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经(技术)

面经(技术方面)

0.java基础部分

0.1.DTO,DAO,POJO,VO,BO,Entity,Service,Controller 约定成俗命名

  • DTO(Data Transfer Object):数据传输对象,通常用于在不同层之间传递数据。DTO 类型的对象通常包含与某个业务领域相关的数据信息,但不具有任何行为(方法),并且通常是只读的。DTO 可以用来减少分布式应用程序中的远程调用数量,从而提高应用程序的性能。
  • DAO(Data Access Object):数据访问对象,用于访问数据库或其他数据存储方式(如文件、缓存等)。通常,DAO 封装了对数据存储的访问细节,并且提供了一些方便的方法来查询、更新、删除或插入数据。DAO 对象通常被设计成与特定的数据源相关联,例如关系数据库、NoSQL 数据库或文件系统。
  • VO(Value Object):值对象,用于封装在业务领域中需要传递的数据。与DTO相似,VO也是只读的,但通常只包含纯粹的数据,而不会包含任何业务逻辑。在Java中,常常使用“XXXVO”的命名方式,其中XXX表示与业务领域相关的名称。
  • BO(Business Object):业务对象,用于表示业务实体或业务流程。BO通常包含与业务逻辑相关的数据和方法,可以对外提供一些服务接口。在Java中,常常使用“XXXBO”的命名方式,其中XXX表示与业务领域相关的名称。
  • POJO(Plain Old Java Object):普通的Java对象,用于表示一个简单的Java类,其中包含一些属性和对应的getter/setter方法。POJO通常没有继承关系、接口实现或注解等特殊标记,是一种简单的数据容器。在Java中,POJO的命名没有固定的规则,通常使用与业务领域相关的名称,例如“User”、“Order”等。
  • Entity:实体类,通常用于表示某个业务领域中的具体实体,例如用户、订单等。Entity通常包含与业务逻辑相关的属性和方法,可以与数据库中的表一一对应。在Java中,通常使用“XXXEntity”的命名方式,其中XXX表示与业务领域相关的名称。
  • Service:服务类,通常用于封装业务逻辑,为上层调用者提供服务接口。Service通常会调用DAO、Entity等其它对象来完成业务处理。在Java中,通常使用“XXXService”的命名方式,其中XXX表示与业务领域相关的名称。
  • Controller:控制器类,通常用于接收客户端请求,执行相应的业务逻辑,并返回响应结果。Controller通常会调用Service、Entity等其它对象来完成业务处理。 在Java中,通常使用“XXXController”的命名方式,其中XXX表示与业务领域相关的名称。

1.一个Map是如何遍历的

在Java中,可以使用Map.Entry的迭代器或forEach方法来遍历Map对象。以下是两种常用的遍历方式:

1. 使用Map.Entry的迭代器

Map<String, Object> map = new HashMap<>();

// 添加一些键值对
map.put("key1", "value1");
map.put("key2", "value2");
map.put("key3", "value3");

// 使用entrySet()方法获取所有键值对
for (Map.Entry<String, Object> entry : map.entrySet()) {
    String key = entry.getKey();
    Object value = entry.getValue();
    System.out.println(key + " = " + value);
}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首先创建了一个名为map的HashMap,并向其中添加了三个键值对。然后,我们获取了所有键值对,并使用一个Forech循环遍历它们。entrySet()方法返回一个Set集合,其中包含了Map中所有的键值对。

2. 使用Map.forEach()方法

从Java 8开始,Map接口提供了一个forEach()方法,该方法允许我们使用Lambda表达式来遍历Map对象的键值对。下面是一个例子:

Map<String, Object> map = new HashMap<>();

// 添加一些键值对
map.put("key1", "value1");
map.put("key2", "value2");
map.put("key3", "value3");

// 使用forEach()方法遍历键值对
map.forEach((key, value) -> {
    System.out.println(key + " = " + value);
});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首先创建了一个名为map的HashMap,并向其中添加了三个键值对。然后,我们使用Map的forEach()方法遍历所有键值对。forEach()方法接收一个Lambda表达式作为参数,该表达式需要包含两个参数:一个是key,另一个是value。


2.Spring的IOC/AOP详解

  • IOC(Inversion of Control) :
    • Spring的IOC是通过BeanFactory和ApplicationContext实现的,其中BeanFactory是Spring中最基本的接口之一,而ApplicationContext在BeanFactory基础上添加了更多的企业级功能。
    • 我们以ApplicationContext为例进行源码分析。当我们使用Spring容器创建应用程序上下文时,容器会扫描所有的Bean定义,并将它们存储在Bean工厂中。当应用程序需要某个Bean时,容器会从Bean工厂中获取该Bean并返回给应用程序。这就是控制反转的体现:应用程序不再负责创建和管理对象,而是将这些任务交给了Spring容器。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例子:
public class MyClass {
    private MyDependency myDependency;

    public MyClass(MyDependency myDependency) {
        this.myDependency = myDependency;
    }

    // ...
}

public class MyDependency {
    // ...
}

public class MyApp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pplicationContext context = new AnnotationConfigApplicationContext(MyConfig.class);
        MyClass myClass = context.getBean(MyClass.class);
        // ...
    }
}

@Configuration
public class MyConfig {
    @Bean
    public MyClass myClass(MyDependency myDependency) {
        return new MyClass(myDependency);
    }

    @Bean
    public MyDependency myDependency() {
        return new MyDependency();
    }
}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首先定义了一个名为MyDependency的类。然后,我们定义了一个名为MyClass的类,该类具有一个构造函数,该函数接受一个MyDependency对象作为参数。最后,我们定义了一个名为MyApp的类,该类使用Spring容器创建了一个MyClass对象,并调用了它的方法。

  • AOP(Aspect Oriented Programming):
    • Spring框架中的AOP实现是基于动态代理的。当Spring容器启动时,容器会扫描所有的Bean定义并查找已声明的切面。然后,针对这些切面,容器会创建代理对象并将其包装在原始Bean的周围。每当应用程序调用被代理的方法时,代理对象会拦截此调用并执行与切面相关的代码。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例子:
@Aspect
@Component
public class MyAspect {
    @Around("execution(* com.example.MyService.*(..))")
    public Object logMethod(ProceedingJoinPoint joinPoint) throws Throwable {
        String methodName = joinPoint.getSignature().getName();
        Object[] args = joinPoint.getArgs();
        System.out.println("calling " + methodName + " with args " + Arrays.toString(args));
        Object result = null;
        try {
            result = joinPoint.proceed();
            return result;
        } catch (Exception ex) {
            // ...
        } finally {
            System.out.println("finished " + methodName + " with result " + result);
        }
    }
}

@Service
public class MyService {
    public void doSomething() {
        // ...
    }
}

@Configuration
@EnableAspectJAutoProxy
@ComponentScan(basePackages = {"com.example"})
public class MyAppConfig {
    // ...
}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首先定义了一个名为MyAspect的切面,该切面使用@Around注释进行注释。然后,我们定义了一个名为MyService的服务类,该服务类具有一个名为doSomething()的方法。最后,我们定义了一个名为MyAppConfig的配置类,该类启用了Spring AOP并扫描了所有被注释的组件。


3.常用数据库的优缺点

Java开发中最常用的数据库有以下几种:

  1. MySQL
  2. Oracle Database
  3. PostgreSQL
  4. MongoDB

下面对每一种数据库进行简要描述:

  1. MySQL:
    • 优点:MySQL是一个成熟的开源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具有稳定性高、使用广泛、社区活跃等优点,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
    • 缺点:相比于其他商业化数据库,MySQL在某些方面功能较弱,例如安全性、数据完整性等。另外,MySQL的默认配置并不适合高并发、高负载的应用程序。
  2. Oracle Database:
    • 优点:Oracle Database是一款功能强大的商业化关系型数据库,具有高可用性、高安全性等优点,可以支持大型企业级应用程序。
    • 缺点:Oracle Database的价格昂贵,不适合小型或中小型企业使用,而且需要专门的DBA(数据库管理员)来维护和管理。
  3. PostgreSQL:
    • 优点:PostgreSQL是一款高度可扩展、稳定、安全的开源关系型数据库,支持多个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对ACID属性(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久性)非常严格。
    • 缺点:PostgreSQL在处理大规模数据时可能会面临性能问题,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进行调优。
  4. MongoDB:
    • 优点:MongoDB是一个高性能、可伸缩、灵活的NoSQL文档数据库,支持面向对象、动态模式等特性,适合存储半结构化或无结构化数据。
    • 缺点:MongoDB不支持事务、数据完整性校验等功能,而且在处理高并发请求时容易出现性能瓶颈。

4.Spring中的常用注解

Spring Framework中有很多注解,以下是几个常用的注解及其使用示例:

  1. @Component
    • 说明:用于将类标识为组件,以便Spring能够自动扫描和管理这些组件。
    • 示例:
@Component
public class MyComponent {
    // ...
}
  1. @Autowired
    • 说明:用于自动装配组件或Bean之间的依赖关系。
    • 示例:
@Component
public class MyComponent {
    @Autowired
    private MyDependency myDependency;

    public void doSomething() {
        myDependency.doSomething();
    }
}

@Component
public class MyDependency {
    // ...
}
  1. @Configuration
    • 说明:用于定义配置类,该类包含了创建Bean的方法。
    • 示例:
@Configuration
public class MyConfig {
    @Bean
    public MyBean myBean() {
        return new MyBean();
    }
}

public class MyBean {
    // ...
}
  1. @RequestMapping
    • 说明:用于将HTTP请求映射到控制器的处理程序方法上。
    • 示例:
@RestController
@RequestMapping("/api")
public class MyController {
    @GetMapping("/users/{id}")
    public User getUser(@PathVariable("id") Long id) {
        // ...
    }

    @PostMapping("/users")
    public void addUser(@RequestBody User user) {
        // ...
    }
}

public class User {
    // ...
}
  1. @Transactional
    • 说明:用于声明事务性方法或类。
    • 示例:
@Service
public class MyService {
    @Autowired
    private MyRepository myRepository;

    @Transactional
    public void save(User user) {
        myRepository.save(user);
    }
}

@Repository
public interface MyRepository extends JpaRepository<User, Long> {
    // ...
}

以上是常用的Spring注解及其使用示例,其他还有很多注解,如@Service@Repository@RestController等。这些注解使得Spring应用程序开发更加便捷和高效。


5.反射的作用,并在java中是如何使用的

Java反射是指在运行时动态地获取类的信息并操作对象的能力。通过反射,我们可以在程序运行时创建对象、调用方法、访问成员变量等。

Java反射的一些常用场景包括:

  1. 动态代理
  2. 注解处理器
  3. 单元测试框架
  4. 框架配置和扩展性

以下是一个使用Java反射的简单示例,它演示了如何使用Java反射来创建对象、获取类信息和调用方法:

class MyClass {
    private int value;

    public MyClass(int value) {
        this.value = value;
    }

    public void printValue() {
        System.out.println("value = " + value);
    }
}

public class Reflection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 通过反射创建对象
        Class<?> clazz = MyClass.class;  // 获取MyClass类的Class对象
        Constructor<?> constructor = clazz.getConstructor(int.class);  // 获取MyClass(int)构造函数
        Object obj = constructor.newInstance(42);  // 使用构造函数创建MyClass对象

        // 调用对象的方法
        Method method = clazz.getMethod("printValue");  // 获取printValue()方法的Method对象
        method.invoke(obj);  // 调用printValue()方法
    }
}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首先定义了一个名为MyClass的类,该类有一个私有成员变量value和一个公共方法printValue()。然后我们编写了一个名为ReflectionDemo的类,该类通过反射的方式创建了一个MyClass对象,并调用了它的printValue()方法。

具体来说,我们通过MyClass.class获取到了MyClass类的Class对象,然后获取该类的构造函数并通过构造函数创建了一个MyClass对象。接着,我们使用getMethod()方法获取了printValue()方法的Method对象,并通过invoke()方法调用该方法。

这样就完成了一个简单的Java反射示例,通过这个示例可以看到,在程序运行期间动态地获取类信息和操作对象是非常方便和灵活的。

6.git中的常用命令

Git是目前最流行的版本控制系统之一,以下是一些常用的Git命令:

  1. git init

    • 说明:创建一个新的Git仓库。
    • 示例:git init my-repo
  2. git clone

    • 说明:从远程仓库克隆一个本地副本。
    • 示例:git clone https://github.com/user/repo.git
  3. git add

    • 说明:添加修改或新建的文件到暂存区。

    • 示例:

      复制代码git add file.txt           # 添加单个文件
      git add .                  # 添加所有修改和新增的文件
      
  4. git commit

    • 说明:将暂存区的所有修改提交到当前分支。
    • 示例:git commit -m "commit message"
  5. git push

    • 说明:将本地分支的修改推送到远程仓库。
    • 示例:git push origin main
  6. git pull

    • 说明:将远程分支的修改合并到本地分支。
    • 示例:git pull origin main
  7. git branch

    • 说明:列出所有本地分支,并标记当前分支。

    • 示例:

      复制代码git branch                  # 列出所有分支
      git branch new-branch       # 创建新分支
      git branch -d old-branch    # 删除旧分支
      git checkout branch         # 切换到指定分支
      
  8. git merge

    • 说明:将两个分支合并。
    • 示例:git merge branch-name
  9. git status

    • 说明:列出当前分支的状态,包括已修改、已暂存和未跟踪的文件。
    • 示例:git status
  10. git log

    • 说明:列出提交历史记录。
    • 示例:git log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Git命令,还有其他很多命令可以用来管理版本控制,如git checkout用于恢复特定版本的文件,git stash用于暂存当前修改等。使用Git命令可以有效地管理代码,提高团队协作效率。

7.git如何回滚到上一次提交版本

在Git中回滚到上一次提交版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完成:

  1. 使用git log命令查看当前分支的提交历史记录,获取需要回滚的提交版本号(commit hash)。

  2. 运行git reset命令将HEAD指向上一个提交版本。Git reset有三种模式,分别是soft、mixed和hard。在这里我们使用mixed模式,该模式会移动HEAD指针和重置暂存区的内容,但不会修改工作区。命令如下:

    git reset --mixed HEAD~1
    

    如果要回退多个版本,只需将数字1替换为回退的版本数即可。

  3. 运行git status命令检查文件状态是否正确,此时文件应处于已修改但未提交状态。

  4. 运行git add命令将需要提交的修改添加到暂存区。

  5. 运行git commit命令提交修改,并在提交信息中说明回滚原因。命令如下:

    git commit -m "Revert to previous commit"
    
  6. 最后,运行git push命令将修改推送到远程仓库。命令如下:

    git push origin branch-name
    

    其中,branch-name是你要推送的分支名。

这样就完成了回滚版本的操作。需要注意的是,Git reset命令可以修改提交历史记录,因此在团队合作开发时应谨慎使用。如果已经将修改推送到远程仓库,其他人在更新代码时可能会遇到问题。建议在回滚版本前先备份代码,以免出现不可预见的错误。


8.git的有几种回滚操作并说下区别

在Git中,有三种常用的回滚操作:git resetgit revertgit checkout。它们的区别如下:

  1. git reset

    git reset命令可以重置当前分支到指定的提交版本,并且可以选择是否保留之前的修改。常见用法是将HEAD指针指向上一个提交版本,然后使用--hard选项删除之前的修改。

    git reset --hard HEAD~1  # 回滚到上一个提交版本并删除修改
    

    如果需要恢复之前的修改,可以使用--soft选项:

    git reset --soft HEAD~1  # 回滚到上一个提交版本但不删除修改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已经将修改推送到远程仓库,则其他人在更新代码时可能会遇到问题。因此在团队合作开发时应谨慎使用git reset命令。

  2. git revert

    git revert命令可以创建一个新的提交来撤销之前的修改。换句话说,它会在提交历史记录中添加一条新的提交,该提交包含了撤销之前修改的内容。

    git revert HEAD  # 撤销最近一次提交
    

    当需要回滚多个提交版本时,可以通过指定commit hash或者范围来实现:

    git revert abc123..def456  # 撤销abc123到def456之间的提交
    

    git revert命令不会修改提交历史记录,因此安全性更高,在团队合作开发时推荐使用。

  3. git checkout

    git checkout命令可以切换分支或者恢复文件到指定的提交版本。当需要撤销修改并恢复文件到之前的状态时,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git checkout -- file.txt  # 恢复file.txt到上一个提交版本
    

    注意,这个操作会覆盖掉当前未提交的修改,因此也应该谨慎使用。

以上是Git中常用的三种回滚操作及其区别。在实际使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回滚方法。


当我们使用git merge操作合并代码但还没add 时,若想取消这次合并,则使用

git merge --abort
但,如果你已经add 了呢,那就git log一下,查看下提交历史操作查看下你想回退到的版本,复制下那个版本的commit id,然后

git reset --hard xxxxxxx(你的commit id)

9.Spring中使用了哪些常用设计模式,并用代码举例说明

Spring框架是目前最流行的Java开发框架之一,它使用了众多设计模式来实现不同的功能。以下是Spring中常用的几种设计模式:

  1. 单例模式

    Spring默认情况下创建的Bean都是单例的,即在整个应用程序上下文中只存在一个Bean实例。这样可以避免重复创建对象,提高系统性能。

    @Component
    public class MySingletonBean {
        // ...
    }
    
  2. 工厂模式

    Spring中的Bean工厂负责创建和管理Bean,在需要时返回相应的Bean实例。通过使用工厂模式,Spring可以隐藏对象创建细节,简化代码结构。

    @Component
    public class MyFactoryBean implements FactoryBean<MyBean> {
        @Override
        public MyBean getObject() throws Exception {
            // 创建MyBean对象并返回
            return new MyBean();
        }
    
        @Override
        public Class<?> getObjectType() {
            return MyBean.class;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isSingleton() {
            return true;
        }
    }
    
  3. 代理模式

    Spring的AOP(面向切面编程)功能基于动态代理实现。通过代理模式,Spring可以在运行时动态地生成代理类,并将横切逻辑插入到原有代码中。

    @Aspect
    @Component
    public class MyAspect {
        @Before("execution(* com.example.MyService.*(..))")
        public void beforeMethod(JoinPoint joinPoint) {
            // 前置通知:在MyService的所有方法前执行
            // ...
        }
    }
    
    @Component
    public class MyService {
        public void doSomething() {
            // ...
        }
    }
    
  4. 观察者模式

    Spring的事件机制基于观察者模式实现。通过定义事件、监听器和发布器,可以将业务逻辑解耦并实现事件驱动。

    @Component
    public class MyEvent extends ApplicationEvent {
        public MyEvent(Object source) {
            super(source);
        }
    }
    
    @Component
    public class MyEventListener implements ApplicationListener<MyEvent>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ApplicationEvent(MyEvent event) {
            // 处理MyEvent事件
            // ...
        }
    }
    
    @Component
    public class MyEventPublisher {
        @Autowired
        private ApplicationEventPublisher publisher;
    
        public void publishEvent() {
            publisher.publishEvent(new MyEvent(this));
        }
    }
    

以上是Spring中常用的几种设计模式,并且还有其他许多设计模式被广泛应用于Spring框架中,如装饰器模式、模板方法模式、适配器模式等。这些设计模式不仅提高了代码的可重用性和可扩展性,而且使得Spring框架更加灵活和易于使用。

10.mybatis中一些常用的设计模式有哪些,并用代码举例详细说明一下

MyBatis 是一款优秀的数据访问框架,它也使用了多种设计模式来实现不同的功能。以下是 MyBatis 中常用的一些设计模式:

  1. 工厂模式

    MyBatis 使用 SqlSessionFactory 来创建 SqlSession,SqlSessionFactory 通过 SqlSessionFactoryBuilder 进行创建。在这个过程中,使用了工厂模式来隐藏对象的创建细节。

    SqlSessionFactory sessionFactory = new SqlSessionFactoryBuilder()
            .build(Resources.getResourceAsStream("mybatis-config.xml"));
    SqlSession sqlSession = sessionFactory.openSession();
    
  2. 构建者模式

    MyBatis 中的配置信息非常复杂,为了方便用户进行配置,MyBatis 使用了构建者模式来组装配置信息。比如,通过 XMLConfigBuilder 类可以解析 mybatis-config.xml 文件并创建 Configuration 对象,然后通过 Configuration 对象构建 SqlSessionFactory。

    InputStream inputStream = Resources.getResourceAsStream("mybatis-config.xml");
    SqlSessionFactoryBuilder builder = new SqlSessionFactoryBuilder();
    SqlSessionFactory sessionFactory = builder.build(inputStream);
    
  3. 模板方法模式

    MyBatis 的 Mapper 接口使用了动态代理来生成 Mapper 实现类,这个过程中使用了模板方法模式。MyBatis 会根据 Mapper 接口的定义生成相应的代理对象,在调用代理对象的方法时,会执行相应的 SQL 语句并返回结果。

    public interface UserMapper {
        @Select("SELECT * FROM user WHERE id = #{id}")
        User selectById(int id);
    }
    
    SqlSession sqlSession = sessionFactory.openSession();
    UserMapper userMapper = sqlSession.getMapper(UserMapper.class);
    User user = userMapper.selectById(1);
    
  4. 装饰器模式

    MyBatis 中的插件机制使用了装饰器模式。MyBatis 的插件可以在执行 SQL 语句或映射语句时动态地修改其行为,比如添加日志、缓存等功能。插件实现类需要实现 Interceptor 接口并在配置文件中进行配置。

    public class LogInterceptor implements Interceptor {
        @Override
        public Object intercept(Invocation invocation) throws Throwable {
            // 添加日志逻辑
            Object result = invocation.proceed();  // 执行被拦截对象的方法
            return result;
        }
    }
    
    <plugins>
        <plugin interceptor="com.example.LogInterceptor">
            <!-- 插件参数 -->
        </plugin>
    </plugins>
    

以上是 MyBatis 中常用的一些设计模式,并且还有其他许多设计模式被广泛应用于 MyBatis 框架中,如代理模式、享元模式、策略模式等。这些设计模式不仅提高了代码的可重用性和可扩展性,而且使得 MyBatis 框架更加灵活和易于使用。


11.linux中的一些常用命令,以及如何查询进程号或者端口号

以下是 Linux 中常用的一些命令及其功能:

  1. ls

    列出目录下的文件和子目录。

    ls [-al] [file/directory]
    

    参数 -a 表示列出所有文件(包括隐藏文件),参数 -l 表示以列表形式输出文件信息。

  2. cd

    切换当前工作目录。

    cd [directory]
    

    参数 .. 表示回到上级目录,参数 ~ 表示回到用户的主目录。

  3. pwd

    显示当前工作目录的路径。

    pwd
    
  4. mkdir

    创建新目录。

    mkdir [directory]
    
  5. rm

    删除文件或目录。

    rm [-rf] [file/directory]
    

    参数 -r-f 分别表示递归删除和强制删除。

  6. ps

    显示进程的状态信息。

    ps [-ef]
    

    参数 -e 表示显示系统中所有进程,参数 -f 表示显示详细信息。

  7. top

    实时显示系统中进程的动态信息。

    top
    
  8. netstat

    显示网络连接、路由表和网络接口等信息。

    netstat [-anp] [protocol]
    

    参数 -a-n 分别表示显示所有连接和使用数字格式显示地址和端口号,参数 -p 表示显示进程信息。

  9. ifconfig

    显示和配置网络接口的信息。

    ifconfig [interface] [up/down]
    

    参数 updown 分别表示启动和关闭网络接口。

查询进程号或者端口号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1. ps

    使用 ps 命令可以查看当前系统中的进程号及其状态信息。例如,要查找名为 java 的进程号,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ps -ef | grep java
    
  2. netstat

    使用 netstat 命令可以查看正在运行的服务及其监听的端口号。例如,要查找端口号为 8080 的服务,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netstat -anp | grep 8080
    

以上是 Linux 中常用的一些命令及其用法,还有许多其他命令也非常实用,如 scp、tar、ssh 等。学习并掌握这些命令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命令行操作技能。

12 redis的数据类型以及redis的使用场景以及持久化

Redis 是一款高性能的键值存储数据库,支持多种数据类型,以下是 Redis 支持的数据类型及其使用场景:

  1. 字符串(string)

    字符串是 Redis 最基本的数据类型,可以存储任何类型的数据,包括数字、字符串和二进制数据等。常用于缓存、计数器和简单的分布式锁等。

    SET key value
    GET key
    
  2. 哈希(hash)

    哈希数据结构存储了字段和对应的值,可以看作是由多个键值对组成的集合。常用于存储对象、配置信息和用户属性等。

    HSET key field value
    HGET key field
    
  3. 列表(list)

    列表是一个有序的链表,每个元素都包含了一个字符串。可以在列表的两端添加或者删除元素,常用于消息队列、排行榜和历史记录等。

    LPUSH key value
    RPUSH key value
    LPOP key
    RPOP key
    
  4. 集合(set)

    集合是由多个不重复元素组成的无序集合,支持集合运算操作(如交集、并集和差集)。常用于去重、好友关系和标签云等。

    SADD key member
    SMEMBERS key
    SUNION key1 key2
    
  5. 有序集合(sorted set)

    有序集合是由多个元素和对应的分值组成的集合,可以根据分值进行排序并返回排行榜。常用于排名、积分榜和热门文章等。

    ZADD key score member
    ZRANGE key start stop
    

Redis 支持多种持久化方式,包括 RDB(快照)和 AOF(追加文件),以下是它们的介绍:

  1. RDB

    RDB 持久化方式是将 Redis 在内存中的数据定期保存到磁盘上的一个快照文件中。该文件通常以 dump.rdb 命名,并保存在 Redis 的工作目录中。当 Redis 重新启动时,会优先加载 RDB 文件恢复之前的状态。

    save # 手动保存 RDB 文件
    
  2. AOF

    AOF 持久化方式是将所有写命令以追加的方式写入一个文件中,该文件通常以 appendonly.aof 命名。当 Redis 重新启动时,会通过重放 AOF 文件中的命令来恢复之前的状态。

    appendonly yes # 开启 AOF
    

    Redis 还支持 AOF 和 RDB 结合使用的方式,即先使用 RDB 备份数据,然后使用 AOF 记录增量数据。

以上是 Redis 中常用的数据类型、使用场景以及持久化方式的介绍。Redis 不仅支持多种数据类型,而且还有足够的性能和可靠性来满足不同的需求。

13.@Autowired实现原理

@Autowired 注解是 Spring 中常用的依赖注入方式之一,其实现原理如下:

  1. 在创建 Bean 实例时,Spring IoC 容器会检查该类中所有带有 @Autowired 注解的属性,判断这些属性是否需要注入。

  2. 对于需要被注入的属性,Spring IoC 容器会根据属性类型进行自动装配,即在容器中寻找与属性类型相同或者子类继承关系匹配的 Bean。

  3. 如果找到了匹配的 Bean,则将其注入到属性中;如果没有找到,则会抛出异常。

@Autowired 的实现主要依靠了 Spring IoC 容器的自动装配功能,其核心代码在 AutowiredAnnotationBeanPostProcessor 类中。该类实现了 BeanPostProcessor 接口,并且重写了 postProcessProperties() 方法,在该方法中实现了 @Autowired 自动装配的逻辑。

具体来说,当容器加载 Bean 初始化之前,AutowiredAnnotationBeanPostProcessor 会检查该 Bean 是否包含 @Autowired 注解,如果包含,则会调用 autowireByName() 或者 autowireByType() 方法进行自动装配。其中,autowireByName() 方法会根据属性名和 Bean 名称进行匹配,而 autowireByType() 方法则会根据属性类型进行匹配。

总的来说,@Autowired 注解实现了 Spring IoC 容器的依赖注入功能,简化了开发人员的代码编写工作。它将对象之间的依赖关系交给 Spring IoC 容器来管理,提高了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测试性。同时,也需要注意该注解可能会带来的约束和复杂度增加。


14.@Autowired会带来什么约束和什么复杂度增加

@Autowired 注解的使用可能会带来如下约束和复杂度增加:

  1. 依赖关系变得隐式化

    @Autowired 注解将对象之间的依赖关系交给 Spring IoC 容器来管理,从而使得依赖关系变得隐式化。这虽然可以简化代码编写工作,但也会让代码更难以理解和维护。

  2. 调试和测试变得困难

    由于依赖关系变得隐式化,因此在调试和测试过程中,很难确定每个对象的依赖关系是否正确。这可能会导致代码出现运行时错误或者测试不覆盖所有的依赖关系的问题。

  3. 需要注意循环依赖

    @Autowired 注解可能会引入循环依赖(即 A 依赖 B,B 又依赖 A),这会导致应用程序无法启动或者运行异常。解决循环依赖的办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构造方法注入,另一种是使用 @Lazy 或者 @DependsOn 等注解进行控制。

  4. 不同的注入方式有不同的优先级

    当一个类中存在多个属性被 @Autowired 注解修饰时,Spring IoC 容器会根据不同的装配方式(如 byType、byName 等)来确定注入优先级。这可能会导致一些属性没有被正确地注入,从而引发异常。

  5. 难以控制 Bean 的生命周期

    @Autowired 注解将对象之间的依赖关系交给 Spring IoC 容器来管理,从而使得 Bean 的生命周期变得难以控制。如果某个 Bean 在容器中创建了多次,就会造成资源浪费和性能下降等问题。

综上所述,虽然 @Autowired 注解可以简化代码编写工作,但也需要注意其带来的约束和复杂度增加。开发人员应该在使用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权衡和选择。


15.java中有哪些锁的机制,并且应用场景是什么,请java代码来详细阐述

Java 中有多种锁的机制,包括 synchronized、ReentrantLock、StampedLock 等,在不同的场景中可以选择不同的锁来实现线程安全。以下是它们的介绍和应用场景:

  1. synchronized

    synchronized 是 Java 中最基本的锁机制之一,基于对象的内部锁实现,可以保证同一时间只有一个线程执行被锁定的代码块。常见于单线程环境下的同步操作。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method() {
        // 同步代码块
    }
    
  2. ReentrantLock

    ReentrantLock 是 Java 中较为灵活的锁机制之一,可以手动控制锁的获取和释放,支持多个线程加锁,且支持公平锁和非公平锁 2 种方式。常见于高并发环境下的同步操作。

    private final Lock lock = new ReentrantLock();
    
    public void method() {
        lock.lock();
        try {
            // 同步代码块
        } finally {
            lock.unlock();
        }
    }
    
  3. StampedLock

    StampedLock 是 Java 8 中引入的一种新型锁机制,基于乐观读写锁的实现,可以提供更好的性能和并发度。常见于读多写少的场景中。

    private final StampedLock lock = new StampedLock();
    
    public void method() {
        long stamp = lock.writeLock();
        try {
            // 写操作
        } finally {
            lock.unlockWrite(stamp);
        }
    }
    
    public void method() {
        long stamp = lock.tryOptimisticRead();
        // 读操作
        if (!lock.validate(stamp)) {
            stamp = lock.readLock();
            try {
                // 读操作
            } finally {
                lock.unlockRead(stamp);
            }
        }
    }
    

以上是 Java 中常用的锁机制及其应用场景的介绍,实际使用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16.java中创建线程有哪些方式,请用java代码详细阐述下

Java 中创建线程有以下 3 种方式:

  1. 继承 Thread 类

    可以通过继承 Thread 类来创建新的线程,需要实现 run() 方法,并在该方法中编写线程要执行的逻辑。

    class MyThread extends Thread {
        public void run() {
            // 线程要执行的逻辑
        }
    }
    
    // 创建并启动线程
    MyThread thread = new MyThread();
    thread.start();
    
  2. 实现 Runnable 接口

    可以通过实现 Runnable 接口来创建新的线程,需要重写 run() 方法,并在该方法中编写线程要执行的逻辑。

    class MyTask implements Runnable {
        public void run() {
            // 线程要执行的逻辑
        }
    }
    
    // 创建并启动线程
    Thread thread = new Thread(new MyTask());
    thread.start();
    
  3. 使用 Executor 框架

    可以通过 Executor 框架来创建线程池和任务,并自动管理线程的生命周期和资源。常用的实现类包括 ThreadPoolExecutorScheduledThreadPoolExecutor 等。

    // 创建线程池
    ExecutorService executor = Executors.newFixedThreadPool(10);
    
    // 提交任务
    executor.submit(new Runnable() {
        public void run() {
            // 线程要执行的逻辑
        }
    });
    
    // 关闭线程池
    executor.shutdown();
    

以上是 Java 中常用的创建线程的方式及其示例代码。在实际使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方式来创建和管理线程,以提高程序的性能和可维护性。

17.java中用尽可能多的方式拼接两个字符串

Java 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拼接两条字符串,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

  1. 使用 String 的 + 运算符

    String str1 = "Hello";
    String str2 = "world";
    String str3 = str1 + ", " + str2 + "!";
    System.out.println(str3); // 输出:Hello, world!
    
  2. 使用 StringBuilder 或者 StringBuffer

    StringBuilder sb1 = new StringBuilder("Hello");
    StringBuilder sb2 = new StringBuilder("world");
    sb1.append(", ").append(sb2).append("!");
    String str3 = sb1.toString();
    System.out.println(str3); // 输出:Hello, world!
    
    StringBuffer sf1 = new StringBuffer("Hello");
    StringBuffer sf2 = new StringBuffer("world");
    sf1.append(", ").append(sf2).append("!");
    String str4 = sf1.toString();
    System.out.println(str4); // 输出:Hello, world!
    
  3. 使用 StringJoiner 或者 String.join()

    StringJoiner sj = new StringJoiner(", ", "Hello ", "!");
    sj.add("world").add("Java");
    String str5 = sj.toString();
    System.out.println(str5); // 输出:Hello world, Java!
    
    String str6 = String.join(", ", "Hello", "world", "Java");
    System.out.println(str6); // 输出:Hello, world, Java
    
  4. 使用 MessageFormat 或者 Formatter

    String str7 = MessageFormat.format("Hello, {0}!", "world");
    System.out.println(str7); // 输出:Hello, world!
    
    String str8 = String.format("Hello, %s!", "world");
    System.out.println(str8); // 输出:Hello, world!
    
  5. 使用 Stream 的 reduce() 方法

    List<String> list = Arrays.asList("Hello", "world");
    String str9 = list.stream().reduce((s1, s2) -> s1 + ", " + s2).orElse("");
    System.out.println(str9); // 输出:Hello, world
    

以上是 Java 中尽可能多的方法拼接两条字符串示例代码。在实际使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来拼接字符串,以提高程序的性能和可维护性。

18.stringbuffer和stringbuild区别

StringBufferStringBuilder 都是用于字符串拼接的类,它们的主要区别如下:

  1. 线程安全性

    StringBuffer 是线程安全的,因此适合在多线程环境中使用;而 StringBuilder 则不是线程安全的,只适合在单线程环境中使用。

  2. 性能

    由于需要维护线程安全性,因此 StringBuffer 的性能比 StringBuilder 要差一些。在单线程环境中,建议使用 StringBuilder 来进行字符串操作,以获得更好的性能。

    在Java 9之后,JVM对StringBuffer在单线程下的性能优化,使得单线程下其性能已经与StringBuilder相当。

  3. API

    StringBufferStringBuilder 的 API 是相同的,都包含了大量的字符串拼接方法,例如 append()insert()delete() 等。

    StringBuffer sb = new StringBuffer();
    sb.append("Hello").append(", ").append("world");
    String str = sb.toString(); // 输出:Hello, world
    
    StringBuilder sb2 = new StringBuilder();
    sb2.append("Hello").append(", ").append("world");
    String str2 = sb2.toString(); // 输出:Hello, world
    

综上所述,StringBufferStringBuilder 都可以用来进行字符串拼接,但是在线程安全性和性能方面有所不同,开发人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在单线程环境下,建议使用 StringBuilder 来进行字符串操作;而在多线程环境下,则需要使用 StringBuffer 来保证线程安全。

19.java中遇到的常见异常,尽可能多的说

Java 中遇到的常见异常有很多种,以下列举了一些:

  1. NullPointerException(空指针异常)

    当程序试图访问 null 对象或者没有初始化的对象时,会抛出 NullPointerException 异常。

    String str = null;
    System.out.println(str.length()); // 抛出 NullPointerException 异常
    
  2. 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下标越界异常)

    当程序试图访问数组、集合等容器中不存在的元素时,会抛出 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异常。

    int[] arr = new int[5];
    System.out.println(arr[5]); // 抛出 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异常
    
  3.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非法参数异常)

    当程序传递非法或不合法的参数时,会抛出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异常。

    StringBuilder sb = new StringBuilder(-1); // 抛出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异常
    
  4. ArithmeticException(算术异常)

    当程序进行除零操作或者其他数学运算错误时,会抛出 ArithmeticException 异常。

    int a = 10 / 0; // 抛出 ArithmeticException 异常
    
  5. ClassNotFoundException(类未找到异常)

    当程序试图加载不存在的类时,会抛出 ClassNotFoundException 异常。

    Class.forName("com.example.MyClass"); // 抛出 ClassNotFoundException 异常
    
  6. IOException(输入输出异常)

    当程序进行输入输出操作时,如果发生错误,就会抛出 IOException 异常。

    FileReader fr = new FileReader("file.txt");
    int c;
    while ((c = fr.read()) != -1) {
        // 处理文件内容
    }
    fr.close(); // 抛出 IOException 异常
    

以上是 Java 中常见的一些异常,实际使用中还需要注意其他异常情况,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20.java在写代码中如何保证线程安全

Java 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保证线程安全:

  1. 使用同步代码块或者同步方法

    可以使用 synchronized 关键字来创建同步代码块或者同步方法,从而保证同一时间只有一个线程访问被锁定的代码块或者方法。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method() {
        // 同步代码块
    }
    
    public void method2() {
        synchronized (this) {
            // 同步代码块
        }
    }
    
  2. 使用 Lock 接口

    可以使用 Lock 接口的实现类(如 ReentrantLock)来创建锁,并手动控制锁的获取和释放,从而保证同一时间只有一个线程访问被锁定的代码块。

    private final Lock lock = new ReentrantLock();
    
    public void method() {
        lock.lock();
        try {
            // 同步代码块
        } finally {
            lock.unlock();
        }
    }
    
  3. 使用原子变量

    可以使用 java.util.concurrent.atomic 包中的原子变量来进行线程安全操作,其中常用的原子变量包括 AtomicIntegerAtomicLongAtomicReference 等。

    private final AtomicInteger count = new AtomicInteger(0);
    
    public void add() {
        count.incrementAndGet(); // 线程安全地增加计数器的值
    }
    
  4. 使用 ThreadLocal 类

    可以使用 ThreadLocal 类来创建与线程相关的变量,从而保证多个线程访问同一个变量时不会相互干扰。

    private final ThreadLocal<SimpleDateFormat> sdf = new ThreadLocal<SimpleDateFormat>() {
        @Override
        protected SimpleDateFormat initialValue() {
            return new SimpleDateFormat("yyyy-MM-dd");
        }
    };
    
    public String format(Date date) {
        return sdf.get().format(date);
    }
    

以上是 Java 中常用的几种保证线程安全的方式。在实际编写代码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以确保程序的正确性和性能。

21. 什么是可重入锁

可重入锁是一种允许同一个线程多次获得同一把锁的机制。在使用可重入锁时,如果线程已经持有了某个锁,在未释放该锁之前,可以再次获取该锁而不会发生死锁或者其他异常情况。

可重入锁的实现原理是为每个锁维护一个计数器,表示当前线程对该锁的持有次数。当线程第一次获取锁时,计数器值为1;当线程再次获取相同的锁时,计数器值将递增;当线程释放锁时,计数器值将递减,直到计数器值为0,表示该锁已被完全释放。

Java中的ReentrantLock就是一种可重入锁,它的lock()方法和unlock()方法都支持重复调用,而且支持公平和非公平两种模式。可重入锁的好处是避免了死锁,提高了程序的性能和效率。但也需要注意,过度使用可重入锁可能会导致代码难以维护和出错。

22.公平和非公平是可重入锁(如Java中的ReentrantLock)所支持的两种模式。

公平和非公平是可重入锁(如Java中的ReentrantLock)所支持的两种模式。

在公平模式下,锁会按照等待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分配给等待线程,即先到先得。如果多个线程同时请求锁,那么这些线程将按照它们发出请求的先后顺序被唤醒,并竞争获得锁。这样可以确保每个线程都有机会获得锁,避免了饥饿现象,但因为需要维护一个队列,所以会带来额外的开销。

在非公平模式下,锁会优先考虑已经处于等待状态的线程来分配锁,如果当前没有等待线程或者等待线程已经执行完毕,则新的请求可以直接获得锁。这样可以减少竞争,提高程序的性能和效率,但可能会导致某些线程长期无法获得锁,产生饥饿现象。

选择公平还是非公平模式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对于对资源的访问要求较为严格的场景,比如实时系统,建议使用公平模式;对于对资源访问效率要求较高的场景,比如高并发系统,建议使用非公平模式。


23. Spring中的事务传播机制,详细用法

Spring中的事务传播机制定义了多个事务方法之间如何进行事务管理和交互。在Spring中,我们可以通过设置@Transactional注解的propagation属性来指定事务的传播行为。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事务传播机制:

  • REQUIRED:默认值,如果当前存在事务,则加入该事务,否则创建一个新的事务;
  • SUPPORTS:支持当前事务,如果当前存在事务,则加入该事务,否则以非事务方式运行;
  • MANDATORY:强制使用当前事务,如果当前不存在事务,则抛出异常;
  • REQUIRES_NEW:创建一个新的事务,如果当前存在事务,则挂起该事务;
  • NOT_SUPPORTED:以非事务方式运行,如果当前存在事务,则挂起该事务;
  • NEVER:以非事务方式运行,如果当前存在事务,则抛出异常;
  • NESTED:嵌套事务,如果当前存在事务,则将该事务作为父事务的子事务运行。

下面是一个使用@Transactional注解的例子,演示了REQUIRED和REQUIRES_NEW两种事务传播机制:

@Service
public class UserServiceImpl implements UserService {

    @Autowired
    private UserDao userDao;

    @Override
    @Transactional(propagation = Propagation.REQUIRED)
    public void updateUser(User user) {
        // 更新用户信息
        userDao.update(user);

        // 调用另一个需要事务的方法
        updateOrder(user.getId(), user.getName());
    }

    @Transactional(propagation = Propagation.REQUIRES_NEW)
    public void updateOrder(long userId, String userName) {
        // 更新订单信息
        orderDao.update(userId, userName);
    }
}

在上面的例子中,当调用updateUser方法时,会开启一个新的事务,并更新用户信息。然后它又调用了updateOrder方法,由于updateOrder使用了REQUIRES_NEW传播机制,因此会再次开启一个新的事务,并更新订单信息。如果更新用户信息或更新订单信息过程中发生异常,则会回滚对应的事务。


24.如果数据库中有张表数据很大,查询很慢将去如何优化

当数据库中某张表数据量很大时,可能会导致查询变慢。以下是几种优化方案:

  1. 建立索引:如果查询的列没有建立索引,可以为该列建立一个索引来提高查询速度。
  2. 分区:将表按照某一列的值进行分区,每个分区单独存储在不同的物理位置上,可以提高查询速度。
  3. 使用缓存:对于经常查询的数据,可以使用缓存来加速访问。可以使用诸如Redis或Memcached等内存数据库来缓存数据。
  4. 优化SQL语句:优化查询语句可以改善查询性能。可以通过优化查询条件、使用合适的关键字以及避免使用子查询等方式来优化SQL语句。
  5. 数据库分片:当单机数据库无法满足需求时,可以使用数据库分片技术来将数据分散到多个数据库实例中,从而提高查询和写入性能。
  6. 使用NoSQL数据库:如果数据量非常大且结构相对简单,可以考虑使用NoSQL数据库(比如MongoDB)来存储数据,从

25. 如何去优化SQL语句

优化SQL语句是提高数据库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以下是几种常用的优化方法:

  1. 使用合适的索引:索引可以加快查询速度,但是使用不恰当的索引可能会降低性能。应该为经常查询的列创建索引,并且避免过多的索引。

  2. 避免使用SELECT *:只选择需要的列可以减少数据传输和I/O操作,从而提高查询效率。

  3. 使用JOIN查询:尽量使用JOIN代替子查询,因为JOIN能够更好地利用索引来实现高效查询。

  4. 避免使用OR:OR操作符会导致数据库无法使用索引,因此应该尽量避免使用OR。

  5. 使用EXISTS代替DISTINCT:当需要查询是否存在某些记录时,使用EXISTS比使用DISTINCT更加高效。

  6. 避免使用函数:在查询中使用函数会使得索引失效,因此尽量避免使用


26. 索引失效的场景有哪些

索引失效是指在查询时数据库无法使用索引来加速查询,通常会导致查询速度变慢。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索引失效场景:

  1. 在WHERE子句中对列进行了函数操作或类型转换,如:CONVERT、CAST等。

  2. 在WHERE子句中使用了NOT操作符或者<>、!=等不等于操作符。

  3. 在WHERE子句中使用了模糊匹配操作,如:LIKE ' %abc% '等。

  4. 在WHERE子句中使用了OR操作符,因为OR操作符会使得索引失效。

  5. 在连接表时,连接条件没有使用索引字段。

  6. 对于某些数据分布比较均匀的列,如果使用索引查找结果集很大时,也可能会导致索引失效。

  7. 当查询结果集超过一定数量时,数据库可能会放弃使用索引,这个临界值通常称之为阈值。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并不是所有导致索引失效的情况,而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在实际环境中,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索引是否会失效,并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来提高查询效率。


27 关于mysql中有哪些锁的机制,请举例具体说明下,列出sql语句

MySQL中有多种锁机制,以下是其中几种:

  1. 共享锁(Shared Lock)

共享锁也称为读锁,多个事务可以同时持有共享锁。共享锁不会阻塞其他事务的读请求,但会阻塞其他事务的写请求。

使用SELECT语句时,可以通过FOR SHARE或LOCK IN SHARE MODE添加共享锁:

-- FOR SHARE
SELECT * FROM table_name WHERE id = 1 FOR SHARE;

-- LOCK IN SHARE MODE
SELECT * FROM table_name WHERE id = 1 LOCK IN SHARE MODE;
  1. 排它锁(Exclusive Lock)

排它锁也称为写锁,只允许一个事务持有排它锁,其他事务无法同时持有共享锁或排它锁。排它锁会阻塞其他事务的读写请求。

使用UPDATE、DELETE和INSERT语句时,会自动获取排它锁:

UPDATE table_name SET column_name = 'value' WHERE id = 1;
DELETE FROM table_name WHERE id = 1;
INSERT INTO table_name (column1, column2) VALUES ('value1', 'value2');
  1. 行锁(Row Lock)

行锁是对表中的一行数据进行加锁,只对当前操作的行有效。行锁可以是共享锁或排它锁。

在InnoDB存储引擎中,当执行UPDATE、DELETE或SELECT ... FOR UPDATE等语句时,会自动对当前操作的行加排它锁:

UPDATE table_name SET column_name = 'value' WHERE id = 1;
DELETE FROM table_name WHERE id = 1;
SELECT * FROM table_name WHERE id = 1 FOR UPDATE;

以上是MySQL中常见的几种锁机制及其使用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锁机制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28.关于mysql中乐观锁和悲观锁,请用sql代码详细举例说明

在MySQL中,乐观锁和悲观锁是常用的两种锁机制。

  1. 乐观锁

乐观锁指的是在操作数据时,假定其他事务不会同时修改同一行数据。为了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在进行更新操作前,需要先检查该行数据是否被其他事务修改过,如果没有修改,则允许更新,否则回滚当前事务。

以下是一个使用乐观锁的示例:

-- 创建表
CREATE TABLE user (
    id INT PRIMARY KEY,
    name VARCHAR(20),
    age INT,
    version INT DEFAULT 0
);

-- 插入数据
INSERT INTO user (id, name, age) VALUES (1, 'Alice', 18);

-- 更新数据
UPDATE user SET name = 'Bob', version = version + 1 WHERE id = 1 AND version = 0;

在上面的代码中,version字段代表乐观锁的版本号。当第一次更新数据时,version字段的值为0。如果在更新数据时,发现version字段的值不为0,则说明已经有其他事务修改了该行数据,此时更新操作将失败。

  1. 悲观锁

悲观锁指的是在操作数据时,假定其他事务会同时修改同一行数据。为了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在操作该行数据时,需要获取排它锁,防止其他事务同时修改该行数据。

以下是一个使用悲观锁的示例:

-- 开启事务
START TRANSACTION;

-- 查询数据并加排它锁
SELECT * FROM user WHERE id = 1 FOR UPDATE;

-- 更新数据
UPDATE user SET age = 19 WHERE id = 1;

-- 提交事务
COMMIT;

在上面的代码中,使用SELECT ... FOR UPDATE语句查询数据时,会自动获取行级排它锁。这样其他事务就无法同时修改该行数据了。

以上是MySQL中乐观锁和悲观锁的示例代码。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锁机制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29 在mybatis中 #和?的区别是什么呢

在Mybatis中,#和?都是用于传递参数的符号,但它们在处理SQL语句时有一些区别。

  • ' #'符号:表示一个占位符,会被解析为预编译语句中的一个值,例如:
<!-- 根据用户ID查询用户信息 -->
<select id="getUserById" resultType="User">
  SELECT * FROM user WHERE id = #{userId}
</select>

上述代码中的#{userId}就是一个占位符,当执行该SQL语句时,Mybatis会将其替换成实际的值,并生成对应的预编译语句。在这个过程中,Mybatis会将变量的类型作为参数类型,因此我们无需手动指定参数类型。

使用# 符号传递参数时,Mybatis会将SQL语句预编译,然后将参数的实际值通过PreparedStatement接口的setXXX方法赋值给占位符,从而执行SQL语句。由于预编译语句只需要编译一次,因此在执行多次相同的SQL语句时,使用#符号传递参数可以提高执行效率。

  • ?符号:表示一个通配符,会被解析为预编译语句中的一个占位符,例如:
<!-- 根据用户名和密码查询用户信息 -->
<select id="getUserByNameAndPwd" resultType="User">
  SELECT * FROM user WHERE username = ? AND password = ?
</select>

上述代码中的两个?符号分别表示查询条件中的用户名和密码,Mybatis会根据传入参数的顺序将其替换成实际的值,并生成对应的预编译语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手动指定参数类型。

使用?符号传递参数时,Mybatis也会将SQL语句预编译,然后将参数的实际值通过PreparedStatement接口的setXXX方法赋值给通配符,从而执行SQL语句。由于每次执行SQL语句都需要重新编译一次,因此在执行多次相同的SQL语句时,使用?符号传递参数可能会影响执行效率。

因此,#符号和?符号在处理SQL语句时有一些区别。如果能确定SQL语句不会改变,或者需要多次执行相同的SQL语句,建议使用#符号传递参数;否则,建议使用?符号传递参数。

30.实际开发中分库,分表,和分库分表可以依据哪些拆分啊,比如是什么瓶颈导致我们需要考虑去拆分一些表。

通常分库分表的几个常见方面;

1. 访问频率:对于高频访问的数据,可以将其存储在单独的数据库或表中,以提高读写性能。
2. 数据大小:对于大量的数据,可以将其拆分到多个表中,以减少单表的数据量,降低存储开销。
3. 数据类型:对于不同类型的数据,可以将其拆分到不同的数据库或表中,便于管理和查询。
4. 数据范围:对于不同范围的数据,可以将其拆分到不同的数据库或表中,便于数据的管理和查询。

分库分表的主要目的在于;数据分摊、提高QPS/TPS、分摊压力、提高可扩展性。比如;比如数据库的读写性能下降,或者单表数据量过大,这时候您就需要考虑进行分库分表操作了。通过拆分数据库,可以将单个数据库的压力分摊到多个数据库上,从而避免单个数据库的性能瓶颈,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扩展性。此外,分库分表还可以解决数据库存储容量的限制,提高数据库的存储能力。

另外在分库分表之后,数据的一致性会受到影响,数据库的管理和维护成本也会增加。因此,在考虑分库分表时,需要仔细权衡利弊,确定是否真的需要进行分库分表操作。也就是你的开发成本问题。因为有分库分表就会相应的引入 canal binlog同步、es、mq、xxl-job等分布式技术栈。

31.关于ConcurrentHashMap

ConcurrentHashMap 是 Java 中的一种并发容器类,它是 HashMap 的线程安全版本。与普通的 HashMap 不同,ConcurrentHashMap 允许多个线程同时读取和写入同一个哈希表,而不需要额外的同步机制。

ConcurrentHashMap 内部使用了分段锁(Segment),将整个 Map 分成多个小的哈希表段(Segment),每个段都维护着一个独立的哈希表,这些哈希表段之间互相独立,因此不同的线程可以在不同的段上进行读写操作,从而实现了高效的并发访问。

ConcurrentHashMap 支持线程安全的 put、get 和 remove 操作,还提供了对于 ConcurrentHashMap 大小的估算、批量操作等相关方法,使得它成为了一个非常强大的并发容器。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示例代码,展示了如何使用 ConcurrentHashMap: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ConcurrentHashMap;

public class MyConcurrentHashMap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oncurrentHashMap<String, Integer> map = new ConcurrentHashMap<>();
        map.put("apple", 1);
        map.put("banana", 2);
        map.put("cherry", 3);

        System.out.println(map.get("banana")); // 输出 2
        System.out.println(map.size()); // 输出 3
    }
}

32.关于lambda表达式

当你在Java中编写代码时,有时需要传递一个函数作为参数给另一个函数,或者需要使用函数式接口(Functional Interfaces)与Lambda表达式来简化代码。

Lambda表达式是一种匿名函数,可以传递给其他方法作为参数,也可以将其存储在变量中。Lambda表达式本质上是只包含一个方法的匿名类的实例。每个Lambda表达式都对应一个函数式接口。函数式接口通常表示一个具有单个抽象方法的接口。这个方法称为函数接口的函数描述符。

Lambda表达式的语法如下:

(parameters) -> expression

(parameters) -> { statements; }

其中,parameters 表示输入参数的列表,可以为空;expression{ statements; } 表示方法体。如果方法体只有一行,则可以省略大括号和分号。

以下是一个例子,展示了如何使用Lambda表达式计算两个数的和:

// 使用Lambda表达式计算两个数的和
int sum = (a, b) -> a + b;
System.out.println(sum); // 输出 7

在上面的代码中,(a, b) -> a + b 就是一个Lambda表达式。它接受两个整数 ab 作为输入参数,并返回它们的和。

Lambda表达式通常用在需要传递一个函数作为参数的方法中,例如Java中的 Stream 类。例如,我们可以使用 filter() 方法和Lambda表达式来过滤一个数字列表中的偶数:

List<Integer> numbers = Arrays.asList(1, 2, 3, 4, 5, 6);
List<Integer> evenNumbers = numbers.stream().filter(n -> n % 2 == 0).collect(Collectors.toList());
System.out.println(evenNumbers); // 输出 [2, 4, 6]

在上面的代码中,Lambda表达式 (n -> n % 2 == 0) 被传递给 filter() 方法,这个Lambda表达式接受一个整数 n 作为输入参数,并返回 n % 2 == 0 的结果,即 n 是否是偶数。filter() 方法会将列表中的每个元素都传递给这个Lambda表达式,并只保留让它返回 true 的元素。

Lambda表达式使Java编程更加简洁和灵活。但是,请注意不要过度使用它们,以确保代码易于阅读和维护。


33.@PostConstruct 注解使用

`@PostConstruct` 是一个注解(annotation),通常用于标记一个方法,表示它会在依赖注入完成之后立即执行。这个方法可以用来执行一些初始化操作。在 Spring 框架中经常使用这个注解来执行一些 bean 属性的初始化工作。使用 `@PostConstruct` 注解的方法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 方法名可以是任意名称。
- 方法不能有参数。
- 方法必须为非静态方法。
- 方法必须被 public 修饰。
- 方法必须被标记为 `@PostConstruct` 注解。

34. 状态模式

状态模式(State Pattern)是一种行为型设计模式,它允许一个对象在其内部状态发生改变时,改变其行为和外观,看起来好像修改了其类。状态模式的核心思想是将对象的状态抽象成不同的类,并通过定义不同状态之间的转换实现对状态的管理。

具体来说,状态模式包含三个角色:环境类(Context)、抽象状态类(State)和具体状态类(ConcreteState)。环境类是一个拥有多种状态的对象,它可以在运行时改变自己的状态;抽象状态类定义了一个接口,用于封装与环境类的一个特定状态相关的行为;具体状态类实现了抽象状态类的接口,并保存了环境类的当前状态,以便根据不同的状态进行相应的处理。

状态模式的优点是:

将各种状态分离,易于扩展和维护。

状态转换变得明确,并且不同状态行为的实现也变得简单。

避免了大量的 if-else 分支判断语句,提高了代码的可读性和灵活性。

总之,状态模式在软件开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适用于那些对象状态的转换比较复杂、需要根据不同状态执行不同操作的场景。
posted @ 2023-04-23 23:15  我想喝杨枝甘露~  阅读(65)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