个人特质;最看重什么——职业锚; 人、岗是否匹配——胜任力特征。人才素质测评是全面、科学地认识自我的有效手段和工具。认知自我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哈佛大学的入学申请要求必须剖析自己的优缺点,列举个人兴趣爱好,还要列出三项成就并作说明,从中可见一斑。 

 1.1.2环境分析 

   除了要正确客观地认识自我,还必须进行环境分析,更多地了解各种职业机会,尤其是一些热门行业、热门职位对人才素质与能力的要求。深入地了解这些行业与职位的需求状况,结合自身特点评估外部事业机会,才能选择可以终生从事的理想职业。机遇分析:一是预计今后5年,我国经济将继续以7%左右的速度增长。这给大学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很大就业空间,就业总体形势较好;二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与世界的一体化进程将加快,国外的资本、技术介入将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将有利于吸引大学生就业.。挑战分析:一是国际经济面临衰退的严峻形势使全社会的整体就业压力加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同样不容乐观;二是我国连续扩大招生规模,使毕业生数量跳跃式增长,而社会有效需求在短期内增幅有限。面对机遇与挑战,对职业机会的评估需要理性评估,真正做到知己知彼,切忌想当然,对不熟悉的行业和职位不切实际的向往,结果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进入城中,一入围城马上受到现实冲击(reality shock),迫不急待又要出城,兜兜转转之间,年已蹉跎,空自消磨。每一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离开了这个环境,便无法生存与成长。只有对这些环境因素充分了解,才能做到在复杂的环境中避害趋利,使你的职业生涯规划具有实际意义。

1.1.3确定职业目标和路径 

   职业目标的选择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人生事业的成功与失败。据统计,在选错职业目标的人当中,超过80%的人在事业上是失败者。正如人们所说的“女怕嫁错郎,男怕选错行”。由此可见,职业目标选择对人生事业发展是何等重要。正确的职业选择至少应考虑以下几点:兴趣与职业的匹配;性格与职业的匹配;特长与职业的匹配;价值观与职业的匹配;内外环境与职业相适应。职业目标确定后,向哪一条路线发展,此时要做出选择,以便使自己的学习、工作以及各种行动措施沿着你的职业生涯路线或预定的方向前进。职业生涯指导师、职业生涯规划测评可以给我们一定的帮助。   

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是制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和选择职业发展路径,通过前面两个步骤,对自己的优势劣势有了清晰的判断,对外部环境和各行各业的发展趋势和人才素质要求有了客观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与符合实际的短期目标、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

短期目标: 大学毕业前后3年内,在外企(或合资、国企或私企、或考公务员)找到一份有发展前途,待遇丰厚的工作。工作初期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提高各种工作实务和技能,积累经验。

中期目标:在5年内能达到部门主管的位置,(eg.营销主管,行政经理等。)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水平。 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所学专业,确定未来发展方向。

长期目标:在职业生涯中,积累财富、丰富生活,为自己谋福利、为社会作贡献,拥有幸福家庭、快乐的人生。

1.2 时间规划    职业生涯是个体复杂漫长的职业过程,一般来说工期长达五十年。围绕职业生涯的目标,对未来五十年分阶段作初步规划如下:   

 

    第一阶段(3-7年)——学业有成期:充分利用校园环境及条件优势,认真学好专业知识,培养学习、工作、生活能力,全面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作好就业准备。 主要完成以下内容:改善学历、知识结构,提升自身学历层次,掌握专业知识技能;英语通过四、六级,通过计算机等级认证,通过相关专业资质认证(比如IPMP);开始接触社会、工作、熟悉职业环境。自我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关注沟通能力、个人发展。 

  第二阶段(3-5年)——职业适应期: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从学校走上工作岗位,是人生事业发展的起点。如何起步,直接关系到今后的成败。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选择职业。在充分做好自我分析和内外环境分析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设定人生目标,制定人生计划。再一个任务,就是重塑良好形象。特别是初涉职场,总认为自己有知识,有文化,到单位工作后不屑于做零星小事,做人做事有许多不足,可以说是一个危机。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坚持学习。根据日本科学家研究发现,人一生工作所需的知识,90%是工作后学习的。这个数据足以说明参加工作后学习的重要性。    第三阶段(30年)——职业成熟期:这是一个充满艰辛、快乐、收获的阶段,饱尝人世间的冷暖沧桑,拼搏在职场内外,相伴着成功、失败、喝彩、打击......付出与收获并非正比例函数,时间与成绩的曲线千变万化。这个阶段有两个重要内容:一是脚踏实地的干,只有在自己的岗位上,踏实创新的贡献自己的力量,才能拥有较为满意的职位。同时尽职尽责扮演好多种社会角色,拥有一个完美的家庭。二是高瞻远瞩的看,开拓创新、适时调控。也就是在这个阶段,要努力满足或超越职业相关方的要求或期望,包括自己、社会、父母、配偶的期望。      第四阶段(10年)——职业衰退期 

  此阶段是人生的转折期,无论是在事业上继续发展,还是准备退休,都面临转折问题。由于医学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此时乃至以后的十几年,都能身体健康,照样工作,所以做好晚年生涯规划十分重要。日本的职工一般是45岁时,开始做晚年生涯规划;美国是50岁时做晚年生涯规划。我国按退休年龄提前5年做晚年生涯规划即可。这一阶段主要是调整好心态,做好重点转移。以身体健康为中心,整合资源、确立目标,制定晚年生涯规划;从职业型转移到生活型,为职业生涯画上圆满的句号。

    

2用项目管理控制职业生涯

    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任何计划并不是永久不变的,他是带有灵活性的。要善于发现变化并适应变化,要不断的调整自己的计划,为自己重新定位,以求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位置。项目管理就是做好计划,关注变化,控制执行。计划固然好,但更重要的在于其具体实践并取得成效。任何目标,只说不做到头来都会是一场空。然而,现实是未知多变的,定出的目标计划随时都可能遭遇问题,要求有清醒的头脑,用项目管理的理念进行控制。主要是对职业成熟期的职业状态按照PDCA循环的控制思想进行调控。

2.1职业成长期(三十岁至四十岁)这个时期是一个人风华正茂之时,是充分展现自己才能、获得晋升、事业得到迅速发展之时。此时的任务,除发奋努力,展示才能,拓展事业以外,对很多人来说,还有一个调整职业、修订目标的任务。人到30多岁,应当对自己、对环境有了更清楚的了解。看一看自己选择的职业、所选择的生涯路线、所确定的人生目标是否符合现实,是否满足内心深处的欲望,如有出入,应尽快调整。

2.职业发展期(四十岁至五十五岁)这一阶段,是人生的收获季节,也是事业上获得成功的人大显身手的时期。对于到了这个年龄仍一无所得、事业无成的人应深刻反省一下原因何在?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找出客观原因,才能解决人生发展的困阻,把握今后的努力方向。此阶段的另一个任务是继续“充电”。很多人在此阶段都会遇到知识更新问题,特别是近年来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知识更新的周期日趋缩短,如不及时充电,将难以满足工作需要,甚至影响事业的发展。

.3与时俱进、灵活调整 

  影响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的因素诸多。有的变化因素是可以预测的,而有的变化因素难以预测。在此状况下,要使职业生涯规划行之有效,就须不断地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评估与调整。其调整的内容包括:职业的重新选择;职业生涯路线的选择;人生目标的修正;实施措施与计划的变更;知识结构的更新等等。职业发展过程中理想与现实的脱节几乎人人都会碰上,对职业人来说,有些是致命的,有些却能走通另一条路。发生这种情况时,最不可取的态度是急于求成,消极对待当前工作。正确的做法是——稳定中求发展。每个人的职业生涯里都会遇到危机,有竞争的危机,也有失业的危机。所以,只有早做准备、多做准备,才不会在危机来临之时抓瞎。历来就有技不压身的古训,同样的机会摆在面前,谁会得越多谁胜算越大。不断追求更高目标,调动主动学习能力,建立自己的职业思考结构。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攻读在职研究生,进修,或者出国深造,以适应更高层次的需求。 

3用项目管理拓展、延伸职业生涯

对于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用项目管理作了规划和控制,还要在方法上关注以下要素:确定个体理想生存状态;了解个体各方面素质特征和大的不可改变的社会现实环境,修订理想状态为可行的目标;确定职业兴趣、理想职位和适宜工作氛围;确定达到理想职业的可行性路线,制定短、中、长期职业进程;确定目前状态和短期目标间的差距,寻找切入点,开始执行职业生涯规划;阶段性小结、反思,并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与控制进行科学的修订。

3.1终生学习、高效行动 

  在确定了职业生涯目标后,行动便成了关键的环节。没有达成目标的行动,目标就难以实现,也就谈不上事业的成功。这里所指的行动,是指落实目标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工作、训练、教育、轮岗等方面的措施。例如,为达成职业目标,在工作方面,你计划采取什么措施,提高你的工作效率?在业务素质方面,你计划学习哪些知识,掌握哪些技能,提高你的业务能力?在潜能开发方面,采取什么措施开发你的潜能等等,都要有具体的计划与明确的措施。并且这些计划要特别具体,以便于定时检查。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说,企业未来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是比竞争对手学习的更快和更好,个人也是一样。我们现在的时代是终生学习的时代,要取得事业上的成功,重要的是不断更新知识、提升能力,才能保持自己的职业竞争力,逐步达到自己设定的职业目标。             

3.2 开拓视野,海纳百川

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也在逐步的完善,开始关注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有一些公司甚至开始尝试把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列为部门工作的战略组成部分,以协调员工个人的职业生涯目标与企业发展愿景,以此来组建更有凝聚力的职工队伍,更有效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职业生涯规划与控制是一项精密的工程,要做好这个工程,所需要的不仅仅是经验、学历、热情、责任,更需要严谨的思考、科学的方法体系、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投入等等。主动涉足心理学、咨询学、管理学、社会学等领域,关注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人文教育等社会热点。经常性地与职业指导师、人力资源专家开展关于职业发展的谈话交流,评析案例,听取专家意见;弘扬人文精神,极大地丰富自己的人生,创建人文自我。

  当然,事在人为,再优秀、再动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也取代不了个人的主观努力。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是建立目标、树立信心,职业生涯规划只是走向成功的必要手段,能否成功则主要取决于个人的努力。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山峰,雕刻着理想、信念、追求、抱负;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森林,承载着收获、芬芳、失意、磨砺。一个人,若要获得成功,必须拿出勇气,付出努力、拼搏、奋斗。成功,不相信眼泪;成功,不相信颓废;成功不相信幻影,未来,要靠自己去打拼!

 

     

 

参考文献:

[1] 徐凌功.未来十年热门职业[M].中国经济时代出版社,2004.

[2]白思俊.现代项目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3]托马斯·J·伦纳得拜伦·劳森.智慧超群的培训师[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