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图片搜索

相似图片搜索

 

相似图片搜索是指怎么计算两张图片的相似程度,这里的关键技术叫做"感知哈希算法"(Perceptual hash algorithm),它的作用是对每张图片生成一个"指纹"(fingerprint)字符串,然后比较不同图片的指纹。结果越接近,就说明图片越相似。

 

 

一、感知哈希算法

1、缩小尺寸

将图片缩小到8x8的尺寸,总共64个像素。这一步的作用是去除图片的细节,只保留结构、明暗等基本信息,摒弃不同尺寸、比例带来的图片差异。

2、简化色彩
将缩小后的图片,转为64级灰度。也就是说,所有像素点总共只有64种颜色。

3、计算平均值
计算所有64个像素的灰度平均值。

4、比较像素的灰度
将每个像素的灰度,与平均值进行比较。大于或等于平均值,记为1;小于平均值,记为0。

5、计算哈希值
将上一步的比较结果,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64位的整数,这就是这张图片的指纹。组合的次序并不重要,只要保证所有图片都采用同样次序就行了。
得到指纹以后,就可以对比不同的图片,看看64位中有多少位是不一样的。在理论上,这等同于计算"汉明距离"(Hamming distance)。如果不相同的数据位不超过5,就说明两张图片很相似;如果大于10,就说明这是两张不同的图片。

 

6、python实现

#!/usr/bin/python

import glob
import os
import sys

from PIL import Image

EXTS = 'jpg', 'jpeg', 'JPG', 'JPEG', 'gif', 'GIF', 'png', 'PNG'

def avhash(im):
    if not isinstance(im, Image.Image):
        im = Image.open(im)
    im = im.resize((8, 8), Image.ANTIALIAS).convert('L')
    avg = reduce(lambda x, y: x + y, im.getdata()) / 64.
    return reduce(lambda x, (y, z): x | (z << y),
                  enumerate(map(lambda i: 0 if i < avg else 1, im.getdata())),
                  0)

def hamming(h1, h2):
    h, d = 0, h1 ^ h2
    while d:
        h += 1
        d &= d - 1
    return h

if __name__ == '__main__':
    if len(sys.argv) <= 1 or len(sys.argv) > 3:
        print "Usage: %s image.jpg [dir]" % sys.argv[0]
    else:
        im, wd = sys.argv[1], '.' if len(sys.argv) < 3 else sys.argv[2]
        h = avhash(im)

        os.chdir(wd)
        images = []
        for ext in EXTS:
            images.extend(glob.glob('*.%s' % ext))

        seq = []
        prog = int(len(images) > 50 and sys.stdout.isatty())
        for f in images:
            seq.append((f, hamming(avhash(f), h)))
            if prog:
                perc = 100. * prog / len(images)
                x = int(2 * perc / 5)
                print '\rCalculating... [' + '#' * x + ' ' * (40 - x) + ']',
                print '%.2f%%' % perc, '(%d/%d)' % (prog, len(images)),
                sys.stdout.flush()
                prog += 1

        if prog: print
        for f, ham in sorted(seq, key=lambda i: i[1]):
            print "%d\t%s" % (ham, f)

 

 

二、颜色分布法

每张图片都可以生成颜色分布的直方图(color histogram)。如果两张图片的直方图很接近,就可以认为它们很相似。

任何一种颜色都是由红绿蓝三原色(RGB)构成的,所以上图共有4张直方图(三原色直方图 + 最后合成的直方图)。

如果每种原色都可以取256个值,那么整个颜色空间共有1600万种颜色(256的三次方)。针对这1600万种颜色比较直方图,计算量实在太大了,因此需要采用简化方法。可以将0~255分成四个区:0~63为第0区,64~127为第1区,128~191为第2区,192~255为第3区。这意味着红绿蓝分别有4个区,总共可以构成64种组合(4的3次方)。

任何一种颜色必然属于这64种组合中的一种,这样就可以统计每一种组合包含的像素数量。

上图是某张图片的颜色分布表,将表中最后一栏提取出来,组成一个64维向量(7414, 230, 0, 0, 8, ..., 109, 0, 0, 3415, 53929)。这个向量就是这张图片的特征值或者叫"指纹"。

于是,寻找相似图片就变成了找出与其最相似的向量。这可以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或者余弦相似度算出。

 

三、内容特征法

除了颜色构成,还可以从比较图片内容的相似性入手。

首先,将原图转成一张较小的灰度图片,假定为50x50像素。然后,确定一个阈值,将灰度图片转成黑白图片。

  

如果两张图片很相似,它们的黑白轮廓应该是相近的。于是,问题就变成了,第一步如何确定一个合理的阈值,正确呈现照片中的轮廓?

显然,前景色与背景色反差越大,轮廓就越明显。这意味着,如果我们找到一个值,可以使得前景色和背景色各自的"类内差异最小"(minimizing the intra-class variance),或者"类间差异最大"(maximizing the inter-class variance),那么这个值就是理想的阈值。

1979年,日本学者大津展之证明了,"类内差异最小"与"类间差异最大"是同一件事,即对应同一个阈值。他提出一种简单的算法,可以求出这个阈值,这被称为"大津法"(Otsu's method)。下面就是他的计算方法。

假定一张图片共有n个像素,其中灰度值小于阈值的像素为 n1 个,大于等于阈值的像素为 n2 个( n1 + n2 = n )。w1 和 w2 表示这两种像素各自的比重。

  w1 = n1 / n

  w2 = n2 / n

再假定,所有灰度值小于阈值的像素的平均值和方差分别为 μ1 和 σ1,所有灰度值大于等于阈值的像素的平均值和方差分别为 μ2 和 σ2。于是,可以得到

  类内差异 = w1(σ1的平方) + w2(σ2的平方)

  类间差异 = w1w2(μ1-μ2)^2

可以证明,这两个式子是等价的:得到"类内差异"的最小值,等同于得到"类间差异"的最大值。不过,从计算难度看,后者的计算要容易一些。

下一步用"穷举法",将阈值从灰度的最低值到最高值,依次取一遍,分别代入上面的算式。使得"类内差异最小"或"类间差异最大"的那个值,就是最终的阈值。具体的实例和Java算法,请看这里

有了50x50像素的黑白缩略图,就等于有了一个50x50的0-1矩阵。矩阵的每个值对应原图的一个像素,0表示黑色,1表示白色。这个矩阵就是一张图片的特征矩阵。

两个特征矩阵的不同之处越少,就代表两张图片越相似。这可以用"异或运算"实现(即两个值之中只有一个为1,则运算结果为1,否则运算结果为0)。对不同图片的特征矩阵进行"异或运算",结果中的1越少,就是越相似的图片。

 

 

 

 

参考文档:

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11/07/principle_of_similar_image_search.html

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13/03/similar_image_search_part_ii.html

 

posted @ 2014-09-30 15:54  如果的事  阅读(1437)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