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时钟为什么是48MHz
在学习2440的USB配置时钟中,发现它的时钟需要设置成48MHz固定的,这个我就来兴趣了,为什么这里面USB的时钟一定要是48M呢?在网上找了众多文章,都是讲解如何配置2440的MPLL和UPLL,根据外部晶振来设置不同的参数,先配置UPLLCON,再配置MPLLCON,
但我需要的不是这个,是它背后的原因。于是,开始了找寻答案的旅程。
先还是从datasheet中找:
对UPLLCON的配置,都是采用固定值:
从下面来时钟配置来看:
UPLL实际产生固定96MHZ的频率,二分频给USB主机使用,一分频给Camera采样使用
从寄存器默认值设置来看:
从datasheet上面种种介绍来看,S3C2440内部的USB控制器模块时钟使用的频率固定为 48MHz。
从6410上面的USB Host时钟设置上来看,也是如此:
这里,问题就来了,为什么要设置成固定的48MHz,这个数据对于USB传输来说,有什么意义?
通过网上了解USB速度相关的知识:
USB 1.1
低速(low-speed) 传输速率 1.5Mbps
全速(full-speed) 传输速率 12Mbps
标准脉冲时钟为12MHz,总线脉冲时钟为1KHz,也就是说,每个1ms,USB主机控制器在USB线缆上产生一个时钟脉冲序列,这个为帧开始数据包(SOF)
USB 2.0 在USB 1.1 的基础上,向下兼容,并增加高速模式
USB 2.0
低速(low-speed) 传输速率 1.5Mbps
全速(full-speed) 传输速率 12Mbps
高速 (high-speed)传输速率 480Mbps
USB 3.0 在USB2.0的基础上,向下兼容,增加了超高速模式(super speed)
USB 3.0
低速(low-speed) 传输速率 1.5Mbps
全速(full-speed) 传输速率 12Mbps
高速 (high-speed)传输速率 480Mbps
超高速(Super Speed)传输速度4.8Gbps
上述速度均为理论传输最高数值,单位为Mbps,如需化为MB/S,需要除以8. 在实际使用中,需要兼容其他系统的速度,往往会打个8折。
上网翻来USB2.0规范,在 5.12.2 节 USB Clock Model 和7.1.17 Cable Attenuation l一节中,发现一点有用的东西,先摘录如下:
USB的时钟模型:
UBS的电缆衰减:
结合USB传输规定,线缆的最大长度不超过5米,USB级联不能超过5级。同时,在一个USB系统中,USB device 和USB Hub总数不能超过127个,所有的USB device都连接在USB Hub。一个USB HOST总是与一个USB Root Hub相连,USB Hub为每个端口提供 100mA电流供设备使用。
另外,这里也寻找了一些答案:
http://www.edaboard.com/thread91063.html
USB控制器接收部分的数字部分工作在60MHz,8位模式。当接收到高达480Mbps的数据时,为了从数据线中恢复时钟信号和数据信号,USB使用Delay-locked loop(DLL)来产生采样时钟,将采样的数据保存到弹性缓冲器中,弹性缓冲器再将数据以60MHz的时钟导出到数字部分。
最后在这里找到一些有用的回答:http://electronicdesign.com/boards/480-mbitss-signal-integrity-becomes-issue-usb-20-designs
最后总结一下:
USB总线时钟设置为48MHz,一部分是传输电缆本身的衰减因素,另一部分,为了兼容USB1.1的低速传输,还有的就是规范上的一些限制吧。
目前,就网上的资料就找到这么多,在找寻答案的同时,发现如下一些好文章,现在给出来:
这篇文章里面,介绍了USB Connector相关知识:
http://www.beyondlogic.org/usbnutshell/usb2.shtml
这篇文章总结了常用总线频率,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