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数(二)——函数参数与名称空间

一、函数参数 

参数的分类:

1. 形式参数:在函数定义阶段括号内添加的参数,简称形参。
2. 实际参数:在调用阶段定义括号内添加的参数,简称实参。

 

位置形参

函数定义阶段括号内从左往右依次填写的变量名
def func1(a, b, c): pass   (说明:当子代码只有一行并且很简单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在冒号后编写,不用换行)

位置实参

函数调用阶段括号内从左往右依次填写的数据值
func1(1, 2, 3)

def func1(a, b):
    print(a, b)


func1(1, 2)  # 按照位置一一对应传值
func1(1)  # 少一个不行
func1(1, 2, 3)  # 多一个也不行
func1(b=1, a=2)  # 2 1 关键字传参(指名道姓的传)
func1(b=1, 2)  # 报错 关键字传参一定要跟在位置传参的后面  
func1(2, b=1)  # 可以 2 1
func1(1, a=2, b=3)  # 同一个形参在调用的时候不能多次赋值
name = 'jason'
pwd = 123
func1(name, pwd)  # jason 123 实参没有固定的定义 可以传数据值 也可以传绑定了数据值的变量名
func1(a=name, b=pwd)  # jason 123 实参没有固定的定义 可以传数据值 也可以传绑定了数据值的变量名
说明:
1. 越短的越简单的越靠前,越长的越复杂的越靠后
2. 同一个形参在调用的时候不能多次赋值

默认参数

  别名叫默认参数:提前就已经给了,用户可以不传,也可以传。本质其实就是关键字形参。

 

可变长形参

1. *号在形参中,用于接收多余的位置参数,组织成元组赋值给*号后面的变量名。

 

 

 

 2. **号在形参中,用于接收多余的关键字参数,组织成字典的形式赋值给**号后面的变量名。

 

 

 推荐使用

由于*和**在函数的形参中使用频率很高,后面跟的变量名推荐使用
*args
**kwargs

def index(*args,**kwargs):pass

可变长实参

1. *号在实参中,类似于for循环,将所有循环遍历出来的数据按照位置参数一次性传给函数。

def func(a, b, c):
    print(a, b, c)


l = [11, 22, 33]        # 列表
t = (11, 22, 33)        # 元组
s = ('tom')     # 字符串
se = {11, 22, 33}       # 集合
d = {'username': 'alex', 'password': 123, 'age': 18}       # 字典

func(*l)  # 11 22 33
func(*t)  # 11 22 33
func(*s)  # t o m
func(*se)  # 33 11 22       无序排列
func(*d)  # username password age   只接收键

 

2. **在实参中,将字典打散成关键字参数的形式传递给函数

  只能是字典,不能是列表和元组

def index(username, pwd, age):
    print(username, pwd, age)


d1 = {'username': 'alex', 'pwd': 123, 'age': 18}
index(**d1)  # alex 123 18  取字典中的值赋值给形参

拓展:

def index(*args,**kwargs):
    print(args)     # ②接收多余的位置参数,组织成元组(11,22,33)
    print(wkargs)   # ③{}
# 可变长实参为一个列表
index(*[11,22,33])  # ①类似于for循环,11 22 33



def index(*args,**kwargs):
    print(args)     # ②接收多余的位置参数,组织成元组(11,22,33)
    print(wkargs)   # ③{}
# 可变长实参为一个元组
index(*(11,22,33))  # ①类似于for循环,11 22 33
def index(*args,**kwargs):
    print(args)     # ②接收多余的位置参数,组织成元组(11,22,33)
    print(wkargs)   # ①接收多余的关键字参数,组织成字典{'a': 1, 'b': 2, 'c': 3}
index(*(11,22,33),a=1,b=2,c=3)


def index(*args,**kwargs):
    print(args)     # 接收字典中的键,组织成元组 ('a', 'b', 'c')
    print(wkargs)   # {} 接收多余的关键字参数
index(*{'a':1,'b':2,'c':3})


def index(*args,**kwargs):
    print(args)     # 接收多余的位置参数,组织成元组()
    print(wkargs)   # 接收多余的关键字参数,组织成字典{'a': 1, 'b': 2, 'c': 3}
index(**{'a':1,'b':2,'c':3})

二、名称空间

1. 定义

用来存储变量名与数据值绑定关系的地方(我们也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就是存储变量名的地方)

name = 'jason'
第1步:申请内存空间存储jason
第2步:给jason绑定一个变量名name
第3步:后续通过变量名name就可以访问到jason

2. 名称空间的分类

(1)内置名称空间

python解释器提前定义好的

比如:len()    print()   input()

(2)全局名称空间

py文件运行产生,里面存放文件级别的名字

(3)局部名称空间

函数体代码运行\类体代码运行之后产生的空间

 

3.名称空间存活周期及作用范围(域)

存活周期

内置名称空间:python解释器启动则创建,关闭则销毁
全局名称空间:py文件执行则创建,运行结束则销毁
局部名称空间:函数体代码运行创建,函数体代码结束则销毁(类暂且不考虑)

作用域

内置名称空间:解释器级别的全局有效
全局名称空间:py文件级别的全局有效
局部名称空间:函数体代码内有效

三、名字的查找顺序

  涉及到名字的查找,一定要先搞明白自己在哪个空间

1.当我们在局部名称空间中的时候

局部名称空间 >>> 全局名称空间 >>> 内置名称空间

2.当我们在全局名称空间中的时候

全局名称空间 >>> 内置名称空间

查找顺序案例

1.相互独立的局部名称空间默认不能够互相访问

 

2. 局部名称空间嵌套

函数体代码中名字的查找顺序在函数定义阶段就已经固定死了。

先从自己的局部名称空间查找,之后由内而外依次查找。

 执行结果是3。

四、global与nonlocal

global的使用:

局部名称空间直接修改全局名称空间中的数据

 

 

在局部修改全局数据时:
如果数据为不可变类型则需要关键字global声明
如果数据为可变类型则无需关键字global声明
例如:

 

nonlocal的使用:

内层局部名称空间修改外层局部名称空间中的数据

      

  

 在内部局部修改外部局部数据时:
如果数据为不可变类型则需要关键字nonlocal声明
如果数据为可变类型则无需关键字nonlocal声明
例如:

 

posted @ 2022-10-10 16:44  莫~慌  阅读(501)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