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心理学》总结
这本书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真正的心理学!看完如沐春风、如饮甘露、醍醐灌顶、恍然大悟、大彻大悟,总之两个字:牛逼!
心理学专业的人经常被问到三个问题:
- 你知道我现在心里在想什么吗?
- 你一定会催眠和解梦吧?
- 心理学居然还要做实验吗?
种种问题都说明了心理学在大众心目中被神化了。
这本书明确指出了,星座、属相、血型、玄学、人生哲理及各种心灵鸡汤都不是真正的心理学,虽然它们有时会被列为心理学范畴。
伪心理学给你的答案经常都是模棱两可、含糊其词,总之怎么说都是对的。
举个栗子,“老夫给你算了一卦,你以后会遇到贵人”
这话一听挺高兴,但是你仔细想想,贵人究竟是啥贵人?是事业生活还是爱情?跌倒扶你起来还是帮你割痔疮或是救你一命?又或者是数据库被删库跑路以后帮你恢复了?
你要问他贵人具体长啥样?芳龄几许?喝红酒时抠脚吗?他能傻掉!
心理学是一门科学,科学最起码满足以下三个互相关联的特性:
- 采用系统的实证主义研究方法
- 以可以公开验证的知识为研究对象
- 研究实证可解的问题,产生可检验的理论
说人话就是:
- 理论实践驱动。比如牛顿力学,都是基于大量实践得出的,有理有据。
- 可证伪。比如“你将来会遇到贵人”、“你以后会很厉害”、“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些都是不可证伪的,因为你找不出能推倒它的例子。而“所有的猫都有四只脚”、“世界上只有一个奥特曼”是可以证伪的,只要找到三脚猫,或者两个奥特曼就能证明是错的。
- 可重复性。能准确预测未来,比如万有引力,你能根据他的公式准确得到高空坠落的钢球在零点几秒后下落了多少米。
科学研究不是孤岛
诗人约翰唐尼告诉我们:“任何人都不是一座孤岛”。
在科学中,没有一个研究者是孤岛,每个研究者都与科学共同体及知识基础相联系。
一个新的理论,必须与先前已确立的实证事实相关联。新的理论不仅要解释新的事实,还要兼容旧的事实,这样才会被认为是一个真正的理论进步。
举个例子,无论爱因斯坦理论那些概念多么让人震惊,比如钟表变慢、质量会随速度增加等等,它们都遵循关联性原则,在宣告牛顿力学的滞后性的同时,爱因斯坦理论并没有否定那些以牛顿观点为基础的运动事实,或者认定其毫无意义。相反,在速度较低的情况下,两种理论都做出了相同的预测。
常识不是科学
每个人都有一套固有的行为模式,它影响着我们的交往及如何看待他人。
当我们需要对行为做出解释时,往往搬出一箩筐人类行为的普遍真理、说教及谚语。
其实这些常识很多都是自相矛盾的,比如
- “三思而后行”和“该出手时就出手”
- “小别胜新婚”和“眼不见心不烦”
- “欲速则不达”和“时不待我”
- “行走江湖,安全第一”和“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 “异性相吸”和“物以类聚”
人们爱用它们,是因为它们难以被驳倒,说白了就是让你能口嗨
最后总结
- 心理学的进步是研究可解的实证问题而取得的。这种进步是不均衡的,因为心理学由许多不同的子领域构成,某些领域的问题可能比其他领域具有更高的难度,比如:实验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消费者心理学等等
- 可证伪性越高,预测越具体得到证实的理论就越受青睐。
- 具有操作性定义,用可观察的操作来表述的概念定义。比如图灵定义了“图灵测试”,是可操作的。
- 通过系统实证的方法来检验,这种方法收集来的数据是公开的,它允许其他科学家重复这些实验并提出批评。
- 相关性不意味着因果性。比如公鸡打鸣后太阳升起,并不能证明是公鸡打鸣导致了太阳升起。
- 实验的核心方法是操纵和控制。科学家能够操纵感兴趣的变量,并对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无关变量进行控制,“控制组”和“对照组”是最常用方法。
- 心理学研究得是概率式的结论。
- 大多时候,知识只能在众多实验数据的慢慢积累之后获得。虽然这些实验都有各自的缺点,但是它们总能聚合成一个共识性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