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倾听》读书笔记
《只需倾听》读书笔记
读前杂谈
读完《只需倾听》,感慨颇多,深深为自己以往的那些错误的想法和不得当的行为感到后悔。生活在很多人和人之间产生的问题其实都很容易化解,只是之前我们都没有掌握到正确的方法而已。
作为一个技术为主的个人,曾经认为只要有了技术,有了本事就可以,于是忽略了人和人之间沟通的重要性。以为只要手执利剑,就能保护自己心爱之人。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等到自己长大了,经历了人生中的许多风雨,忽然发现,就算是自己专业技术再好,也还是不能完全的保护到另外一个人,有些时候,伤害心爱之人的就是我自己。在一些不经意的交流里面,就把对方伤害了。
正因为如此,我也逐渐意识到人和人的沟通存在很多问题,希望自己能够在沟通中如鱼得水,至少也是进退有度,而不是向现在一样磕磕绊绊。曾经看过一些书,但总是不得其道。作为一个不善表达的人,想去要和别人去沟通这种事就头疼,就像是不会游泳的人即将要被拉下水一样难受。
通过之前的一些培训,了解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沟通风格,这种风格就是自己在沟通中形成的沟通方式的归纳,也是对自己沟通风格的改进找到了出发点。可以说,这种培训让我更加了解自我,从而战胜了沟通中的畏惧心理。我不怕下水了,但是我还是不会游泳,这是个问题?
不知道一些沟通的技巧,并且不是那种具备沟通天赋的人,在沟通的过程中往往不会很好的表达自己,处在弱势的地位。在日常生活中,沟通的目的是理解他人的渴望,并做出回应或者让他人理解自己的渴望,并得到回应。在《只需倾听》一书中,更加注重的是理解他人的渴望,并做出回应。
读后感
在工作中,为了更好的完成一项工作或者达到某个共同的目的,往往需要先说服对方,才能进行下去。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沟通的本质是为了更好的完成工作,沟通的方式体现在说服对方的过程中。全书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围绕说服的过程进行讲述。包括
说服是一个从对方从自己的对立面拉到自己的一面的一个过程,如图1所示,一个说服的过程包括了从拒绝到肯听你说的、考虑你说的再到愿意照你说的做、真的去做一直到愉快的做下去。其中肯听你说的到考虑你说称之为接纳阶段。大部分情况是,说服往往在接纳阶段就完全失败了。因此尽管其他步骤也很重要,但是接纳过程的沟通即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本书实际上讲述的是说服的过程,但却是以"倾听"作为标题?
书中还从生理结果方面为我们讲述了接纳对方的生理基础是杏仁核和镜像神经元。镜像神经元,故名思议,是我们理解对方感受,体会他人情绪,产生同理心的物质基础。忽略这一事实,即使你争辩中把对方说的哑口无言,但是对方未必就会服你。因此,为了真正说服对方并赢得对方,我们要深刻理解镜像神经元的奇特之处。就像一面镜子,如果你希望镜中的人笑,那么你不应该指着镜子说一堆理由,你唯一要做的就是笑。这也是为什么书中实际为什么讲述的是说服的过程,但却是以"倾听"作为标题的一个原因。
图 1 说服的过程
在沟通的奥秘中,作者提到了这个说服的过程。在作者看来,最最重要的一点是说服决定不是征服,不是以一个优势地位强压对方,而是以平等的姿态引导对方。而这种引导,是其对方内心深处的赞同为前提的,说服对方的过程中,需要了解对方的内心的想法。因此在沟通的技巧上,多是先倾听,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开放式提问,反问等进行,因此"倾听"也成了沟通方法的第一步。
沟通的方法
对我而言,拥有的渴望,却缺乏得当方法的人而言,书中介绍的12中沟通方法无疑是及时的春雨。统计了一下这12中方法可以发现,这12种方法都用在了接纳过程。唯一一个重量级的感谢或道歉不仅在让对方愉快的去做阶段产出作业,也是接纳过程中让对方肯听你说话的一剂强心针。
图 2 12种沟通的技巧分布
这些方法中并不是完全遵循必须完全到达前一步骤才能使用这种方式,有些方式可以跨步骤使用。如重量级的感谢或道歉这种方法有时候可以直接让对方愉快的去做你希望的事情。但是这种方法不能常用,因为他实在是太强了,难保对方多次过后会"上瘾"。
有些方法,简单易上手,不仅可以用来与对方沟通,也可以与自己沟通。如"真的不可能吗",这种提问可能会让对方认真的考虑你说的话,也许不行只是比较困难而言,最后就变成行了,对自己来说,要改变下自己遇到问题时的口头禅了,不要说"完了,这个问题搞不定",而是说"完了,这个问题该怎么搞",以使自己保持淡定,因为"取胜之道,就是在压力之下保持镇定"。
此书有如涓涓细水,款款道来,让我对于沟通有了更大的自信,但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日后的工作生活中,还要多多运用体会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