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的AOP源码解析(一)

Spring AOP 使用介绍,从前世到今生

前面写过 Spring IOC 的源码分析,很多读者希望可以出一个 Spring AOP 的源码分析,不过 Spring AOP 的源码还是比较多的,写出来不免篇幅会大些。

本文不介绍源码分析,而是介绍 Spring AOP 中的一些概念,以及它的各种配置方法,涵盖了 Spring AOP 发展到现在出现的全部 3 种配置方式。

由于 Spring 强大的向后兼容性,实际代码中往往会出现很多配置混杂的情况,而且居然还能工作,本文希望帮助大家理清楚这些知识。

本文使用的测试源码已上传到 Github: hongjiev/spring-aop-learning

目录:

AOP, AspectJ, Spring AOP

我们先来把它们的概念和关系说说清楚。

AOP 要实现的是在我们原来写的代码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包装,如在方法执行前、方法返回后、方法抛出异常后等地方进行一定的拦截处理或者叫增强处理。

AOP 的实现并不是因为 Java 提供了什么神奇的钩子,可以把方法的几个生命周期告诉我们,而是我们要实现一个代理,实际运行的实例其实是生成的代理类的实例。

作为 Java 开发者,我们都很熟悉 AspectJ 这个词,甚至于我们提到 AOP 的时候,想到的往往就是 AspectJ,即使你可能不太懂它是怎么工作的。这里,我们把 AspectJ 和 Spring AOP 做个简单的对比:

Spring AOP:

  • 它基于动态代理来实现。默认地,如果使用接口的,用 JDK 提供的动态代理实现,如果没有接口,使用 CGLIB 实现。大家一定要明白背后的意思,包括什么时候会不用 JDK 提供的动态代理,而用 CGLIB 实现。
  • Spring 3.2 以后,spring-core 直接就把 CGLIB 和 ASM 的源码包括进来了,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不需要显式引入这两个依赖
  • Spring 的 IOC 容器和 AOP 都很重要,Spring AOP 需要依赖于 IOC 容器来管理。
  • 如果你是 web 开发者,有些时候,你可能需要的是一个 Filter 或一个 Interceptor,而不一定是 AOP。
  • Spring AOP 只能作用于 Spring 容器中的 Bean,它是使用纯粹的 Java 代码实现的,只能作用于 bean 的方法。
  • Spring 提供了 AspectJ 的支持,后面我们会单独介绍怎么使用,一般来说我们用纯的 Spring AOP 就够了。
  • 很多人会对比 Spring AOP 和 AspectJ 的性能,Spring AOP 是基于代理实现的,在容器启动的时候需要生成代理实例,在方法调用上也会增加栈的深度,使得 Spring AOP 的性能不如 AspectJ 那么好。

AspectJ:

  • AspectJ 出身也是名门,来自于 Eclipse 基金会,link:https://www.eclipse.org/aspectj

  • 属于静态织入,它是通过修改代码来实现的,它的织入时机可以是:

    • Compile-time weaving:编译期织入,如类 A 使用 AspectJ 添加了一个属性,类 B 引用了它,这个场景就需要编译期的时候就进行织入,否则没法编译类 B。
    • Post-compile weaving:也就是已经生成了 .class 文件,或已经打成 jar 包了,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增强处理的话,就要用到编译后织入。
    • Load-time weaving:指的是在加载类的时候进行织入,要实现这个时期的织入,有几种常见的方法。1、自定义类加载器来干这个,这个应该是最容易想到的办法,在被织入类加载到 JVM 前去对它进行加载,这样就可以在加载的时候定义行为了。2、在 JVM 启动的时候指定 AspectJ 提供的 agent:-javaagent:xxx/xxx/aspectjweaver.jar
  • AspectJ 能干很多 Spring AOP 干不了的事情,它是 AOP 编程的完全解决方案。Spring AOP 致力于解决的是企业级开发中最普遍的 AOP 需求(方法织入),而不是力求成为一个像 AspectJ 一样的 AOP 编程完全解决方案。

  • 因为 AspectJ 在实际代码运行前完成了织入,所以大家会说它生成的类是没有额外运行时开销的。

AOP 术语解释

在这里,不准备解释那么多 AOP 编程中的术语了,我们碰到一个说一个吧。

Advice、Advisor、Pointcut、Aspect、Joinpoint 等等。

Spring AOP

首先要说明的是,这里介绍的 Spring AOP 是纯的 Spring 代码,和 AspectJ 没什么关系,但是 Spring 延用了 AspectJ 中的概念,包括使用了 AspectJ 提供的 jar 包中的注解,但是不依赖于其实现功能。

后面介绍的如 @Aspect、@Pointcut、@Before、@After 等注解都是来自于 AspectJ,但是功能的实现是纯 Spring AOP 自己实现的。

下面我们来介绍 Spring AOP 的使用方法,先从最简单的配置方式开始说起,这样读者想看源码也会比较容易。

目前 Spring AOP 一共有三种配置方式,Spring 做到了很好地向下兼容,所以大家可以放心使用。

  • Spring 1.2 基于接口的配置:最早的 Spring AOP 是完全基于几个接口的,想看源码的同学可以从这里起步。
  • Spring 2.0 schema-based 配置:Spring 2.0 以后使用 XML 的方式来配置,使用 命名空间 <aop />
  • Spring 2.0 @AspectJ 配置:使用注解的方式来配置,这种方式感觉是最方便的,还有,这里虽然叫做 @AspectJ,但是这个和 AspectJ 其实没啥关系。

Spring 1.2 中的配置

这节我们将介绍 Spring 1.2 中的配置,这是最古老的配置,但是由于 Spring 提供了很好的向后兼容,以及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什么配置是什么版本的,以及是否有更新更好的配置方法替代,所以还是会有很多代码是采用这种古老的配置方式的,这里说的古老并没有贬义的意思。

下面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演示怎么使用 Spring 1.2 的配置方式。

首先,我们先定义两个接口 UserServiceOrderService,以及它们的实现类 UserServiceImplOrderServiceImpl

3

3

接下来,我们定义两个 advice,分别用于拦截方法执行前方法返回后

advice 是我们接触的第一个概念,记住它是干什么用的。

4

上面的两个 Advice 分别用于方法调用前输出参数和方法调用后输出结果。

现在可以开始配置了,我们配置一个名为 spring_1_2.xml 的文件:

5

接下来,我们跑起来看看:

6

查看输出结果:

准备执行方法: createUser, 参数列表:[Tom, Cruise, 55]
方法返回:User{firstName='Tom', lastName='Cruise', age=55, address='null'}
准备执行方法: queryUser, 参数列表:[]
方法返回:User{firstName='Tom', lastName='Cruise', age=55, address='null'}

从结果可以看到,对 UserService 中的两个方法都做了前、后拦截。这个例子理解起来应该非常简单,就是一个代理实现。

代理模式需要一个接口、一个具体实现类,然后就是定义一个代理类,用来包装实现类,添加自定义逻辑,在使用的时候,需要用代理类来生成实例。

此中方法有个致命的问题,如果我们需要拦截 OrderService 中的方法,那么我们还需要定义一个 OrderService 的代理。如果还要拦截 PostService,得定义一个 PostService 的代理......

而且,我们看到,我们的拦截器的粒度只控制到了类级别,类中所有的方法都进行了拦截。接下来,我们看看怎么样只拦截特定的方法

在上面的配置中,配置拦截器的时候,interceptorNames 除了指定为 Advice,是还可以指定为 Interceptor 和 Advisor 的。

这里我们来理解 Advisor 的概念,它也比较简单,它内部需要指定一个 Advice,Advisor 决定该拦截哪些方法,拦截后需要完成的工作还是内部的 Advice 来做。

它有好几个实现类,这里我们使用实现类 NameMatchMethodPointcutAdvisor 来演示,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来,它需要我们给它提供方法名字,这样符合该配置的方法才会做拦截。

1

我们可以看到,userServiceProxy 这个 bean 配置了一个 advisor,advisor 内部有一个 advice。advisor 负责匹配方法,内部的 advice 负责实现方法包装。

注意,这里的 mappedNames 配置是可以指定多个的,用逗号分隔,可以是不同类中的方法。相比直接指定 advice,advisor 实现了更细粒度的控制,因为在这里配置 advice 的话,所有方法都会被拦截。

2

输出结果如下,只有 createUser 方法被拦截:

准备执行方法: createUser, 参数列表:[Tom, Cruise, 55]

到这里,我们已经了解了 AdviceAdvisor 了,前面也说了还可以配置 Interceptor

对于 Java 开发者来说,对 Interceptor 这个概念肯定都很熟悉了,这里就不做演示了,贴一下实现代码:

public class DebugInterceptor implements MethodInterceptor {

    public Object invoke(MethodInvocation invocation) throws Throwable {
        System.out.println("Before: invocation=[" + invocation + "]");
        // 执行 真实实现类 的方法
        Object rval = invocation.proceed();
        System.out.println("Invocation returned");
        return rval;
    }
}

上面,我们介绍完了 Advice、Advisor、Interceptor 三个概念,相信大家应该很容易就看懂它们了。

它们有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我们得为每个 bean 都配置一个代理,之后获取 bean 的时候需要获取这个代理类的 bean 实例(如 (UserService) context.getBean("userServiceProxy")),这显然非常不方便,不利于我们之后要使用的自动根据类型注入。下面介绍 autoproxy 的解决方案。

autoproxy:从名字我们也可以看出来,它是实现自动代理,也就是说当 Spring 发现一个 bean 需要被切面织入的时候,Spring 会自动生成这个 bean 的一个代理来拦截方法的执行,确保定义的切面能被执行。

这里强调自动,也就是说 Spring 会自动做这件事,而不用像前面介绍的,我们需要显式地指定代理类的 bean。

我们去掉原来的 ProxyFactoryBean 的配置,改为使用 BeanNameAutoProxyCreator 来配置:

9

配置很简单,beanNames 中可以使用正则来匹配 bean 的名字。这样配置出来以后,userServiceBeforeAdvice 和 userServiceAfterAdvice 这两个拦截器就不仅仅可以作用于 UserServiceImpl 了,也可以作用于 OrderServiceImpl、PostServiceImpl、ArticleServiceImpl......等等,也就是说不再是配置某个 bean 的代理了。

注意,这里的 InterceptorNames 和前面一样,也是可以配置成 Advisor 和 Interceptor 的。

然后我们修改下使用的地方:

10

发现没有,我们在使用的时候,完全不需要关心代理了,直接使用原来的类型就可以了,这是非常方便的。

输出结果就是 OrderService 和 UserService 中的每个方法都得到了拦截:

准备执行方法: createUser, 参数列表:[Tom, Cruise, 55]
方法返回:User{firstName='Tom', lastName='Cruise', age=55, address='null'}
准备执行方法: queryUser, 参数列表:[]
方法返回:User{firstName='Tom', lastName='Cruise', age=55, address='null'}
准备执行方法: createOrder, 参数列表:[Leo, 随便买点什么]
方法返回:Order{username='Leo', product='随便买点什么'}
准备执行方法: queryOrder, 参数列表:[Leo]
方法返回:Order{username='Leo', product='随便买点什么'}

到这里,是不是发现 BeanNameAutoProxyCreator 非常好用,它需要指定被拦截类名的模式(如 *ServiceImpl),它可以配置多次,这样就可以用来匹配不同模式的类了。

另外,在 BeanNameAutoProxyCreator 同一个包中,还有一个非常有用的类 DefaultAdvisorAutoProxyCreator,比上面的 BeanNameAutoProxyCreator 还要方便。

之前我们说过,advisor 内部包装了 advice,advisor 负责决定拦截哪些方法,内部 advice 定义拦截后的逻辑。所以,仔细想想其实就是只要让我们的 advisor 全局生效就能实现我们需要的自定义拦截功能、拦截后的逻辑处理。

BeanNameAutoProxyCreator 是自己匹配方法,然后交由内部配置 advice 来拦截处理;

而 DefaultAdvisorAutoProxyCreator 是让 ioc 容器中的所有 advisor 来匹配方法,advisor 内部都是有 advice 的,让它们内部的 advice 来执行拦截处理。

1、我们需要再回头看下 Advisor 的配置,上面我们用了 NameMatchMethodPointcutAdvisor 这个类:

<bean id="logCreateAdvisor" class="org.springframework.aop.support.NameMatchMethodPointcutAdvisor">
    <property name="advice" ref="logArgsAdvice" />
    <property name="mappedNames" value="createUser,createOrder" />
</bean>

其实 Advisor 还有一个更加灵活的实现类 RegexpMethodPointcutAdvisor,它能实现正则匹配,如:

<bean id="logArgsAdvisor" class="org.springframework.aop.support.RegexpMethodPointcutAdvisor">
    <property name="advice" ref="logArgsAdvice" />
    <property name="pattern" value="com.javadoop.*.service.*.create.*" />
</bean>

也就是说,我们能通过配置 Advisor,精确定位到需要被拦截的方法,然后使用内部的 Advice 执行逻辑处理。

2、之后,我们需要配置 DefaultAdvisorAutoProxyCreator,它的配置非常简单,直接使用下面这段配置就可以了,它就会使得所有的 Advisor 自动生效,无须其他配置。

<bean class="org.springframework.aop.framework.autoproxy.DefaultAdvisorAutoProxyCreator" />

11

然后我们运行一下:

12

输出:

准备执行方法: createUser, 参数列表:[Tom, Cruise, 55]
方法返回:User{firstName='Tom', lastName='Cruise', age=55, address='null'}
准备执行方法: createOrder, 参数列表:[Leo, 随便买点什么]
方法返回:Order{username='Leo', product='随便买点什么'}

从结果可以看出,create 方法使用了 logArgsAdvisor 进行传参输出,query 方法使用了 logResultAdvisor 进行了返回结果输出。

到这里,Spring 1.2 的配置就要介绍完了。本文不会介绍得面面俱到,主要是关注最核心的配置,如果读者感兴趣,要学会自己去摸索,比如这里的 Advisor 就不只有我这里介绍的 NameMatchMethodPointcutAdvisor 和 RegexpMethodPointcutAdvisor,AutoProxyCreator 也不仅仅是 BeanNameAutoProxyCreator 和 DefaultAdvisorAutoProxyCreator。

读到这里,我想对于很多人来说,就知道怎么去阅读 Spring AOP 源码了。

Spring 2.0 @AspectJ 配置

Spring 2.0 以后,引入了 @AspectJ 和 Schema-based 的两种配置方式,我们先来介绍 @AspectJ 的配置方式,之后我们再来看使用 xml 的配置方式。

注意了,@AspectJ 和 AspectJ 没多大关系,并不是说基于 AspectJ 实现的,而仅仅是使用了 AspectJ 中的概念,包括使用的注解也是直接来自于 AspectJ 的包。

首先,我们需要依赖 aspectjweaver.jar 这个包,这个包来自于 AspectJ:

<dependency>
    <groupId>org.aspectj</groupId>
    <artifactId>aspectjweaver</artifactId>
    <version>1.8.11</version>
</dependency>

如果是使用 Spring Boot 的话,添加以下依赖即可: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aop</artifactId>
</dependency>

在 @AspectJ 的配置方式中,之所以要引入 aspectjweaver 并不是因为我们需要使用 AspectJ 的处理功能,而是因为 Spring 使用了 AspectJ 提供的一些注解,实际上还是纯的 Spring AOP 代码

说了这么多,明确一点,@AspectJ 采用注解的方式来配置使用 Spring AOP。

首先,我们需要开启 @AspectJ 的注解配置方式,有两种方式:

1、在 xml 中配置:

<aop:aspectj-autoproxy/>
  1. 使用 @EnableAspectJAutoProxy
@Configuration
@EnableAspectJAutoProxy
public class AppConfig {

}

一旦开启了上面的配置,那么所有使用 @Aspect 注解的 bean 都会被 Spring 当做用来实现 AOP 的配置类,我们称之为一个 Aspect

注意了,@Aspect 注解要作用在 bean 上面,不管是使用 @Component 等注解方式,还是在 xml 中配置 bean,首先它需要是一个 bean。

比如下面这个 bean,它的类名上使用了 @Aspect,它就会被当做 Spring AOP 的配置。

<bean id="myAspect" class="org.xyz.NotVeryUsefulAspect">
    <!-- configure properties of aspect here as normal -->
</bean>
package org.xyz;
import org.aspectj.lang.annotation.Aspect;

@Aspect
public class NotVeryUsefulAspect {

}

接下来,我们需要关心的是 @Aspect 注解的 bean 中,我们需要配置哪些内容。

首先,我们需要配置 Pointcut,Pointcut 在大部分地方被翻译成切点,用于定义哪些方法需要被增强或者说需要被拦截,有点类似于之前介绍的 Advisor 的方法匹配。

Spring AOP 只支持 bean 中的方法(不像 AspectJ 那么强大),所以我们可以认为 Pointcut 就是用来匹配 Spring 容器中的所有 bean 的方法的。

@Pointcut("execution(* transfer(..))")// the pointcut expression
private void anyOldTransfer() {}// the pointcut signature

我们看到,@Pointcut 中使用了 execution 来正则匹配方法签名,这也是最常用的,除了 execution,我们再看看其他的几个比较常用的匹配方式:

  • within:指定所在类或所在包下面的方法(Spring AOP 独有)

    如 @Pointcut("within(com.javadoop.springaoplearning.service..*)")

  • @annotation:方法上具有特定的注解,如 @Subscribe 用于订阅特定的事件。

    如 @Pointcut("execution( .*(..)) && @annotation(com.javadoop.annotation.Subscribe)")

  • bean(idOrNameOfBean):匹配 bean 的名字(Spring AOP 独有)

    如 @Pointcut("bean(*Service)")

Tips:上面匹配中,通常 "." 代表一个包名,".." 代表包及其子包,方法参数任意匹配使用两个点 ".."。

对于 web 开发者,Spring 有个很好的建议,就是定义一个 SystemArchitecture

@Aspect
public class SystemArchitecture {

    // web 层
    @Pointcut("within(com.javadoop.web..*)")
    public void inWebLayer() {}

    // service 层
    @Pointcut("within(com.javadoop.service..*)")
    public void inServiceLayer() {}

    // dao 层
    @Pointcut("within(com.javadoop.dao..*)")
    public void inDataAccessLayer() {}

    // service 实现,注意这里指的是方法实现,其实通常也可以使用 bean(*ServiceImpl)
    @Pointcut("execution(* com.javadoop..service.*.*(..))")
    public void businessService() {}

    // dao 实现
    @Pointcut("execution(* com.javadoop.dao.*.*(..))")
    public void dataAccessOperation() {}
}

上面这个 SystemArchitecture 很好理解,该 Aspect 定义了一堆的 Pointcut,随后在任何需要 Pointcut 的地方都可以直接引用(如 xml 中的 pointcut-ref="")。

配置 pointcut 就是配置我们需要拦截哪些方法,接下来,我们要配置需要对这些被拦截的方法做什么,也就是前面介绍的 Advice。

接下来,我们要配置 Advice。

下面这块代码示例了各种常用的情况:

注意,实际写代码的时候,不要把所有的切面都揉在一个 class 中。

@Aspect
public class AdviceExample {

    // 这里会用到我们前面说的 SystemArchitecture
    // 下面方法就是写拦截 "dao层实现"
    @Before("com.javadoop.aop.SystemArchitecture.dataAccessOperation()")
    public void doAccessCheck() {
        // ... 实现代码
    }

    // 当然,我们也可以直接"内联"Pointcut,直接在这里定义 Pointcut
    // 把 Advice 和 Pointcut 合在一起了,但是这两个概念我们还是要区分清楚的
    @Before("execution(* com.javadoop.dao.*.*(..))")
    public void doAccessCheck() {
        // ... 实现代码
    }

    @AfterReturning("com.javadoop.aop.SystemArchitecture.dataAccessOperation()")
    public void doAccessCheck() {
        // ...
    }

    @AfterReturning(
        pointcut="com.javadoop.aop.SystemArchitecture.dataAccessOperation()",
        returning="retVal")
    public void doAccessCheck(Object retVal) {
        // 这样,进来这个方法的处理时候,retVal 就是相应方法的返回值,是不是非常方便
        //  ... 实现代码
    }

    // 异常返回
    @AfterThrowing("com.javadoop.aop.SystemArchitecture.dataAccessOperation()")
    public void doRecoveryActions() {
        // ... 实现代码
    }

    @AfterThrowing(
        pointcut="com.javadoop.aop.SystemArchitecture.dataAccessOperation()",
        throwing="ex")
    public void doRecoveryActions(DataAccessException ex) {
        // ... 实现代码
    }

    // 注意理解它和 @AfterReturning 之间的区别,这里会拦截正常返回和异常的情况
    @After("com.javadoop.aop.SystemArchitecture.dataAccessOperation()")
    public void doReleaseLock() {
        // 通常就像 finally 块一样使用,用来释放资源。
        // 无论正常返回还是异常退出,都会被拦截到
    }

    // 感觉这个很有用吧,既能做 @Before 的事情,也可以做 @AfterReturning 的事情
    @Around("com.javadoop.aop.SystemArchitecture.businessService()")
    public Object doBasicProfiling(ProceedingJoinPoint pjp) throws Throwable {
        // start stopwatch
        Object retVal = pjp.proceed();
        // stop stopwatch
        return retVal;
    }

}

细心的读者可能发现了有些 Advice 缺少方法传参,如在 @Before 场景中参数往往是非常有用的,比如我们要用日志记录下来被拦截方法的入参情况。

Spring 提供了非常简单的获取入参的方法,使用 org.aspectj.lang.JoinPoint 作为 Advice 的第一个参数即可,如:

@Before("com.javadoop.springaoplearning.aop_spring_2_aspectj.SystemArchitecture.businessService()")
public void logArgs(JoinPoint joinPoint) {
    System.out.println("方法执行前,打印入参:" + Arrays.toString(joinPoint.getArgs()));
}

注意:第一,必须放置在第一个参数上;第二,如果是 @Around,我们通常会使用其子类 ProceedingJoinPoint,因为它有 procceed()/procceed(args[]) 方法。

到这里,我们介绍完了 @AspectJ 配置方式中的 PointcutAdvice 的配置。对于开发者来说,其实最重要的就是这两个了,定义 Pointcut 和使用合适的 Advice 在各个 Pointcut 上。

下面,我们用这一节介绍的 @AspectJ 来实现上一节实现的记录方法传参记录方法返回值

13

xml 的配置非常简单:

14

这里是示例,所以 bean 的配置还是使用了 xml 的配置方式。

测试一下:

15

输出结果:

方法执行前,打印入参:[Tom, Cruise, 55]
User{firstName='Tom', lastName='Cruise', age=55, address='null'}
方法执行前,打印入参:[]
User{firstName='Tom', lastName='Cruise', age=55, address='null'}

JoinPoint 除了 getArgs() 外还有一些有用的方法,大家可以进去稍微看一眼。

最后提一点,@Aspect 中的配置不会作用于使用 @Aspect 注解的 bean。

Spring 2.0 schema-based 配置

本节将介绍的是 Spring 2.0 以后提供的基于 <aop /> 命名空间的 XML 配置。这里说的 schema-based 就是指基于 aop 这个 schema。

介绍 IOC 的时候也介绍过 Spring 是怎么解析各个命名空间的(各种 *NamespaceHandler),解析 <aop /> 的源码在 org.springframework.aop.config.AopNamespaceHandler 中。

有了前面的 @AspectJ 的配置方式的知识,理解 xml 方式的配置非常简单,所以我们就可以废话少一点了。

这里先介绍配置 Aspect,便于后续理解:

<aop:config>
    <aop:aspect id="myAspect" ref="aBean">
        ...
    </aop:aspect>
</aop:config>

<bean id="aBean" class="...">
    ...
</bean>

所有的配置都在 <aop:config> 下面。

<aop:aspect > 中需要指定一个 bean,和前面介绍的 LogArgsAspect 和 LogResultAspect 一样,我们知道该 bean 中我们需要写处理代码。

然后,我们写好 Aspect 代码后,将其“织入”到合适的 Pointcut 中,这就是面向切面。

然后,我们需要配置 Pointcut,非常简单,如下:

<aop:config>

    <aop:pointcut id="businessService"
        expression="execution(* com.javadoop.springaoplearning.service.*.*(..))"/>

    <!--也可以像下面这样-->
    <aop:pointcut id="businessService2"
        expression="com.javadoop.SystemArchitecture.businessService()"/>

</aop:config>

<aop:pointcut> 作为 <aop:config> 的直接子元素,将作为全局 Pointcut。

我们也可以在 <aop:aspect />内部配置 Pointcut,这样该 Pointcut 仅用于该 Aspect:

<aop:config>
    <aop:aspect ref="logArgsAspect">
        <aop:pointcut id="internalPointcut"
                expression="com.javadoop.SystemArchitecture.businessService()" />
    </aop:aspect>
</aop:config>

接下来,我们应该配置 Advice 了,为了避免废话过多,我们直接上实例吧,非常好理解,将上一节用 @AspectJ 方式配置的搬过来:

16

上面的例子中,我们配置了两个 LogArgsAspect 和一个 LogResultAspect。

其实基于 XML 的配置也是非常灵活的,这里没办法给大家演示各种搭配,大家抓住基本的 Pointcut、Advice 和 Aspect 这几个概念,就很容易配置了。

小结

到这里,本文介绍了 Spring AOP 的三种配置方式,我们要知道的是,到目前为止,我们使用的都是 Spring AOP,和 AspectJ 没什么关系。

下一篇文章,将会介绍 AspectJ 的使用方式,以及怎样在 Spring 应用中使用 AspectJ。之后差不多就可以出 Spring AOP 源码分析了。

AspectJ 使用介绍》介绍了 AspectJ 的 3 种用法,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看一看,那篇文章稍微短一些。

附录

本文使用的测试源码已上传到 Github: hongjiev/spring-aop-learning

建议读者 clone 下来以后,通过命令行进行测试,而不是依赖于 IDE,因为 IDE 太"智能"了:

  1. mvn clean package

  2. java -jar target/spring-aop-learning-1.0-jar-with-dependencies.jar

    pom.xml 中配置了 assembly 插件,打包的时候会将所有 jar 包依赖打到一起。

  3. 修改 Application.java 中的代码,或者其他代码,然后重复 1 和 2

(全文完)

posted @ 2021-04-06 16:45  我想喝杨枝甘露~  阅读(370)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