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头顶上的星空与内心的道德法则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书籍是张志伟老师的《西方哲学十五讲》.

主要偏向形而上学的发展史, 亦即从苏格拉底到黑格尔. 但不会涉及具体, 更多是断章取义地泛泛而谈.

哲学起源于惊讶, 起源于对宇宙本源的探求. 哲学原意为 "爱智慧", 而并非智慧. 爱智慧的快乐和痛苦都在于追寻之中.

同时, 学了哲学并不能增加智慧, 但却能映照出无知.

而关注哲学的人, 更多是不愁吃穿且智力尚有富余之人, 或者是对思考的深度有追求和对人类终极关怀有想法的人.

始终来说, 智慧是痛苦的. 痛苦在于, 人的有限认知并不能到达智慧的无限彼岸, 但却仍不停下追求的脚步.

这种痛苦是有现世意义的, 也是本篇的立意, 从古希腊到中世纪到近代哲学这一时间线, 摘选一些具有时代代表性的哲人, 去向大家展现痛苦的发展历程.

恰好今天是清明节, 祝大家清明安康的同时, 慎终思远, 思考关于死亡, 活着, 这些人类终极问题亦是合适的.

形而上学的清晨

"形而上学" 是后人整理亚里士多德的一些作品时截取篇头的文字. 好比庄子 《秋水》, 随意取文章前两字作为标题. 但是这个操作, 确实给后人带来了很多误解.

中文翻译为 "形而上学", 来自 《易经》, "形而上学谓之道, 形而下者谓之器".

"形而上", 即是对超越人经验之上的对世界本源的认知和猜测. 照此说法, 现代科学则是"器物"层面的.

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

苏格拉底生逢雅典城邦由盛转衰的时代, 作为一名实践哲学家, 试图通过知识来挽救雅典. 在他看来, 人们只有具备了知识才能改变自身. 于是唤醒人们的求知欲则作为他一生的使命.

德尔菲神庙神谕: "苏格拉底是全希腊最聪明的人".

苏格拉底: "我对真理一无所知呀."

于是苏格拉底几乎问遍希腊所有的人, 以求证神说错了. 找政治家谈正义, 找将军谈勇敢, 找艺术家谈美学... 最后令其失望的是, 这些自以为有知识的人都经不起追问. 因而顿悟神谕说他是最智慧的人, 不在于他有知识, 而是他知道自己无知, 所以才会探索和追求知识, 从而是迈向通往智慧的第一步.

如何通过知识来挽救雅典呢? 在他看来, 在于知识的缺乏. 即他面临的问题是, 人们对于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缺乏真实可靠的知识, 而且通常是在盲目无知的情况下参与政治生活的. 这是雅典城邦衰落的根本原因.

"认识你自己" 是苏格拉底的座右铭. 他认为认识自己, 就是认识心灵的内在原则, 即 "德性", 知识即德性.

他认为自然万物中都蕴含着内在目的, 称为为 "善", 即指事物普遍的本性及自身追求的目标. 在人身上表现为"德性". 泛指原事物的特性, 品格, 特长, 功能等. 亦即使事物称为事物的本性.

神将"德性"平均分配给每个人, 但需要在理性的指导下才能认识认识到自身的"德性", 称为真正的"善". 因此, 未经理性审视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 一个人只有真正认识他自己, 才能实现自己本性和完成自己的使命.

即得出 "知识即德性", "无知即罪恶", "无人有意作恶" 的结论. 这也是伦理学的开端.

既然认识你自己就是认识"德性", 而"德性"就是知识, 那么, 什么是真正的知识, 即 "是什么" 的问题. 即事物的"本质规定". 即通过"归纳定义"和"普遍定义"从日常生活中去发现事物的本性. 而认识的方法则是 "助产术". 通过 "反讥 - 归纳 - 诱导 - 定义" 的方式去追求出本源.

最后说一下苏格拉底之死. 据说"生得很丑, 死得很美".

他被起诉的时候, 已经70岁了. 被起诉的理由是 "教唆青年不尊重长辈" 和 "不信城邦的守护神". 这出悲剧在于, 城邦出于维护城邦利益而必须判处苏死刑, 而苏为了城邦的利益坚持自己的原则而以身殉道. 双方都没有错, 只是生不逢时, 苏的原则在当时是不能被接受的. 所以苏格拉底必须死. 但给我们塑造了的追求知识, 追求真理的榜样, 在这个层面, 他是不朽的.

生如夏花之绚烂, 死如秋叶之静美.

柏拉图的洞穴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 我们对于苏格拉底的所有认知, 是来自柏拉图的著述. 要了解柏拉图的思想, 首先来看其 《理想国》篇中的 "洞穴说."

假设人们生活在一个洞穴之中, 像囚徒一样双脚和脖子都被锁住了. 有一条长长的通道通向外面, 身后有一堆火燃烧, 火与囚徒之间有一条路和矮墙. 有些人举着各种动物和人的雕像走来走去, 火光将这些雕像投射到洞壁上形成各种影子. 由于囚徒生来就不能掉头, 于是将洞壁的影子看做真实的存在.

假设有一天, 一个囚徒挣脱了锁链, 他回过头来看到了火光, 最初会因眼睛不习惯光亮感到痛苦, 但之后会发现, 过去被看做真实存在的东西不过是影像.

又假设, 他被拉出了洞穴, 发现在阳光照耀下的才是真实的世界, 这时开始怜悯仍在洞穴中的同伴, 想要去拯救, 然而他已经不能适应洞穴中的世界了.

而在洞穴中的人看来, 是他自己把严谨弄坏了. 如果他执意要释放他们, 带向光明, 则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柏拉图认为 "洞穴内" 则是 "可感知世界", "洞穴外" 则是 "理念之世界". 相当于我们说的现象和本质. 主张摒弃感觉经验, 以思想把握真理. 当他将哲学家塑造为殉道者的时候, 心中一定会想起了他的老师苏格拉底. 同老师一样, 他面临的是希腊文明的衰落, 开出的药方则是 "知识".

在他看来, 人的灵魂由理性, 激情和欲望组成. 正义的人须由理性统治激情, 激情节制欲望. 个人是缩小的国家, 国家是放大的个人. 国家的阶层则是统治者(智慧), 武士(激情勇敢), 生产者 (节欲, 安分生产).

智慧的代表是哲学家, 然而.让哲学家来统治国家, 这种"哲学王"的狂妄理想, 终将是理想.

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是 "理念". 本意是 "灵魂所看见的东西". 这里不探讨了. 总之, 理念是不可感的存在, 用朱熹的话便是 "理一分殊, 月映万川". 通过"洞穴"比喻, 引出了"可感世界" 和"理念世界", 由此引发出现象与本质, 感性与理性, 经验和超验等一系列后世看问题的方式, 亦即世界观. 而后世的哲学家则在努力地走出"洞穴". 并且努力使所有人都走出洞穴.

吾爱吾师, 吾更爱真理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 就其枯燥晦涩, 逻辑思辨的文风同文学气质的柏拉图简直是鲜明对比.

对于他, 我们更多想到的是科学分类, 基于范畴的形而上学和伦理学, 一句话总结则是: "古希腊形而上学的黑格尔, 即巅峰集大成者." 主张知识分类, 认识自然的本性是人的最高使命和境界, 即"学以致知". 当一个人被难题所困扰时, 应将全部的困难加以考察, 方式则是通过演绎推理.

总体来说, 从巴门尼德将"存在"确定为哲学的研究对象以来, 经苏格拉底对"是什么"的问题探讨, 柏拉图关于"两个世界的划分", 到亚里士多德的推理分析方法, 都是理性主义下形而上学(本体论)的形成过程.

而晚期的希腊哲学则走向了怀疑论. 哲学的问题就是要寻求内心的安宁. 逐渐形成了三部分, 形而上学(物理学)是基础, 逻辑学(认识论)是工具, 伦理学是目的.

形而上学的午后

从西方哲学的两大源头即 希腊哲学和基督教神学, 也称为 "雅典" 和 "耶路撒冷".

基督教诞生于公元1世纪初, 创始人耶稣, 是犹太教中一个小的宗派. 犹太人虽声称他们是上帝的选民, 但实际上似乎一直在遭受天谴.

黑暗的中世纪是存在的, 战乱不堪. 但从信仰上看, 不应该是"黑暗", 而是"光辉灿烂". 因为它在物质匮乏和艰难的现实生活之上, 建立了一个异常丰富的精神世界.

哲学与宗教都源自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 区别在于解决问题的方式.哲学诉诸理性, 宗教诉诸信仰.某种意义上说, 希腊哲学是一种乐观主义的悲剧精神, 它的主题是命运, 必然性和规律. 在宿命面前, 希腊人仍崇尚乐观积极的态度, 形成崇尚知识和理性主义下的人文精神.

而基督教哲学恰好相反. 在特定历史背景下, 人们逃避, 抛弃和否定现世生活, 以否定现实的方式谋求灵魂的救赎, 通过信仰上帝使灵魂得到永生. 因此对现世生活是悲观的, 对来世确实乐观的. 在自由方面, 希腊人是没问题的, 而基督教则是上帝赋予的, 自由意志是不可能的.

因此, 中世纪这些的主要问题是信仰与理性的关系问题.

经院哲学

以奥古斯丁为代表的教父哲学首先要面临的信仰关于关于全善全知全能的上帝存在的问题.

如果上帝是全知, 全能, 全善. 那世界为什么会存在恶? 如果上帝对恶一无所知, 则他不是全知; 如果上帝知恶而不阻止, 则不是全能; 如果知恶, 能阻止, 但并不这样做, 他就是不是全善. 因此, 恶的存在就证明, 不会有一个全知全能的上帝存在.

其实是以托马斯为代表的经院哲学. 为上帝存在提供了证明: 事物的任何运动都是由其前一个运动引起的, 推论下去必然会追溯到一个不受其他事物推动的第一推动者; 任何事物都是从其他事物获得其存在和必然性, 由此推论, 必然有一种东西, 它本身就是必然的. .... 这种亚里士多德式的运动与变化, 原因和结果, 潜能与现实的学说推导出来了, 上帝必然存在. 这也因此是他为天主教正统经院哲学.

经院哲学的性质, 既是柏拉图式的, 也是亚里士多德式的. 上帝是超验的实体, 体型是抽象和体系化的. 于是就造成了概念和概念的抽象的难题引发唯实和唯名这一理性和信仰的不和调和的冲突.

文艺复兴

到14-16世纪, 进入"文艺复兴"时期, 也称为"人的发现"时代. 随着西罗马的灭亡, 欧洲逐渐成为日耳曼民族的天下, 新航路的开辟, 新兴资本主义的兴起, 都对经院哲学产生毁灭性的冲击.

从思想内容上说, 文艺复兴亦即人文主义的实际是强调人的尊严和人生价值, 而非信仰上帝和现世的赎罪论和克制欲望和并追求来世的幸福. 而宗教改革则可看做是人文主义在宗教神学领域的延伸. 主张人人只要信仰上帝, 内心虔诚, 都能成为上帝的选民. 而无需通过教会去解释圣经就能和上帝对话, 并最终走进天堂. 人类靠自己是注定要变成自由的.

但如马克思对宗教改革的批判: 它推倒了权威的上帝, 但自己当了上帝. 他把僧侣变成俗人, 又把俗人变成僧侣. 把人从宗教解放出来, 又把宗教植入人的内心世界. 把肉体从锁链中解放出来, 但又给人套上了心灵的枷锁.

科学的曙光

文艺复兴时代有两个重要的发现, 一是发现了人, 二是发现了自然. 尤其是自然科学得到了突破性的发展也是逐步出现了近代哲学科学的曙光.

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尼古拉萨特, 布鲁诺和弗朗西斯.培根. 我想调侃一下培根先生, 就是那个谈读书, "读书足以怡情, 足以傅彩"的培根先生.

就很讽刺. 他一个知识落后的人, 竟然喊出了"知识就是力量"; 他的知识水平远落后于同时代的自然科学发展, 既没有使用经验归纳法推进自然科学的进步, 对数学和力学这两门对近代哲学影响最大的学科毫无所知, 甚至不能理解当时天文学家的著作而否定哥白尼的日心说... 缺幻想写出科学发展史.

总之, 信仰时代的最后, 哲学逐渐分离出了近代科学. 与培根相比, 笛卡尔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近代哲学创始人.

形而上学的黄昏

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启蒙理性主义的觉醒, 则主张通过科学和知识使人摆脱内与外的束缚而获得自由. 希腊哲学的理性是朴素和辩证的, 目的是敬畏和认识自然. 而近代哲学的理性是抽象, 形式化和科学性的, 从而产生了 "认识并改造自然"的观念.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不是什么意识决定存在哈, 大家不要望文生义.

在知识真假难辨的情况下, 笛卡尔主张采用普遍怀疑的方式来重新审视所有知识. 即所有的知识都是不可靠的, 提出了 "我思故我在"的著名命题.

笛卡尔的这个怀疑表明了一条无可置疑的真理. 即 "我在怀疑" 本身是无可置疑的. 我可以怀疑一切, 但是我不能怀疑 "我再怀疑". 怀疑必然有一个怀疑者在怀疑, 思维必然有一个思维者在思维, 因此 "我思故我在"乃是一条真实可靠并能接受任何质疑的普遍真理. 因此我们可以毫不顾忌地将其当做形而上学的第一原理.

这里的"我"是心灵实体, 本质是"思想", 包含了一切意思活动诸如怀疑, 肯定, 否定, 想象, 感觉等. 它其实还是一个三段论的推论:

"一切思维者都存在",

"我在思想",

"所以我存在".

毫无以为仅凭"我思故我在"的命题足以使笛卡尔不朽. 以 "我思"确定了主体性的地位, 却也带来了二元论的难题. "我思"作为形而上学的第一原理, 但却不是知识的有效保证, 因此幻想通过几何学的方法建立哲学体系的设想是不可能的. "我思" 必须要通过 "无需自证的上帝" 才能推论出 "物质存在". 这种"我思" 和 "物质" 两个主体的分离必然使笛卡尔的科学哲学变成幻想.

斯宾洛莎的上帝

斯宾洛莎是17世纪荷兰的哲学家, 大陆理性主义的代表. 因对犹太神学产生怀疑, 并光明正大和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引发了教会的恐慌, 并将其彻底开除并诅咒. 于是他避居乡村, 历经磨难, 以磨制光学镜片为生. 爱因斯坦就曾说自己信仰斯宾洛莎的上帝, 和称赞其朴素的哲学家生活. 就是做一个他一样的眼镜匠, 一生坚守自己的信仰, 在遥远的他乡和漫长的黑夜中, 始终保持者独立的人格和清醒的思考, 即对生的默念.

据说近代很多科学家都曾用过他磨制过的镜片. 德国诗人海涅说: "我们所有的哲学家, 往往并不自觉, 却是通过斯宾洛莎磨制的眼镜在观看世界."

总之, 他的哲学的基本特征是从宇宙整体出发, 将"实体"确立为哲学的基础和核心, 通过"一元论" (宇宙只有一个实体, 思想与广延是他的两个本质属性) 来克服笛卡尔的二元论, 以几何学的方法来建立完整严密的哲学体系, 在这个层面上, 他使笛卡尔的哲学理想成为了现实.

另一方面, 在唯理论的哲学家中, 他是最具有伦理学色彩的. 斯宾洛莎哲学的根本目的是追求人的幸福和自由, 本体论是基础, 认识论是手段, 伦理学是最终归宿.

形而上学的终结

近代哲学和科学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哲学妄图证明自己是科学. 经验论和唯理论的争论, 不仅未能证明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 而且使理性自身发生了动摇. 哲学未能证明科学, 至多是哲学的无能. 但带来更重要的问题是理性与自由的冲突.

近代启蒙主义以理性作为权威和基础, 而自由是最终目的. 而卢梭却发现, 理性与科学知识的发展进步并不能使我们摆脱种种束缚, 反而是背道而驰的. 科学, 文明越是进步, 人类就越不平等和自由, 理性和自由, 科学与道德是互相矛盾的.

理性与自由的冲突

休谟的怀疑论和法国唯物主义的兴起, 形而上学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 究其根源, 它是以超验的东西作为认识的对象, 这一点同宗教是一致的. 而经验, 怀疑, 唯物主义者看来这些都是不存在的. 自形而上学诞生起, 就不具备科学知识应具备的普遍必然性, 从18世纪以来的科学发展无疑将形而上学判了死刑. 科学越来越进步, 而自称是科学之科学的形而上学却始终无法证明自己的科学.

为了解决这个冲突, 康德以划界的方式, 将科学归于可获得知识的领域, 将形而上学转移到伦理学领域.

在他看来, 形而上学产生于人类理性要求超越自身的有限性而通达自由之境界的根本理想, 不是通过理性认识, 而是通过道德实践.

如何使理性认识和伦理学的统一, 最终在黑格尔的哲学中, 以辩证法的形式, 建立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庞大, 内容最丰富, 包罗万象的形而上学体系, 实现了使形而上学成为科学之科学的理想, 亦使延续2000多年的形而上学为核心的古典哲学走到了尽头.

康德的哥白尼式革命

康德,德国人. 出生于1724年, 死于1804年, 其貌不扬, 身材矮小, 活了80岁, 学究气十足, 生活单调乏味, 独身一人.

关于科学与自由的问题, 康德受卢梭的影响颇深, 他说: "过去我认为惟有知识能造福人类, 所以我以有知识为荣并鄙视无知的人, 是卢梭纠正了我的偏见, 教会了我尊重人. 他意识到科学知识和道德尊严, 人生意义和价值无任何关系. 一个没有知识的人是可以有德性的, 一个有知识的人却不一定有德性, 而且是道德而非知识体现了人的价值和尊严."

这知识和自由问题的背后, 便是形而上学信仰的崩塌. 在他看来, 形而上学作为科学是不可能的, 但却体现了人类精神终极关怀的最高理想. 即超越自己的有限到达至高无上的无限自由之境. 即他所面临的是, 在一个严格遵守自然法则的世界上, 人究竟有没有自由, 有没有独立的价值和尊严.

科学知识的科学性是ok的, 问题在于如何证明科学知识的科学性?

如果知识必须符合对象这条路走不通, 那不妨像哥白尼那样换个角度, 将知识与对象颠倒过来, 让对象符合知识. 这一天才构想便使问题得到解决. 这样看来, 经验为知识提供材料, 主体为知识提供的材料做整理. 知识就内容是经验的, 就形式是先天的. 因此, 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便得到了证明.

康德哲学通过主体先天的认识来确立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 再通过对认知能力的限制为自由开辟道路. 也为形而上学谋求一条出路.

通过对纯理性的批判, 推导出"先验论", 即空间和时间不是物自体的存在方式, 也非事物之间的现象关系, 而是主体先天直观的形式. 由此便说明了数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 同时证明了我们只能认识事物对我们的表现而不能认识事物本身.

总之, 康德认为自由, 道德, 只是我们追求的理想, 而不可能成为现实. 人是有限的, 时时刻刻都受到自然法则的限制, 因此自由乃是理性. 但不能因为是不可达之理想便放弃追求, 这是人之为人的最高使命. 追求自由理想, 是人生所能追求的最高境界.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法则, 星空之下我们是渺小的存在, 内心之中是可以构建精神的王国.

黑格尔的绝对唯心论

简单说, 黑格尔就是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形而上学完整体现构建者和终结者.

认识论上, 他扬弃康德自在之物的关键是将认识看做一个由知识和对象间差别和矛盾的动态过程, 而非静态. 人类精神的认识活动最终是军队精神的自我运动. 提出了 "实体即主体". 相比于康德和费希特, 他认为实体内部自身就蕴含着否定性和矛盾. 思维是事物的本质, 事物是思维的表现. 事物终究要符合自己的本质, 因此思维和存在本体上是同一的. 存在就是合理的 (被后人批的很惨).

人类精神的绝对认识是一个艰苦漫长的过程, 从浅入深, 从简单到复杂, 从抽象对具体. 哲学史正好是这一过程的最高体现.因此不存在多种哲学, 只是不同阶段中 "范畴"的表现而已.因而精神是先于世界而存在的.

精神哲学分为 "主观精神(灵魂, 意识)", "客观精神(社会, 国家, 伦理, 风俗, 科学)", "绝对精神(艺术, 宗教)". 而哲学以 "存在"为开端, 不同于科学那样有假设. 它是一个自证明, 自创造, 返回自己的"圆圈".

他认为科学其实并非真正科学, 因为任何一种科学总是从某些不证自明的前提出发的, 因而有局限性. 而哲学是研究最高的对象, 没有前提和条件, 自己证明自己, 自己创造自己. 因此哲学才是真正的科学, 而哲学证明自己的方法就是辩证法.

辩证法(Dialektik) 这个概念源自希腊, 意味"对话" . 有种将苏格拉底的"对话助产术"进行改造. 即认识到事物是自我发展, 内部又是"对立面统一"的. 否定亦即是某种肯定. 这种否定的辩证他称为 "扬弃". 其包含3个环节: 否定, 保留否定中有价值的部分, 向更高阶段过渡发展.

不展开了, 总之, 黑格尔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形而上学家, 他一方面使自亚里士多德以来的哲学家所怀抱的"让哲学成为科学"这一理想得以实现; 另一方面亦使形而上学这延续2000多年的古典哲学达到了最高辉煌, 却也标志着它走到末日的黄昏. 当后世的人们为古典哲学和形而上学举行临终告别仪式的时候, 黑格尔被摆上了祭坛, 遭受了所有人猛烈的批判.

黑格尔将哲学比喻为"黄昏中起飞猫头鹰", 他说: "哲学就像是密涅瓦的猫头鹰, 不在旭日东升的蓝天翱翔天际, 而是在薄暮降临的时候悄然起飞."

讲的是一种深沉地反思, 恰好今天亦是清明节, 慎终思远, 或许我们也应该思考死亡, 思考活着应该过如何有意义的生活吧.

最后, 希望我们都能爱智慧, 尚思辨, 学以致知, 学以致用吧!

posted @ 2022-04-06 19:42  致于数据科学家的小陈  阅读(539)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