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断代码阅读笔记02
这段时间继续看了《梦断代码》这本书并有了新的收获
个人感受部分:
我在之前的团队项目中依赖团队部分比重大,以至于自己做的少,学到的少。
书中第一章提到,在团队过程中,并不是人多力量大,而是个人的才能比较重要。我们老师也说过,像比尔盖茨这样的人是培养不出来的,而且一个人胜过很多人。
解决办法:提升自己的个人编程能力,回顾之前学习的,学好基础,然后在学习新的东西。自己尝试独立开发一个小项目
读书笔记部分:
刚开始看到第0章时感觉没有什么奇怪的,特别的平淡,也没有什么吸引我的地方。但是随着我这些天的坚持,当我独到第 1章时,里面有一句话,让我感触很深:向已烟雾的项目中补充人力,只会使其继续延误。好多人都认为,人多力量大,但是貌似在软件这个行业中不太适用。在读 到第2章时,我感觉一个人必须要有追求,这样才能有所成就。第3章中,说了语言的选择可能都是一个项目在前期选择时必须要经历的痛苦抉择,这让我看了不禁 反思,我貌似没有一个精通的语言。这本书也给了我我一定的警示,对每个人应该都会有一定的启发吧!
第2章 Agenda之魂
Chandler 项目并没有真的“正在“改变世界(至少尚未开始)。但Chandler 项目正是为改变世界之梦所驱动。卡普尔自己以及他的莲花公司还有更多开发者对项目的执着与对灾难的坚持。正是某种意义上的开发者的精神。卡普尔(Mitchell Kapor)在接受戴维·甘斯的采访时说过的一段话:
“在变成数字资本家之前,我曾教人超觉静坐。,还在一家社区医院的精神科做过心理咨询师,这些经历对我影响极深。我拥有心理咨询的硕士学位。所以,我另有志趣。我只是误入计算机领域,无意成为比尔·盖茨——只有比尔·盖茨才能做比尔·盖茨。我向来不求做大公司、赚大钱。我只是办了家叫做莲花的小公司, 做了个几百万人争相购买的软件产品,结果这家小公司陡然暴长,员工数千,每年收入数亿美元。很不爽。至少对我个人来说,很不爽。所以我离开了。在某一天,我离开了。”
莲花公司有个叫做Agenda 的项目,为了解决卡普尔的小纸片问题而设立。即采用计算机人工智能来管理记录信息的小纸片——名片、随手贴、笔记页等。莲花公司于1988 年发布了Agenda 软件。
Agenda的“自动分派”特性一一在意义模糊的短语里面,如“ 下周五与约翰共进午餐"'找出“下周五”这个曰子——如同魔法一般,没有其他软件能与之媲美。它还引入了一种管理数据的新手段——介于传统计算机数据库的严格结构和字处理软件的自由格式之间。
Agenda的创建者们认定这样一些超乎常规的原则:
用户不用关心软件的存储结构,只管输入数据就好,用户应该能够容易地扩展和修改数据结构、添加新分类, 且不会导致数据丢失,用户应该能够用自己创建的新方式查看数据——也可以在自己创建的视图中操作和修改数据。